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毛片免费看-欧美 日韩 人妻 高清 中文-一本色综合亚洲精品88-加勒比无码一二三区播放-亚洲欧美精品av在线观看-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日本三级日产三级国产三级-暴躁老外玩minecraft-日韩欧美亚洲一区二区四季

第2章 五帝及相關故事

顓頊的兒孫們

顓頊是北方的天帝,黃帝的曾孫。前文中阻斷天地交通之事,就是顓頊命令重和黎做的。而人民對于這位重視秩序、講究禮法的上帝,觀感并不怎樣。一方面是因為,我們在遠古記載中,并沒有找到什么顓頊顧念人民的事跡,另一方面是因為他的不肖的兒子多于其他上帝,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不便。

他的兒子中有三個都是生下不久便死掉了。其中一個死后變成了瘧鬼,在世間散布瘧疾病菌,讓很多人染上此病,害寒熱,打擺子。一個居住在若水,變成了山川精怪——魍魎(wǎng liǎng),魍魎形狀像三歲小孩子,長著紅彤彤的眼睛,長長的耳朵,黑里透著紅的身體,樣貌駭人,又有著一頭烏黑漂亮的頭發,喜歡學人的聲音來迷惑人們,人們都對他避之不及。還有一個變成小兒鬼,居住在人家的屋角,專門讓人生出瘡或感染疾病,又或者驚嚇人家的小娃娃。顓頊這三個兒子都變成了害人的鬼。在臘月八日這天,人們會扮成金剛力士,打著細腰的鼓,由一個戴著鬼臉的壯漢引導著,把這些給人們帶來疾病災禍的鬼怪驅逐到遠方去。

顓頊還有一個兒子,叫梼杌(táo wù),更是兇頑無比。梼杌據說是一只像老虎的猛獸,但又比老虎大得多,身長一丈八尺,通身長著兩尺多長的長毛。梼杌有著人的臉,老虎的腳,豬的嘴巴,平日在荒野胡作非為,性情極其野蠻兇暴,無人能夠制止,人們把他算作漢族遠古神話的“四兇”之一。

顓頊的子孫中,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就是彭祖。他是顓頊的玄孫。我們都知道彭祖有八百年的壽命,從堯舜時代一直活到了周朝初年,是長壽的代表。那彭祖為何能活得這么長呢?天帝的子孫可不是人人長壽啊,這其中應該別有緣由。據說在殷朝末年,彭祖已經活了七百六十七歲,但看上去相貌依然年輕,并不顯得衰老。殷王羨慕彭祖的長壽,就派遣一名采女去向彭祖請教延年益壽的方法。彭祖說:“延年益壽的方法自然是有,但是我見聞淺薄,哪里說得出所以然呢?拿我本人來說,我還沒出生,父親就去世了,母親撫養我到三歲,也去世了。我這個孤兒,流落世間,又遭逢犬戎的叛亂,流離輾轉去了西域,在那里度過了一百多年。在我的生命中,總共死去了四十九個妻子,夭折了五十四個兒子,別人一生中所要經歷的憂患,我都是他們的數倍或數十倍,精神上大受影響。再加上我幼小的時候,身體不太結實,之后又沒有得到很好的調養。你看看我干瘦的身體,估計我不久就要離開人世了,又哪里說得出什么延年益壽的方法呢?”說罷,彭祖就嘆息了一聲,飄然而行,不知去了哪里。

又過了七十多年,聽說有人在流沙國西部的邊境上,又看見了騎著一匹駱駝的彭祖,在那里慢慢行進著呢,這哪里是當初說的“不久于人世”呢?既然彭祖不肯說出自己長壽的秘方,人們就開始紛紛猜想。有人說他長壽是因為經常服用一種叫做桂芝的藥物,有人說他之所以長壽,是因為善于做一種深呼吸的運動。但其實這些都不是原因,彭祖的長壽,是因為他擅長烹調一種美味的野雞湯。他把這種野雞湯奉獻給天帝,天帝品嘗后,覺得十分美味,心里很高興,就賜給了彭祖八百年的壽命。當然,這種理由彭祖不太愿意告訴世人。而且,心高志大的彭祖,面對八百年的壽命還不滿意呢,臨死的時候,他仍然覺得很遺憾和抱歉,認為自己還沒活夠,就短命死了呢。

顓頊的子孫中,還有傳說中音樂的創始人老童,以及同樣擅長音樂的太子長琴。老童是顓頊的兒子,講話時,聲音像敲擊聲,充滿了音樂的韻味。太子長琴是老童的孫子,火神祝融的兒子,他居住在西北海外的榣(yáo)山,開始創作出種種美妙的歌曲。

門神神荼和郁壘

尊貴的黃帝是神國的最高統治者,他不但統治神國,也統治鬼國。后土,即鬼國的國王,便是黃帝的屬神。一些游蕩在人間的鬼,皇帝就叫神荼和郁壘兩兄弟去管理統領。

這兩兄弟住在東海的桃都山上,山上有一棵大桃樹,枝干屈盤起來樹蔭能覆蓋方圓三千里的地面。桃樹的樹頂上站立著一只金雞,每當太陽的第一縷光線照在金雞的身上,它聽見扶桑樹上的玉雞鳴叫起來的時候,這只金雞也就跟著叫起來。

桃樹東北的樹枝間有一座鬼門,金雞叫時,神荼和郁壘就在鬼門下面威風凜凜地把守著,一絲不茍地檢閱那些晚上在人間游蕩此時要歸家的鬼。這些形形色色的鬼都是在晚上出現,一聽見雞鳴就要趕緊逃回去,所以神荼和郁壘就在此時設哨,一旦發現有兇惡狡猾、在人間妄自殘害了百姓回來的鬼,兩兄弟就會馬上不客氣地用蘆葦繩子將鬼綁起來,送去山上喂老虎。這樣一來,兇惡的鬼就收斂了許多,不敢在人間為非作歹。

后世的人們用桃木雕成神荼和郁壘的模樣,并讓他們手中拿著蘆葦繩子,在大年三十這天晚上,將這樣的兩個桃木人放在大門兩旁,并在門枋上畫一只大老虎,以此抵御邪魔妖怪。有時為了簡便,也會把兩兄弟的相貌直接畫在門上,或者將他們的名字寫在門上,據說也有同樣的功效。于是,神荼和郁壘就成了民間世代相傳的門神。

