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喝茶嗎?”
楚慈一口氣喝了半碗,稍解暑意。
他倒是淡定得很,對周圍的一切,視如不見,聽若無聞,完全不受什么影響,這種淡如清風的氣度,使他平凡的容貌多了些與眾不同的氣質,看著卻是不俗。此時見謝宛云面前的茶碗遲遲沒動,提醒道。
這是又上的新茶,在剛才謝宛云不慎將茶碗摔落之后。
謝宛云這才回過神來,忙端起了茶碗,手有些微顫,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就變得穩當起來。
以后的路還很長,不急于一時。
前世的仇、今世的恨,她會讓他們一個個清償的。
她要沉住氣,慢慢地來,不急、不急,她有一輩子的時間。
喝過了茶,這事件的另一個女主角,就這樣隨著另一位面貌尋常、氣質卻不凡的男子身后,起身靜悄悄地離開了這熱鬧之所,沒有留下任何的痕跡。
京郊西山腳下的一條小道之前,隨著“律”地一聲,一輛馬車緩緩停了下來。站在道邊,謝宛云對楚慈行了一禮:“您的大恩,小女子沒齒難忘,待與家人相會之后,必當正式登門拜謝。”
“區區小事,娘子不必放在心上。這些藥一日兩次,早晚各一次,按時服用,莫要忘了。若有什么覺得不適的地方,請來慈心堂尋我便是。”
“小女子記下來了,先生請走好!”
謝宛云站在路邊,目送楚慈的馬車遠去。
透過馬車的車窗,看到她的身形越來越小,楚慈說不出心中是什么滋味。他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女子,在經歷了如此的劇變打擊之后,一般的人早就崩潰了,可是,她仍然如此平靜,待人有禮有節。究竟是怎么樣的堅強,才能夠承受和面對這些?
她究竟是什么人?她為什么會遭遇到這樣的事?她以后又會怎么樣?
這些話,她從來都不曾說,她就像是一個深深的謎團,吸引著人想要去解讀。
楚慈并沒有將剛才的那些話同楚宛云聯想到一起,畢竟,事件已經過去一段時間了,人們討論的話題也從兇案本身,到了家屬的反應,背后的猜測等其他方向。而楚慈本身也不是喜歡關注這種事情的人。
直到看不見了,楚慈方放下了車簾,只覺得心里若有所失,搖了搖頭,甩去了心中這點無謂的牽掛。他從來不曾這么掛心過一個病人,畢竟,若是大夫對每一個病人都如此,那也活得太累了些。大概是因為她的經歷實在太不幸了些,反應又實在太奇特了些,身份又實在太神秘了些,任何一個人都會有這樣的反應的。
楚慈這么告訴自己,隨手拿起了一本醫書看了起來,慢慢地,所有的心思就被醫書所占滿了,再也沒有空隙去想及其他。
謝宛云一直等到楚慈的馬車消失在目光之后,這才向謝家莊的方向前去。
雖然知道楚慈是好人,可是,她仍然不愿楚慈知道她同謝家莊的關系,這才寧肯讓他在離謝家莊還有一二十里的地方將她放了下來,也不愿讓他送到謝家莊前。放下的路也不是通往謝家莊的,而是能通向好幾個村子的岔道。
這將近月余的時間,謝宛云想得很清楚。
她是不能再回侯府了,最起碼,不能以謝宛云的身份回去。如果謝宛云這個人仍然活在世上,像這樣的事情只會一再發生。這一次,死的原本應該是她,趙嬤嬤、春歌、秋痕卻無辜受累,趙嬤嬤還丟了命,更害死了腹中的孩子。
若是回到侯府的話,那里全是錢氏的人,只會再一次陷入被動之中。這一次,她要在暗,讓錢氏、柳如月在明。
那么,謝宛云這個人就必須消失。
也許,讓家人都以為她死去才是最好的方法,但是,到底牽掛年邁的祖父,還有父親、母親,他們上了年紀,經不起這樣的打擊了。
所以,她仍決定回這里一趟,也許有一點風險,但是,她不愿意再看到任何一位她在乎的人因為她受到傷害了。
一、二十里的路,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一個多時辰之后,謝宛云終于來到了熟悉的門前。
她站在那里,看著那熟悉的“謝家莊”三個大字,一時感慨萬千。
她回來了,終于又回來了。
僅僅三個月不到,卻好像穿過了一生一世那么漫長。
她以為她也許再也不能回到這個日思夜想的地方來了,可是,現在,她終于又回來了,回到了這個生她、養她的地方,回到了親人們的身邊。
“你是誰?在這里干什么?找人嗎?”
是四哥謝堅。
還是過去的那個樣子,方正的臉盤,魁梧的身材,粗聲粗氣的,那濃濃的八字眉,此時正不悅地皺起,看起來,心情不太好的樣子。
本來,此時他應該在祠堂里罰跪的,可是,心里實在是太郁悶了,就偷偷地溜了出來,正好看到了在莊外徘徊,看似鬼鬼祟祟的謝宛云。
忍住了心里的激動,謝宛云從懷里拿出了一封信,道:“這封信是一個人托我帶給謝家老爺子的,說是他的故人,麻煩謝四郎幫忙轉交一下。”
“你認識我?”
謝堅疑惑地看著謝宛云。
“曾經有過一面之緣,可能您不記得我就是。”
謝堅搔了搔頭,這倒是有可能,他從來都不記人的,尤其是女人。
“你戴著面紗干什么?天不熱啊。”
因為是替祖父傳信的人,謝堅變得稍稍禮貌了一些:“進莊去坐坐吧,我讓下人去跟老爺子說。”
“不用了,只是轉交這封信而已,我還有其他的事情要去辦,就不久留了。”
謝宛云行了一個禮,轉身離開了。
背后,謝堅露出了有些疑惑地表情,怎么這個背影看著有點熟悉的樣子?或者,真的曾經有過一面之緣吧!
他如此想到,將這件事情拋到了腦后,拿著信朝莊內走去。</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