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特曼是典型的幸運兒,昨天下午他依靠逆天般的勇氣和技術在4架F6F追擊下虎口脫險,最終成功抵達紐芬蘭島。地勤經過檢查,發現這架涂滿擊落標志的Bf-219C座駕不但有多處機槍孔眼,整體結構已弱不禁風,而且因他多次執行大范圍機動,燃油消耗很大,油箱里剩余燃油頂多還能支持飛機再飛15分鐘。經過提醒,哈特曼這才想起來自己的燃油表似乎壞了,戰事激烈時他可一點都沒注意到油料消耗情況?! 〉厍谡J為這架飛機已不能再執行任務,當場宣布報廢,哈特曼本以為自己能輕易得到新飛機補充,沒想到地勤兩手一攤,告訴他因前期消耗很大,所有運載過來的艦載機已全部使用,至于轉場過來的那些飛機都有飛行員,想把它們弄給哈特曼可不行。然后他又在天黑后看到了大批飛機來島上降落,他本以為這還是亞速爾支援的飛機,結果一看全是艦載機,后來又聽說天鷹號和易北河號都出了事,他驚訝得連嘴都合不上,他當時忙著和一架又一架敵機交手,打到最后直接逃亡紐芬蘭島,根本沒想到戰況最后變成這樣?! ∷疽詾樽约簳驗樯米悦撾x戰場而挨訓,結果發現沒人追究這件事,不由得暗自慶幸,仔細回憶了一下今天交戰的全過程,認為自己打得太瘋狂、太投入了,運氣稍微差一點都可能萬劫不復。實際上,由于他的失蹤,他的老上級克魯平斯基少校、航空指揮官科赫少將乃至馬沙爾等人都在牽掛這位一日擊落13架飛機的英雄,聽說他安然無恙,所有人都為之慶幸,擅自去紐芬蘭降落也不是什么大事——擊落13架飛機的王牌肯定不是膽小鬼??唆斊剿够M屗煤眯菹ⅲ灰賲⒓用魅盏拇驊穑鎸?00架擊落大關的咫尺之遙,哈特曼哪肯坐下來,軟磨硬泡一定要加入,還希望老長官給他弄一架新飛機。為達成目的,他特意強調一點:“我飛過Fw-190和Bf-109,對戰斗機有良好的適應性,什么機型都行?!薄 ∞植贿^他的克魯平斯基只好去想辦法,結果居然真弄到了飛機——一架嶄新的Do-412,原來的飛行員突然發起高燒不能執行任務,雖然有一堆候補飛行員爭著想要用這架飛機出戰——現在紐芬蘭島上飛行員比飛機還多,但哈特曼名頭太響,又有克魯平斯基出面,大家都心甘情愿給他讓路。哈特曼本認為會是一架Fw-190,萬萬沒想到居然是最新的Do-412,喜得他一吃過晚飯就拉著工程師詢問有關技術細節,渾身上下仿佛有用不完的動力。 按照小澤的規劃,留在紐芬蘭島上的陸基飛機力量在第二天戰斗中任務極重:由于航母編隊要向東轉移,再加上只剩下2艘可用航母,無法再提供強有力的空中保護傘,因此陸基機群不但要掩護陸戰隊安全撤退,還要保護運輸船隊和護航船隊撤退時的安全。根據安排,12月2-3號兩天撤退其他所有陸戰隊和運輸補給編隊,4號撤退飛機和最后1個陸戰營,作為最后一批撤退部隊,他們要負責堅守到底并于深夜撤退,考慮運輸船隊撤退太慢,馬沙爾給部隊安排了4艘快速驅逐艦作為最后的機動力量,并千叮萬囑地通過電報交代最后負責全權指揮的克魯平斯基:“必要時所有裝備都可摧毀后拋棄——包括最新型戰斗機,但一定要把人尤其是全體飛行員安全帶回!” 為完成該任務,克魯平斯基只能放棄出擊的欲望而統籌全局,好在現在紐芬蘭島上戰斗機比重格外高,除48架Fw-190A8外,還有10架Do-412(2架昨天已損失),8架Ta-152和32架Bf-219,攻擊機相對而言少得多,只有8架聯合攻擊機、17架He-218和14架Ju-98??唆斊剿够才殴魴C傍晚時分完成掩護任務撤走,到4號凌晨全體撤退時留下的就只有戰斗機。