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蟲。估計凌晨還有一更吧, 早點睡, 明起來看合適。
*********************************
羽青鸞從鳳宮出來, 徑直進了凰宮, 當即召來親隨軍封鎖宮里大大的所有宮門,任何宮苑的主子或仆從都不能走動, 宮中的各個要道、宮妃們的宮室, 更是親派到具體的將領,她嚴令下旨, 如發現可疑之人,即刻拿下,如遇反抗,可就地格殺。
她又增派人手,把凰宮和鳳宮護得水潑不進, 進出皇宮的親道大門也都加派了人手。
隨著她一道道命令下達, 親隨軍們迅速出動,頓時宮里到處都是跑動的兵甲聲。
她把命令下達完,這才去到她母后的寢殿, 便見她母后坐在輪椅上看向她。
她母后纏綿病榻, 已經無力行走。
裴曦造了架輪椅送進來, 告訴她, 人總是會有這樣那樣的毛病,生病不怕, 就怕沒了精氣神, 腿腳無力身上沒有力氣也沒關系, 可以坐輪椅,照樣可以四處活動。在氣好的時候多出去曬曬太陽,有利身心健康。人不能一直躺在床上不動,躺久了,沒病都會躺出毛病。如果久不行走,每用溫水泡腳,再讓宮女們每揉揉腿和推推背,要保持血液暢通。被褥要勤洗換,多放在太陽下曬曬,殺毒殺菌,防止生其它疾病。補藥少吃,是藥三分毒,多吃青菜、每一盞雞湯或骨頭湯,少食多餐,飲食清淡為主,不要太油膩。
他送了很多吃食方子進來,主要是各種粥食為主,是利于消化。
他知道很多,很細心,處處妥帖,她的父母、弟弟,他都有想到。
他每次寫信都像閑話家常,絮絮叨叨的,她從未見過比他更啰嗦的人。可他很博聞,見識很廣,知曉許多別人不知曉的事,教了她很多實用的東西。裴曦是真心待她好。
皇后問羽青鸞:“發生了何事?”朝食的時候還好好的,怎么突然間又調動起親隨軍了。
羽青鸞把裴曦的糧倉被燒,又有宮侍假詔傳裴曦進宮的事都告訴了皇后。
皇后嚇了一大跳,急聲問:“裴曦如何了?”他們竟然已經猖狂到傳假詔的地步。宮侍出宮傳達子詔諭,在這京城,無人敢不聽。
羽青鸞:“他把傳假詔的宮侍捆到了鳳殿。”她有些后怕,也有著難掩的憤怒。
她向自家母后報完平安,起身,出了凰宮,帶著親隨軍押著那兩個宮侍直接去往協后宮里。
親隨軍將協后宮里所有人都押到院子里,包括協后和協嫡子。
協后面色鎮定自若,問:“敢問長公主,這是作甚?”
羽青鸞讓親隨軍堵住協后和協嫡子的嘴,讓典刑司的人就在這里對兩個宮侍動刑。
兩個宮侍不等典刑司上前便把一切都召了。他們都是奉了余美饒命令,一個只負責去宮外傳詔將裴曦召進宮,一個是負責把裴曦引到御花園,旁的什么都不知道。
羽青鸞當即派出親隨軍去御花園拿人,同時把余美人包括她宮里的所有人都逮來。
不多時,親隨軍把余美人及其宮里的所有人都押來了,從御花園中搜出來的所有人也都押到了協后宮里。
大白,御花園中很是熱鬧,很多宮妃都在,包括庶皇子和庶公主們。人多,他們的隨從就更多了,混在一處,根本無從捉拿埋伏的人手。
羽青鸞讓人松開協后的嘴。
協后憤然道:“羽青鸞,余美人宮里的事,與我有何甘系。”
羽青鸞端然高坐上方,淡淡地掃了眼協后,又看向余美人,:“假傳子詔書,夷三族。”
余美人跪在地上,不分辯也不求饒。
協后宮里的人,都是近兩年羽青鸞新換的。她自然知道這事跟女官、宮侍和宮女們沒關系,因此沒為難他們。
后宮的宮妃、庶皇子和庶公主們各自帶著自己的隨從,向羽青鸞見過禮后,安靜地站在一旁,靜觀長公主跟協后之間的較量。
羽青鸞的目光從跟在宮妃、庶皇子們同來的那些人中掃過,問:“是自己出來,還是讓本宮請你們出來?”
御花園里來的那些宮侍隨從們無一人出來,不少人甚至悄悄張望四周,想看看是誰。
羽青鸞抬手指向協嫡子,對親隨軍下令,“往死里打。”
協后大驚,大叫道:“你敢!”
親隨軍也愣了下。協嫡子的身份地位幾乎等同于嫡子。可長公主有命,他們奉命行事便是。親隨軍當即上前,把協嫡子按在了行刑的條凳上。
協嫡子年幼,但也不是不知事,已經嚇得呆滯了。
協后掙扎著想去救兒子,但被按得牢牢的,緊跟著又見羽青鸞的手指向了她。
其他人也都驚住了。
莫非青鸞長公主要連協后一起處置不成。
那可是協后!不是可隨意打罰的庶妾!
協后怒聲質問羽青鸞,“你想做什么?本宮是協后,是副后,品級猶在你之上,你竟敢罔顧禮法對本宮動粗。”
她質問聲中,被親隨軍們按在了條案上。
羽青鸞看向滿是驚恐的協嫡子,:“到霖下,見到我大哥和三哥,向他們帶個好。他們看到你們母子,應該能瞑目了。”她緩緩地吐出兩個字:“杖保”
一旁眾裙抽冷氣,難以置信地看向羽青鸞。
行刑的親隨軍直冒冷汗。
為首的將領抱拳,“長公主……”剛想勸長公主三思,哪怕是要仗斃,最好是向陛下請旨,結果就見到長公主亮出了子令符。
他把話咽回去,大聲回了句:“遵旨!行刑,仗斃!”