當然,我們知道還有另外一種門神,畫著大將軍的模樣,手中握有兵器,題為“秦軍”“胡帥”。那指的是秦叔寶和胡敏德。據說是唐太宗生病看見了鬼,心里害怕,就召來秦叔寶、胡敏德兩位將軍為他守著睡房的門,這樣果然就安然無事。從此以后,這兩位將軍就做了貴族世家的門神。而忠于職守的門神神荼和郁壘在民間依然深受大家的歡迎。

天樂《清角》

黃帝去西泰山會合天下鬼神時,所乘坐的寶車十分尊貴,隊伍也很龐大。

寶車由大象帶領,畢方鳥駕車,六條蛟龍跟在后面。蚩尤領著一群虎狼在車前面開路,蚩尤之后,是雨師萍號和風伯飛廉,他們負責打掃道路上的塵埃。剩下所有的鬼神都乖乖跟在黃帝的車子后面。這些鬼神,有的人面蛇身,有的人面馬身,有的鳥身龍頭,還有的豬身八足蛇尾等等等等,奇形怪狀,形態不一。更有鳳凰飛舞在天空,騰蛇游走在地上。可以想象,這支隊伍規模是多么盛大,儀容是多么威嚴。

黃帝很高興,就作了一支名叫“清角”的樂曲。這只樂曲悲涼激越,也可真正稱得上是“動天地、感鬼神”了。

春秋時候,晉平公最喜歡音樂。相傳,有一次,晉平公在施夷之臺設宴招待前來訪問的衛靈公。晉平公聽了衛靈公隨身帶的一個名叫師涓的樂師所演奏的一曲悲哀的樂曲《清商》之后,覺得不夠過癮,就問他自己的樂師師曠:

“難道《清商》是最悲哀的了?”

“不是,《清征》比它還要悲哀。”

于是,晉平公讓師曠奏一曲《清征》。師曠一開始奏響,立刻就有十六只玄鶴從南方飛來,排成隊伍,在城門樓上集合。玄鶴伸長著頸項,張著翅膀,踏著節拍跳起舞來。參加宴會的賓客都很滿意,平公更是歡喜,親自拿起酒盅給師曠祝壽。接著又問師曠:

“那這《清征》就是最悲哀的樂曲了嗎?”

“也不是,那又不如《清角》了。”

平公就讓師曠趕緊再奏《清角》。師曠解釋說,《清角》是黃帝在西泰山會合天下鬼神時所作的樂曲,不能輕易演奏,可能會遭天譴。但晉平公堅持要讓師曠演奏,師曠不得已,只得拿起琴來。

剛一彈奏,就刮起了呼呼大風,接著就下起了冰雹般的大雨。疾風勁雨把屋上的瓦吹了下來,把掛在臺上的簾幔撕成了布條,還把宴會桌上的盤子碟子湯碗等都吹得跌落在地,壓成了扁頭扁腦的形狀。賓客們早驚駭得四散離席,晉平公嚇得躲在房廊的角落里趴伏著不住顫抖。

之后,晉國連遭了三年大旱,晉平公本人也生了一場重病。這就是所謂天樂不可為凡人所聽,根基淺的人還夠不上資格聽到《清角》這種樂曲。

黃帝蚩尤之戰

黃帝與蚩尤之間的戰爭,是黃帝時代的一件大事。這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波及范圍廣,牽涉人員多,雙方的損失都很大。

但是,前文剛說過的,在西泰山時,蚩尤還帶領著虎狼為黃帝開路呢,怎么一轉眼又來和黃帝作對呢?

原來這蚩尤,是一個勇猛的巨人族的名稱,這一族居住在南方,據說是炎帝的后人。這一族一共有八十一個弟兄(還有一種說法是七十二個),這些弟兄個個長得兇猛異常,銅頭鐵額。還有人說蚩尤是人身牛蹄,四只眼睛,六只手臂,也有人說蚩尤頭上生有尖利的角,耳旁的毛發像劍戟一樣直豎,等等等等,說法不一,但總之,蚩尤是一種介乎神和人之間的不平凡的族類。

蚩尤不但長得奇怪,吃的食物更怪,他平時吃的都是沙子、石頭、鐵塊等。蚩尤還能制造各種兵器,像尖利的戟、鋒利的矛、巨大的斧頭、堅固的盾、輕捷的弓箭等,都是他的拿手工作。除此之外,蚩尤還具有超人類的神力。可能正是因為他的本領很大,所以漸漸地不能繼續安分守己,起了奪上帝寶座的野心。

在蚩尤去奪黃帝的寶座之前,他想,可以先去奪取老祖父炎帝的寶座,這樣也可以壯壯自己的聲威。而他的弟兄們也已按捺不住,早就摩拳擦掌,尋求一戰了。于是,蚩尤帶著自己的弟兄,還有那一群群魑魅魍魎,給了炎帝一場出其不意的襲擊。炎帝這邊,一則沒有做戰斗的準備,且蚩尤來得十分兇猛;二則,仁愛的炎帝擔心戰爭會使無辜的百姓受到牽連,所以,炎帝縱有火神祝融這樣的大將,其本人也本領非凡,他還是選擇了放棄南方天帝的寶座,前往了北方的涿鹿。

蚩尤輕而易舉得到炎帝南方天帝的寶座,又因為蚩尤本就是炎帝后代,于是蚩尤干脆心安理得地自稱起炎帝來。但這個冒牌炎帝的野心卻遠不止于此,他并不把一方天帝的位置看在眼里,他的目的是要取代黃帝成為中央天帝。

前面說過,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蚩尤脅迫了勇敢善戰的苗族人民。南方苗民本是黃帝傳下來的后代,他們非常勇敢。蚩尤為了進行他的叛逆事業,需要擴充軍隊,就看中了這個民族。他用種種方法脅迫和鼓動這個民族去與黃帝作對,終于,這個英勇善戰的民族受了蚩尤的利用,參與了這場戰爭。

蚩尤見時機已成熟,就帶著他的軍隊向涿鹿浩浩蕩蕩地殺來。避居在涿鹿的炎帝,見蚩尤殺到,只得統領軍隊,與蚩尤在涿鹿打了幾仗,但又實在抵擋不住蚩尤強大的攻勢,最后炎帝決定派人到黃帝處求救。

