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隆!” “啊……啊……” “打得好!打得好!” “這聲音至少是長門級在開火!” “就這樣狠狠地打!” 9月5日拂曉,在塔拉瓦地洞中茍活的日軍殘兵們不顧震耳欲聾的炮聲,絲毫不為自身處境擔心,如群魔亂舞一般發狂叫好——不知道是歇斯底里的發泄還是吃了人肉后的肆意發狂,總而言之,他們現在眼珠子全是血紅的,看上去讓人極端害怕。 坐鎮武藏號的堀悌吉冷冷地看了眼被一片金屬風暴籠罩著的塔拉瓦,又看了看遠處孤零零矗立在那里、上層建筑被炸成一片廢墟的北卡羅來納號,問道:“偵察機都派出了么?” “36架水偵全部出動,游擊艦隊單獨偵查,不受彼此干擾。” “很好!”他滿意地點點頭,“現在我們明擺著把位置告訴美國人,看尼米茨來不來炸……” 冢原的機動艦隊主力在塔拉瓦東南方300公里處,一部分掛載副油箱的零戰改已率先起飛——他們將用于掩護炮擊艦隊,第二批起飛的則是艦隊直掩機,他的心情十分平靜,半點也沒有大戰來臨前的緊張。 埃塞克斯號艦橋內所有人忙成一團,通信參謀急急忙忙把電報給哈爾西:“長官,敵軍正在進攻塔拉瓦。” “偵察機有情況發現么?” “出動了,但暫時還沒報告敵情。” “塔拉瓦有遭遇敵機空襲的報告么?” 對方搖了搖頭:“暫時沒有!” 哈爾西有些失望,陷入了沉思。 “要出動A艦隊艦載機去攻擊么?他們距離敵人只有200多公里,且尚未被敵軍發現。” “不!再等等,讓A艦隊做好出擊準備,但先不動,我們的目標是敵軍航空母艦。” 哈爾西發布命令后把征詢的目光投向尼米茨,后者也點頭,表示贊同該想法。 但15分鐘后,通信參謀就將十萬火急的電報遞了過來:“守軍報告有上千門5英寸以上口徑的火炮朝他們開火,他們招架不住,損失慘重……” 艦橋里一下子鴉雀無聲,眾人不敢想象該場面。 上千門肯定是過于夸張了,由于一部分艦艇還要給機動艦隊護航,實際日軍投入炮擊的艦炮只有300多門,但因中間夾雜著戰列艦動輒15英寸以上口徑的主炮,再加4艘重巡洋艦203mm艦炮火力全開的態勢,整個塔拉瓦陷入一片火海。 至于尼米茨期望的日軍飛機攻擊更無影無蹤——日軍不是美軍,冢原根本就不會將寶貴的艦載機用于支援登陸部隊,有炮火和圖瓦盧上的重型轟炸機足夠對付美軍了。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埃塞克斯號艦橋里的眾人一臉無奈。 他們內心深處的煎熬可想而知,塔拉瓦日軍有充足而完善的地下工事群,但美軍現在什么也沒有,前段時間主要精力用于修復機場,這兩天即便重點轉向防御工事構建,也只有緊急挖掘出來的散兵坑和戰壕,最多還有一些沒被完全摧毀的日軍掩體可供利用,甚至還有人躲到了被廢棄的北卡羅來納號上,但哪怕這樣,也容不下一個完整的陸戰團兵力。 只有設身處地更換位置,才能體會到日軍當初在美軍炮火下生存與防御的不易。 夏天亮堂的早,才6點25分天空已大放晴亮,對太平洋艦隊而言,局面有些糟糕: 6點55分,第一個壞消息傳來,陸戰團在炮火攻擊中損失了將近20%的兵力,而且他們報告說日軍運輸艦、登陸船在向前移動,似有登陸企圖; 7點18分,第二個壞消息傳來,A艦隊位置被日軍水上偵察機發現,雖然防空戰斗機竭盡全力,但苦惱的美軍發現Ar-372這種水上偵察機居然跑得賊快,F4F戰斗機用最快速度追逐了15分鐘,依然沒達到可交戰的距離,而日軍電文已詳細發出去了。 “長官,3號偵察機報告,發現敵軍艦隊,6艘航空母艦,疑似輕航母,另有部分輕型軍艦,位于塔拉瓦以東230公里。” 冢原微微一笑:“敵人出來了,出擊吧!” “準備出擊!”淵田美津雄立即執行命令。 草鹿龍之介一開始十分歡喜,片刻后忽然回過味來:“長官,這不對吧,敵人只有輕航母,沒有正規空母?” “敵人的狐貍尾巴露出來了,他們肯定還有一支部隊擁有正規空母,不過先不管它,艦載機正常起飛,如有發現,中途變換進攻路線也可以。”