興教寺后, 一輪孤月照耀著樹林,夜深人靜,所有禪房全熄了燈。
月色照入興教寺主殿,鴻俊還在四處張望,卻聽殿后“叮”的一聲,乃是木槌擊磬。
風(fēng)起, 鴻俊快步穿過主殿,來到殿后的九層寶塔前,寶塔下站著一個人。
“李景瓏呢?”袁昆說。
鴻俊說:“景瓏正在陪貴妃說話。”
袁昆說:“也罷,就算他來了,想必也不會聽。你看,所以說,冥冥之中,自有變數(shù)。”
鴻俊走近鯤神, 說:“那天鯤神你走得倉促,還有許多話沒問清楚。”
說實話, 鴻俊對鯤神多多少少有些不悅,燃燒真元之術(shù), 是他教給李景瓏的, 若沒有那一下, 李景瓏很可能現(xiàn)在已經(jīng)死了。
“讓你的朋友們都出來罷。”袁昆淡淡道, “也算緣分一場。”
鴻俊只得說:“都出來吧。”
眾人便紛紛從四面八方出來, 袁昆說:“這陣仗是想收了我?”
鴻俊忙解釋沒有, 袁昆聽那腳步聲, 各占方位,明顯是包圍的陣勢。
“你總不懂人的心計。”袁昆說,“不過也好,一顆赤子之心,只是世間,又有幾分真心待你?”
陸許說:“我們可沒對付你的意思,妖怪,別挑撥離間。”
鴻俊忙示意陸許不要生氣,妖王們總是亦正亦邪,鯤神、金翅大鵬鳥、鳳凰重明……大家對他的人類朋友仿佛都頗有微詞,既不愿成為驅(qū)魔司的朋友,也并無多少敵意,這反而讓鴻俊覺得有些不好辦。
裘永思笑道:“鯤神乃是昔年追隨莊圣的前輩,在下絕不敢有絲毫冒犯之意,夤夜前來,只恐怕唐突冒犯,是以避讓。”
“真怕唐突冒犯的話,你們就不會跟來。”袁昆冷冷道,“罷了,這也是你們的佛緣。”說著轉(zhuǎn)向鴻俊,鴻俊隱隱約約感覺到,伙伴們一直都很聰明,也許早就等著見鯤神的機會。
“鯤神。”鴻俊說,“我想問您一件事……”
袁昆不答,反而沉聲道:“跟著你那毛腿鯉魚……”
“對對對!”鴻俊想問的就是這個,說,“我才知道,趙子龍居然是……唉。”
袁昆說:“此事因緣際會,早有天定……”
鴻俊:“它能回來么?”
袁昆:“你是鯤神還是我是鯤神?要么你來昭啟?我不說話?”
鴻俊忙閉嘴,袁昆續(xù)道:“之所以讓你來興教寺,乃是與此處的一人有著解不開的淵源。”
說畢,袁昆自然而然地抬起手,在那寶塔上輕輕一點,整個寶塔便釋放出金光,塔下竟是現(xiàn)出一名身披法袍的虛影。
眾人瞬間動容,鴻俊問:“你是誰?”
眾人險些厥倒。
“你是孔雀大明王?”那虛影現(xiàn)出僧人身形,竟是一名年輕英俊的和尚,光影交錯,法相莊嚴(yán),那英俊程度竟是碾壓了驅(qū)魔司這群青年,更難得的是,這年輕和尚與鴻俊的帥氣精致完全不同,而是帶著一股成佛的威嚴(yán)與圣潔。
“我……”鴻俊一時也不知如何回答,說,“算是吧。”
那僧人便點點頭,走上前來,朝鴻俊說:“貧僧法號玄奘。”
“你好。”鴻俊想起鯉魚妖曾經(jīng)提及,七十年前在長安,有一名和尚曾經(jīng)救過它,應(yīng)當(dāng)就是這個叫“玄奘”的和尚!
“他就是趙子龍的救命恩人……你們……怎么了?”鴻俊一回頭,駭?shù)貌惠p,所有人都十分自覺地跪著,一時都不敢抬頭,連鯤神也退到外圍,坐在地上雙掌合十。
驅(qū)魔司中人雖然各自都來頭不小,平日里也都眼睛長在頭頂上,什么皇帝仙尊,見了面連招呼都不打,可面前出現(xiàn)的這和尚是佛!唯獨鴻俊不知玄奘來頭,還傻乎乎地站著,心里猜測,這和尚似乎挺厲害。
“今日不**。”玄奘說,“各位請起。”
說著,玄奘也隨之坐下,鴻俊便在他身邊盤膝而坐,
“那鯉魚前生,本該有些來頭。”玄奘朝鴻俊認(rèn)真道,“卻因觸忤天地,欠你諸多恩情,這一世特地來朝你報恩……”
“這是報仇吧。”鴻俊難得地爆了句,說,“這叫報恩?”