此時黃帝正在昆侖和縣圃的宮苑里悠然自得地過著太平日子,忽然聽到戰事已起,炎帝都派人來求援了,黃帝非常震怒。據古書上說,黃帝開始還是愿意用仁義來感化蚩尤,但是頑劣不改的蚩尤不受感化,最終黃帝也只好用戰爭來對付蚩尤了。

這場戰爭猛烈無比。蚩尤有備而來,兵力強勁,而黃帝這邊有四方鬼神,還有羆、熊、貔、貅、虎等野獸。雙方棋逢對手,各不相讓。在戰爭初期,蚩尤方面的軍隊更為強悍,黃帝不是敵手,接連吃了好幾個敗仗,相當狼狽。

雙方軍隊在原野戰斗正酣時,蚩尤用了一種魔法,在黃帝的戰區布下了漫天大霧,將黃帝和他的軍隊團團圍在中心。黃帝和他的戰士在迷霧中,不辨方向,十分被動,被銅頭鐵額、頭上生角的蚩尤殺得馬嘶人叫,鼠躥狼奔。

“沖出去呀!沖出去呀!”黃帝揮舞著手中的寶劍,站在戰車上,指揮著大喊。

“沖出去呀!沖出去呀!”黃帝的軍隊中,四方的鬼神也紛紛應和黃帝的喊聲,齊聲吶喊。

野獸怒吼,群神咆哮。面對這場威脅整個軍隊命運的大霧,大家都急切地希望能突出重圍。可是,一群人左沖右突,還是無法突破,轉來轉去,始終在這片白茫茫大霧的包圍中。

四方的鬼神無法可想,黃帝也束手無策了,這漫天的大霧似乎無止無境,要把天地生靈都扼殺在這片讓人透不過氣的白色霧霾之中。

正在黃帝一籌莫展的時候,他手下一名叫做“風后”的臣子,一個非常聰明的老頭兒,此刻卻坐在戰車上微閉著眼睛,像在打瞌睡一般。黃帝不由責問他為何在戰事如此緊急之時,還有閑心打瞌睡,風后聽后霍地睜開眼睛,辯解說:“我哪里在打瞌睡,我正在思索良方啊!”事實上,這位老頭兒確實在想辦法,他想,北斗星的斗柄為什么就能根據時序的不同而變換它的方位呢?如果我們發明出一種東西,也同樣地不管如何東轉西轉,自身都能準確地指向一個方向,那其余三方也都可以確定下來,我們就不會在大霧中迷失方向了。

想到這一點,接下來他就用他鬼斧神工的本領,替黃帝做了一輛“指南車”。在這個車子的前面,有一個鐵制的仙人,不論車子如何旋轉,仙人的手臂始終指向正南方。靠著這輛車子的指引,黃帝最終統率著他的軍隊,沖出了大霧的重圍。

前文提過,在蚩尤所統領的軍隊里,有魑魅魍魎等妖魔鬼怪。魑魅魍魎有一種發出怪聲來迷惑人的本領。人一旦聽到這種聲音,就會開始發昏,失去感覺,朝著怪聲發出的方向走去,成為妖魔鬼怪的犧牲品。

魑魅魍魎大概可以分為三種,一種是魑魅,他有著人的臉,野獸的身子,四只腳;一種是神,也是人的臉,野獸的身子,但只有一只手、一只腳,發出的聲音像在打呵欠;還有一種是魍魎,如前文介紹的,像三歲的小娃娃,身體黑里透紅,紅紅的眼睛,長長的耳朵,有一頭漂亮烏黑的頭發,喜歡學人說話的聲音去迷惑人。這三種妖怪都不好惹,黃帝的將士被他們迷惑走的有很多。后來黃帝知道了魑魅魍魎們雖然自己喜歡發出各種聲音來迷惑人,他們自己也有害怕聽到的聲音,那就是龍的聲音。于是,黃帝叫兵士們用軍號吹出一種低沉的龍吟之聲,這種聲音低回婉轉,響徹天際。果然,蚩尤統領的妖怪們,個個為之戰栗,再無法興風作浪了。黃帝的軍隊乘勢前去,打了一個難得的勝仗。

其實,黃帝這邊也確實有一條龍,名叫應龍。應龍生有一對翅膀,能蓄水行雨。黃帝心想,蚩尤雖能下大霧,但我的應龍能下大雨,難道大雨會沒有大霧厲害?況且應龍一來,那些魑魅魍魎也沒法作怪了。于是,黃帝派人叫應龍來到戰場助戰。

應龍很聽話,一到就馬上出陣攻打蚩尤。它展開翅膀,正準備在天空中行云布雨,誰知架子還沒擺好,蚩尤已請了風伯雨師來,先下手為強,搶先下起了一場無比猛烈的暴風雨,向黃帝這邊陣地上吹來。應龍一時受制,完全沒法施展自己的本領,黃帝陣地上的軍隊在暴風雨的侵襲下,站不住腳,四散崩潰。

在山頂觀戰的黃帝見應龍如此不堪重任,大失所望,只得叫他隨軍的一個女兒上陣助戰。

黃帝的這一位女兒,名叫“魃”,住在昆山的共工之臺上。她模樣并不算漂亮,據說還是禿頭,常穿一件青色衣服。但魃的身體里卻充滿了炎熱之力,其中的熱量估計能遠遠超過現代社會里的熔鐵爐。她一來到戰場,狂暴的風雨頓時消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烈日當空,炎熱非常。蚩尤的弟兄突見此種情形,十分驚詫,一時無措。應龍趁此機會趕緊上前撲殺,成績倒也不賴,殺死了幾個蚩尤弟兄和一些苗民。

但是可憐的天女魃,卻因為這場戰爭,不知是用力太多,還是被邪魔沾染了,竟從此不能夠上天,只能住在地上了。她所居住的地方,總是炎熱無比,非常干旱,方圓千里,不曾降雨。人民深受其害,稱呼她“旱魃”,總是想方設法驅逐她。她被人趕來趕去,哪里都不受歡迎。后來周民族的始祖后稷的孫子叔均告訴黃帝旱魃在人間不受歡迎的情形,黃帝才下命令把她安頓在赤水以北,不準亂跑。可是旱魃已經在人間游蕩慣了,有時仍會忍不住偷跑出來,東游西蕩,這樣人們又不免受到她帶來的旱災之害。人們就在驅逐她之前,開一條水道,挖好溝渠,然后向她祝禱道:“神啊,就請你回到赤水以北你的家里去吧。”一般情況下,她聽到這些祝禱,往往自知慚愧,聽話地回到老家了。

