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quán)華有他的過人之處。”
趙興文微微一笑,隨即看向元天功說道:“你不用想太多,這次來到西元,我們只管擊破元武,取了元武的項上人頭,也算是給你報仇了!”
話雖如此,可是趙興文卻感覺十分的可笑。
真不知道元武是怎么想的,放著元天功這樣的太子不要,非要除掉。
難道元天功不是元武的親生兒子嗎?
趙興文甚至產(chǎn)生這樣的想法。
“王爺放心,陛下相信臣,臣又怎能讓他失望?”元天功恭敬地回答道:“元武殺臣全家,是陛下給了臣報仇的機會,臣無以為報,只能拿整個西元帝國作為謝禮!”
“你這份謝禮可真重啊!”
趙興文笑著說道:“不管怎么說,元武都是你的父親。算了,不說這些了,咱們走出了大山,既然看不見敵軍的蹤影,今晚你就與本王對飲幾杯,如何?”
“軍中有酒?”元天功錯愕的看著趙興文。
“軍中沒有,本王卻是有。”趙興文笑道:“只是美酒不多,不足以喝得盡興,只能嘗嘗滋味罷了。”
“王爺若是想飲酒,只管去飲便好。”元天功搖了搖頭,眼中滿是堅定之色地說道:“不破西元帝國,臣誓不飲酒!”
元天功說的非常果決,趙興文絲毫不懷疑他的決心。
趙興文笑著,拍了一下元天功的肩膀,說道:“好,那本王也不喝了,等打敗元武,本王再與你再共同一醉!”
趙興文率軍走出百里群山,元武和宮軾也帶領(lǐng)兵馬來到了東嶺城。
東嶺城位于西元帝國東部,三面環(huán)水,地形多以丘陵地形分布,而且想要進入西元帝國,只有一條路可選。
無論在哪里布防,都是極好之地。
除非南墨帝國選擇走水路,但是想從水路進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水流湍急,且河底多為巨石,大船很難通過。
西元大軍來到東嶺城,遠遠看見城墻后,元武向問宮軾問道:“宮軾,你打算在什么地方布防?”
“臣打算把大軍分成三路。”
宮軾先是行了一禮,隨即說道:“居以將軍引領(lǐng)一支兵馬,隨同陛下進入東嶺城內(nèi),臣領(lǐng)一支兵馬駐扎于東嶺山前沿,正面抗敵。而徐將軍則領(lǐng)另一只人馬駐東嶺城南側(cè)的望江山,三軍形成三角之勢,相互配合!”
“好!你是要把趙興文逼到絕境對嗎?”
元武畢竟也帶兵多年之人,宮軾說出計劃,他立刻就明白了宮軾的目的。
“陛下明鑒!”
宮軾再次行禮,說道:“趙興文所部兵馬并不少于軍,而且又全是火槍火炮,如果我軍強行出擊,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
“大軍分為三隊,彼此呈犄角之勢相互呼應(yīng),若一方被攻,鼉外兩方都可派出軍隊襲擾敵軍。只是這么分派,實在是委屈了陛下。”
宮軾擔憂地看向元武。
畢竟元武身在城中,一旦他與徐離林被滅,那元武就成了孤軍。
“朕能有什么可委屈的?”
元武搖了搖頭,說道:“朕在城內(nèi),而你和徐離林都在城外,相比之下,朕反倒是安穩(wěn)一些。”
“陛下在東嶺城內(nèi),吃住確實要好一些,可擔待的也會更多。”
宮軾看著元武,說道:“趙興文來到這里,必定全力出擊企圖攻破東嶺城。臣與徐將軍在城外,反倒是輕松不少。”
“此戰(zhàn)成敗關(guān)乎西元帝國的存亡,受陛下所托領(lǐng)軍御敵,臣并沒有更好的辦法能夠打敗他們,還請陛下恕罪!”
“這一切都是南墨的陰謀,也怪朕,是朕對不起天功在先!如果朕不殺了天功的妻兒,他也不會跟著趙興文跑來報仇!”
元武嘆了一口氣,臉上布滿了悔意。
可世上并沒有后悔藥,現(xiàn)在再說這些,都已經(jīng)晚了。
此時此刻,元武感覺自己好像是上了權(quán)華的當。
為何權(quán)華不同意元天功當太子,為何非要選擇最小的皇子?
想到自己對西元帝國的權(quán)力,快要被權(quán)華架空時,他的心中突然冒出一個非常可怕的想法。
那就是權(quán)華想要徹底架空西元帝國皇室,輔佐出一個傀儡皇帝。
而最好的選擇,便是自己最小的兒子。
想到這里,元武臉色大變,更加后悔不已。
此時此刻,他將一切問題都歸功到了權(quán)華身上,并沒有去思考自己是否有錯。
元武嘆了一口氣,對宮軾說道:“算了,不說這些事了。你記住了,哪怕是只剩下一兵一卒,也要將趙興文等南墨大軍留下。”
元武的話,讓宮軾微微皺起眉頭。
好在他一直低著頭,元武根本就看不到他的神情。
宮軾開口說道:“臣請陛下萬萬保重,不到萬不得已,千萬不能上城頭觀戰(zhàn)!”
“宮軾放心,朕有分寸!”元武點了點頭,目光朝著東嶺城再次去。
來到東嶺城外,宮軾和徐離林并沒有進城,各自領(lǐng)著一支人馬往東嶺山前沿和望江山去了。
元武則在居以的護送下進了東嶺城。
東嶺地理位置重要,而且水路發(fā)達,許多商賈沿著水路從各地趕來。
元武建立西元帝國以后,任用權(quán)華為太師。
權(quán)華多年苦心經(jīng)營,西元帝國各地都有所發(fā)展。
尤其是東嶺,憑借著水路航運的優(yōu)勢,迅速成為西元帝國經(jīng)濟最為發(fā)達的地方之一。
如果不是趙興文領(lǐng)軍攻打西元帝國的消息傳開,商賈不敢再進入東嶺,這座城池內(nèi)必定是人聲鼎沸,一派繁榮之景。
元武親臨,東嶺縣縣令帶著一眾官員前來迎接。
進入城內(nèi),在縣令的陪同下,元武沿著街道行走,他朝四周看去,只見路邊家家閉戶,商鋪也都沒有開門。
“如果朕沒有記錯,東嶺城應(yīng)該是商賈云集之地,為何如今變得如此蕭條?”元武問了縣令問道。
縣令低著頭,恭敬地回答:“啟稟陛下,東嶺城以往確實是商賈云集之地。只是最近有消息傳來,說南墨大軍要攻打我西元帝國,所以很多外地商賈,便不敢過來了。”
“而城中的商賈,也紛紛趕往其它地方避禍去了,就連城中的百姓,也走了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