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業(yè)有意批量生產紙殼定裝彈之后,便將紙殼彈的制造方法教給了軍政部研發(fā)司。</br> 事實上在后世,李繼業(yè)知道明朝就有“給鳥銃裝填定量火藥”的概念,火銃手會用十幾節(jié)竹子裝填定量發(fā)~射藥,每次裝填子彈都會用掉一根竹節(jié)里的火藥,以防止放多或放少了火藥而導致火銃炸膛或卡彈,同時也會加快火銃的裝填速度。</br> 而李繼業(yè)想出的紙殼彈制造方法,也與歷史上明代的理念很相近。</br> 各軍的觀摩團各自返回駐地之后,李繼業(yè)便開始籌劃紙殼定裝彈的研發(fā)事宜。</br> 軍政部研發(fā)司內,司丞果甘已經成立了新的項目部,十幾名百工聚集在這里,李繼業(yè)便將一個簡單的示意圖拿了出來,眾人紛紛上前看了起來。</br> 李繼業(yè)則是在一邊為眾人講解紙殼定裝彈的概念,特別是講解紙殼定裝彈的優(yōu)點。</br> “既然要制作定裝彈藥,為了增加鉛彈在鳥銃槍管內的氣密性,我們還可以在鉛彈上做一些改進….我們可以把圓形鉛彈改成錐形。”</br> 當然,李繼業(yè)還是免不了為眾人說明了什么叫氣密性,并且說明保證氣密性有什么作用。</br> 其實此時李繼業(yè)給果甘等人描繪的紙殼定裝彈,就是借鑒了后世著名的米尼彈。</br> 只不過此時的紙殼定裝彈還比較撿漏,而軍政部正在批量生產的鳥銃也不是線膛槍,但是此時也可以為將來鳥銃升級儲備相關技術。</br> 在果甘等人聚精會神的注視下,李繼業(yè)繼續(xù)分析道:“我所說的這種錐形鉛彈尖端朝外,尾部朝內。不僅如此,我們還要把錐形鉛彈的底部制作成凹形。你們可以試想一下,槍膛內的火藥一旦引燃,凹形鉛彈底部就在火藥燃燒的巨大作用下向外膨脹,和槍管內壁完全緊貼在一起。”</br> “這樣的話,鳥銃在進行擊發(fā)的時候,就不會產生漏氣。不會漏氣,鉛彈的射程也會相應變得更遠。原本鳥銃的射程在百步左右,有效殺傷距離在八十步左右,用了這種紙殼定裝彈之后,鳥銃的射程應該可以增加一成到兩成左右。”</br> “而之前的傳統(tǒng)鉛彈,為了裝彈方便,鉛彈口徑都略小于槍管口徑。鉛彈發(fā)射時,不管我們怎么加強嚴密性,都不能保證鳥銃在進行射擊時,槍管不漏氣。”</br> 李繼業(yè)一邊畫示意圖,一邊進行講解的時候,果甘已經命令部下百工將制作紙殼子彈的工具都找了過來,準備現(xiàn)在就實操一番。</br> 這些人當中,唯一在后世網上見過紙殼子彈實物的李繼業(yè)。毫不猶豫的接過所有工具,在一眾部下略帶詫異的注視下,開始現(xiàn)場手工制作紙殼子彈。</br> 制作紙殼子彈,首先要做的就是錐形鉛彈。李繼業(yè)在兩名百工的幫助下,先用生鐵打造出一個錐形鐵模,將融化的鉛水注入鐵模,再其即將要硬化的時候,將早已經準備好的一根圓頭鐵棒壓入鉛彈鐵模內。</br> 當然,這些基本上都是那兩名百工做的,李繼業(yè)則是指導二人。倒不是李繼業(yè)動手能力不行,而是果甘等人一直要求,不許李繼業(yè)干一點可能受傷的事情。</br> 片刻之后,一個尾部內凹的錐形鉛彈就完成了。這時李繼業(yè)便親自上手了,快速拿起一張油紙,卷成紙筒,糊上糯米漿,插入一個同槍管口徑相同的木質模型內。</br> 這個與鳥銃槍管口徑相同的木質模型是李繼業(yè)帶過來的,是李繼業(yè)前兩天自己親手制作的,為此足足忙了兩天一夜,很是辛苦。