這邊戰爭仍曠日持久地繼續著,蚩尤這邊雖然損失了一些弟兄和苗民,但仍剩下一大批兵士,且他們的首領安然無恙,因此,蚩尤軍隊的聲勢依舊十分浩大。漸漸地,黃帝這邊的軍隊士氣又開始低落了,黃帝心中非常憂慮。

后來,黃帝終于想到一個辦法,用特別的材質制造一面特別的軍鼓,用巨大的鼓點聲來鼓舞士氣,振奮人心。

東海的流波山上,有一只叫做“夔”的野獸,長得像牛,但是沒有角,蒼灰色的身子,只有一只腳。它能夠自由進出海水,且每次進出都會伴著大風大雨。它的眼睛里能發出一種如同日月的閃耀光輝,大張著口吼叫時,聲音像打雷一樣震撼。它不幸被黃帝看中,被黃帝派人捉了來,剝掉皮,晾干制成了一面鼓。

有了鼓面,還差一個上好的鼓槌。黃帝又將主意打到了雷澤中雷神的身上。這雷神是一個人頭龍身的怪物,常常無憂無慮地拍著自己肚子玩耍,每拍擊一下,就會放出一個響雷。相傳伏羲的母親華胥氏就是踩了他的腳印,感而孕,生出伏羲。可見他本也是一個著名的天神。可是黃帝為了贏得這場戰爭,也不惜犧牲掉他,竟派人將他逮捕過來,不由分說將他殺死,從他身體中取出一根最大的骨頭,當作鼓槌。

有了這樣的鼓面和鼓槌,黃帝制成的軍鼓發出的聲音比打雷還要響,據說五百里之外都能聽到。這面軍鼓被搬到戰場上,一連擂了九通,果然天地變色,山鳴谷應。黃帝這邊軍威大振,士氣大漲;蚩尤那邊卻被鼓聲嚇得失魂落魄,什么功力都施展不出,只能待在原地束手就擒。黃帝的軍隊在這陣震耳欲聾的鼓聲中上前撲殺,打了一個漂亮的大勝仗。擒殺了許多蚩尤弟兄,當然也殺死了許多苗民。

這一次,蚩尤的損失非常嚴重,只剩不到半數人馬,如果不投降,很可能就被全部殲滅。但是蚩尤弟兄沒有一個人愿意投降,他們死性不改,都愿意拼死再戰。這時有人提議去北方請巨人族夸父前來幫忙。大家都很贊同這一建議,于是馬上派人前往北方。

蚩尤族的人見到夸父族的人,說明來意,一部分夸父族人對這種戰爭沒有興趣,而另一部分夸父族人卻覺得這是替弱者打抱不平的好機會。于是,少數夸父族人卷進了這場戰爭的漩渦。

蚩尤得了夸父族的幫助,士氣大增,聲勢一下又重新振作起來,和黃帝軍隊又成了勢均力敵的局面。

黃帝對蚩尤那邊夸父族人的加入,十分煩心,又一時想不到良方來應付這種新局面。幸虧后來有一個人頭鳥身的婦人,名喚“玄女”的,是天上得道的女仙。她前來見黃帝,傳授兵法。黃帝得到玄女的傳授,行軍布陣從此變幻莫測,不可捉摸。同時,黃帝又得到了紅銅來打造寶劍。這種寶劍造成之后變為青色,寒光四射,斬鐵如泥。黃帝一下子既得到了兵法又得到了武器,頓時如虎添翼,軍威大振。蚩尤和夸父雖然勇猛,但只是空有力氣,并無謀略,在黃帝有效的行軍布陣下,他們最終失敗。

在最后一場戰爭中,殘敗的蚩尤和夸父隊伍落入了黃帝軍隊的包圍圈,左沖右突沒有成功。這時戰陣上的應龍大顯神威,它一聲長叫,振翅翱翔于天空,自上而下,殺死了一個個無法跑走的蚩尤族人,還殺死了許多作為幫兇的夸父族人。最終,黃帝的軍隊圍上來,將銅頭鐵額的蚩尤首領生擒活捉了。

但立了大功的應龍,和天女魃一樣,受了邪氣的沾染,再也上不了天了。而它的主人黃帝,也似乎像忘記自己的女兒一般將它忘記了。它從此只好悄悄地去南方的山澤中居住,所以至今南方多雨。而其他地方,因為天女魃的游蕩居留,也因為缺少在天庭掌管行雨的應龍,時不時就會有旱災。后來聰明的人們想出一個辦法,每逢鬧旱災之時,就集合眾人扮作應龍的樣子,在地面上大模大樣地跳舞,據說這樣還真的能因此得到大雨。

說回被生擒活捉的首惡蚩尤首領,自然不會得到黃帝的寬恕,在涿鹿被黃帝殺掉。殺蚩尤首領的時候,還怕他逃走,不敢把他手腳上的鐐銬除去,直到已經將他殺死,才從他身上拿下沾血的枷鎖,拋擲在大荒之中。而這枷鎖立時變作一片楓林,每片楓樹的葉子都顏色鮮紅,那就是蚩尤枷鎖上的血跡所化,至今訴說著他的怨恨。

這場黃帝與蚩尤之間的戰爭,歷經艱險,最終以黃帝的勝利告終。這場浩劫讓天地兩界都耗損巨大。事后即位的上帝顓頊汲取教訓,便讓重和黎去將溝通天地的天梯阻隔斷,以此阻止類似蚩尤的兇神下界攛掇民眾叛亂。這些一如前文,不再贅述。

夸父逐日

上文提到蚩尤在戰事吃緊時,往北方找夸父族人求助。這夸父族,原來是大神后土傳下來的子孫。后土,是幽冥世界即幽都的統治者。傳說中幽都位于北海,里面有一座大黑山,山上來來往往的都是黑人,幽都里住著的也是黑鳥、黑蛇、黑豹、黑虎和長著毛茸茸尾巴的黑狐之類。這是一個黑色的國度,所以叫做幽都。

夸父族的人居住在北方大荒中一座叫“成都載天”的山上,他們個個身材高大,身子極長,力氣也極大。耳朵上掛兩條黃蛇,手里也握兩條黃蛇。別看樣貌有威脅性,夸父族卻是一個性情平和善良的種族。他們族中的一個人,曾經做了一件看起來非常傻氣卻又驚天動地的事。