“它還不曾應(yīng)劫。”玄奘說,“這是它命中的劫數(shù),也是你命中的劫數(shù)。”
鴻俊想了想,說:“其實我也原諒它了。”
醒來后,李景瓏說過,驅(qū)魔司里大伙兒早就看出趙子龍有問題,趙子龍的臥底身份,也成為了他們利用假消息的一環(huán),之所以不告訴鴻俊,是恐怕鴻俊藏不住。
鴻俊只得作罷,這是大伙兒的聯(lián)合決定,不是李景瓏非要瞞著他,而且這個計劃,最終也是為了保護他鴻俊,便不再多言。
“它現(xiàn)在在哪兒?”鴻俊說,“我怕獬獄會欺負(fù)它。”
玄奘又說:“你們之間緣分未滅,劫數(shù)歷盡之后,它終將歸來。”
鴻俊便點了點頭,這么說來,確實讓他放心了許多。玄奘說完后,正要化作金光消失時,端坐的袁昆卻沉聲道:“金蟬子,還有一句請教。”
玄奘沒有說話,袁昆又說:“中土之亂,究竟有何轉(zhuǎn)機?”
玄奘緩緩道:“世間萬法,終究邪不勝正,大日如來之教令輪身,可降伏一切諸魔。”
說畢,玄奘化作金光消失。
所有人臉上現(xiàn)出凝重表情,鴻俊還沒聽懂,只想著鯉魚妖的下落。袁昆起身,到得鴻俊身前,沉默片刻,莫日根突然問:“鯤神這是打算回長安來了?”
這話也是驅(qū)魔司一直想提的問題——鴻俊想起,曾經(jīng)自己下山的任務(wù)之一,就是驅(qū)逐或消滅獬獄,讓重明再入駐長安,控制人間。
現(xiàn)在獬獄逃了,于妖族眼中,長安已成無主之地,袁昆平日里似乎很少參與妖族中事務(wù),但他既與青雄交好,明顯也是曜金宮一派。重明是否會回長安?青雄現(xiàn)在又在哪里?
鴻俊馬上道:“這個以后再說吧。”
鴻俊心想上次離開時,重明怒火滔天,但不久后還是得找個時間,回太行山一趟,將長安的事理清楚。
“擔(dān)心我,不如擔(dān)心你們自己。”袁昆的語氣近乎有些冷漠,又道,“方才的話,聽清楚了么?”
鴻俊:“什么話?”
莫日根答道:“聽清楚了。”
袁昆便“嗡”一聲平地消失了。
當(dāng)夜,眾人回到驅(qū)魔司時,楊貴妃已告辭了,李景瓏在書房中記賬,諸人要回房睡覺,李景瓏卻說:“領(lǐng)了賞賜再去。”
這次的封賞已超越了以往的任何一次,李隆基賞金千兩,李景瓏除了按人頭平分之外,又給陸許多撥了一份。
“給我這么多做什么?”陸許說。
“你的嫁妝。”李景瓏如是答道。
眾人當(dāng)即哄笑,陸許尷尬至極,說:“都給莫日根吧,我用不著幾個錢。”
深夜,李景瓏回房,給鴻俊剝荔枝,聽得鴻俊轉(zhuǎn)述所言,思考片刻,說:“趙子龍還是其次……”
“它會回來的,對不對?”鴻俊說。
李景瓏答道:“那是當(dāng)然。我卻在想,鯤神今夜的目的,倒不在趙子龍身上,而是告訴我們,一切還有希望。”
鴻俊說:“那和尚說的話能信幾分?”
李景瓏:“……”
鴻俊:“??”
李景瓏湊近鴻俊耳畔,笑著說:“那不是和尚,媳婦,那是佛。”
鴻俊:“……”
“不管了。”李景瓏道,“成天想這么多做什么?煩人的事兒,自然有哥哥們操心,你只管吃就好。”
鴻俊只覺得自己被李景瓏養(yǎng)得越來越笨了,從前還會想點事兒,現(xiàn)在腦子一天到晚都用不了幾次。
“明兒去杭州玩。”李景瓏說,“吃不完的路上吃,來,睡,給你吃點別的。”說著摟住鴻俊就往榻上按。
清晨,陳倉縣一小鎮(zhèn)中,十來名村民圍著鯉魚妖的尸體,嘖嘖稱奇。
“這魚怎么還有腳?是妖怪罷?”
“這可好多年沒見妖怪了。”
“送縣上去?”
“哎這可是我兒子發(fā)現(xiàn)的。”一村民說,“賣也是我家得錢。”
“到市集上看看?”有人提議。若真能賣掉,拿錢大伙兒吃一頓,村子里還得請個道士,去去晦氣,得了鯉魚妖的那家人便欣然應(yīng)允。
于是有人拿了個魚鉤,將鯉魚妖上顎掛鉤子上吊著,放在集市上賣,過往人等無不驚訝,問得價格時,開價四十兩銀子,卻沒人愿買。
一來兩手兩腿跟人肉似的,煮了吃心里發(fā)毛;二來已經(jīng)死了,不新鮮,魚肉也不好吃,買回去頂多就風(fēng)干了擺著,又不能當(dāng)裝飾品,有什么用?
