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真公主與李隆基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妹,每年情人節都會被單身狗衷心祝福的那種。</br> 公主這類人在物質和地位上都是崇高無比的,理論上可以在大街上橫著走。但是公主也有公主的煩惱,她們的煩惱是錢無法解決的。</br> 歷代公主都逃脫不了宿命,那就是婚姻。</br> 在帝王眼里,公主是工具,是棋子,是禮物。番邦國王交好,送個公主去和親,臣子功勞太大,送個公主以示恩撫,門閥世家要籠絡,送個公主來聯姻。</br> 總之,公主就是帝王霸業里的祭品,注定無法逃脫的宿命。</br> 也有的公主比較聰明,她們知道自己無法逃脫命運,于是在年輕的時候開始布局,假裝崇信佛道,年歲稍長之后便請求出家為尼為道,從此一生自由,雖然無法正常的嫁人,但至少能夠過上無憂無慮的生活,至于男女之情,除了沒有名分,還怕找不到男人?</br> 活蹦亂跳的男人抬進來,榨成人渣抬出去,按廚余垃圾分類。吃的就是個生猛新鮮,廣東人再敢吃,敢跟唐朝公主比嗎?</br> 玉真公主就是典型的例子,不愿成為祭品就索性出家,出家后公主待遇不變,也沒人逼著她嫁人,她的道觀成了她狂歡放縱的伊甸園,而她,仍是唐朝公主。</br> 玉真入皇宮很頻繁,常年來往于皇宮和道觀之間,見李隆基更是家常便飯,自己的親兄長,想見就見,從來不在乎時間場合。</br> 李隆基見到這個親妹妹不由有些頭疼,年紀一大把了,聽說在道觀里男男女女的夾纏不清,這輩子大約是沒有嫁人的念頭了,將來給她送終的只有他的皇子們,勉強算是不負此生吧。</br> 玉真今日來得風風火火,見了李隆基也不行禮,劈頭便問道:“皇兄,長安市井皆言安祿山反了,可有此事?”</br> 李隆基嘆道:“皇妹,你是方外之人,軍政之事不需多問。”</br> 玉真走到李隆基面前,對高力士的行禮敷衍地點點頭,然后扯了個蒲團在他身邊坐下,道:“怎能不問?我的道觀就在終南山,若安祿山那賊子真打進長安,我的道觀怎么辦?”</br> 李隆基冷著臉道:“若真被他打進了長安,朕的興慶宮太極宮都保不住,區區一座道觀算什么?”</br> 玉真見李隆基臉色難看,不由忐忑道:“安祿山真反了?長安城……不會守不住吧?”</br> 李隆基皺起了眉:“你今日來做甚?朕很忙,你若無事便去后宮找娘子,找睫兒,莫耽誤朕處置國事。”</br> 玉真定了定神,道:“我今日來找皇兄有正事,想給睫兒保一樁媒……”</br> 李隆基饒是心神不寧,此刻也不由提起了興趣:“何人配得上朕的睫兒?”</br> 玉真是女流之輩,顯然對安祿山叛亂一事并未放在心上,她久居方外,對大唐的王師很有信心,在她看來安祿山之亂無非派兵平了便是,大唐如此強盛,還怕區區叛亂?</br> 所以此刻她對萬春的親事更上心。</br> “顧青此人配睫兒正可,簡直是天作之合,皇兄難道不覺得嗎?”玉真興奮地道。</br> “顧青?”李隆基愕然,隨即苦笑。</br> 剛才還在與高力士議論顧青,沒想到皇妹來了又提到顧青,而且要保他和睫兒的媒,這事兒在如今這個時節提起來,感覺頗為怪異。</br> 叛軍二十萬兵馬壓境,你居然還有心情做媒……</br> 李隆基搖搖頭:“此事壓后再說,朕須先平了叛亂,否則大唐危矣。”</br> 玉真不甘心地道:“皇兄,顧青和睫兒很配的,而且我知道睫兒心里有顧青,默默喜歡他好幾年了,顧青去安西赴任后,睫兒還給他捎去了一副明光鎧呢,皇兄您仔細品品……”m.</br> 李隆基眉梢一挑,意外地道:“睫兒和顧青……何時竟有了情愫,朕卻渾然不知?”</br> 玉真哼了哼,道:“皇兄每日沉迷在貴妃娘娘的溫柔鄉里,哪里管得了身外之事。”</br> 李隆基沉默片刻,漸漸露出恍然之色:“難怪顧青殺商州刺史后,睫兒來為他說情,難怪顧青的平吐蕃策送來長安,她興致勃勃說服朕納其策,難怪顧青在安西這幾年,朕每次見她都悶悶不樂……呵呵,原來如此。”</br> 玉真見李隆基似乎對此事漸漸重視起來,不由勸道:“皇兄,睫兒說話可是二十出頭的老姑娘了,皇兄曾經允諾過讓她自己尋找心儀的男人為駙馬,這些年能入睫兒之眼則,唯有一個顧青,既然睫兒對他動了心,皇兄若再不從旁推一把,以睫兒高傲的性子,恐會錯失美好姻緣。”</br> 李隆基點點頭,隨即一嘆。</br> 這段姻緣來得太不是時候了,早些說出來該多好,偏偏是現在,大唐北方烽煙四起,半壁江山已被叛軍攪亂,此時再提公主婚事,實在是不合時宜,連朝臣都會罵他昏庸至極。