這個勇敢的夸父族人有一天發下宏愿,要去追趕太陽,與太陽并肩賽跑。于是,他果然在原野上邁開步伐,甩開雙腿,向西斜的太陽追去。一刻不停地,他追出了千里之外,終于將太陽追到了禺谷。禺谷,就是虞淵。屈原曾經感嘆過“望崦嵫而勿迫”,其中的崦嵫山就在這禺谷,這是太陽落下的地方。

夸父氣喘吁吁地在這一大團光亮的火球前停下,此時的他正處在一片盛大的光明的包裹之中。他欣喜若狂地舉起巨大的雙臂,想將這團光明用手捉住。可是夸父已經奔跑了一整天,非常疲倦,此時又累又渴。再加上太陽的炎熱炙烤著他,他心里又煩躁又耐不住饑渴,就俯下身子去喝黃河、渭水里的水。

很快,這兩條江里的水都被他喝完了,他還是覺得很渴。于是他又向北方跑去,想去喝大澤里的水。那大澤,也就是瀚海,在雁門山的北邊。鳥雀們繁衍后代、更換毛羽都會去那里。那里的水域縱橫千里,是一處上好的水源。可是夸父還沒有到達大澤,就因口渴死了。他像一座大山一樣頹然倒在了地上,大地山川都因為這巨人的倒下而震動。

臨死的時候,夸父拋棄了手里的杖。這杖落下的地方,化作一片綠葉茂盛、鮮果累累的桃林,給后來追尋光明的人解渴去乏,使他們還能趁著天光繼續向前行進。據為《山海經》作注的郝懿行說,夸父留在人間的遺跡之一夸父山,又叫做秦山,在現在河南靈寶縣的東南,和陜西的太華山相連。山的北邊有一座非常茂盛、方圓幾百里的樹林,幾乎都是桃樹。樹林中佳桃遍地,被稱作桃林。這里可能就是夸父倒下的地方。

披著馬皮的蠶神

話說黃帝殺了蚩尤,各路神仙都來慶祝勝利。其中有一位披著馬皮的蠶神,手中捧著兩絞絲從天而降。這兩絞絲,一絞顏色黃得像金子,一絞又白得像銀子。蠶神將這兩絞絲獻給黃帝。

這位披著馬皮的蠶神,原本是一個容貌姣好的姑娘。可惜現在身上多了一張馬皮,附在她身上,如生根般,分寸不離。如果她把馬皮的兩邊向中間拉攏一點,就可以包裹住自己的身體,而她就會馬上化為一條蠶,一條有著馬一樣的頭的蠶。平日里,在北方的荒野中,在高百丈、并排生長著的三株無枝的桑樹近旁,這位蠶神就半跪著趴在另一棵大樹上,不分晝夜地吐絲。于是,人們把這片荒野叫做“歐絲之野”。

那么,這位美麗的姑娘又為何會身附馬皮,化身為蠶,做了蠶神呢?這里有一個民間傳說故事。

上古時候,有一位男子出遠門,很久沒有回家,家里只有一個小女兒和一匹公馬。小女兒一人在家,平日里就喂養著這匹公馬。她非常寂寞,也很想念她的父親。一日,她就對拴在馬房里的公馬開玩笑似地說:“馬啊,你要是能夠去遠方把我的父親接回來,我就嫁給你,做你的妻子。”

那馬一聽這話,立即跳躍起來,掙脫了韁繩,從馬房里竄出,跑出了院子。不知跑了幾天幾夜,終于來到了小姑娘父親住的地方。父親見自家的馬從千里之外的家鄉跑來,又驚又喜。但看到馬不住地望著它來的方向,伸長脖子,悲鳴不已,父親心里忽然擔心起來:是不是家里出了什么事?不然馬為什么會不遠千里跑來,還看著家的方向嘶鳴?于是,父親一把抓住馬的鬣毛,翻身上馬,一刻不停地駕著馬往家里趕去。

回到家里,女兒向父親說明,家里并沒有發生什么事情,只是她一人在家,實在思念父親,馬通人性,就去接了父親回來。父親便在家里住了下來,又見這匹馬如此聰明,并且重感情,心里歡喜,就待它比以前不同,經常拿上等食料來喂養它。但是這馬對于眼前豐美的食物,卻總是沒什么興趣,不大肯吃,而每次見到小姑娘在院中進出,它就又叫又跳,神情異常。

這樣的情況不止一次。父親見此光景,心中奇怪,就秘密地問女兒:“你說說,那匹馬為什么一見到你就又叫又跳?”女兒只得老老實實地說了她之前對馬講的玩笑話。父親一聽,嚴肅起來,板著臉對女兒說:“唉,真是太丟人了!這事千萬不許說出去,最近幾天也不許你再出院子的大門!”

這父親雖然愛馬,但更愛他的女兒啊,他絕對不能允許一匹馬來做他的女婿。為免夜長夢多,父親就埋伏了弓箭,將馬射死在馬房里。然后剝下馬皮,將皮曬在院子里。

這天,父親有事出門去了,小姑娘和鄰家姑娘們在院子里的馬皮旁玩耍。小姑娘一見那馬皮,心里頓時生出一股悶氣,就用腳去踢馬皮,邊踢邊罵:

“你這畜生,還想讓我做你的妻子?哼,現在皮被剝下來了,真是活該!看你還……”

話還沒有說完,那馬皮突然就跳躍起來,裹住小姑娘,快速旋轉著,朝院門外跑去,瞬息間就消失在遠方的原野上。鄰家小姑娘們見此情景,一個個目瞪口呆,嚇得不知如何是好,一時都愣在那里,又驚又怕地等著女孩的父親回來。

父親回家后,聽了鄰家小姑娘們的講述,非常詫異,連忙到附近各處尋了一遍,沒有蹤影。過了幾天,才在一棵大樹的枝葉之間,發現了他那全身包裹著馬皮的女兒。她已經變成了一條蠕蠕而動的蟲,慢慢搖著像馬一樣的頭,嘴里吐出一條白而閃光的長長的細絲來,纏繞在樹枝四面。

