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道北美1835年帝國控制了阿拉斯加與夏洛特皇后群島之后,作為華屬北美殖民地的總督的龐朗將“魔爪”伸向了其他地區。
在育空地區建立了一個三千人的小型城鎮白馬市宣示育空地區的所有權后,利用林宏能夠就近提供人口的優勢。在艾島對面,龐朗又建立了一座人口8000的碎峽城。而碎峽城的南部就是英國人的辛普森城堡,但是人口只有不到一千人,面對著像是彗星般崛起的碎峽城沒有任何招架之力。
只是龐朗的殖民游戲還沒有結束,他不斷地派出一個個以三千人為單位的殖民團體,這些團隊挑選著最適合耕種和居住的地方落腳,以驚人地速度建立起一座座簡易的木屋。最讓歐洲人驚異的就是,這些來自遠東的殖民者們,都帶著充足的補給,過剩的糧食。即使他們已經錯過了糧食的種植季節,他們仍然能夠在寒冷的加拿大過得很好,雖然在系統不再出售系統人員后,北美的殖民速度有所減緩。
但到九月份的時候,整個哥倫比亞地區已經建立起了大大小小十幾座城鎮堡壘,華人的總人口超過了10萬人。不僅如此,華人似乎樂意為當地的原著民提供幫助,他們為印第057章和左宗棠為輔的訪英使團。經過四個月的航行,他們終于抵達英國,雖然英國與中國的關系緊張但師團的到來任受到英國各界的熱烈歡迎。
此時的英國首相是墨爾本子爵。墨爾本子爵早年曾任維多利亞女皇的老師1839年,輝格黨在議會選舉中落敗,墨爾本子爵下臺。托利黨的皮爾提出組閣的條件是清除女王身邊的輝格黨女侍,遭到女王的堅決反對。這就是所謂的“寢宮危機”。結果,皮爾拒絕組閣,女王邀請墨爾本子爵繼續擔任首相。
這是曾國藩第二次來英國了,第一次是在1837年6月維多利亞女皇登基時,曾國藩率領當時的訪歐使團作為中華帝國全權代表出席參加。
這次曾國藩以皇帝特使的名義前來,臨行前林宏找來曾國藩密談。
“陛下,不知找臣來是否有什么指示?”
“伯涵,這次去英談判朕只有一個字囑咐”
“陛下請講。”
“拖!”
“陛下,難道兩國開戰已不可避免了嗎?”
“英國人在備戰難道我們是瞎子嗎?他們不過也是看看談判能否獲得比戰爭更大的利益罷了,實際上這些年帝國的發展有目共睹,但我們在全世界去英國作對,北美,我們占領和實際控制了他們的殖民地;南亞,我們和英國在北印度的矛盾并沒有因為合約的簽訂而減緩,我們占領的馬爾代夫和安達曼群島已經嚴重危險到了他們在印度了利益、東非,帝國將阿比西尼亞納入保護國,已經*近了他們的生命線埃及地區。只有戰爭才能挽回他們的利益,戰爭才是讓英國的資本家滿意的結果。所以戰爭必將來臨,我要你做的就是為帝國的軍事部署爭取時間。”
“是陛下,您的意愿是我畢生的追求!”
林宏不知道這么做對不對,到來1840年,本來他以為隨著他的到來歷史應該已經改變,鴉片戰爭應該不會在發生了,但歷史就是這樣能,只不過這場戰爭的原因不是鴉片而是為了爭奪霸權。
既然要打就一定要打贏,這是林宏的夢想,改變歷史,這是他來到這里的初衷。在他給參謀本部的計劃參考中,這是一場全面戰爭,要在全球開花,北美尤其是最重要的印度和東南亞。
參謀本部的計劃將重點攻擊放在印度,在西藏和放兩到三給軍共九個師的軍隊南下攻印,爭取三到四個月內占領恒河北岸和克什米爾地區,在印度洋的艦隊掩護秘密安排在馬爾代夫的遠征軍進攻錫蘭或北上攻取信德地區然后和攻占克什米爾地區的軍隊上下夾擊,為帝國獲得印度洋的出口。在北美地區,將安排印第安部隊和殖民師以點連線從西部殖民地向東進軍。在東非因為埃及雖然是英國的勢力范圍但仍是奧斯曼帝國的領土所以林宏對東非殖民地的要求是迫近和控制中非地區用以控制尼羅河來威脅埃及。在東南亞,從蘭芳出軍配合秘密潛入到帝國的保護國亞齊(歷史上1873年3月荷蘭派遠征軍入侵亞齊,不過現在林宏用金錢加大棒再加上錦衣衛的幫忙很輕松就拿到了亞齊和中國的保護條約。)的陸軍,攻占馬六甲控制馬六甲海峽。在占領和控制馬六甲海峽后,帝國的南洋艦隊的作戰任務是尋找和殲滅英國的遠東艦隊和印度艦隊。
在切斷英國和印度的航線后再和英國和談,另外如果戰爭期間俄國騷擾北部的話,就有蒙古軍區配合東北軍區北上奪取大湖地區,徹底把俄國的勢力趕到鄂畢河以東,奪取中西伯利亞和東西伯利亞。
為了這場戰爭,林宏甚至決定發行戰爭國債,要知道中華帝國在林宏的領導下從不發國債,以前為了平衡金融市場只發行過殖民國債。
林宏要的就是不惜一切代價,贏得這場戰爭,這場關于世界霸權的戰爭。
wap.xbiqug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