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給喬醫生 !
對“割禮”的了解,源于電影《沙漠之花》。
之后蘇夏忍不住上網查了很多東西,才發現雖然有呼吁和抵制,但仍然有地域和民族在進行著。
當家里有女孩長到4到8歲,父母就會請當地醫師或者族里有威望和經驗的人為自己的孩子進行“割禮”。
顧名思義,它會殘忍地切掉女孩身上的某部分東西,只留下一個小孔,用來排【泄。
這里的人堅持認為,女割會讓她一直保持著純潔,直到新婚之夜由丈夫打開。
對于他們而言,這是一種儀式,父母甚至會為了今天盛裝出席。
但是對于蘇夏她們這種旁觀者,感覺如同一次暴行。
蘇夏覺得她們運氣應該不會那么差……
而且那個人又是會點外科的醫生,應該也接受過教育眼界也寬廣很多,她在的話,應該不是割禮……吧。
她把自己的想法說給左微聽,對方淡淡地回了句:“結果如何,看了才知道。”
看就看。
那一路人抱著孩子直接往村外走,蘇夏覺得她們這樣挺傻的:“萬一這家子是去走親戚呢?我們豈不是要跟去另一個村?”
左微斜睨她一眼,抓了把頭頂的金發,淡淡的煙酒嗓壓得很低:“你如果不敢看,可以先回去。”
蘇夏嘆了口氣:“我是不敢。如果真的是割禮,我們該怎么辦?上去制止,還是坐以待斃?”
“蘇,”左微停下喘了口氣,大雨過后的太陽變得火辣無比,她的臉頰曬得有些發紅:“你是記者。”
那雙碧綠的瞳孔盯著蘇夏:“我也是記者,現在我們面前有新聞,你去不去?”
蘇夏有些沉默。
去,記錄下來再發出去,或許會有更多的人關注這個問題,當抵制的聲音形成有形的力量,或許被迫接受割禮的孩子會越來越少。
可是,蘇夏覺得,自己真的可以做一個旁觀者嗎?
把眼睛當鏡頭,把大腦當u盤,蹲在一邊做記錄?
左微見她腳步變慢,有些沒耐性,悶頭自己走在前面。
可她剛走到一個點,就回來拉著蘇夏躲到一棵樹的背后。
這種樹冠濃密的龍血樹像是憑空屹立的大蘑菇,一簇簇散落在平原上,霸氣十足。樹干擋著她們兩個人輕而易舉,而那家人也在前面不遠處停下,那里有個臟兮兮的簡易布棚子。
一場大雨的洗禮后,棚子是濕的,在暴曬下顏色漸漸變淺。
有一頭濃密卷發的小女孩不明所以,在媽媽懷里含著手指,天真地瞪著大眼睛,看向伸手抱她的人。
她有些抗拒地往母親懷里躲。
事情好像真的在往左微想的方向發展。
那人想點一堆火,可能因為潮濕,并沒有成功。她試了幾次最終放棄,帶著很深法令紋的嘴角癟了下。
幾人在溝通,最后她把工具放在腋下擦了擦。
蘇夏瞪大了眼睛。
反比她的震驚,左微反而有些亢奮,她幾乎半趴在地上,舉起照相機開始調整焦距。
母親拉開孩子的腿,小姑娘還是不清楚要面臨什么,可漸漸也覺得不舒服,開始掙扎。
蘇夏看不下去了,剛一起身,轉頭迎面撞上一個人。
她聞到一股很刺鼻的汗味,原本空蕩蕩的樹干周圍圍了幾個皮膚黑黃,干癟瘦弱的本地人。被這個仗勢嚇得后退幾步,差點就叫出了聲,連帶著左微也有了反應。
女人利落地站起來,將相機藏在身后。
雖然語言不通,可表情有時候也是溝通的訊號。這群人盯著她們的眼神明顯不怎么友好,厚實的嘴唇緊緊抿著。
老實說,蘇夏有些害怕。
其中一個上前就開始搶左微的相機。
可左微反抗得很厲害,她看起來有些偏瘦,可力氣卻不小。那人試了幾次沒成功,其余幾個就圍得更加靠近。
蘇夏很害怕,拉著左微的手:“你把相機給他們吧!”
“不。”
左微挺倔。
都這個時候了!
蘇夏很著急:“你不給還是會被搶,在這里掙扎有什么用?!”
左微沉默了下,最終甩開他們的手,當著大家的面把照片刪了。蘇夏自認為很慫,這種時候小命比什么都重要,她主動交出相機……
對方卻看都沒看。
看來這群人從一開始就跟著她們,而她們的注意力從頭到尾都在棚子那邊,所以全程毫無察覺。
細思極恐。
正準備進行割禮的那些人也察覺不對勁,年輕的媽媽將孩子裹上,執刀的醫生皺眉靠近。
她看見蘇夏和左微有些驚訝,憋足的英語結巴詢問:“你們怎么在這里?”
蘇夏憋了很久,不知道“割禮”用英文怎么說。
倒是左微開門見山:“割禮?”
“對。”
對方卻回答得很坦然,這是蘇夏沒想到的。
“這里的女人一生會經歷三次痛,割禮,新婚,分娩,經歷過這種痛才是最圓滿的人生。”她說。
或許是見她們在溝通,一直堵在后面的人群有些松動。
最年長的那個用本地語和醫生飛快說了幾句,兩人之間似乎又有些爭執,聲音越來越激烈。
最后那人無奈:“抱歉,他們要求你們兩個必須離開。”
末了還補一句,“立刻,現在。”
左微皺起眉頭:“你幫她割禮?”
