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歷陽的防務(wù)工作全部安排好之后,徐琨便準備跟隨到彥一起北上,順便重新布置一下北邊的防御。
到彥所部一千人將會被一起帶走,還剩下三千人,丁奉得再招募兩千人,然后一起鎮(zhèn)守歷陽。
雖然到彥在名義上是丁奉的副將,但實際上,二人同時都隸屬于徐琨。只是因為同在臨淮郡,所以到彥所部又受到身為臨淮都尉的丁奉節(jié)制而已。
一個時辰后,一千余人便告別丁奉,隨即出發(fā)。行走在通往鐘離的官道上,一行人有說有笑的。
在經(jīng)過一番了解之后,徐琨知曉了到彥的表字,以及早年在徐州的經(jīng)歷。因此,二人之間的關(guān)系也不禁熟絡(luò)起來。
了解部將的能力和性格,是徐琨作為三郡都督的必要工作。
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zhàn)不殆,既要了解轄區(qū)內(nèi)的地形,同時也要了解自己部下的能力和性格、習慣。
一千余人走在官道上,速度并不慢。雖然都是新兵,但這一千人都已經(jīng)被到彥訓練得很好了。
不管戰(zhàn)斗力怎么樣,至少軍紀、士氣都很高,這讓徐琨對到彥的才能暗暗贊許。
行至傍晚,一行人終于抵達了第一座軍營,他們將在這里度過一晚。
原本只駐扎著五百人的臨時軍營,現(xiàn)在又多出了一千人后,顯得擁擠不堪。
但好在徐琨、到彥一行人也不是特別講究,過意不去之下,便全都來到了營外進行駐扎。
這里的五百人今后都將由到彥統(tǒng)帥,為了給到彥樹立威信,在一千余人全部用過晚湯之后,徐琨便下令讓這里的軍侯與到彥比試一番。
原本這里的軍侯,對到彥從軍司馬突然擢升為校尉還略有不服。此時得了徐琨之令,頓時暗自竊喜。只要能夠打敗到彥,那么他就能夠連升兩級,從軍侯一躍成為校尉了!
可惜的是,他想的實在太好了,不僅高估了自己的實力,同時也低估了對手的本事。
最后,這人在到彥手里僅僅只走了十個回合,便被輕松擊敗了,而這還是到彥放水的結(jié)果。
一番比試下來,那名軍侯不禁心服口服,就連那五百將士,也對到彥這位主將的表現(xiàn)感到了服氣。
一夜無話。
第二天一早,在用過早餐之后,徐琨與到彥經(jīng)過商議,決定拆除這座軍營,然后帶著五百人一起北上。
軍營很小,所以很快地,一千五百余人便繼續(xù)上路了。
走了半天,終于又抵達了另一處軍營,這里有一名軍司馬帶著五百人在鎮(zhèn)守。
午餐過后,徐琨又讓到彥與這里的軍司馬比試了一番。結(jié)果不出所料,那名軍司馬依舊不是到彥的對手,僅僅走了二十余個回合,便被到彥輕松擊敗,不禁心服口服。
徐琨將帶來的五百將士全部留下,與這里的五百人一起留守,然后帶著到彥所部一千人繼續(xù)北上。
接下來的四天,到彥陸續(xù)擊敗了剩下的三名軍司馬和三名軍侯,原本八座軍營,四千將士也都對到彥感到了服氣。
徐琨為到彥樹立威信的計劃得以成功。
而原本的八座軍營,經(jīng)過一行人一路北上之后,也在徐琨的授意下被合并為了四座,分別由四名軍司馬負責。
從淮水往南,至歷陽,一字排開。而鐘離便在最北邊一座軍營的西邊三十里處,歷陽則在最南邊一座軍營的南邊四十里處。
在這一番布置下,東面廣陵方向但凡有大隊曹軍犯境,都將會在付出一定的代價之后,才能兵臨鐘離或歷陽。倘若曹軍人數(shù)過多,四座軍營的四千將士也不會死守,而是會退守鐘離。
如此一來,日后整個臨淮郡都將會變得固若金湯,穩(wěn)如泰山。
之后,徐琨帶著到彥一起來到了鐘離城。
這里是一座小縣城,城墻不過兩丈高,人口不過三萬。麻雀雖小,但卻五臟俱全;城池雖小,但卻是臨淮北部的屏障。
因此,接下來到彥的工作并不輕松。倘若日后曹軍犯境,并在擊破四座軍營后,鐘離就只剩下了孤城一座,而壽春和歷陽都遠在二百余里外。
一行人進入城中,徐琨首先求見了這里的縣長,然后自我介紹一番。
對方在得知徐琨的身份后,不禁嚇了一跳,官大一級壓死人,何況兩人之間差了好幾級。
徐琨又將到彥介紹給對方認識,雙方互相客套一番,今后就是一起共事的同僚了。
現(xiàn)在的揚州,太守和將軍、中郎將同級。但校尉卻依舊比縣長的地位要高,至少與大縣的縣令平級。因此,在徐琨的安排下,今后將由到彥負責防務(wù),縣長只管政務(wù),并負責提供糧草。
考慮到此城人口稀少,徐琨不禁后悔,當初怎么沒與臨淮太守諸葛瑾見上一面呢?
結(jié)果,在這名縣長口中得知,鐘離城竟是屬淮南郡,這讓徐琨不禁尷尬。
沒辦法,徐琨只能讓到彥派一名士卒返回歷陽,通知諸葛瑾,準備將鐘離劃到臨淮郡一并管轄。
然后,徐琨對到彥一番囑托,讓他接下來修繕城防,并儲存守城物資。然后帶著親衛(wèi)前往停船的地方,準備坐船前往壽春。
雖然臨淮郡的防務(wù)工作最重,但畢竟壽春的位置在三郡之中,所以徐琨還是準備將自己的大本營設(shè)在壽春。
尤其壽春的河對岸,曹軍在修建壽陽城,再往北便是譙郡,乃是豫州的治所。所以于情于理,徐琨都應(yīng)該把大本營設(shè)在壽春,并在那里對三郡的防務(wù)作統(tǒng)一指揮。
注:到彥之,字道豫,彭城武原人,本是南朝宋名將。
早年家貧,以挑糞為生,隨從劉裕平定孫恩之亂。在平定盧循之亂中,兵敗免官。
后率軍擊敗西蜀譙道福,收復白帝城,輔佐劉道憐、劉義隆鎮(zhèn)守荊州。
宋文帝劉義隆即位后,以到彥之為中領(lǐng)軍,委以軍政大權(quán),后打敗荊州刺史謝晦。
作為元嘉北伐統(tǒng)帥,帶兵收復洛陽、滑臺、虎牢等地,終為北魏所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