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 .show-app2{width:100%;clear:both;display:block;margin:0 0 10px 0;border-radius: 3px 3px;border:1px solid #f2f2f2;} .show-app2-content{float:left;width:70%;background:#dff0d9;font-size:14px;padding:10px 0px;color:#3d783f;border-radius: 3px 0 0 3px;line-height: 22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cover{float:left;margin:0px 10px;height:40px;width:40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float:left;}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p{margin: 0;} @media (max-width: 768px){.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show-pc{display: none;}} .show-app2-content img{width:36px;height:36px;border-radius:50%;} .show-app2-button{background:#44a048;border-radius:0 3px 3px 0;float:left;width:30%;text-align:center;padding:10px 0px;color:#fefefe;font-size:14px;position: relative;line-height: 22px;} .show-app2-button:after{content:"";width:8px;height:8px;border-radius:50%;background:#ff6666;position:absolute;top:3px;right:3px;} </style>      發幾句牢騷。
    我始終認為這本書寫到現在,我和大家應該是有默契的。
    那就是大家都知道自己期望看到的是一個什么樣的故事,我也相信大家是這樣期待的。
    但現在都270萬字了,連載也快一年了,我還看到有人說什么鋪墊多,寫得慢……這么說的人你們是第一天看這本書嗎?
    為了給胡萊的職業足球做鋪墊我還寫了整整七十萬字的校園足球呢,為了給他的中超經歷做鋪墊,我又寫了七十萬字的中甲。為了給他出國踢球做鋪墊,我一共鋪墊了兩百二十萬字……
    在重要比賽之前不厭其煩地進行鋪墊和描寫,這本來就是我的風格,也是這本書的風格。
    到現在還再說什么鋪墊多節奏慢的,之前兩百多萬字的鋪墊和慢節奏都沒把你們嚇走嗎?
    胡萊英超首球之前我我也花了大量筆墨描寫方方面面,也有人不耐煩。但我堅持寫了,因為我知道那是必要的——我是寫這本書的作者,我是這個世界的締造者,我知道哪些描寫是必要的,哪些描寫是沒必要的。
    事實上在大量的鋪墊之后,胡萊的英超首秀爆發以及余韻才更吸引人,效果也確實很好,無論是從本章說數量還是從訂閱上來說,都是如此。
    所以我知道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
    老實說,作為一個寫了十八年足球小說,總計超過三千五百萬字的作者,我知道這本書應該怎么寫:
    這本書從一開始就是慢節奏、長鋪墊的風格。用足夠細膩的描寫和筆觸帶領大家和胡萊一起融入這個和現實足球世界不一樣的世界。因此和以前那些基于現實足球的小說不同,很多東西我沒辦法不寫,必須寫,寫透才行。因為我其實是在塑造一個世界。
    從胡萊的踢球風格來說,他也不是那種拿球carry全場,無處不在的類型,而是一個影子殺手,自然就不能把筆墨和視角都集中在主角一個人身上,必須分出很多筆墨篇幅給其他角色。
    就比如上一章花篇幅描寫主席臺上各位俱樂部總經理們的互動,其實用一句話就可以把事情講完:“與此同時,在主席臺上,來自中超各俱樂部的總經理們也濟濟一堂,紛紛表達對中國隊的支持,和對自己球隊球員的期望。這些在聯賽中打破了頭的總經理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么團結”。
    瞧瞧,這能省出多少字進入比賽啊……
    但這么寫不符合我這本書的風格,這么寫了也頂多說明一下主席臺上發生了什么事情,卻并不能借此機會描寫一下這些人的性格、行事方式,并由此豐富書中世界。對我來說,這就是無效描寫,真正的水。
    實際上我在寫這一段的時候反而速度更慢,更花心思,因為我需要讓自己的腦子里完全構建出那樣一個舞臺,就像是電影畫面一樣,每個人在什么地方,說著什么,對誰說,他們為什么這么說,這么說的背后有什么意義……
