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牧云錄 !
一晚冰施展清心訣,意在讓幽蘿回憶前事。結果|女娃的遭遇是否和冰差不多離奇,這無上醇和的五行水系法術同樣沒讓她回憶起分毫,卻將月嬋的所有記憶勾起。流落江湖的少女終于知道,自己真名實為“月瑤”,封號“定國天香公主”。跟少年臨時取的名字雖只有一字之差,身份卻謬之千里。
天驕皇女的記憶大部分已經恢復,但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她卻依舊蟄伏于張牧云身邊,并不急于離去。她這么做,有她自己的道理。
最根本的,張牧云乃她的救命恩人;人世滄桑,江湖險惡,那一日若沒有他將她從江邊救起,現在她天香公主是死是活,還在兩可之間。而月瑤雖然貴為公主,但現在恰好十三歲左右的年紀,正是那時女孩兒情竇初開的年紀。讓她在這時與張牧云相遇,朝夕相處,甘苦與共,時間長了畢竟有了感情
除此以外,她還有些賭氣。別看她以前老不想服父皇管教,一貫喜歡在外邊我行我素,但畢竟內心還是個小兒女。一想到自己已經流落民間大半年,朝廷官府卻絲毫沒有動靜,她便有些氣惱她父皇。“既然你們不管女兒死活,那女兒也就不回去,省得擾了你們清凈!”這么一想,她覺得還是那個鄉村少年可親。
除了這些個人的理由,月嬋、或者說是月瑤,繼續蟄伏在張牧云身邊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雖然鄉村生活平靜,但月瑤細數這大半年來的大事小情,卻發現事情并不簡單。那少年自然頗有奇遇,古寺得寶,君山顯威,認真說來絕不似一個平凡鄉村少年所歷。而那個突如其來的冰少女,則更加可。首先便是容貌。人間麗色,大都在朝堂貴族閨閣;但月瑤很肯定地認為,滿朝文武論是王爺還是尚書,任何一家的閨秀兒女相比冰,皆“無此麗也”。如果說那些已經秀麗非凡的女孩兒為人間瑤草,那這冰的神姿模樣便是真正的天上奇=了。月瑤見識豈比凡俗?她深知“相由心生”,雖然一般而言人不可貌相,但像冰這樣相貌超凡脫俗達到一定境界的,絕非凡人。
而除了容貌之外,冰其他諸般種種也總透著一股子捉摸不透的味道。先不說她那不斷增增補補的可疑身世,就拿她這些時假病求醫事情,便透著天大的可。為什么要張牧云去山里尋什么醫書?十幾年前的所謂預言真個就能分毫不差地應驗在茫茫千里的慕阜山中?特別是那個『天人五召』這從小便被灌輸各樣高深咒術神法的公主尤感懷疑。
月瑤小時候的那些法技老,都是皇家用傾國之力延請來的高人,所授自然非同凡響;但通過種種情由分析判斷月瑤清楚地知道這冰指引得來的『天人五召』絕對是人間難得一見的仙書神冊。她不信以冰見識,還極言這是治病醫書。
而從這想開去,這樣的人物矯言來到張牧云身邊,到底有何企圖?月瑤十分好奇。除了冰之外個露了一手死雞召喚、能力透著詭譎之氣的小幽籮,也讓她分外驚異。所以,既然沒人牽掛她的死活,那她就繼續呆在這張家村,一定弄清楚這里面到底有什么內情。
秉持這樣的念頭,此后對原先的月現在的月瑤來說唯一擔心的是自己不再能適應張家村的生活。在以前,無論多么老謀深算的老臣,在自己面前也是動輒得咎;頤指氣使慣了,還能和張牧云他們正常相處嗎?接下來的日子里,對這問月瑤不僅找到了答案有了個心得:
原來種種的脾姿態,還得有對應環境;比如她在這個大大咧咧、不以為然的少年面前,種種脾氣竟是發作不得;到了那個時不時跟張牧云套近乎的冰身邊時竟然還忍不住要很無聊地爭風拈醋。除了這二人,那個似乎什么都懵懂的小幽蘿實在沒法讓她始終秉持疑忌之心;在她純真無瑕的嬌憨笑容前,自己這一貫萬千寵愛集于己身的天香公主不自覺生出好些疼愛之意,對幽籮百般愛憐。
張家村地歲月讓天香公主生了連她自己也不敢相信地改變。
就在這每天總結著自己地過往、眼前和將來地對比之中。日子很快便往臘月滑去。對張牧云而言。今年地張家與往年大不一樣。有月瑤幾個幫襯地少年。剛進了臘月就破天荒頭一回地制起了包括臘肉在內地各種農家年貨。等到了除夕這一天。和往年白白蹭吃村里地流水大席不同。在張牧云主事以來他家也頭一回出了人手和食物。
洞庭湖畔、羅江邊地羅州地面。鄉間民風淳樸。過年最是熱鬧。按本地地規矩。無論平時有什么或者口角。到了除夕這一天地下午。所有村民都將聚在村里地長街上一起吃流水大席。除夕地中午。吃過了午飯各家各戶便要按照自家人數地多少。抬出一張或幾張桌子。一起在村里主街道上拼成長龍。這時候。各家地男人們在家負責灑掃除塵。張貼春聯。女人們則端出各樣盤碗點心。抬著新釀地米酒壇子。在綿延半里地拼桌上條凳邊擺放整齊。
按照約定俗成地規所有地村戶按照自家地能力在歲末盡量提供最好地食物;像村里少數幾個地主老財。則每家至少貢獻出一頭豬。于是。到了今年地除夕這一天。過了中午。大約下午未時地時候。在張家村街道中地飯桌長龍旁邊。隔五六桌旁邊便烤著一只羊或一頭豬。今天日頭很好。整個街道中明晃晃地。只有街角地陰影處還有些前天下地積雪未消。村里廚藝好地男人女人們負責著烤炙晚上地主食豬羊。那些出了大份子地財主富人們則心安理得地在一旁指手畫腳。大聲地指揮吆喝。
在松木炭火烤出地滋滋油響中。張家村地長街中很快便充滿沖鼻地肉香。小孩子們本來在飯桌長龍下捉著迷藏。聞到了那香噴噴地肉味便忍不住流起口水
那么害羞地伢子們便去叔伯阿姨們那兒去討吃。們今天也不為難他們。聽了請求往往都會撕下一小塊烤得焦黃地還滴著油地皮肉。笑瞇瞇地讓他們到一旁吃去。每當這樣地時候。那個正在幫兩位姐姐準備自家奉獻地飯菜地小幽蘿。因為堅信自己勉強和月瑤冰姐姐一樣已是懂事地大姑娘。此刻只好猛咽口水自傷神。
當月瑤她們做這些庖廚之事,張牧云并不在村里。此時他另有重任。按羅州的風俗,這些羅江邊的鄉民“歲暮除夕取江水一斗,歲旦初一取江水一斗”,然后比較兩者的輕重;如果大年初一的一斗水較輕,則便知道新的一年中江河湖澤水勢較小;如果初一取的一斗水較重,則來年水勢較大,水田固然可喜,旱地便要小心。江河的水勢如何,直接關系著這些鄉民的生計;于是這天下午包括張牧云在內的五六個后生由德高望重的老村長帶領著,各自帶著斗瓢溯著村中的北溪,直到那最近的汨羅江灣中取水。
略去閑言。不久那紅日西斜雀歸林,黃昏的暮色籠罩了遠村近舍,當取水歸來的老村長一聲令下,這張家村歲暮除夕的流水大餐便正式開席!
這樣的流水大席是那個見慣了大場面的公主這時也被眼前的景象震撼。暮色中家家戶戶的門前燃起了辟邪趨吉的篝火,不下百人的大人小孩們在半里長的一溜長桌邊或喧囂或謙讓地入座。面對杯盤羅列的桌席,轉眼觥籌交錯,刀筷并舉,到處都傳揚著歡聲笑語。往日此刻已經安詳入夜的村落,現在卻***通明如人聲鼎沸的通宵集市!