附近的人們趕來看這奇怪的生物,把這個吐絲的小女孩叫做“蠶”,說她吐出絲來纏繞自己;又把這樹叫做“桑”,說有人在這樹上喪失了年輕的生命。

這就是如今蠶的來源。小女孩后來做了蠶神,那馬皮也再沒有離開過她的身體。

牛郎和織女

相傳織女是天帝的孫女,也有人說是王母娘娘的外孫女,總之,她是一個仙女,住在銀河的東邊。

織女每天用一種神奇的絲,在織布機上織出層層疊疊的美麗的云彩。這些云彩隨著時間和季節的不同,變幻著顏色,它們被叫做“天衣”。天衣,顧名思義,就是給天做的衣裳。天和人一樣,要穿衣裳,雖然湛藍的天空已經自有其美麗了,但是穿上五彩霞衣的天空更是美得可愛。這種織天衣的工作,除了織女,還有六位年輕的姐妹在做,她們也都是天上的織造能手。她們之中,又以織女最為勤勉努力。

隔著那條清淺的銀河,就是人間。人間有一位牧牛的小伙子,叫牛郎。他的父母去世得早,牛郎常常受到哥嫂的虐待。最終,他被哥嫂不公平地分出家去了,他分得的只有一頭老牛,就這樣出來自立了門戶。

依靠老牛的幫助和他自身的努力,他在荒野上披荊斬棘,竟也蓋起了自己的小房子,營建了一個小小的家,可以勉強維持生活。家里除了他,只有那頭不會說話的老牛。有時,他也會覺得屋子里冷清得厲害。

有一天,老牛突然開口說話了。老牛告訴他織女和別的仙女將到銀河中去洗澡,讓他趁她們洗澡的時候,奪取織女的衣裳,這樣織女就可以成為他的妻子。驚詫的牛郎想了想,最終聽了老牛的話。到了時候,他就悄悄到銀河岸邊的蘆葦叢中躲著,耐心地等著織女和她的女伴們的到來。

過了一會兒,美麗的織女和仙女們果然來到銀河中洗澡,她們脫下輕羅衣裳,縱身躍入清流之中。頃刻間,綠波蕩漾的水面上,好似綻開了一朵朵芳香的白蓮。這時,牛郎從蘆葦叢中跑了出來,從青草岸上仙女們的衣裳中拿走了織女的衣裳。受到驚嚇的仙女們急忙紛紛穿上自己的衣服,飛鳥般四下驚飛逃散。只有織女沒有衣服不能逃走,一個人尷尬而又無措地浸在銀河中。牛郎紅著臉向織女說,只要她答應做他的妻子,他就把衣服還給她。織女看著這個有些魯莽又很勇敢的小伙子,心里也動了一絲愛念,就用頭發遮住身體,含羞點頭答應了牛郎。就這樣,織女真的成了牛郎的妻子。

他們結婚以后,男耕女織,相親相愛,日子過得非常美滿幸福。不久,織女生下了一雙兒女,孩子非常可愛,這個家里時常充滿了歡聲笑語。夫妻倆以為他們會這樣幸福地廝守終生,白頭到老。

可是,不久后,天帝和王母娘娘知道了這件事情。他們查明了前因后果,非常震怒,立即派遣天神下界,捉拿織女回天庭問罪。王母娘娘怕天神辦事疏忽,甚至親自下界觀察監督。

織女被迫和丈夫還有孩子慘痛地分離,被天神押到天上去。牛郎捶胸頓足,痛苦萬分,立即用籮筐挑了兒女們,連夜追蹤過去。他原以為渡過銀河,就可以到天庭,哪知道跑到了才發現銀河不見了,牛郎抬頭一看,原來銀河被王母娘娘用法力搬到了天上。蒼藍色的夜空中,銀河仍然閃著瀲滟的水光,可是對牛郎來說,這意味著他和妻子已經仙凡異路,不得相見了。

牛郎回到家里,放聲痛哭,與兒女們抱作一團。這時,老牛又一次開口說話了:“牛郎,牛郎,我就要死了。我死了以后,你把我的皮剝下來披在你身上,你就可以上到天庭去了。”老牛說完,就倒地死去了。牛郎含淚葬了老牛,依言披上老牛的皮,仍舊挑著一對兒女,追上天去。臨出發時,為了使兩個籮筐的重量平衡,他拿了個瓢放在了籮筐的一頭。

牛郎來到天上,穿過燦爛的群星,果然見到了遙遙在望的銀河。他大喜過望,帶著孩子們向河對岸招手,孩子們齊聲歡呼著:“媽媽!媽媽!”誰知,就在牛郎一家要涉河而過的時候,從更高的天際突然伸出一只大手,手中握著金簪,沿著銀河輕輕一劃,清淺的銀河就變成了波濤滾滾的天河。原來是王母娘娘著了急,親自來干預了。

這下,牛郎他們過不去了。面對著茫茫天河,想象著自己的妻子就在對面,自己想見卻不能見,牛郎的眼淚也像天河里的水一樣,洶涌奔流。

“爹爹,爹爹,我們就用這只瓢來舀干這天河的水。”小女兒揩干了眼淚,瞪著霧蒙蒙的眼睛,倔強地仰起頭對牛郎說。

“好,這天河算什么,我們來舀干它!”悲憤之中的牛郎毫不猶豫地一口答應了小女兒。

于是,這殘缺的一家三口開始奮勇地舀起天河的水。牛郎用瓢,一雙小兒女就用稚嫩的小手捧。這樣執著而動人的愛情終于稍稍感動了威嚴的天帝和王母,他們允許牛郎和織女在每年的七月七日晚上相見一次。相見的時候,由喜鵲來替他們搭橋,夫妻二人就在鵲橋上相會,訴說衷情。織女一見牛郎,免不了又悲傷又欣喜地落淚,這淚水就化作陣陣細雨。這時,大地上的婦女們就忍不住帶著同情和憂傷的語氣說:“姐姐又哭了!”

從此,牛郎就帶著他的一雙兒女住在天上天河的對岸,與愛妻織女遙遙相望。當他們為相思所苦時,也有一些巧妙的方法,互通信息。直到今天,在秋夜的天空中,我們還可以看見兩顆較大的星,分布在天河的兩邊,明亮地閃爍著,他們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與牽牛星并列成直線的兩顆小一些的星,是牛郎和織女的一雙兒女。稍遠的地方,有四顆排列像菱形的小星,據說就是織女投擲給牛郎的織布梭;距織女星不遠處有三顆呈等腰三角形狀的小星,據說就是牛郎投擲給織女的牛拐子。牛郎和織女把書信纏繞在梭和牛拐子上,投擲給對方,以此來慰藉彼此的相思。這樣的愛情,也稱得上亙古不滅、海枯石爛了。

愚公移山

北山有一個名叫“愚公”的老頭子,已經九十歲高齡了。他家的對面,有太行、王屋兩座大山,愚公一家進出非常不便。

愚公把家里大大小小的人召集起來商議道:“這兩座山實在可惡,擋住了我們進出的道路。我們把它搬到別處,你們看好不好?”愚公的子孫們也都有些憨直的傻氣,連連贊成:“好啊,好啊!”

