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書房。
在龍案下首,擺放了多把座椅,每個人都依次而座。
中書令溫漳,侍中令郭祖得,尚書令歐陽文,三省長官在最前列,其后各部尚書,相應(yīng)官員。
他們都知道王康定下了出巡計劃,這次召集御前會議,應(yīng)該就是做臨行前的安排……
每個人都正襟危坐。
王康將那份從邊境送回來的情報拿起,交給太監(jiān)向公公。
“先讓他們閱覽。”
向公公拿給了溫漳。
這排名也是有順序的,以三省排位。
“這是一份邊境守軍送回來的,也是今天的議事主題。”
王康說了一句。
然后就沉默不言,給他們閱覽的時間。
溫漳認(rèn)真看著,面色也越來越嚴(yán)峻,很快他就看完了,傳給了郭祖得……
場中寂靜,只有翻閱紙張的沙沙聲響,但也伴隨著一陣氣呼呼咬牙切齒的聲音!
顯然他們都明白這事情是什么性質(zhì),現(xiàn)在沒說話,是因為王康還沒讓他們說。
“都看過了吧,說說吧,怎么處理?”
在這種事情上面,王康也需要集思廣益。
“溫漳,你來說?!?br/>
大清洗時,溫漳親自監(jiān)斬了項百川,讓他的惡名更甚,這樣的人在朝中,所有官員幾乎都是敬而遠(yuǎn)之,他也成為了孤臣。
越是能臣,越是孤臣。
溫漳深吸了口氣,開口道:“卑鄙人行卑鄙事,既然已經(jīng)發(fā)生了,糾結(jié)對錯沒有意義,我們應(yīng)當(dāng)考慮的是如何處置?!?br/>
“毫無疑問,數(shù)十萬的難民涌入我秦國,這帶來的影響沖擊,是絕無僅有的,我想允大人最有發(fā)言權(quán)了?!?br/>
他說著目光看向了一個人。
此人年紀(jì)四旬,面色略黑,眉重而粗,能以這個年紀(jì)坐在此列,可絕非容易之事。
他是戶部尚書允成。
大清洗時,戶部成為貪墨重災(zāi)區(qū),也是被查出問題官員最多的。
其實時任戶部尚書并未有太大問題,但戶部出了那么大的事情,他難辭其咎,而允成便是新提拔上來的。
“溫大人說沒錯。”
允成開口道:“我大秦的經(jīng)濟(jì)雖說好轉(zhuǎn)了不少,可還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也就是說我們糧食的缺口還很大!”
“這批難民是從東部入境,也就是在我們東楚區(qū)域,東楚東南諸郡是我們大秦的重要糧倉,一直都為西北津?qū)幍仁√峁┘Z食,壓力其實很大了。”
允成低沉道:“這么人涌入,負(fù)擔(dān)會立即加重,打破平衡,會帶來打麻煩的!”
這個道理誰都懂。
自己吃還很勉強(qiáng),如果再分給別人,誰能愿意?
而且自己也吃的少了。
“可不止是吃的問題?!?br/>
這時侍中令郭祖得開口道:“東楚之地本就相比于其他地方富裕一些,而那里的人也相當(dāng)排外,這些難民涌入,他們肯定會有相當(dāng)大的意見,這就會造成大矛盾了!”
在這方面,郭祖得較有發(fā)言權(quán)。
大清洗之后,守舊派遭受到重創(chuàng),自那以后,郭祖得就相當(dāng)?shù)牡驼{(diào),安安穩(wěn)穩(wěn)。
但他跟溫漳的關(guān)系卻并沒有改善,朝中誰都知道兩人不合……
這話匣子打開,眾人也開始了討論。
所說的皆是弊端。
這就是御前會議。
算是貫徹集思廣益的宗旨,也是當(dāng)朝中,規(guī)格最高的會議,在這里議定,基本就是鐵板釘釘了……
“是,誰都知道這帶來的影響有多大,但難道還能把這些人都?xì)⒘瞬怀???br/>
這時禮部尚書謝德庸開口道:“先不說有沒有傷天和,違人禮,就說誰敢冒這大不諱?”
沒有人說話了。
這也正是棘手之處。
“那怎么辦?難道就任由他們?yōu)橹???br/>
“其實處理起來也很簡單?!?br/>
這時溫漳平靜道:“都?xì)⒘司褪牵 ?br/>
所有人的眼皮都是一跳。
這位前朝名仕,現(xiàn)今是在不要聲名的路上越走越遠(yuǎn)。
這樣的話他也敢說出來。
那可都是人。
“胡說八道!”
謝德庸冷聲道:“溫大人不顧及聲名也就罷了,陛下能不顧及嗎?”
“現(xiàn)在趙,燕,齊等諸國都以我大秦為首,正做了這樣的事情,世人不會說你溫大人如何如何,只會說陛下!”
“是??!”
他這一言,讓別人都是點頭附和。
“郭大人以為如何?”
這時溫漳轉(zhuǎn)頭問道。
眾人目光也都凝在兩人的身上。
這二人向來不對付,政見從未一致過,此次必然也是反對了。
“都?xì)⒘耸遣豢赡艿?。?br/>
郭祖得平靜道:“溫大人太偏激了,不過站在大秦的立場上,似乎也不可能管他們?!?br/>
“所以只能不管不顧,出動邊境守軍,將他們驅(qū)趕,從哪來,再回哪去……”
眾人的眼皮又是一跳。
這郭祖得也是個狠人?。?br/>
此舉,跟殺了他們又有什么區(qū)別?
那可都是難民,哪能經(jīng)的起來回驅(qū)趕?
“嗯,我同意郭大人的想法?!?br/>
溫漳難得附和了一句,也讓別人訝然不已。
這就是政治智慧。
如此重大事項,一切都要以本國利益為重。
若再因政見不合爭執(zhí),就太刻意了,也失了水準(zhǔn)。
“這恐怕也不太妥當(dāng)。”
尚書令歐陽文低沉道:“那可都是人,而不是羊,怎么能趕來趕去?”
“我們看能否尋找一個合適的解決辦法,把原本是不好的事情,變成好事!”
“其實這個可能,也不是沒有?!?br/>
這時工部尚書宮升榮開口:“今年我們有很多建設(shè)工程要相繼啟動,這些工程可都不是一年能夠完成的,我們需要很多勞力,這也是一種補(bǔ)充。”
聽到此。
王康眼睛一亮。
這正是他需要的思路。
“允成,東楚那邊可有未開墾的荒地?”
他是戶部尚書,管理土地田產(chǎn)。
建朝初期,還專門做過統(tǒng)計。
“有。”
允成開口道:“但具體的數(shù)額,我得回去查一下?!?br/>
他接任戶部尚書時間不長,有些還沒有理順。
“不用查,這我就知道?!?br/>
郭祖得開口道:“東楚曾是諸侯王們統(tǒng)管之地,他們只在乎重視良田,有些荒地也不會投入花費力氣開墾,尤其是靠近東邊,當(dāng)時定的是作戰(zhàn)區(qū)域,所以并沒有開墾?!?br/>
“沒錯?!?br/>
兵部尚書霍運附和道:“邊境守軍平日就自種自足屯田,這方面的資源應(yīng)該是不缺的?!?br/>
“好!”
聽到這些,王康也有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