勞碌了一年的鄉民們此刻長席吃肉、大碗喝酒的場面,無論月瑤、冰還是幽籮都是頭一次經歷,正感覺新鮮無比。而鄉風樸實豪爽,入座后剛開始那個定國公主還有些女孩子家慣有的拘束,誰知還沒過多久她便被這無拘無束的熱鬧氣氛感染。
一邊吃著烤肉爾抿一口不甚濃烈的米酒,席間她也學著大家的樣,不管認不認識斷跟身周桌畔來來往往的村鄰們高聲地問候。舊歲將除之際,不管男女老少管熟不熟識,這些大塊吃肉、大口飲酒的村民們都互相說著人畜興旺、五谷豐登的吉祥話兒。笑語豪言連篇之際管那新釀的米酒才剛剛開始啜飲,看熱鬧的場面似乎大家都已沉醉。
酒至半酣,肉過半飽,高興頭的村民們三三五五地離席。不管是小媳婦還是粗老漢,皆帶上繪著胡蠻神鬼的嚇人臉譜,敲擊著細腰鑼鼓,在村里的街道上載歌載舞。羅的鄉民們相信,這樣的面具歌舞能嚇跑瘟神疫鬼。當然,這樣的歌舞雖有虔誠的用意,但在辛苦了一年后的歲末除夕跳起,自然帶了慶賀放松之意。于是,當月瑤還留在桌席上微笑著看那些百姓們歌舞,冷不丁便被一個帶著大頭娃娃面具的年輕人從桌旁拉起,在一陣令人眩暈的旋轉之后,等反應過來已在那剛才自己旁觀的歌舞隊伍里!
“你是誰!”
天之貴忽然手兒被陌生人攀牽,月瑤畢竟不耐;正要發作,卻忽然聽到那憨態可掬的大頭面具后面,有人哈哈笑著說道:
“月嬋,我都認不出來!來,我們和大家起跳舞!”
于是,還在琢磨牧云什么時候從自己身邊溜走加入歌舞隊伍時,公主按照他引領的節拍,不知不覺中已是手舞足蹈,在一片喧天的鑼鼓聲中穿行于村中街道,中間有幾次還轉到村子旁邊的荒地田埂中一起踩踏舞蹈。鑼鼓哐哐震天,篝火烈烈通明,遠近不時傳來煙花爆繡爆裂的聲音,身處這般火熱的陣勢中,已飲了些米酒的公主忽然有些醉了。到這時,她已真正沉浸到這鄉村過年的節日氛圍里。而在這鑼鼓聲中明暗***里纏綿歌舞,酒意偶爾蒸騰,不知不覺便杏眼微、粉腮燙紅,火熱的醉意襲來,喜極之時不禁踮起腳兒,就在那少年冰冷的面具上偷偷地一吻;人群挨擠之中張牧云并不發覺,她便吸溜著嘴兒,半含害羞,半含得意地繼續圍繞在他身邊歡歌曼舞。
在他們融入人群中縱情歌舞之時,那少女冰相對比較冷靜。嘴上跟村人們歡快地打著招呼,內力卻仍然秉持著矜持。她一直安坐在席間,帶著從容的笑意看著這些熱烈過節的村人。同樣沒加入歌舞的小幽籮則只顧品嘗美肴。她吃光了這桌喜歡的菜肴點心,便著忙轉去下一張桌子。就這樣沿著流水大席的長桌一路吃下去,最后她終于和從村外歌舞歸來的牧云哥哥月~姐姐匯合。
此后夜_漸深,人聲漸稀。村民們漸漸都回到各自家中去,此后一家人團聚圍坐在火爐邊,一邊取暖一邊守歲。籬墻小院里,江村茅屋中,那張牧云也端來火盆炭爐,在其中點起炭火,招呼著幾個女孩兒一起圍在火爐邊。這樣的徹夜守歲并不枯燥,那張牧云一邊跟幾個女孩兒講著當地流傳的過年傳說,一邊會不時地往熱烈通紅的木炭火中投幾只紅薯,或教大家拿鍋鏟端了花生或是肉塊,在那炭火上燒灼。這樣過不多會兒,一邊閑談之余,一邊又能吃上香熱的番薯、噴香的花生,還有那嫩汁直流的香脆豬肉。正是:
除夜憂愁少,寒庭燎火多。
舞衣連臂拂,醉坐合聲歌。
至樂都忘我,芳心自美和。
今年只如此,來歲知如何。
到了第二天早上,當那幾個終于支撐不住的女孩兒沉沉睡去,還在醉夢酣甜之時,張牧云則已背起了鋤頭,吱呀呀打開了房門,悄悄地步出門去,按當地的風俗就在院邊墻角的菜畦中鋤了會兒地,象征著新的一年中人勤春早。
注:祥和的鄉村生活,大約就要到此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