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十年,秦國以陳國使者于稷津會盟上對秦王不敬為由,出兵討伐陳國。至于怎么個不敬,討伐檄文中并沒有明說。不過這場戰爭的到來,大多數人都沒有意外。
自秦王央即位以來,國力強盛,十年間已滅掉好幾個小國,而剩下的幾個大國——如與秦國有姻親關系的辛國,雖然辛國宛城公主在大婚之夜離奇死亡,但是奇異的是秦國和辛國的關系并沒有因此惡化。再如鹽鐵業興盛的魏國,因在稷津會盟上與秦國結盟,是以與秦國也相安無事。
只有不斷衰落的陳國,與秦國結怨已久。
秦國此番拿陳國開刀,不乏辛國和魏國在背后出力等著分一杯羹的意思。陳國派出使者向其他國家尋求結盟抵御秦國,但是小國家們都噤若寒蟬,該收的禮沒少收,說到要出兵的時候沒有一個站出來應聲的。
天下人都知道,這一次不像十年前陳國世子劫了宛城公主那次,是割個三城就能了結的事,秦王央領了五十萬精兵,勢必是要讓陳國滅國!
陳國人更是心知肚明,據說當年刺殺宛城公主的正是陳國混進秦宮的女刺客,秦王忍了這十年才出兵,可見唯有滅國才能泄他心頭之恨!
而老陳王雖日薄西山,卻始終留戀王權,沒有讓位給年輕力壯的世子晏,內政不修,國君昏庸無道,陳國已是垂垂欲墜,又怎敵得過秦國的五十萬強將精兵?
秦國虎狼之師一路西進,三月就奪了二十六座城池,遇到凡是稍加抵抗的,秦將就下令屠城,陳國頃刻之間失掉了大半國土。陳國朝堂上幾乎人人自危,主戰派以世子晏為首,請求陳王集結全國之兵力抵御,剩下的大臣則以宰相韓圭為首,都在勸說陳王請降。
當時韓圭此話一出,俯首跪在地上的大臣們等著老陳王勃然大怒,等到腿都跪麻了,才聽到在一片寂靜沉默中,高坐在王座上的老邁國君發出一聲嘆息:
“降了吧……”
陳晏雙手撐在地面,雙目里是一片死寂。
大局已定,陳國請降文書送到秦央手里時,他已經離陳國都城陽翟不到二百里的距離。
當將士們進入陽翟時,整座都城寂靜無聲,家家百姓閉門不出,恍無人煙。秦央下令不許驚擾百姓,于是大軍駐扎在城外,秦央只領了一萬精兵長驅直入陳宮。
含光殿里,陳王顫顫巍巍走下那把他坐了三十年的王座,恭敬地請秦央上座。地下的眾人俯首帖耳,高喊秦王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