倒是愚公的妻子有些疑慮,她說:“像你這把年紀,連魁父那樣的小土坡都動不了吧,又怎么能搬走太行和王屋兩座大山呢?況且,就算你能搬,挖出來的這些泥塊石頭又要往哪里堆呢?”愚公和兒孫們說:“這有何難,倒到渤海邊上不就好了?”

既然大家都贊成并且想好了方法,移山的工程就這么決定了。愚公和兒孫們說干就干,馬上開工。大家有的挖土,有的挑泥,干得熱火朝天。集中起來的泥土和石頭,就大家一起排好隊朝渤海搬運。愚公的鄰居京城氏家里只剩一個寡婦和她遺腹生的兒子,那小孩子剛到換牙的年紀,看見大家如此有干勁地干活,也蹦蹦跳跳地過來幫忙。

因為渤海離愚公家里很遠,大家搬運泥土去渤海,一去就是大半年,路上換下棉襖又穿上單衫,才運了一個來回。河曲智叟看見他們這么辛苦,效率又很低,就笑著攔住愚公說:“哎呀,老頭子,來,過來喘口氣歇歇,像你這么大年紀的人了,又能拿兩座大山怎么辦呢?”愚公回答說:“你不要再多說了,我看你的見識,竟連那寡婦和小孩子都不如。你不知道即使我死了,我還有兒子,兒子死了,有孫子。兒子會生孫子,孫子又會生自己的兒子,這樣世世代代是無窮盡的,又怎么會移不走這兩座山呢?”河曲智叟被說得啞口無言,一時找不到話來反駁。

愚公這番話被天神聽見了,怕他們家的人如此堅持下去,最后這兩座名山真的會吃不消,就趕緊將此事報告給上帝。上帝聽完這個故事,被愚公執著的精神感動了,就派了夸娥氏的兩個兒子去替愚公把門前的兩座大山背走,一座放在了朔東,一座放在了雍南。太行和王屋兩座山,原本是連在一起的,從此就遠遠地分隔開了。

愚公不畏艱險,頑強有韌性,九十歲之軀仍敢于向自然挑戰,實在是一大勇者。而愚公移山的故事也終于有了個好結局。

刑天舞干戚

蚩尤之后,還有人想與黃帝爭上帝的寶座,刑天就是其中之一。

刑天原本是一個沒有名字的巨人,因為和黃帝爭寶座失敗,黃帝砍掉了他的腦袋,這才有了稱呼“刑天”。刑天,也就是上天來進行刑戮砍頭的意思。

關于刑天的詳細故事,今天已不可考。我們現在只知道他在常羊山上,他的腦袋被砍掉后,埋在了這座山上。失去了頭顱的刑天,憤怒地用他的兩乳當作眼睛,用肚臍來當作嘴巴,用整個身軀當作他的頭顱。無頭的刑天仍舊左手持著一面盾,右手握著一把板斧,揮舞不息,斗志不滅。

幾千年后晉代大詩人陶淵明,在他的《讀山海經》詩中感慨道:“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干,就是盾;戚,就是斧。刑天即使被斬首、即使看不見也仍要繼續戰斗。他的反抗精神和不滅的斗志,幾千年來仍讓人動容。

參商不睦

五帝之一的帝嚳(kù),有兩個兒子十分不睦。

一個是閼(è)伯,也就是契,殷民族的始祖,一個是實沉。這兩兄弟自小就極為不和,互相看不起,一見面就吵架起紛爭,讓帝嚳又無奈又生氣。

長大后,兩兄弟的相處情況更糟糕了。據《左傳》記載,兄弟倆住在荒山野林里,每天都在舞刀弄棒,不是你來打我,就是我去教訓你。二人各逞意氣、互不相讓。帝嚳作為父親實在沒有辦法,見住得近并不能化解二人的矛盾,就也不想再為他們和睦相處而努力,干脆讓二人離得遠些,互不相見,反而清靜。

于是,帝嚳把閼伯遷到商丘去(就是如今的河南商丘市),讓他管理東方晶瑩明亮的三星。三星,也叫心宿,又叫商星,是情侶們的星宿,它象征愛情像心臟一樣堅固。又把實沉搬到大夏去,讓他管理西方的參(shēn)星。心宿在東,參宿在西,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沒,彼出此沒,永遠沒有相見的機會。而兩兄弟也就從此分隔開來,再不復相見。從此以后,終于風平浪靜,沒有出過什么亂子了。

杜甫的《贈衛八處士》詩中說,“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一般人也將兄弟不和睦稱為“參商”。

后稷種五谷

殷民族始祖契的誕生故事,充滿了天真爛漫的神話色彩:簡狄吞吃鳥蛋,然后就有孕,生下了“契”。

周民族的始祖后稷,他的誕生故事雖也離奇,但已染上了人世悲苦的色彩。

據說,有邰氏的女兒姜嫄,有一天去郊野玩,回家時看見路上有一個很大很大的足跡。姜嫄心里頗為驚異,但也很好奇,就跑上前去,把自己小小的腳踏在了大大的腳印里。哪知她一踏上去,內心就感到一陣震動,回家不久,姜嫄就懷孕了。后來姜嫄生下了這個孩子,是個男孩,長得壯壯的,很結實,也很可愛。

但是,可能因為后稷是個沒有爸爸的孩子,人們總是帶著異樣的眼光看他。后來人們干脆強行把他從母親的懷里奪走,拋棄在了狹窄的小巷里。人們以為,這么一來,這個小孩子一定會被路過的牛羊踩死。可是說來奇怪,過路的牛羊不但沒有踩死這個孩子,反而蹲下來照顧他,給他奶吃。

人們見這樣沒有害死他,就又想把他拋棄在森林里,可是偏偏正逢有人來砍樹,嘈嘈雜雜的,沒有拋棄成功。最后,惱怒的人們一氣之下,將后稷拋棄在荒野的寒冰上,以為這一次小孩子一定會被凍死。可是天上的鳥兒不斷飛下來,用翅膀捂著他,給他溫暖。