女人臉色浮起淡淡的笑,甚至有些自豪:“我的技術最好,這里很多孩子經由我手。不要覺得這是件不好的事,不做的話,等她長大會沒人娶她,這輩子經歷的痛會更多。”
這個世界上最難扭轉的,就是風俗和信仰。
蘇夏有種吶喊不出的無能為力。
那群人最終沒再給她們說話的機會,沉著臉色,似乎再警告她們不要打擾和多事。
她走的時候忍不住回頭,見那個醫生在用清水清洗孩子的下【體。
腳步情不自禁地頓住,可身后的人毫不客氣地推她。
轉身的剎那,就聽見孩子凄慘的哭聲。
時斷時續,撕心裂肺,有幾次尖銳得像快丟了命。
最后聲音都哭得沙啞,嘶啞了不住地喊著“mama”“mama”。
可媽媽卻抱著她寬慰,宛如低沉的吟唱。
最終聲音越來越小。
這個哭聲仿佛帶著魔力,蘇夏覺得自己這輩子都像是忘不掉了。
同時忘不掉的,還有那人手里臟兮兮的長條片,和不知道用過多少回的薄薄刀片。
她閉上眼睛都止不住在想,那鋒利的刀片游走的地方,割走了什么……
回到醫療點,蘇夏已經疲憊至極。
耳里似乎還充斥著孩子的哭泣,她甚至都覺得自己的轉身離開太過罪惡。
可是,她又能做什么呢?
她只有這雙手……
蘇夏頓了頓。
手。
“你們跑哪去了?”
內勤是個新加坡人,名叫mok的27歲年輕小伙,南洋理工大學畢業,通訊與計算機雙學位。因為同為黃皮膚黑頭發,他和喬越、蘇夏走得比較近。
左微目不斜視地上樓,對mok的詢問視若無睹。
蘇夏應付得有些疲憊:“附近轉了會。”
“那你們遇見喬醫生了嗎?”
喬越?!
“他怎么了?”
“吃晚飯的時候才發現你們兩個不在,他帶上翻譯出來找你們了啊!”
天色已暗,吹來的風夾雜泥土的氣息。
之前下過一場雨,似乎還沒有下透,原本應該是晚霞炫藍的天邊,此刻卻涌著烏云。
蘇夏心底有些發慌:“喬越去了多久?”
“一個多小時。”
她看了下時間,這會還沒到7點。蘇夏摸著身上,才發現自己的手機落在屋里。
“麻煩你給喬越打個電話,告訴他我已經回來了。”
mok摸出手機,盯了會就低咒出聲。
蘇夏很緊張:“怎么了?”
“沒信號。”
“白天還好好的呀!”她還給家里打了一會國際長途。
“天氣不好,信號也跟著不好。”mok的工作任務很重,既要負責這里的通訊,又要做進出的藥品登記,還兼職伙食團團長。
由于這個點是才搭建起,他比誰都先來,這會眼眶還是熬夜過久的紅。
“肯定是下午的暴雨和大風弄壞了我的設備,你等等我去排查下。”
他說完舉著手機就走了,沒多久就爬到二樓頂上去撥弄那個簡易的“信號站”。
蘇夏只有干著急。
她抓著頭發轉頭就看見列夫小心翼翼地把一些東西交給護士,不住地說“消毒”“消毒”。
蘇夏破罐子破摔:“組長……”
“蘇,”列夫嚴肅的時候看起來有些兇,整個人插手站在那里跟鐵塔一樣:“你們雖然不歸我管,但我希望還是尊重我的工作。出行前請報備,這里不是和平的中【國,女士。”
她被訓得羞愧,也意識到自己下午走得太干脆,原本想給喬越說一聲,可見他一直在里面忙,當時想著快去快回花不了多少時間……她錯了。
信號在半小時后恢復,mok和喬越取得了聯系。
他把電話給蘇夏,蘇夏卻膽慫地不敢接。
mok只得又說了幾句,其中有三個字是“她很好”。
蘇夏更自責了。
暴雨再度來襲,晚上八點天已黑透。列夫看著這個天氣開始皺眉,感嘆今年的雨季怎么來得這么早。
這才三月。
蘇夏坐在喬越的門口,看著滿天雨幕,降溫的夜里她覺得冷,可喬越的外套還掛在屋里。
沮喪、后悔、自責、難過。
她搬著小板凳坐在門口守著,直到雨幕中隱約有電筒的光亮照射過來。
蘇夏第一時間撐傘沖了過去。
暴雨很大,逆行撐傘非常困難,幾波帶風的雨點潑在身上,蘇夏夾著胳膊想躲,傘就飛了。
就在那瞬間,一只手穩穩接住把手。
傘面翻轉,密密麻麻的雨點被隔絕在頭頂之外的地方。
喬越站在雨里,渾身濕透,修長的睫毛上都在著水珠。
他把雨傘全部傾斜在蘇夏站著的位子,給她遮風擋雨,沒給自己留哪怕一點。
而那雙眼睛看著蘇夏,瞳孔深黑,里面的神色淡淡的,沒有喜也沒有怒。
蘇夏伸手想去摸摸他的臉,喬越側頭避開。
她的手頓在半空中,最紅無力放下,在身側捏成緊緊的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