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元年三月二十二日,樂國對袁紹軍的云海郡城發動了三面攻勢,但是很‘幸運’的,云海郡城的西門,成了‘圍三闕一’當中的那個一。
負責把手云海郡城西門的‘西園八校’的士卒們,也紛紛偷偷的感嘆自己等人的運氣之好,不用卷入到殘酷的守城戰之中。
這一支‘西園八校’的組成很復雜,他們的核心班底,也就是軍官指揮人員,大部分都是由群玉郡人組成的,他們都是當初跟隨漢靈帝劉宏,從群玉郡來到了云海郡的。
剛開始大家分屬于何進兄弟、漢末三杰以及‘十常侍’,現在何進兄弟、漢末三杰紛紛退出了歷史舞臺,‘西園八校’指揮權也就徹底的落入到了‘十常侍’的手里,后來‘十常侍’假裝親近袁家兄弟,許下了大量違心的承諾,換來了大量武器裝備和人員的支持。
但也正因為基層的士兵大多都是袁術和袁紹給調撥的,‘十常侍’們才沒有十足的信心能帶著他們反水,所以平日里,‘十常侍’們經常會好酒好菜的給‘西園八校’的士卒們加餐,時不時的還會多發餉銀,一改往日里貪婪吝嗇的老太監形象。
今日,‘十常侍’們更是散盡家財,提前準備了好幾大箱的金銀珠寶,想要通過陣前撒錢的方式,來臨時強化手下的‘西園八校’士卒的忠誠度,只要他們上了車,那就沒有回頭路了。
可是計劃往往是趕不上變化的,還不等‘十常侍’們開始發錢收買人心,另一邊負責防守云海郡城北門的袁紹三兒子袁尚,卻突然來了云海郡城的西門。
袁尚一來就表現的特別囂張跋扈,一臉的趾高氣揚,不可一世的模樣,對‘西園八校’的士卒們更是視同無物,當著士卒們的面,就對著‘十常侍’們頤指氣使,命令‘十常侍’等人,馬上帶‘西園八校’去云海郡城北門換防。
袁尚此言一出,在場的云海郡城西門守軍們,無不變色,‘十常侍’們是擔心自己被換走后,耽誤了國君的奪城計劃。而眾多的‘西園八校’士卒們,則是單純的擔心自己的生命安全。
大家又都不傻,這仗才剛開始打,不存在什么撐不撐的住的問題,哪里有這么早就更換援軍換防守城的道理,這很明顯就是要讓‘西園八校’的士卒們,給袁紹家的三兒子袁尚手底下的士卒們擋災去了。
畢竟打仗那可就是要死人的,好不容易大家輪空了一次,現在卻又要被人家以勢壓人強行換防,雖然知道我們‘西園八校’是客軍,是后娘養的,但是這個差別待遇也太明顯了吧。
‘西園八校’的將士們雖然心里面忿忿不平,可是沒有人帶頭,又哪里敢反抗袁尚的命令呢?袁尚將‘十常侍’和‘西園八校’的不滿和臉色變化,一一都看在了眼里,但是袁尚不在乎,因為袁尚已經篤定了,‘十常侍’們絕對是敢怒不敢言。
袁尚今天的種種囂張跋扈的行為,其實也并不是都出自于他自己的本意,而是在他爹袁紹的授意下,才故意如此為之的,‘十常侍’們兩邊討好的墻頭草行為,瞞的了別人,哪里能瞞的了袁紹,袁紹的東西又哪里是那么容易白拿的,你們‘十常侍’既然敢許諾,那袁紹就有把握讓你應驗自己的諾言,你想不應諾都不行。
今天的袁尚,就是依照他爹袁紹的吩咐,特意來給‘十常侍’們一個下馬威的,好讓‘十常侍’們知道知道,誰,才是這云海郡城真正的主人,我能夠給你們的,自然也能隨時馬上奪走。
袁尚看‘十常侍’們都默不作聲,不由得更加的志得意滿,這種美差可不多見,不光可以通過與‘西園八校’換防,來保存手中的實力。
還可以通過御人之術,先折辱對方,然后再安撫的手段,軟硬兼施,恩威并重,也就是大家俗稱的:先打一棒子,再給一個甜棗。嘗試著收服‘十常侍’,以及他們所掌握的‘西園八校’。
要知道袁尚和袁譚手中的兵馬,可都在上一次與樂國的交戰中,損失慘重,如果這一次能成功的收服‘十常侍’以及‘西園八校’的話,那對于袁尚來說,毫無疑問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可惜袁尚的想法雖然不錯,但是他來的時機錯了,如果他前幾天找到‘十常侍’們的話,‘十常侍’們一定會是滿口答應,讓袁尚滿意而歸,但是今天嘛,就有一點不巧了。
當袁尚得意的走到張讓的身前,正要用殘酷的現實,來讓‘十常侍’們認清自己的身份時,張讓突然扯著嗓子大喊了一聲:“動手!”