</br> 此時只見李繼業(yè)將制作好的鉛彈倒裝入紙筒,然后再把準備好的火藥一點一點倒入紙筒,并且不斷同木棒將其壓實……</br> 在果甘提醒下,確認火藥量足夠后,李繼業(yè)對木質模型內的火藥進行最后一遍壓實后,果斷剪斷多余油紙,并且將紙筒口封住,用細線綁死……</br> 然后李繼業(yè)抽出已經被封死的紙殼子彈后,一顆長達一寸半的圓筒形紙殼子彈就出現(xiàn)在眾人的面前。</br> 表面上看,這顆紙殼子彈非常粗糙。但是,能在第一次做出這樣水準,李繼業(yè)從心底還是很滿意的,至少這種粗糙的紙殼彈是可以。</br> 李繼業(yè)也是很高興,拿著紙殼彈端詳了一會兒,便對著果甘大聲說道:“果司丞,馬上拿一桿鳥銃過來,看看這種定裝紙殼子彈能不能射擊出去……”</br> 現(xiàn)在軍政部兵仗司已經開始批量打造鳥銃,打造出來的鳥銃除了絕大部分直接入武庫存儲之外,還調配了幾桿送到了研發(fā)司來,以便讓研發(fā)司這邊不斷試驗射擊效果,看看還有什么地方可以改進的。</br> 果甘答應一聲,急忙去取來一桿鳥銃。</br> 李繼業(yè)雖然很想親自進行試槍,但是,無論自己怎么說,果甘等人都不同意。現(xiàn)在李繼業(yè)的身份擺在這里,可以說是這個時代權力最大的梟雄,這種試槍的事情多少都有些危險在,眾人肯定不會同意李繼業(yè)親自上手的。</br> 最后,在果甘的建議下,研發(fā)司的一名專門進行試槍的學徒接過了紙殼子彈,按照李繼業(yè)所述的步驟,開始進行裝彈……</br> 只見那名學徒直接將紙殼彈從鳥銃槍口放進去,然后用長釬捅實,接著便在火門處用一根小鋼針戳了進去,直接將紙殼彈刺穿了一個小孔,讓紙殼彈里的火藥露了出來。</br> 最后那名學徒將火門設置好,這桿鳥銃就算是處于待發(fā)狀態(tài)了。</br> 這一套程序走下來,裝彈的時間只有平時一半不到,而且還是這名學徒第一次這樣填裝,并不是很熟練,如果經過嚴苛的訓練,李繼業(yè)相信填裝的速度肯定還會更快。</br> 而且裝備了紙殼定裝彈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鳥銃的填裝程序減少,在戰(zhàn)場上就可以不用數(shù)排輪換傳遞鳥銃的辦法射擊了,每一排將士在射擊之后,都可以直接蹲下來就地填裝,后面的將士可以繼續(xù)射擊,然后再蹲下填裝,如此循環(huán)往復,當最后一排鳥銃手射擊之后,第一排的鳥銃手早已經填裝完畢,可以全部站起來繼續(xù)第二輪射擊。</br> 這樣輪番齊射的好處很多,首先就是取消了鳥銃的傳遞環(huán)節(jié),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戰(zhàn)場上因為慌亂,而導致鳥銃傳遞失誤,讓持續(xù)的齊射就此斷掉。</br> 另外,逐排~射擊還有另一個比較重要的好處,那就是可以讓橫排面更寬,讓更多的鳥銃部署到第一線去,增強火力的輸出。</br> 李繼業(yè)暗自想了一會兒,便對果甘說道:“射擊看看吧。”</br> “喏!”</br> 接著果甘便讓那名學徒將填裝好的鳥銃拿到幾米外,已經有一名研發(fā)司的試槍手做好了準備。</br> 只見那名試槍手接過鳥銃,然后雙手平端鳥銃,對準一百二十步外披著鐵甲的一個人形靶。</br> “開始吧。”</br> 帶著滿臉炙熱的李繼業(yè)果斷命令道。