這樣一來,人們真的覺得不可思議了,同時也有些心軟。跑過去一看,鳥兒們剛剛飛走,凍得紅紅的小娃娃在寒冰上擺動著幼嫩的小手小腳,哇哇地大哭。人們于心不忍,將他抱了回來,交給他的母親撫養。

由于他曾經多次被拋棄,所以他的名字一開始叫做“棄”。后來他成了周民族的祖先,又教會了他的子民栽種五谷的方法,因此,他的子孫又都尊稱他為“后稷”。

后稷從小就喜歡農藝。他做游戲,總是喜歡把野生的麥子、谷子、大豆、高粱以及各種瓜果種子采集起來,親自種到地里。雖然人小手小,有時種得歪歪扭扭,但是成熟了的五谷瓜豆結的果實總是又肥又大,又甜又香,比野生的五谷好很多倍。等到后稷長大成人時,他的農業經驗已經很豐富了,他甚至開始用木頭和石塊制作簡單的農具了。

當時一些人們靠打獵和采集野果為生,常有食物不足的情況。后稷在農業上的成就幫助了很多人遠離饑餓,慢慢地,人們都對他十分敬服。而耕種這件事也在后稷母親的家鄉有邰傳了開來。

后來,做國君的堯也聽說了后稷和他家鄉人民耕種五谷的故事,就聘請后稷來做農師,大約相當于全國的總農藝師,讓后稷指導全國人民的農業工作。后來舜繼承堯的位置,把有邰這個地方封給了后稷,給他做農業試驗場。

后稷死了之后,人們紀念他教民稼穡的功勞,就把他埋葬在一個山環水繞、景色很美的地方,那里土壤肥沃、谷物豐美,還有鸞鳥歌唱、鳳凰起舞。總之,人們對這位愛好勞動、又引導了他們走向幸福生活的遠祖后稷充滿了感激之情。后稷深受人民的愛戴,永遠光輝而奪目地活在人們的心中。

節儉愛民的堯

堯作為“五帝”之一,是歷史上有名的節儉、愛民的好國君。

傳說堯住的屋子是用參差不齊的茅草蓋的,屋里承重的柱子和梁所使用的木材也是直接從山里采下來的粗糙木頭,并沒有經過刨光打磨等工藝。日常生活中,堯吃的是糙米飯,喝的是野菜湯,使用的器皿也就是一些土碗土鉢。堯身上穿著粗麻布制的衣服,天氣冷了也就加一件野生的鹿皮披衫擋擋風寒。身為國君的堯如此節儉如此樸素,以致后來有人聽說后感嘆道:“恐怕就算一個守門的小官,過的生活都比堯過的好吧。”

除了刻苦儉樸,堯還是個十分顧念人民的君主。據說,國內有一個人肚子餓了,吃不上飯,堯就會說:“是我使他挨餓的呀。”國內有一個人很冷沒衣服穿,堯也會覺得:“這是我使他受凍、穿不上衣服的呀。”甚至國內有一個人起了惡念犯了罪,他也會說:“是我使他陷到罪惡的泥沼中的。”如此這般,堯總是要把所有的責任都扛在自己的肩頭,他的仁愛顧及每一個百姓。

因此,在堯做國君的一百年中,即使發生了大旱災,然后又發生了大水災,人們也仍然認定他是一個好國君。人們對堯,始終是毫無怨言、衷心愛戴的。這就是上古時代和諧而又珍貴的君民關系。

堯傳位于舜

舜年少時母親去世得早,他經常受到后母和那個頑劣的弟弟的虐待,但是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舜依然有一顆仁愛孝悌之心。不多時,舜就以德行著稱于世。

據說,舜在歷山耕作,沒過多久,歷山的農人就受了他德行的感化,開始爭著讓田界;舜又去雷澤打魚,沒過多久,雷澤的漁夫也爭著讓起漁場來;舜到河濱去做陶器,說也奇怪,沒過多久,河濱陶工做的陶器都更加美觀耐用了。

舜所居住的地方,人們都喜歡靠近他來住,久而久之,這地方一年后就會變成一個小小的村莊,又過一年就會變成一個較大的城鎮,三年之內簡直會變成一個大都會。人們喜愛接近賢人至此,而舜的感召力也如此之大,真可謂是一項奇跡。

堯當時正在尋訪天下賢人,尋找合適的繼位者好把天子之位禪讓給他。大族長們都推薦舜,認為他既賢孝又有才干。于是,堯先把他的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舜做妻子,又讓他的九個兒子和舜一起生活,以考察他是否真的賢良而有才干。

舜就這樣做了天子的女婿,但他的家里人不為他高興,反而嫉妒得發狂。后母和弟弟幾次三番想害他置他于死地,都幸虧娥皇和女英的幫助,舜才一次次死里逃生。可是舜卻并不記仇,每次逃出命來之后,舜又似往常一樣待他的這些家人,孝順而友愛。直到舜正式繼位了,依然對他的家人仁愛寬大,對父母恭敬孝順,至此他的家人也終于被舜感化,心靈受到了深切的感動,真心誠意改過向善,與舜和解,并從此成為了好人。

當初,從女兒和兒子的報告中,堯已經知道了舜的為人,對他十分滿意。但傳位之前還是對他做了一番訓練和考察。其中一個考試是將舜放在風雨欲來的大山林中,讓他獨自走出。勇敢的舜行走在山林里,完全沒有恐懼。毒蛇見了他遠遠逃開,虎豹豺狼見了他也都不敢侵害。等到暴風雨來了,森林一片漆黑,樹也變得張牙舞爪,人在林中極易辨不出東南西北。但是舜依舊不迷惑,不撤退,勇敢而堅定地走出了這片雷雨森林,見到了在林外等候著的來考他的人們。

在舜做國君的幾十年中,他沒有辜負堯當年的信任與寄托,做了許多有利于人民的事情,是一個讓人敬佩和愛戴的國君。最后,舜同樣沒有將天子之位傳給自己只知唱歌跳舞的兒子,他像堯一樣,擇賢而授,最終把王位傳給了治理洪水有功的禹。

欲孽 凜冬將至 朱銘 小Y的工作日記 真千金她是全能大佬 與你千般好 天選之子李辰趙清瀾趙蕊 顫栗世界 重生電子帝國 女配修仙之逆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