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大明沒救了,土地兼并官員貪腐,富豪鄉紳麻木不仁,官商勾結魚肉百姓,李巖見過了太多太多。</br> 可是,大明真的沒救了么?</br> 有這么一個人,</br> 鬼使神差的誆騙了國丈二百萬兩,整頓吏治出征遼東,打的黃臺極丟盔棄甲。開征商稅,肅查貪腐、訓練士卒,他以一個皇太子最大的職權,去努力的改變著這一切。</br> 李浩罵他是井底之蛙,說的一點兒也沒錯。你覺得這個世道黑暗,可你推翻了這個世道,就能迎來光明么?</br> 李自成,真的就是你追隨的有識之士么。別的不說,李自成攻占城池之后的所作所為,和土匪有何區別。他不論官員是否清正,無論鄉紳是否良善,凡是大戶人家或者地方官員不分青紅皂白一概格殺。然后搶其錢糧,美其名曰是替天行道,實則是為壯大自己實力。</br> 這樣的人,值得你去投奔,值得你去效忠么。</br> 一將功成萬骨枯,你踩著累累白骨建立起來的新世界,你李巖就能保證會是一個清平世界么。</br> 李浩將朱慈烺在北京城的所作所為都告訴了李巖,然后一頓臭罵把李巖罵的狗血淋頭。</br> 李巖自負滿腹才華,卻被罵的一愣一愣,毫無還口之力。他的內心已然開始動搖,難道說,大明王朝真的會有這樣的一個皇太子么。如果有,我李巖自愿肝腦涂地。只是,他實在對這個朝廷失望透頂。</br> “千戶大人,這只是你的一面之詞。我李巖并未見過皇太子,也不知皇太子的英雄事跡,你說的這些,與我無關。”</br> 李巖的這句話有些孱,很明顯,他動搖了。</br> 而李浩也沒有多說什么,只是冷冷一笑:“好一個與你無關,你李公子不是雄心滿志,以天下百姓為己任么。現在倒說與你無關了,你井底之蛙不知皇太子也罷。那我來問你,你說朝綱敗壞官員貪腐,大明沒有一個好官。這話,你可曾說過。”</br> 李巖昂然說道:“沒錯,我一生行事無愧于心,可所謂清官,我一生并未遇一人。這樣的朝廷,有什么值得我效忠!”</br> 旁邊的知府吳士講臉上火辣辣的,他雖然沒貪過多少,但自認為自己并不是什么清官。</br> 李浩也直言不諱:“你說的沒錯,你身邊的吳大人不敢說自己是清官。本官我自己,也不敢說自己是清官。可你說你一生未遇以清官,那我再問你,兩省總督李待問,身患萎癥命不久矣。可他毅然決然帶兩百萬錢糧來河南山西賑災,最后英魂埋在山西。他是不是清官,李待問死后,家屬竟拿不出一兩銀子下葬,還是同僚官員湊錢將其厚葬。這樣的官員,你說他是不是清官!”</br> 李巖被罵的臉色通紅啞口無言,大明無好官么。被派到河南來賑災的李待問,誰人敢說他不是好官?</br> 半響,李巖才嘆道:“李待問李大人,在下自是佩服的。可是,其他如羅山縣令這種豬狗之徒,則死不足惜!”</br> 紅娘子造反,誅殺羅山縣縣令以及豪紳十八人,并焚毀官府,破獄放囚,打開糧倉,賑濟饑民這些事,李浩其實是知道的。</br> 然后,李浩從懷里拿出一份黃卷:“李公子,你自己看吧。”</br> 李巖順手接過,打開一看,不由得大吃一驚。他震驚的看著黃卷上的內容,驚恐的睜大了眼睛。一旁的吳士講,竟然嚇得跪了下來。因為他看到,李巖手里拿著的,赫然是一份圣旨。</br> 李浩冷冷道:“李巖,你可看清楚了。這可是當今萬歲爺的親筆圣旨,圣旨上明明白白,赦免紅娘子一干罪行。這可是太子殿下在乾清宮外替你求了半個時辰,萬歲爺才勉強答應。你也知道當今萬歲爺,是不會向任何賊寇低頭的!”</br> 威秦、強漢、盛唐、富宋、硬明,崇禎或許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可絕對夠硬氣。以至于后來李自成兵臨北京城下了,當時李自成只要求若是皇帝封他為西北王,他李自成立刻調轉頭回山西。</br> 奈何崇禎就是不答應,這份寧死不屈也彰顯出大明皇帝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硬氣。要他向流寇低頭,絕無可能。</br> 可是,朱慈烺竟然會讓崇禎皇帝下了這么一道圣旨,赦免紅娘子等人的造反罪名。這對于崇禎皇帝來說,是極其難得的。</br> 究其原因,是朱慈烺跟他說,錦衣衛已經查實。羅山縣惡霸東門慶相中了紅娘子美色,欲占為己有。于是,東門慶伙同縣令段天德,害死戲班班主,逼迫紅娘子委身與己。紅娘子一怒之下,拉起戲班子造反,殺了東門慶以及縣令段天德一十八人,并焚毀官府,破獄放囚,打開糧倉,賑濟饑民。</br> 朱慈烺將此事告知崇禎,崇禎皇帝思付半響,終于覺得流寇作亂,或許是官府自身原因更大。好在紅娘子僅是一小股流寇,若是能赦免招降,說不定也是解決流寇作亂的方法之一。</br> 最終,經不住朱慈烺的軟磨硬泡,崇禎皇帝極不情愿的下了這么一道赦免圣旨。若是李自成當初稍微心細一些,從李浩身上搜出這份圣旨的話,李浩他們也進不了這開封城了。m.</br> 只是,李自成當時在想,這幾個人自己進城送死,沒想到這其中會有這許多曲折而已。</br> 此時的李巖即便是再怎么清高,他也服氣了。只見,李巖將圣旨恭恭敬敬的放在桌子上,然后跪下,對著圣旨恭恭敬敬的磕了幾個頭。</br> 趁熱打鐵,李浩接著又道:“李公子可曾想過,一旦開封城破,會有多少無辜生靈涂炭。或許貪贓枉法為富不仁者所在多有,這個將來朝廷都會一一整治。而現在,一旦城破,這開封城將是地獄。能不能挽救城中百姓,就看李公子一念之仁了。”</br> 李巖低頭想了想,然后抬頭道:“我久在獄中,不知外面情形如何。若你們來問我,倉促之際我實在也沒有什么好的破敵之策。不過,我可以舉薦一人。”</br> 李浩和一旁的吳士講二人互相對望一眼,均自大喜。吳士講急問:“不知又是何人?”</br> “城南,儒林書院書生張堅。”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