冢原微笑著,“哪有有輕空母送上門不吃的道理?蚊子腿再小也是肉。” 一堆參謀忍不住偷笑起來,在長官眼里6艘輕空母只是蚊子腿? 從此時相對位置看,機動艦隊距離A艦隊大約400公里,離尼米茲的B艦隊尚有750公里,既無法發現對方,甚至也超過了進攻距離。 7點23分,第三個壞消息涌進埃塞克斯號,日軍對島上進行轟炸,但不是艦載機,全是陸基4發轟炸機,至于型號所有人都清楚——主要是B-17和B-24。 哈爾西深深吸了口氣:“長官,A艦隊可能要被迫出擊,敵軍估計已出動艦載機對付他們了……” “那就出擊吧……”尼米茨嘆了口氣,差點想抱頭痛哭,本來安排好好的視距外攻擊——A艦隊先攻擊灘頭日艦隊然后逃跑,讓日軍艦載機撲空;同時利用塔拉瓦島上機場可供降落的優勢和偵查視野發現日本艦隊,然后埋伏起來的B艦隊準備一鍋端。整個套路和中途島戰役中采用的戰術幾乎八九不離十,日軍得比中途島還暴露得早,可惜這些布局因本方飛行員不給力的緣故全毀了——冒險前出的A艦隊無法逃脫被發現的命運。 “6艘輕航母,本錢倒是不小。”堀悌吉收到電報后微笑起來,“相信冢原君能對付,這是道餐前開胃小菜,還有大餐等著我們。” 他這時候才察覺尼米茨的本錢更加雄厚:不算塔拉瓦上不能用的飛機,尼米茨的A艦隊擁有178架飛機,B艦隊是213架,加起來將近400架,而整個聯合艦隊實際能用的艦載機不過259架,圖瓦盧上繳獲加新增的飛機不到30架,數量其實少于美軍。 但飛行員素質的差別卻是天上地下,別說機動艦隊的艦載機飛行員個個身經百戰,就是最新補充上圖瓦盧的日軍陸基飛行員也比美軍艦載機菜鳥們有經驗得多。 到這時源田實和草鹿龍之介最終體會出打圖瓦盧的正確性:要是不打,本方還要少30架可用飛機,美軍卻會多100多架飛機,一來一去之下形勢完全逆轉。 打圖瓦盧更大一個好處是繳獲了2萬多噸十分寶貴的、高辛烷值航空汽油。這對美軍來說這不過是毛毛雨,但對機動艦隊來說卻是實實在在的雪中送炭,在歐洲與巴拿馬作戰時,聯合艦隊用的是德國海航最高標號的C3燃油,用過高等級油料,他們再也不想用日本自己那些低劣的,連德國B4水平也達不到的燃油,但高標號C3燃油在澳新一番折騰后只剩下小半,有了美軍這2萬多噸航空燃料打底,機動艦隊立即滿血復活。 難怪堀悌吉要給投降美軍禮遇:又是安排軍醫治療,又是安排體面伙食,被俘軍官們甚至還能得到單獨艙位——邁克少校真是為聯合艦隊立了大功! 美軍也有苦說不出,他們哪知道在他們眼中根本無所謂的2萬噸燃油在聯合艦隊高級軍官們眼中抵得上一艘陸奧號——當然這是海軍航空派的想法,換了艦隊派一定要破口大罵。 “快!快!……出擊!” 與美軍A艦隊上亂成一團的局面相比,機動艦隊的起飛過程充滿了韻律般的美感:瑞鶴號彈射器將掛載魚雷、最重型的天山改一架又一架彈上天空,其身旁的翔鶴號上,掛載航空炸彈的彗星改逐次起飛,如果仔細觀看,就會發現每架彗星改的起飛角度、起飛節奏與時間幾乎一模一樣,簡直像一個模式里復制出來的——能飛彗星改的都是老手中的老手,精英中的精英。 在此同時,擔任掩護任務的零戰改已利用博爾扎諾號輕航母的甲板同步起飛。 接到出擊命令25分鐘后,28架天山改,34架彗星改在32架零戰改掩護下浩浩蕩蕩向東北方向撲去,除在塔拉瓦灘頭掩護炮擊編隊的54架零戰改,冢原只給自己保留了32架零戰改直掩機和另外將近20架天山改和彗星改——這還是因為德國飛機比較結實而且數量又管夠,日軍也學著在甲板上搭載飛機,否則按原來的套路,兩大三小的航母機庫根本容納不了259架艦載機。 源田實有些不明白冢原不將全部飛機派出的做法,輕聲問草鹿龍之介緣由:“長官以前不是強調全甲板出擊么?”。 “6艘輕空母用不著這么多飛機去對付,萬一中途報告發現敵軍主力,這波飛機配合游擊艦隊能發揮更大作用——角田君的飛機太少。” 源田實立即深以為然地點點頭。</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