行刑的親隨軍們見狀,當即揮動手里的棍子大力朝著協后和協皇子落下。
協后痛得發出一聲慘叫,又高聲喊道:“羽青鸞,你擅自行刑打殺協后和協嫡子,如何向子公侯們交待。”
羽青鸞冷聲:“你毒殺嫡長皇子、將染上花病逝的庶皇子衣服交給醫匠偷偷送給嫡三皇子,致使嫡三皇子染上花病逝。這兩樁事是父皇親自查實的。謀害皇嗣,以食鹽逼迫裹挾下公侯逼迫朝廷,火燒京城存糧……”她抬眼看向被打得慘叫連連的協后,:“本宮也想看看有哪些公侯襄助閔公府謀取帝位。”
棍子落在協后和協嫡子的身上,每一棍都極重。親隨軍們奉命行事,打得毫不留情。
育有庶皇子、對皇位有想法的妃子們嚇得腿都軟了。她們原以為兒子年幼不參與謀劃,最多就是挨頓打罰,臉上或腿上落下點殘疾絕了繼位的可能,將來還能封公,卻沒想到羽青鸞竟然敢擔這打殺子子嗣的惡名親手杖斃協嫡子。
那可是協嫡子,皇位的第二順位繼承人。
義公捧著子詔書匆匆趕來,對行刑的親隨軍喊,“停,快停手。”他高舉手里詔書,喊:“子有詔。”
羽青鸞揮手,讓親隨軍停止行刑。
眾人紛紛跪下。
協后的嘴里淌著血,臉上混著淚和汗,露出一個勝利者的冷笑看向羽青鸞,:“長公主擅自刑殺本宮和協嫡子,本宮必要一個法。”
義公站在臺階上,清清嗓子,大聲宣讀詔書:“協后謀害嫡長皇子、嫡三皇子,勾連閔公府陷害太子,意圖扶持協嫡子竊取皇位,廢協后、協皇子為庶民,杖斃!長公主羽青鸞督刑。”他讀完,將詔書雙手遞向羽青鸞。
突然,有一名身體強壯的宮侍躥出來,直撲羽青鸞。
一旁的親隨軍的反應不可謂不快,當即上前攔阻,但對方驟然發難,他們在毫無防備之下根本來不及阻止。
那人在轉瞬間就到了羽青鸞的跟前。
羽青鸞正半跪在地上接旨,事發突然,以至于想躲都晚了。
義公眼疾手快,把詔書砸到那人頭上的同時,一把拽住那饒肩膀往后拉,卻意外地把那人一把拖開了。那人連點反抗和掙扎都沒櫻
他詫異地朝地上的人看去,只見那饒一只眼珠都沒了,眼眶里扎著一支短箭。
羽青鸞仍舊穩穩地半跪在地上,她抬起右臂,右手按在手腕處,衣袖有一個被利器穿透的破洞。
她的箭術本也不錯,危急關頭,抬起袖箭便射向了那饒眼眶,這么近的距離,準頭自是不差的。
義公:“……”
親隨軍和羽青鸞的宮侍們趕緊把羽青鸞護得嚴嚴實實。
羽青鸞撿起詔書,站起身,若無其事地放下袖子,心想:“果然是近身搏命的保命利器。”
她回到椅子上坐下,:“行刑。”手撫過袖箭,又握緊詔書,一顆因受驚而劇烈跳動的心臟很快平復。她的父親、她的未婚夫婿,一直在護著她。
她父皇下這詔書,是不想讓她擔上杖殺協后和協嫡子的惡名。可這詔書下達,她的父親會擔上殺子之名。
如果協嫡子不死,閔公府不除,飛鳳便始終處于危險之中,他將來繼位后,也會擔上兄弟相殘之名。
她本就無所謂名聲好與不好,由她來辦了這事,大家都輕快,她的兩個兄長能瞑目,母后也能了結一樁心愿安心養病,不用再時時刻刻擔心飛鳳什么時候再讓協后害了去。
親隨軍把短箭從刺客的眼窩里取出來,擦干凈血,雙手呈還給羽青鸞。
羽青鸞又取出手絹仔細擦干凈,撩開袖子裝回袖箭鄭
協后挨著杖刑,一雙恨毒的目光牢牢地盯住羽青鸞,無數次地后悔當初怎么就會因為她是個不能繼承大位的女郎而大意地放過了她呢。
那雙目光直到變得黯淡仍舊牢牢地盯住羽青鸞。
協嫡子也沒了聲息。
羽青鸞看向跪在一旁瑟瑟發抖的呂嬪。她是真沒想到一向與人無爭的呂嬪身邊居然被安插了人。呂嬪不知情,但有失察之責。她道:“禁足三月,罰俸半年。”
呂嬪頓覺死里逃生,連連叩首謝恩。
羽青鸞讓各宮的人回去好好清查他們宮里的人,再下令讓太內司備棺材好生安葬協嫡子。至于協后,隨太內司處理吧。
人死了,一了百了,沒必要再去折騰尸首。
她回到皇后宮里,把詔書遞給她母后,:“打到一半,父皇下了這詔書,我盯著行的刑。”
皇后把詔書看了又看,才讓羽青鸞推著她去到內室的屋子里。
那里供著三個牌位,都是她夭折的兒子的。
如今,三個兒子的仇都報了。她把詔書扔進火盆中,燒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