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當曹軍抵達長安地界之時,此舉引起了長安城內各方勢力的高度重視。
不錯!雖然大秦已然立國,但其實在它的內部卻是各種勢力盤根錯節(jié)。
一方是以宇文泰為首的西部鮮卑勢力,不過另一方的乞伏國仁卻是和宇文泰一直不合,雙方的關系勢同水火。
一方是以苻堅為首的羌氐聯(lián)盟勢力,雖然苻堅名為大秦天王,但實際上就是一個傀儡。
苻堅好歹也是一位梟雄,他本人當然不甘心只為宇文泰的傀儡,只可惜形勢比人強。
在秦漢大戰(zhàn)前,原本羌氐聯(lián)盟和西部鮮卑實力相當,結果在戰(zhàn)后羌氐聯(lián)盟卻是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創(chuàng)。
直到如今,以苻堅為首的羌氐聯(lián)盟再也沒有了與西部鮮卑分庭抗禮的實力,也因此苻堅只能淪為傀儡。
一方是以鐘繇為首的漢人勢力,在秦漢大戰(zhàn)中鐘繇看到了漢家諸侯之間的內斗,尤其是宗親—劉裕對大漢的背叛更是讓鐘繇對大漢失望不已。
因此,在長安乃至關中都被秦軍攻陷后,鐘繇頭也不回地就選擇了改換門庭。
結果這兩年來,鐘繇又看到了鮮卑人的內部不合,以及鮮卑與羌氐各族之間的權利斗爭。
這讓鐘繇不禁明白了,其實異族和漢人也一樣,彼此都只是為了利益罷了。
既然都一樣,那投靠誰都一樣,這也讓鐘繇更加確信了自己的選擇。
反正漢獻帝是傀儡,秦天王也是傀儡,幫秦幫漢都一樣。
再看雙方的實際領頭人物,曹操是梟雄,宇文泰也是梟雄。
不過在鐘繇看來,宇文泰還是比曹操要強的,秦軍也比魏軍要強多了。
何況如今的關中在大秦手里,不管出于何種考慮,或許鐘繇倒向大秦才是最好的選擇。
或許在天下人看來,鐘繇是漢奸,是國賊,可鐘繇自己卻不這么想。
畢竟只要鐘繇還在,他就能保全關中的官民百姓,此舉讓他問心無愧!
直到開春后秦軍東出,魏軍又西出,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鐘繇的立場就成為了關鍵所在!
秦軍東出明擺著就是要攻陷洛陽,進而攻打許都,滅亡大漢。
魏軍西出則是為了收復關中失地,進而滅亡大秦,重振大漢聲威!
在此之時,身在長安的鐘繇反倒是成了關鍵人物,苻堅、乞伏國仁卻是成了棋盤上的棋子。
當然了,苻堅、乞伏國仁也不傻,此時的他們都已經(jīng)知道自己是被宇文泰給賣了。
什么秦軍東出,什么魏軍西出,他們被留下來就是宇文泰想要借刀殺人!
一旦魏軍攻破長安,那么苻堅、乞伏國仁勢必完蛋,宇文泰只要奪回長安,那么整個大秦就成宇文泰的了!
宇文泰可謂是機關算盡,算盤打得叮當響,且此舉可謂是陽謀!
苻堅、乞伏國仁深知這一點,可對此卻是毫無辦法,畢竟一切都已經(jīng)成為了定局!
為今之計,二人只有一個辦法才能保全自己,那就是放下仇怨徹底地團結起來!
宇文泰率領的秦軍主力肯定是靠不住的,不過秦軍可不止宇文泰一人統(tǒng)帥,長安城內除了乞伏國仁一軍外,附近也還有呂光的一支萬人隊在呢!
雖然魏軍人數(shù)眾多,且來勢洶洶,但秦軍卻也不差。
在苻堅和乞伏國仁看來,只要保證長安不被攻破,再等呂光率軍來援將魏軍擊退,那么一切就好辦了!
也就是說,計劃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守住長安,二是尋求援軍!
結果魏軍兵分三路,一路攻潼關,一路往陳倉而去,另一路則是直接包圍了長安。
這一下子,長安被包圍,外圍的援軍也指望不上了。
畢竟外圍的援軍也只有陳倉的呂光靠譜,可五萬魏軍已經(jīng)往陳倉而去,這使得苻堅、乞伏國仁的算盤落空。
為今之計,二人就只剩最后一條路可以走了——那就是安撫好鐘繇,再由鐘繇發(fā)動城內漢民一起守城。
只有守住長安,保證不被曹軍攻破,那么等到天下局勢有變,到時候一切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結果魏軍卻是只對長安城圍而不攻,團團包圍之余,曹操竟然還對城內的漢民開展起了勸降策略。
曹操竟然打算鼓動城內漢民造反!
要知道長安可是天下名城,人口數(shù)十萬,這可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
若苻堅、乞伏國仁得之,則長安城牢不可破,可謂是鐵板一塊。
若曹操得之,則分分鐘就能讓長安易主,乃至讓整個關中重回大漢的懷抱。
因此,鐘繇成了如今風暴眼中的關鍵人物,乃至于成為了整個三輔之戰(zhàn)的核心人物!
三輔,三輔,本是西漢時的稱謂。
當時西漢的都城就在長安,周邊三郡分別為京兆尹、左扶風、右馮翊,因此稱為三輔。
后來東漢建立,定都洛陽,三輔地區(qū)就只叫關中了。
乃至大秦攻陷關中,并定都長安,關中也就又成為三輔了。
只不過這個三輔是大秦的三輔,對于大漢來說,它依舊還是關中罷了。
對于大秦來說,此地乃是都城所在,乃是重中之重。
對于大漢來說,雖然關中不過就是三郡之地,但卻也是大漢的臉面所在!
因為關中的地位實在是太高了,尤其長安乃是故都,乃是強漢的代名詞!
長安在,則大漢依舊是天朝上邦;
反之長安不在,則大漢就式微,乃至于分崩離析。
要說大漢是從什么時候開始亂的,那就是從十常侍之亂,乃至董卓霍亂二京開始。
往后的天下一直大亂,以至于后來都城被遷到了許都,以曹操為首的大漢朝廷也對天下的統(tǒng)治力度越發(fā)勢弱了。
雖然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風頭無兩,強勢無匹,但一切的一切就要以曹操強大為基準才行。
曹操強,則連帶著大漢強;
曹操弱,則連帶著大漢也弱。
因此,三輔之戰(zhàn)不僅是秦魏爭奪天下霸權的一戰(zhàn),更是曹操為大漢爭回臉面的一戰(zhàn)!
倘若曹操能夠收復長安,乃至收復關中,則大漢可謂是中興!
反之,魏軍不僅達不成戰(zhàn)略目標,甚至還可能深陷此地,乃至于有傾覆之危!
一旦魏軍主力完蛋,則北方不保,大漢也得就此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