他一面提醒哈特曼不要過于單打獨斗,一面又安排后者統領一個中隊,后者欣然領受該任務,對沖擊100架大關的渴望壓倒了一切?! ∫鼓幌碌臅r間緩緩流逝,德軍著手安排撤退事宜,工兵和后勤部隊白天已將碼頭上的物資和裝備搜羅一空,有條不紊地登船走人,損失最大的一個陸戰營也悄然脫離與加拿大人的接觸并撤退,他們還將負責押運一批俘虜的英美飛行員,至于俘虜的加拿大步兵除軍官被德國人押走外,其余普通士兵全部被關押在幾個廢棄的倉庫里——德軍可不想跑路時還帶上這些累贅! 本來一切都井然有序,但到凌晨4點半,氣氛就被雷達預警給破壞了。由于時間緊迫,工兵們沒來及在紐芬蘭島上建立雷達站,登陸后有關前期預警都仰仗停泊在港口附近的塞得利茨號重巡洋艦提供,由于連續作戰形成的思維慣性,一直認為天亮后才可能出現敵機,沒想到凌晨4點半就發現有大批機群撲來,而且發現時還因為害怕雷達誤判而延誤了,經反復核實并確認雷達狀態無異常后才敢確認,這時候美軍機群已接近到離紐芬蘭島只有不到80公里的位置,值班參謀忙亂著通知機場方面。 在敵情處理上德軍也出現了誤判,接到告警的克魯平斯基以為美軍是沖著機場而來的,一方面命令戰斗機盡數起飛,另一方面又要求他們盡可能保住機場——這對今后兩天的持續作戰非常重要,沒機場就等于登陸船隊失去了可靠的空中保護傘,所以戰斗機根據指示擔負的都是防空截擊任務,沒有主動出擊攻擊美軍編隊,直到雷達提示有大量細小型雪花狀光點,甚至地面部隊提示看到有疑似空降兵之后才提醒機場。這時候克魯平斯基才恍然大悟:美國人不是來轟炸的,美國人得了失心瘋——居然是來空降的! 雙方不約而同地犯了大錯誤:由于上午時分偵查時,通過亞速爾轉場而來的德軍飛機尚未抵達,因此美方認為紐芬蘭島上飛機全是德軍艦載機,凌晨空降不會有空中力量攔截而忽略進一步細致偵查。至于先行轟炸攻擊掌握絕對制空權也因時間緊迫和深怕打草驚蛇而被取消,道理很簡單,為執行夜間飛行和空降任務,阿諾德抽調了一批最有經驗、一直擔負訓練和指揮任務的種子教官執行飛行任務,能在夜里帶著大隊機群把飛機準確開到紐芬蘭島上已很不容易了,哪里還有余力派出精銳攻擊機飛行員執行對地攻擊任務? 而德方因一直惦記自己的撤退行動,滿腦子都是敵軍空襲本方陣地、本方機場、運輸船隊和航母編隊的思維定式,根本沒料到美軍居然會挑選拂曉時分在紐芬蘭島上大喇喇空降。等發現情況不對,命令戰斗機撲過去交火時,美軍大規模傘降已進行了大半個小時,東方已露出魚肚白了。如果再早10-15分鐘出擊并擺好架勢,嚴陣以待的德國戰斗機群就會直接撞上美國運輸機群,那樣101空降師就要出師未捷身先死了?! 霸撍?!” 聽到遠處有轟鳴聲傳來,已成功跳傘的李奇微在空中咒罵出聲——陸航向他說拂曉時分德軍沒有飛機,拍胸口保證絕對安全,現在這些飛機哪來的? “該死!” 克魯平斯基同樣也在痛罵出聲,因為誤報耽擱及判斷出錯,最好的截擊時間就這樣被錯過了,不過即便如此,他還是要讓戰斗機出擊——打不下空降兵不要緊,至少要把這些膽大妄為的運輸機都干下來! 看到德軍戰斗機成群結隊、兇猛地撲過來,執行護航任務的P51B戰斗機飛行員們也十分緊張,他們沒受過專業的夜戰訓練,現在光照條件這么差,打起來根本看不清楚,偏偏他們身后還有幾百架運輸機,不但機艙里全是人,防御脆弱得一塌糊涂,更要命的是高度都不算高,活脫脫的活靶子。 “沖啊……別管戰斗機,打運輸機去!”作為擁有98個擊落記錄的王牌飛行員,哈特曼一眼就看穿了美軍的虛弱之處,當即率領中隊猛沖過去,自己一馬當先沖在最前,2架P51立即攔住去路,12.7mm的機槍子彈在空中拉出一道道火光。若按哈特曼以往的駕駛習慣,肯定是盤旋做假動作,然后突過去近距離給對方側面開孔,但現在他駕駛著Do-412,昨天夜里他就知道這架新飛機不但火力等級高出Bf-219一大截,爬升速度更是極快,比他以前摸過的Fw-190或Bf-109都要快,立即選擇向上拉升。</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