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憐殤這話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安慰的成分,要做到不離不棄真的是談何容易,不要說是朋友姐妹,就算是相濡以沫的愛人能夠做到不離不棄恐怕也不是那么輕而易舉的可以辦到的。
不過楊憐殤知道的是端貴妃在她心目當中的份量的確是要比文鴛這個真正八拜之交的結拜姐妹份量更重一些。
之所以當初會和文鴛結拜就是因為她們臭味相投,但是現在卻漸行漸遠,而端貴妃表面上她好像是一直在幫她,其實是她在給她一種溫暖,保護著她楊憐殤就好像是保護著自己的家人一樣,可以彌補一些她心里面的空缺。
但是要說楊憐殤心里面最在意的那個人就是先皇后了,雖然她們相處的時間不長,并且她也不像是文鴛那樣幫過她什么忙,她也不像是端貴妃那樣關心她。
但是她在她的心里先皇后仿佛就像是自己的指路明燈一樣,她甚至還想過她將來要是能成為和她一模一樣的人就好了。
足足給阿月扎了一個時辰的針灸,然后又親自下廚為她熬了一大鍋解暑湯,阿月的病情雖然沒有恢復到以往,但是病情明顯要比之前要好了許多。
這讓楊憐殤心里松了一口氣,說實話雖然知道阿月這只不過是中暑了的小毛病,但是楊憐殤還是心里挺沒底的,并不是她不會治療中暑這種小毛病,而是因為阿月之前和她說話的語氣,仿佛就像是交代臨終遺言一樣,當時真的把楊憐殤給嚇著了,一瞬間懷疑是不是因為自己的醫術不精把錯了脈。
三日之后,阿月已經能夠正常下地走路,這才讓楊憐殤一顆懸在半空當中心臟終于落了下來。
這天下午,文鴛又來了,她來的目的一是為了看看阿月的病情有沒有好轉,二是來兌現自己曾經答應過楊憐殤的諾言,她已經說服了太后同意了讓端貴妃去看一看太子。
阿月說:“憐殤姐姐我也想去看一看太子殿下。”
但卻又遭到了楊憐殤的反對,反對的原因有兩點,一,阿月雖然現在已經好了,但是身體卻依舊還是十分的虛弱,不要說走去壽康宮了,恐怕就連走出延禧宮都是十分困難的,二,太子大病初愈,而且又那么小不適合見到太多的陌生人。
雖然阿月覺得楊憐殤的話也還挺有道理的,但是她卻還是不服氣,反駁道:“憐殤姐姐,有句話你可說錯了,我不是什么陌生人,太子殿下在延禧宮的時候可是和我最好呢,別看他不會說話但是他每次看到我就樂呵呵的笑呢。”
楊憐殤有些無語了,真的不知道這個傻丫頭究竟是聰明還是傻,她和她說的是一個意思嗎。
然而文鴛這個時候卻站了出來,笑容滿面的說道:“憐殤你就讓阿月去吧,至于你所說的那兩點我覺得都不是問題,我的鳳攆就停在門口,阿月走不動可以讓太監們抬她去嗎。至于你說的第二點太子現在基本已經康復了,賤人已經沒有什么問題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