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李隆業滿身疲憊的回來。</br> 江風沒有問事情的解決情況,反倒李隆業自己主動說起來。</br> 吉安雖然被她用簪子戳了兩個窟窿,但性命無虞。又因為和沈顧行的君子協定,并沒有供出江風來。</br> 自然的,李隆業和沈顧行,也沒有牽扯出鐵手臂的事情來。</br> 不管內里如何,表面上大家暫時可以相安無事。</br> 李隆業報喜不報憂,雖然吉安沒有說出江風,但是寧王和寧王妃又不是傻子,焉能不知是江風動的手!就像沈顧行不出來作證,李隆基和李隆業難道不知道鐵手臂是吉安縣主的人嗎?</br> 兄弟之間,為了圣意,各自揣著明白裝糊涂。</br> 所以,寧王以兄長之尊,對李隆業橫加指責,就差指著鼻子罵了。</br> 后來,還是太子殿下趕來,才平息了事端。</br> 可寧王妃又不干了,痛哭流涕,撒起潑來。</br> 當胡攪蠻纏時,女人的戰斗力不讓須眉,連李隆基都無力招架。</br> 李隆業從始至終,一聲不吭。</br> 基、業兩兄弟終于從長嫂的魔爪逃也出來時,李隆基整理著自己的長袍,形容狼狽,沒有好氣地問道:“那丫頭,真就那樣大剌剌地去殺吉安了?”</br> 李隆業臉色難看地回道:“嗯。為了保全她的父兄,先用茶杯傷了自己,做成自衛的假象,還不忘記求我護住她的家族。”</br> 李隆基面露不可思議,然后說:“也不知道是個聰明的,還是傻的。”</br> 李隆業回道:“四海八荒、天地洪宇,第一癡傻!如假包換!”</br> 李隆基煩惱全消,笑道:“那丫頭,氣人很有一套。”</br> 李隆業正色道:“三哥,不是氣人。”</br> 李隆基“哦”了一聲,露出了好奇的表情。</br> 李隆業說:“她不信我。”</br> 李隆基一愣,兄弟倆人良久無語。</br> 李隆業又說:“當年母妃慘死,我卻只能裝作無事人一般。跟她相比,有時總會自慚形穢,現在又覺得枉為人子。”</br> 李隆基拍上他的肩膀,安慰道:“我們走到這一步,其中的隱忍、不甘,自是不必說的。快意恩仇很容易,步步為營、不漏錯處,活下來、爬得高,才更難。”</br> 李隆業道:“三哥放心,我自然不會壞了大事。”</br> “我自然是知道的。”李隆基話鋒一轉,說:“上一次,父皇召見阿風,倆人談了很久,連李內侍也遣了出來。然后父皇就要禪位于我。你可知,阿風說了些什么?”</br> 李隆業說沉思著,說出了那個九子奪嫡的故事。</br> 那個慘烈的奪嫡之爭和手足相殘,讓李隆基震驚,又問:“是你和她一起編的?準備給父皇聽?”</br> 李隆業幽幽嘆氣,說:“三哥以為,是杜撰的嗎?”</br> “不然呢?史書雜記,聞所未聞。”李隆基說。</br> 李隆業不知可否。</br> 過了一會兒,突然說:“三哥,若阿風此番,真的殺了吉安,大哥必定不能善罷甘休,父皇也會震怒。那時候,三哥會怎么做?”</br> 李隆基說:“你難道會違逆父皇,保下她嗎?”</br> 李隆業說:“她讓李貶給我送信來,求我保全江家。我一路趕去寶吉庵,心里慌亂極了,既怕她殺了吉安沒辦法收場,又怕她被吉安所殺……等我到了寶吉庵,看到她滿頭滿臉鮮血,就只剩下一個念頭:我要她活著!肆意地、快活地活著!”</br> 李隆基知道了他的選擇,一時有些失落。</br> 李隆業又說:“阿風答應同我一處,曾提了三個條件。”</br> 李隆基說:“我知道,其中有一條,要永居洛陽。”</br> “最重要的一條,他要我絕不爭儲,若三哥與人起紛爭,不論是姑姑還是長兄,務必站在三哥一邊。”李隆業說,“她從一開始,就認準了你能登大位!”()半入江風,半入云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網最快。</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