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金粉世家》是現代小說家張恨水創作的一部章回體長篇小說,開始創作于1927年2月,連載于《世界日報》副刊“明珠”上,至1932年5月完成,歷時五年多。全書共一百一十二回,約一百萬字。憑著這部小說,張恨水進一步擴大了自己在讀者心目中的影響力。他成功對舊章回小說進行了革新,促進了新文學與通俗文學的交融。茅盾贊曰:“運用章回體而善為揚棄,使章回體延續了新生命的,應當首推張恨水先生。”
《金粉世家》取法于《紅樓夢》的模式,把筆墨集中在一個世家大族上。20世紀二十年代的北京,雖然表面上時序更迭,可文化根底并沒因王朝更迭就全然與西方文化接軌,內在的文化命脈很難短期內徹底換血。在時代潮流的影響下,《金粉世家》以北洋軍閥內閣總理金銓的封建大家族為背景,以金銓之子金燕西與平民女子冷清秋由戀愛、結婚到反目、離異的婚姻為主線,穿插二十多個主要人物的生活故事,借助家庭這個舞臺,著重暴露豪門荒淫的寄生生活,揭示人生的熱與冷。小說成功地把愛情悲劇與聲名顯赫的貴族大家不可避免的衰敗融合在一起,既“言情”,又敘述“社會”,從而使小說的反封建主題得以向更深層次開掘,堪稱社會言情小說的典范。
《金粉世家》通過描寫京城上層貴族之家的生活,觸及了一個當時一般作家(包括革命作家在內)所忽略了的領域,給后世提供了當時上流社會的真實的形象化材料。在金家這個冠冕堂皇的大家庭中,金太太與金銓的小妾翠姨明爭暗斗;金燕西結婚幾天,就又去追逐別的姑娘;老大鳳舉恰恰被自己的夫人吳佩芳放了高利貸;金銓的幾個兒子,一個個游手好閑,不學無術,過著醉生夢死、揮金如土的生活,他們逛窯子,娶小妾,捧坤角,終日吃喝玩樂……
《金粉世家》選取生活化的情節,生動自然,使人感到親切;故事輕松熱鬧,情調傷感,休閑意味濃厚;語言樸素、圓潤,多用活潑的口語,又充滿詩情美和意趣美,大大提高了中國通俗文學的水平。這使張恨水的讀者上有鴻儒,下至白丁,傾倒無數男女,一度紅遍全國。小說連載期間,每天下午兩三點,就有很多讀者在報館門前排隊,欲先睹為快。
在《金粉世家》中,作者第一次把精細入微的心理描寫引進了章回小說的創作中,開創了章回小說心理描寫的先河。冷清秋決定與金燕西決絕前的心理活動、內心感應,被張恨水細膩逼真的刻畫展現得生動曲折,柔腸百結,委婉纏綿。這些心理描寫使冷清秋與同時代其他章回小說的主人公相比,具有一定的時代感。在結構形式上,《金粉世家》打破了舊小說大團圓的結局,以金宅一把大火燒出金氏大家庭的分崩離析,有意識地增強了作品的悲劇性,同時還給人們以無限的啟示。這既是作者在藝術上的超越,更表明了他批判現實的創作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