</br> “砰!”</br> 一聲劇烈的爆炸聲響起,李繼業(yè)親眼看到,鳥銃槍口在爆炸聲響起的瞬間向外噴射出一股威力強大的火焰。遠處的人型靶幾乎在同時遭到打擊,罩在外面的鐵甲上面閃過一絲火花,然后便有零星的鐵片飛濺了出去。</br> 李繼業(yè)和果甘等人迫不及待的趕到人型靶跟前,只見人型靶上面掛著的厚重的鐵質胸甲已經被鉛彈破穿一個黑洞,而鐵甲里面的人型靶更是已經被射穿,好幾寸厚的木質人型靶根本擋不住鉛彈的威力。</br> 果甘見狀驚喜的說道:“主上!這紙殼定裝彈果然是犀利無比,如果我軍同時裝備了這紙殼定裝彈,鳥銃手將會如虎添翼,我軍的戰(zhàn)力將會暴漲!”</br> 李繼業(yè)點了點頭,說道:“今日臨時制作的紙殼定裝彈還很粗糙,研發(fā)司要盡快完善細節(jié),看看哪里還有不足,要盡快改進。另外制作的工藝也要優(yōu)化一下,以便讓兵仗司那邊能夠盡快大規(guī)模量產。”</br> “喏!”</br> 李繼業(yè)頓了頓,繼續(xù)說道:“研發(fā)司最好能夠設計一些制作紙殼定裝彈的器械,讓兵仗司可以快速、大量的制作紙殼定裝彈。要知道將來到了戰(zhàn)場上,這種紙殼定裝彈的需求量將會非常巨大。以往我軍裝備弓弩,軍中的弓箭、弩箭都是以數(shù)萬、甚至是數(shù)十萬支計算的,將來我軍裝備了鳥銃,這紙殼定裝彈的需求數(shù)量也基本在這樣一個數(shù)量級。”</br> 果甘聞言不禁臉色微變,自己只是驚嘆于紙殼定裝彈的方便快捷,驚嘆于鳥銃的強大威力,卻忽視了這一點。</br> “就以每名鳥銃手攜帶二十顆紙殼定裝彈來計算,我軍各部至少將會有十五萬以上的鳥銃手,一場持續(xù)時間不長的戰(zhàn)斗,都要準備三百萬顆紙殼定裝彈,如果戰(zhàn)事持續(xù)時間長一些,這個數(shù)量還要再增加!”</br> 聽到這個數(shù)字,果甘也覺得眼前一黑,說道:“這樣的話,兵仗司那邊的產能肯定是跟不上的。不光是制作紙殼定裝彈,而且火藥的產量也要增產,還是必須翻幾倍的增產!”</br> 李繼業(yè)點頭說道:“回去之后我會與李魏詳細商談的,兵仗司擴產勢在必行。只不過研發(fā)司這邊也要助力一下,這兩天派人去兵仗司問一下,看看兵仗司那邊如果擴產的話,需要什么趁手的器械,研發(fā)司要全力協(xié)助兵仗司研制出來。”</br> “喏!”</br> 果甘當即拍著胸脯保證下來。</br> 李繼業(yè)部署完研發(fā)司的事情,便返回了天策府,剛進書房,白濟汛和李魏便一同追了進來。</br> “見過主上!”</br> 二人行完禮,李繼業(yè)便笑著說道:“你們一起過來了?我先猜猜看……”</br> 李繼業(yè)佯裝沉思狀,然后便笑著說道:“是不是契丹人那邊有動作了?”</br> 白濟汛和李魏對視一眼,二人都贊嘆道:“主上神算,就是契丹人有動作了!”</br> 其實李繼業(yè)算著時間,此時耶律德光肯定已經整頓好了內部事務,按照歷史上的進程,耶律德光此時應該向石敬瑭討要幽云十六州了,契丹大軍也有了一系列的動作。</br> 李繼業(yè)看到白濟汛和李魏一同趕來,便料想肯定是如此了。</br> “說吧,具體情況如何?”</br> 李魏看了白濟汛一眼,白濟汛便先一步叉手說道:“主上,耶律德光率部南下幽州了!”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