    就像是教父電影的開頭一樣,通過一場婚禮,把人物關系牽扯出來——我不是說我寫到了教父那種水平,我只是說我希望自己在介紹描寫的時候盡量不要用那種干巴巴的說明文,而要結合畫面,有鏡頭語言。
    <style> .show-app2{width:100%;clear:both;display:block;margin:0 0 10px 0;border-radius: 3px 3px;border:1px solid #f2f2f2;} .show-app2-content{float:left;width:70%;background:#dff0d9;font-size:14px;padding:10px 0px;color:#3d783f;border-radius: 3px 0 0 3px;line-height: 22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cover{float:left;margin:0px 10px;height:40px;width:40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float:left;}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p{margin: 0;} @media (max-width: 768px){.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show-pc{display: none;}} .show-app2-content img{width:36px;height:36px;border-radius:50%;} .show-app2-button{background:#44a048;border-radius:0 3px 3px 0;float:left;width:30%;text-align:center;padding:10px 0px;color:#fefefe;font-size:14px;position: relative;line-height: 22px;} .show-app2-button:after{content:"";width:8px;height:8px;border-radius:50%;background:#ff6666;position:absolute;top:3px;right:3px;} </style>      有些角色我需要反復多次描寫才能塑造成功,比如胡萊的父親和李自強。
    有些角色我只需要描寫他們的一個點就可以完成。比如張清歡重回工體時出場過的解說員,到現在再也沒有戲份了,但他也已經成為了這個世界的一部分。
    這些經理們和解說員只是我書里描寫過的許多角色中的一小部分,但他們和無數個這樣的角色組成了這個世界。
    通過場上場下對主角以外的大量角色和情節的描寫,才能組成一個可信可代入的世界。
    這也是為什么這本書最開始成績那么糟糕,我內心很痛苦,但也還是堅持按照既有節奏和計劃步調來寫這本書的原因。
    因為如果不這么寫,這本書就是一個四不像,就徹底廢了。那我還不如一開始就寫個簡單直接的小白風格爽文,說不定訂閱成績比這本書還高呢……
    可不行。
    既然我選擇了用現在的風格來塑造這本書,那我就要始終如一堅持下去。
    從一開始到這本書的結尾,我都會保持這種節奏,在重要的比賽和事件前不厭其煩地鋪墊、描寫那些讓有些人看著不耐煩的人和事。
    如果有人不喜歡這種慢吞吞的風格,下架不看是你們的權力,我無法阻止也不會阻止,也不會為了挽留你們就改變我在這本書里花了兩百七十萬自累積出來的風格。
    這是我一個創作者的態度和堅持。
    因為我知道,這樣才能把《禁區之狐》這本書寫好,才能讓胡萊的故事和這個世界有始有終。
    到時候等這本書完了,再過十年,都會有人愿意反復翻看,被書中的那些人和所發生的故事打動。
    【書友福利】看書即可得現金or點幣,還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可領!
    這是我在這本書上的野心,無關訂閱成績,只想給自己一個交代。
    ※※※
    以上是我本來打算放到明天章節更新末尾說的,結果發現字數太多了,都快兩千字了,真放進VIP章節里那就是騙錢,到時候估計不少讀者要嚷嚷著:RNM退錢!
    所以我就單獨開個單章吧。
    正好也很久沒開單章了,算是一個闡述自己創作這本書思路、心路的一個機會吧。
    總之,就是這樣了。喜歡也好不喜歡也好,這本書我都會堅持我的風格和節奏寫完它。
    而且我堅信,只要我這么寫完這個故事,成績一定不會太差。
    是的,我有這個信心。
    再補充一句,這本書快三百萬字了,還如此有活力生機,讓大家依然期待胡萊的未來發展,我認為也正是以前那些慢節奏的鋪墊的作用。否則這書早就陷入“比賽贏球打臉刷數據”的無限循環了。
    這么寫的成績究竟怎么樣,上一本書《綠茵崢嶸》的后期已經告訴了我答案。
    最后,祝大家看書愉快,生活也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