然后張讓就掏出了藏在懷中的匕首,照著近在咫尺的袁尚的脖頸間,就是一頓猛刺,鮮血迸濺了張讓一臉一身,可他依然兀自刺個不停,生怕袁尚不死一般。
袁尚完全被刺了個措手不及,他連反抗都來不及反抗,只能是下意識的死死的攥住了張讓的衣服,從“咕嚕咕嚕”冒血的喉嚨里發出“嗬”“嗬”的聲音。
這一突然發生的驚變,也直接嚇傻了與袁尚同來的親隨和護衛們,這是誰都沒有料到的變化,袁尚也壓根就沒帶多少人來,這里就是他們袁家的大本營,又能出什么問題呢?而且這真的就是一個非常簡單、也非常普通的權謀斗爭任務,就像是袁尚曾經無數次完成過的那樣,給‘十常侍’們一個下馬威,讓他們知道知道這云海郡城誰才是爹。
在袁紹、袁尚父子二人看來,這種小事無論如何,應該也上升不到,需要大家分出個生死的層面上,因為即使是西門和北門換防了,真正需要去城墻上拼殺的,也是‘西園八校’的士卒,說白了,死也是死的下面的小卒子們,無論如何也死不到‘十常侍’的身上。
而且這些兵馬還是我贊助給你的,大家也都是成熟老練的政治家了,手底下的人死的再多,也影響不到彼此的交情,無論如何也不應該,因為這么點小事,就徹底翻臉才對,可是世事有時候就是這么的奇妙,就因為這么點“小事情”,‘十常侍’們翻臉了。
袁尚的親隨護衛們愣住了,‘十常侍’們可不會愣住,他們在張讓喊出了“動手”的同時,就紛紛自發的行動了起來,或是親自動手殺人,或是大聲呼喝附近的‘西園八校’士卒們動手。
在有心算無心的先發打擊下,袁尚和他的親隨護衛們,很快就被殺了個精光,可在場的所有人都知道,麻煩僅僅才剛剛開始,你在袁紹的城池里殺了人家最喜愛的兒子,你覺得袁紹知道了會怎么報答你?
一些膽小的‘西園八校’士卒,已經忍不住小聲抽泣起來,張讓擦了擦臉上的血,然后用力拽開了袁尚扯著自己衣服的手,環視了周圍一圈后說道:“事已至此,再說些別的已經都沒有用了,在場的諸位,手里面都沾了袁家人的血,袁紹是絕對不會放過我們的,難道我們就這樣授首就擒嗎?”
趙忠與張讓共事多年,配合默契,立刻就附和道:“既然橫著是死,豎著也是個死,那咱們就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反了袁紹特娘的吧。”
其他的‘十常侍’們也紛紛喊道:“對,反了袁紹特娘的!”正處于迷茫狀態下的在場‘西園八校’士卒們,也在現場氣氛的帶動之下,紛紛跟著喊了起來,張讓一看士氣可用,立刻對著手下的心腹們使了個眼色。
張讓的心腹們立刻搬出來好幾大箱的金銀財寶,張讓命令心腹們將這些金銀財寶都倒出來,散落一地的金銀珠寶,和滿地的血液混合在了一起,有一種超乎尋常的吸引力。
張讓指著地上的金銀財寶說道:“給所有的兄弟們發銀子,告訴大家伙,是袁家的人不給我們‘西園八校’活路,要調我們去北門換防打仗,雙方沖突之下,我們失手殺死了袁紹的三兒子袁尚。”
“袁紹必然會殺死我們‘西園八校’的所有人,來給他兒子袁尚陪葬,現在這些銀子上都沾著袁家人的血,拿了的就都是自己人,不拿的就是有二心,大家要想活命,咱們就打開城門,放樂國人進城。”
不管是什么大道理,最終都比不過白花花的銀子,哪怕是沾上血了,也絲毫不會影響這些銀子本身的價值,很快‘西園八校’的士卒們,就在金元和刀子的雙重誘惑下,迅速的統一了思想:袁紹是個什么玩意兒啊,狗都不跟,爺投奔樂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