</br> 叛軍都快打進大唐國都了,你大唐天子卻還在想著給公主許配婚事,李隆基咂咂嘴,連自己都覺得有些昏庸。</br> “此事……壓后再提。”李隆基神情鄭重起來,緩緩道:“待平了安祿山之叛亂,朕便下旨賜婚,此時迫在眉睫之事是平叛,顧青此子,朕另有重用,不可因親事而亂了他的心思。”</br> 李隆基終究沒昏聵得太徹底,知道江山社稷與公主婚事孰輕孰重。</br> 玉真對李隆基的回答很不滿,哼了一聲道:“皇兄再拖下去,不知睫兒和顧青會鬧出怎樣荒唐的事來,昨晚顧青在平康坊逛青樓,睫兒不知從何處聽說了,竟領著羽林衛殺來,在青樓里又打又砸,顧青嚇得從后門溜走,睫兒沒逮著他,總算沒鬧出更大的笑話。”</br> 李隆基大吃一驚:“顧青逛青樓?睫兒打砸青樓?這……成何體統!”</br> 玉真笑了一聲,道:“皇兄莫惱,一雙小兒女打打鬧鬧無傷大雅,換個思緒想想,皇兄不覺得也挺有趣的么?”</br> 李隆基冷著臉道:“如此荒唐行徑,哪里有趣了?”</br> 玉真白了他一眼,道:“皇兄年輕時的荒唐事也沒少干呀。”</br> 李隆基被噎得說不出話來,又是自己的親妹妹,發火都舍不得,只好恨恨哼了一聲。</br> 隨即不知想起什么,李隆基忽然問道:“昨晚發生的事,你為何知道得如此清楚?”</br> 玉真頓時有些慌張,總不能說自己恰好也在青樓,而且角色是陪酒女,陪的是大唐的詩仙……</br> “呃,皇兄,天色不早了,我去后宮看看貴妃和睫兒,不耽誤皇兄處置軍政大事啦。”</br> 說完玉真略顯慌亂地離開了大殿。</br> 李隆基沉默地坐在大殿內,腦子里想著顧青和萬春的事,想著想著,忽然嘴角一勾。</br> 顧青去青樓?</br> 一個有本事又掌過兵權的人,在長安無所事事過著聲色犬馬的日子,這樣的人,可能會心懷二志嗎?</br> 被公主追得抱頭鼠竄從后門溜走,絲毫不顧名聲,李隆基腦海頓時浮現出顧青抱頭鼠竄的畫面,顧青的形象漸漸變得豐滿起來。</br> 天下負朕者多矣,顧青應該不會負朕。</br> 怎么看都不像是有野心的樣子。</br> “高將軍,顧青……真能統領安西軍嗎?”李隆基問高力士,語氣輕得又仿佛在問自己。</br> 高力士聽懂了李隆基的問題,他知道李隆基問的不是顧青有沒有能力統領安西軍,而是能不能統領安西軍。</br> 一字之差,意思相謬千里。</br> 高力士想了想,道:“陛下,時值危急之際,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君臣方可同心,方可從容平定叛亂。”</br> 李隆基點點頭。</br> 其實他的心里早已有了答案。</br> 在知道顧青逛青樓,在長安過著聲色犬馬的日子后,李隆基對他的最后一絲疑慮終于打消了。</br> 大奸大惡之徒必是完人,顧青不是。既然有缺點,就能掌控。</br> …………</br> 青城侯府。</br> 張懷錦坐在顧青的床頭,氣鼓鼓地瞪著他。</br> 張懷玉雙臂環胸,倚在門框邊一臉看熱鬧的笑意。</br> 顧青仍在睡,不是裝睡,是真的沒醒。</br> 昨夜被萬春追殺,顧青機智地從后門溜走,避免了一場風波,回到家后顧青盤問了下人,知道是郝東來出賣了他,當即也不聽郝東來解釋苦衷,讓石大興狠狠教訓了他一頓。</br> 一番折騰下來,已經快天亮了,顧青才躺下睡著,結果沒睡多久,一夜無眠的張懷錦拽著阿姐找上門來。</br> 張家姐妹在侯府屬于不需通報便可橫沖直闖的VIP待遇,一路綠燈闖進了顧青的臥房,見到熟睡的顧青,張懷錦愈發怒不可遏,但又不忍心打擾他睡眠,只好生氣地使勁瞪著他,試圖將他從睡夢中瞪醒。</br> 據前世的科學家實驗分析,人的眼神是有重量的,眼神里折射出的光重量輕得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人能夠敏感地察覺到有人在看他。</br> 于是在張懷錦長時間的怒視之下,顧青終于在睡夢中察覺到了什么,悠悠醒轉,疲憊地睜開眼。</br> 睜眼便赫然看到張懷錦那張氣鼓鼓的包子臉,那張臉離他很近,近得能夠感覺到她的呼吸。</br> 睜開眼看到這樣一張幾乎貼在自己眼前的臉,就算這張臉傾國傾城,也很嚇人。</br> 顧青嚇了一跳,整個人非常神奇地從床榻上彈了起來,下意識大喝道:“何方妖孽作死!日你先人黑老子!”</br> 張懷錦也被嚇了一跳,接著反應過來,不自禁地雙手捧起自己的臉,不敢置信地看著驚惶失措的顧青。</br> 我是妖孽?我長得像妖孽?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