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面前的這幅偃松圖,張銘不由仔細(xì)打量起來,許久之后才道:“這幅偃松圖是真跡無疑,不過要是我猜得不錯的話,市面上應(yīng)該還有兩幅一模一樣的偃松圖真跡。”
梁正華聽得有些云里霧里的:“張老弟,你是說當(dāng)初蘇軾畫了三幅偃松圖?”
張銘搖頭,笑了笑然后整個人蹲了下來,仔細(xì)地打量著面前的這幅偃松圖。
“國畫裱畫師,有一門手藝,可以把一幅水墨畫一層層揭開,根據(jù)宣紙的厚度,一般可以揭三層。頂級畫家是力透紙背,就算揭開三層,每一層都幾乎一模一樣。”說到這里張銘頓了頓接著道:“面前的這幅墨比較淺,應(yīng)該是最下面那一層。”
聽到這里,梁正華一怔隨即找來了放大鏡仔細(xì)看了起來。
對于揭畫這種事他并不陌生,只是沒想到這個張銘用肉眼就能夠看得出來,其藝術(shù)鑒賞能力絕對可以稱得上為大師!
其實(shí)張銘并不是看出來的,而是這幅偃松圖上一世他也收藏過兩幅,正好是第一層和第二層,至于第三層他本來也想找機(jī)會湊齊的,可是一直都沒找到,沒想到今天在這里看到了。
“厲害!厲害!厲害!”梁正華放下放大鏡連連夸贊道:“沒想到張老弟的造詣如此之高,梁某我服了!”
張銘笑笑:“梁哥,看來你很喜歡這幅偃松圖?”
“何止是喜歡,我一直對這幅畫情有獨(dú)鐘,只可惜這么些年,也就只拿到了這三分之一。”說著他苦笑道:“這還是托了老弟你的福,不然恐怕這三分之一我都拿不到。”
張銘想了想,沉吟了一下道:“梁哥,你要是真喜歡這幅偃松圖的話,回頭我給你把第一層和第二層也給找齊。”
“真的?!”
張銘點(diǎn)頭。
“要是張老弟真能幫我湊齊這幅偃松圖,那我梁某絕對重謝!”
“重謝倒是不必,只是以后生意上或許需要梁哥幫忙。”
“沒問題!”梁正華爽快地道。
得到這個答復(fù),張銘心里也一喜,能夠得到梁正華的承諾,這也算是意外收獲了。
下午梁正華帶著張銘一起來到了醉仙樓,兩人剛坐下沒多久,陳天恩也就出現(xiàn)了。
再次見到張銘,陳天恩沒有了上次的那種藐視,而是多了一份慎重。
越是看不透的東西,越是要小心翼翼。
“梁哥,張先生,別來無恙。”陳天恩笑著打招呼道。
“陳少,許久不見。”張銘笑著回道。
一陣寒暄過后,三人坐在桌上開始天南地北地聊了起來。
三人可都不是省油的燈,聊起天來自然十分愉悅。
“我一直都覺得在商人之中,像梁哥這樣文藝的人已經(jīng)很少了,沒想到張兄也是文藝的人。”陳天恩笑著道。
梁正華疑惑道:“何出此言?”
“梁哥你平日里喜歡搞收藏,什么古董名畫之類的東西,你看一眼都能說得頭頭是道。我也一直很佩服你這本事。至于張兄,雖然沒有過多接觸,不過你寫的那些歌,可謂是每首都是經(jīng)典。”陳天恩道。
“你還會寫歌?”梁正華有些意外地看向張銘。
張銘苦笑:“一點(diǎn)小愛好而已。”
“張兄你可是謙虛了,雖然我不怎么懂音樂,但是我聽懂音樂的朋友說過,你的那些歌可不是凡品。”
“陳少,我聽說你對極限運(yùn)動也很感興趣,你贊助的那個俱樂部,可謂是國內(nèi)頂尖級的極限運(yùn)動團(tuán)隊(duì)。”
陳天恩有些意外,自己贊助極限運(yùn)動俱樂部的這個事情,知道的人可謂是少之又少,沒想到這個張銘居然知道?
幾句話聊下來,相互也算是試探得差不多了,于是開始進(jìn)入了主題。
“張兄,今天讓梁哥把你約過來,其實(shí)是有一事相求。”
張銘看著他,面帶微笑:“都是好朋友,哪有什么求不求的,陳少要是有什么我能幫得上忙的,我絕不二話。”
聽到這句話,陳天恩算是松了口氣,臉上的笑容更盛:“張兄,我家的一艘郵輪在西班牙那邊被扣下了,這件事上次在慈善宴會的時候你也說了……不知,張兄能不能……”
說到這里他故意停了下來,看向張銘等待著他的回答。
張銘沒有看他,而是把視線轉(zhuǎn)到了面前的茶杯上,面帶笑容緩緩端起茶杯搖晃了兩下:“這個事情說大也不算大,說小也不算小,既然陳少開口了,這件事自然是要幫的,只不過……”
說到這里,張銘抬頭看向了陳天恩。
“張兄只要能幫我解決這個麻煩,我必有重謝!”
張銘笑笑:“陳少,你二哥最近是不是回國了?”
本來說得好好的,張銘忽然冒出來這么一句,梁正華頓時有些不太懂。
這看似一句無關(guān)緊要的話,卻讓陳天恩瞳孔猛地一緊。
陳家有三子,陳天信,陳天正,陳天恩。
三兄弟并非同母所生,老大和老二是一個母親,老三則是小老婆生的。
這三人其中一個可是未來四海集團(tuán)的接班人,老大陳天信目前在四海基金管事,老二陳天正負(fù)責(zé)的是四海集團(tuán)海外業(yè)務(wù),至于老三陳天恩手里并沒有什么實(shí)權(quán),平日里就負(fù)責(zé)為四海集團(tuán)做企宣。
像上次辦的慈善宴會,說白了就是給四海集團(tuán)做宣傳用的。biquge.biz
對于未來四海集團(tuán)會落入誰的手里,現(xiàn)在沒人能說得清。三個兒子,自然也都紛紛想要表現(xiàn)自己,想著將來成為四海的接班人。
郵輪的事情按照道理來說應(yīng)該是老二的事情,可要不是張銘上次在慈善宴會放下了話,老三陳天恩也不可能會找過來。
他這次找張銘的目的很簡單,要是張銘真的能夠幫忙解決郵輪的問題,那他在父親可就能加不少分,同樣他還能夠打壓一下二哥的氣焰!
而陳天恩的這個小算盤,卻被張銘一語道破。
這不得不讓陳天恩有些吃驚,同樣地對張銘這個人,也讓他提防了起來。
“我二哥的確剛回過。”陳天恩微微一笑道。
張銘若有所思的點(diǎn)了點(diǎn):“既然你來找我了,這個事情我自然會幫你,不過在商言商,我希望事成之后,陳少能答應(yīng)我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