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能擊退敵軍,那就是朕的死期,也是西元帝國的滅國之期!”
元武看著城外,說這些話的時候,他的語氣十分蒼涼。
王義很是震驚,他對這位皇帝多少有些了解。
他沒想到元武竟然會說出這樣的話來。
元武的臉色無比凝重,望著城外的南墨大軍,不再說話。
率領(lǐng)大軍逼近城外的護城河,元天功已經(jīng)能夠看見城頭上元武的樣子。
他臉色陰沉,凝視城頭上的元武,緊緊的攥著拳頭。
他抬起右手,號角聲隨即停下,南墨大軍也隨之停下。
“趙河將軍,你覺得我軍該怎樣進(jìn)攻才好?”
在與身旁的趙河說話的時候,元天功的目光始終沒有離開城頭。
趙河回答道:“元大人,我覺得攻城之前,還是直接用火炮轟的好!”
“用火炮嗎?”
元天功點了點頭,隨即說道:“可我們有現(xiàn)成的攻城利器,為何不用?要知道,每一發(fā)炮彈運到這里,都非常不容易的,還是能省則省!”
跟在他身旁的趙河和趙海一臉茫然,都沒鬧明白元天功是什么意思。
這里哪還有什么攻城利器?
元天功微微一笑,指著環(huán)繞城池流過的江水,說道:“這大江之水源源不絕,如果把它引進(jìn)東嶺城,會怎么樣?
“元大人是要水淹東嶺城?”趙河錯愕的問道。
“正是。”
元天功點頭說道:“無論如何,東嶺城必須攻破,我也好給陛下一個交代。”
趙河聞言,連忙說道:“如果城中只是西元大軍還好,可城里還有很多無辜的百姓,他們怎么辦?要知道,陛下向來不忍百姓受到太多磨難。一旦江水漫城,恐怕沒有幾個百姓能夠活下來。”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元天功搖了搖頭,“陛下應(yīng)該比你我更明白,但凡亂世,百姓就是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難道我們用火炮,他們就不死了嗎?”
“這是戰(zhàn)爭,誰也無法避免,除非你能讓元武投降,你能做到嗎?”
說到這里,元天功雙目滿是仇恨地說道:“他的心是冷的,連自己的兒媳和親孫子都能殺,他不會在意那些百姓的。如果他還有一些良知的話,希望他早把城中的百姓驅(qū)趕走了!”
元天功說的確實是有道理,可趙河等人卻始終覺得哪里不對。
如果用火炮的話,自然無法避免百姓慘死,可卻可以避免百姓有過多的傷亡。
元天功為了攻破東嶺,居然想到了這樣的法子。
他這不是在破城,他這是在報仇。
他把心中的仇恨,附加在了無辜的西元百姓身上。
“元大人,這個辦法不可取……”
趙勇軍剛剛過來,正好聽到元天功的話,連忙驅(qū)馬上前勸說。
他知道,元天功的辦法一旦傳到趙辰耳中,會對趙辰造成非常大的觸動。
趙勇軍不知道趙辰究竟會做出什么,可他卻知道,元天功的做法一定不會得到趙辰的認(rèn)同,很有可能會因此丟掉性命。
“你們都在擔(dān)心什么?”
然而,趙勇軍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被元天功給打斷了。
他看了眾人一眼,說道:“既然陛下和王爺將指揮權(quán)交給了我,到了戰(zhàn)場上,你們就要服從軍令。諸位只要按照我的辦法行事即可,無論發(fā)生了什么,都由我元天功一個人承擔(dān)。”
雖然元天功這么說,可是眾人還是無法接受他的辦法。
他們相互看了一眼,最后把目光落在了趙勇軍的身上。
趙勇軍嘆了一口氣,看向眾將,說道:“諸位,軍令如山,元大人是這次攻城的主將,我們必須按照元大人的軍令行事!”
趙河和趙海等人,這才無奈地應(yīng)下。
南墨軍無比注重軍令,這是趙辰定下的軍律,無論是誰都不可以違反。
隨后,趙河和趙海各自吩咐麾下將士,帶上鐵鍬,準(zhǔn)備引江水灌入東嶺城。
南墨大軍并沒有急于發(fā)起進(jìn)攻,而是分散了許多人到江邊。
城頭上的元武看到這一幕,臉色陡然大變。
“陛下,您怎么了?”
看出元武臉色不對,王義連忙問道。
“他們要引水灌入東嶺城。”
元武連忙喊道:“快傳朕的旨意,令將士們準(zhǔn)備排水,再把城中的百姓,全都給趕上房頂,任何人不得留在家中!”
南墨大軍從江河的兩側(cè)挖出水渠,引入護城河之中。
東嶺城的護城河與城中的排水道是連接在一起的,河水倒灌,進(jìn)城里的速度雖然緩慢,可城內(nèi)軍民卻無法排水。
江水源源不絕,由于河道被分流,下游的河面降低不少,而東嶺城內(nèi)則成了一片汪洋。
看著被水淹的東嶺城,元天功的臉上沒有任何的表情。
而他身旁的趙勇軍等人,則個個緊鎖眉頭。
也不知道會有多少平民死在洪水之中。
消息一旦傳到趙辰那里,還不知道他會做出什么樣的舉動。
元天功水淹東嶺城,身在句江城的趙辰,自然很快就得到了消息。
得知東嶺被淹,趙辰久久沒有說話。
站在他身旁的孫志和陳志華相互看了一眼。
孫志輕聲叫道:“陛下!”
“引水灌入東嶺城,也不知道會有多少無辜的百姓死于洪水之中。”
過了許久,趙辰終于開口了。
只是他的聲音卻帶著絲絲沙啞。
“陛下,元天功這么做,確實是……”
陳志華嘆了一口氣,說道:“他這是將自己的仇恨附加在西元百姓身上了!”
“他這么做,也是無奈之舉。”
趙辰也嘆了一口氣,說道:“其實朕早就猜到,他會選擇一些極端的方法。這次我軍征伐西元帝國,西元帝國因此會喪生的人絕不會在少數(shù)。”
“陛下,殺戮太重,已經(jīng)違背了陛下的初衷!”
孫志也在一旁,輕聲說道:“要不……把元天功先換下來,讓王爺或者是勇軍叔指揮大軍攻城?”
“不用!”
趙辰搖了搖頭,說道:“這是滅國之戰(zhàn),總是要有人背負(fù)歷史的罪名!元武必須死,他不死,未來的征戰(zhàn)就會不斷,那些會有更多的人死!既然如此,倒不如舍了東嶺一地,就讓他們至死追隨元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