這日恰好一行蜀商帶著繡品進秦川,途經(jīng)陳倉,見了這鯉魚妖大驚,便掏錢買了下來。當(dāng)然買下以后就后悔了,拿去獻給皇帝吧,不知道能不能保鮮到進長安時;煮了吃吧,妖怪不知道有沒有毒,而且還有手腳,怎么看怎么不想吃。
那蜀商反正是個錢多沒地方花的主,買下來便吩咐人扔著,放點鹽且先腌住,且看到了長安有沒有二百五接盤。
然而這年頭鹽也貴,跟商隊的伙計隨手在鯉魚妖腦袋上貼了道符,又在它身上抹了些鹽,便扔在貨車角落里不管了。
商隊離開陳倉時,一聲暴雷響起,下起了大雨,伙計們趕緊把油布朝貨車上披,水流嘩啦啦地淌下來,沖刷著鯉魚妖的全身,雨水浸了進來,鯉魚妖的魚鰓突然開始一開一合,活過來了。
“喝——!”鯉魚妖雙目圓睜,四處拍打掙扎了幾下,兩手甩開,扒著板車,爬了起來,魚頭四處望望。
籠子里頭擠著兩只川地來的錦雞,同樣打量鯉魚妖。
鯉魚妖自言自語道:“這是哪兒?哎……好痛。”
鯉魚妖全身痛得很,鱗片被燒焦了并大片地脫落下來,扒著貨車沿往外看。
“到陳倉了吧。”一只錦雞說。
鯉魚妖嚇了一跳,說:“妖怪啊!”
“你自己不就是妖怪。”另一只錦雞嘲笑道,“有病啊你。”
鯉魚妖一想也是,說:“兩位……怎么會在這兒?”
“你瞎啊。”第一只開口的錦雞說,“沒看我倆被關(guān)著嗎?”
“你們……都是公的嗎?”鯉魚妖好奇道,想起通常飛禽里都是公的羽毛華麗些。
“公的母的關(guān)你屁事。”第二只錦雞不客氣道,“水族都這么多管閑事嗎?”
鯉魚妖說:“我好痛啊——”鯉魚妖嘴巴也痛,身上也痛,肚子還餓得半死。
那油紙上破了幾個洞,雨水源源不絕地淌下來,不多時便將兩只錦雞淋成了落湯雞,雖是夏天,下起雨來卻也冷得錦雞頗有點瑟瑟發(fā)抖,身上沒一處是干的,只得擠著取暖。
一場雨后,長安的空氣無比清新,李景瓏帶著驅(qū)魔司眾人出函谷關(guān),特蘭朵的酒肆?xí)簳r交給伙計,也隨阿泰出門游玩。眾人沿著青山間要道馳往洛陽,在洛陽驅(qū)魔司住了一天,又往大運河去。其時洛水航道直通揚州,又是盛夏時節(jié),來往大船絡(luò)繹不絕。
“你還坐船啊。”鴻俊朝李景瓏說。
裘永思笑答道:“不礙事,洛水與大運河不像黃河,沒什么風(fēng)浪。嘿,今兒也沾沾長史的光,這地方只有當(dāng)官的能住。”
確實京杭航道較之黃河一帶平穩(wěn)許多,按裘永思的提議,眾人租了一艘大舫的中層,六間美輪美奐的上房,一開船便有風(fēng)吹來,紗簾飛起,暑意頓消,兩岸風(fēng)光如畫,只消三日三夜,便能抵達杭州。
鴻俊上次搭船時住在甲板下的中艙,這尚是第一次乘坐樓船,當(dāng)即興奮得不行。李景瓏便與他四處閑逛,這大舫乃是達官貴人所乘,專供三品以上官員來往蘇杭與洛陽等地。李景瓏特地請?zhí)訉懥耸种I,他正是太子身邊紅人,地方官自然一路小心伺候著。
運河航道上,果然如裘永思所言,一路風(fēng)平浪靜,并無多少顛簸,還有歌女帶著琵琶唱曲,船上更供應(yīng)沿途一應(yīng)精致點心。眾人白日間便聚在中央寬敞廳堂上,讀書的讀書,賞景的賞景,當(dāng)真是心曠神怡。
鴻俊坐在欄前,望向兩岸青山,李景瓏則在案前喝茶。
莫日根與阿泰則對著一疊畫紙與地圖,數(shù)日間俱看個不停,阿泰還帶了幾本波斯文古本,時不時翻看。
“你們在看什么?”鴻俊終于忍不住問道。
莫日根皺著眉頭,說:“我們在尋思這幾個符號的意義,你見過么?”
阿泰翻過紙張,讓鴻俊看,鴻俊搖搖頭。
“這張呢?”阿泰又問。
特蘭朵說:“這回鶻文不似回鶻文,吐蕃文不似吐蕃文的,我看都不是文字。”
阿泰說:“一定是文字,不會是法印,我們試過了。”
“咱們再來一次?”特蘭朵叉腰道。
阿泰馬上改口道:“對,不是文字!”
特蘭朵這才作罷,鴻俊簡直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