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進貨成本控制
在經營中節約成本的一個重要渠道就是控制進貨的成本。經營者不能盲目進貨,一定要明確需要采購的物品以及每件物品需要的資金。優化進貨管理,做到良好的進貨成本控制,對于花店的長久經營,特別是初期經營,是十分重要的。
1.掌握貨品的進價
花店的經營需要根據市場行情,確定自己所需貨品的進價到底是多少,最忌盲目跟風。現在貨品的價格基本都由市場決定,而市場往往瞬息萬變,在不同的時間段有不同的價格。
比如,百合花的價格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那么就說明百合花在市場上的供需發生了變化。這個變化不僅會影響產品的進貨價格,也會影響產品的銷售價格。
隨著市場的不斷變化,花木業已經從賣方市場轉到了買方市場,從剛發展起來的初期暴利時代進入到現在的微利時代,花卉市場的行情也是一直在變化著的。因此,經營者要密切留意花卉市場的動態和行情,研究花卉進價的起伏定律,這樣才能在經營中掌握花卉銷售的主動權。
通常一個有經驗的經營者會通過如圖2-7所示的途徑,了解花卉的價格變動。充分利用這些渠道和方法,及時了解當前的花卉價格,才能順利掌握進價,不至于在進貨這一環節浪費不必要的金錢。同時,也為自己獲取更多的利潤打好了基礎。
圖2-7 了解花價的途徑
2.掌握進貨周期
進貨周期是指花店經營者,根據以往的銷售經驗,計算出來的有一定規律可循的進貨日期。也就是指需要多長時間從花卉批發市場購買一定數量的花材。如果這個周期計算不夠準確,將會出現如圖2-8所示的兩種情況。
圖2-8 進貨周期計算不準的后果
這兩種情況都會給經營者造成損失。所以說掌握進貨周期這個經營環節是十分重要的。
如何把握進貨周期,需要有力的措施,建立銷售賬目。這樣運行半年至一年以后,就可以根據賬目掌握進貨周期。
開店錦囊
進貨周期也會有一定的變化,例如承辦大型會議用花,大型開業典禮等,出貨量突然增加;反之,因氣候或不吉的日期等,出現婚嫁人突減的現象。這就需要花店的經營者做有心人,既要從宏觀上調控,又要從細微處著手了。
3.掌握進貨量
如果不能準確地掌握花卉的進貨量,進貨周期就如同虛設。進貨周期為進貨量提供了保證。一定的進貨量在鮮花保鮮期內基本銷售完畢,可以說這個進貨量是比較準確的,進貨周期是一個基本框架,進貨量才是里面的基本內容,它比進貨周期要復雜得多。這是由花卉品種繁多,花卉保鮮期不一樣所決定的。
比如,月季、康乃馨的保鮮期在夏季時為4天,而唐菖蒲、非洲菊只有2天,配葉等如蜈蚣草、鐵樹葉、蓬萊松等則更長一些。即便是月季,因花型、花色不同,保鮮期也會有差別。
這就需要經營者掌握一定的花卉知識,同時準確地把握市場供需情況,合理搭配進貨量。計算準確的情況下,可以降低運輸成本,對花店經營者更為重要。
比如,夏季常溫下4天可進月季、康乃馨一次,2天進唐菖蒲、石斛蘭一次,配葉可參差進貨,在常規的基礎上還需隨時調整突發事件的出貨情況。
4.掌握進花材的方法
花店經營者要經營的產品是花,控制好花的進貨是低成本經營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所以經營者必須熟悉與進貨相關的各類信息,減少損耗,以增大營業額。
(1)遵循適量原則。對花店來說,進貨太少將供應不了顧客的需求,而進貨太多又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經營者要根據自己的銷售能力來制訂進貨計劃,就算遇到忽然降價的高價花卉,也不能一時沖動大量進貨,還是要根據自身的經營情況確定采購花材的檔次和種類。
(2)采購花材要勤。花店做的是新鮮花卉的生意,最忌一次性大量進貨囤貨。要想讓自己的花店旺起來,采購花材不得不勤。所謂“勤”,就是要勤往市場跑,看看市場上有哪些新貨,哪些花受歡迎等。當然也可以優先掌握花市上的價格變化,根據價格信息來決定采購計劃的實施。
(3)淡季要謹慎。在淡季,社會需求量很少,花材上市量大,價格相應也非常低。同時,由于氣候等原因使花材難以保存。這個時候,切不可貪圖價格便宜而大量進貨,相反要更加謹慎,采取多次少量的進貨方式。
開店錦囊
優化進貨管理,切忌沖動。不能別的店進什么貨,自己也跟著進什么貨,這樣只會讓自己的店永遠跟在別人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