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有遠見,在疫情還沒有嚴格管控之前,就讓我們去學校領書了。
那時還沒有封城,我們還能從鄉鎮去縣城學校。
領書那天,我排在冗長的隊伍后面,也遇見了我們班上不少的同學。
李先仁前面有熟人,我們所幸插了個隊,好在后面的學生沒有罵我們。
寒假的我天天在家熬夜上通宵,飲食也不控制,所以體重也長了不少,頭發也不知道打理,衣服也不懂搭配。
當小受站在我面前時,我差點沒認出來。
“小胖,好好排隊,不然我可就不給你插隊咯。”
段昌榮燙著長發,帶著白色的口罩,纖細的身材,合理的身長比,給了當時的我如此的震撼。
我心中非常吃驚,在學校那個學生頭同桌怎么變成175帥哥了?
“臥槽?!你開玩笑的吧。”
段昌榮笑著看向我,問怎么了?
我搖了搖頭,繼續站好排隊了。
吃驚的不止我一人,排在我后面的羅天奇以及另外幾名女生一樣吃驚。
“我們班什么時候又多出個帥哥來了?”
胡世知沒有來領書,萬碧婉也沒來。我們幾個順帶幫他倆拿了。
成堆的教材擺放在地上,有專門的老師在派發,海斌看見我們了。
我拿書時,海斌特意過來交代我:“楊初軒啊,在家要好好學習啊,時間真的不多了。”
我敷衍了事,畢竟我可是倒數的存在,怎么可能聽的進去。
海斌從來不叫我楊初見,只叫我的原名,我不知道為什么。
高三拍畢業照那天,我去找海斌拍照,海斌恰巧在跟班上的高一學生講題目,我們談到了這個事情。
海斌說:“初見啊初見,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悲風秋畫扇。再美好的東西,也會隨著時間慢慢消逝吧······”
我們與海斌初識的季節是秋天,也是我們的開學季。海斌不舍得我們,但學校安排了這樣一位資深的生物特級教師去帶高三了,不然我們就是三年的師生情。
不過,時間并不能代表什么。海斌就是一位看透棋局的局外老者,想指引我們下完高考這盤大棋,但奈何我們一意孤行,等幡然醒悟,棋局已成定局。
我們幾個書很多,四個人搬六個人的書。羅飛家就在學校對面的小區,億美國際公館。
那時候的房價還沒有下跌,聽羅飛講,他家很久之前就在億美買房子了。所以我知道羅飛家境不錯,人緣也不錯。
羅飛在哪都有朋友,盡管高一的時候他都是一個人吃飯。
疫情第一次月考時,李先仁考了608分,沒錯,滿分750,他考了608,全校第一!
疫情我們考試也是在家里線上考試,切屏出去拍照搜題很正常,作文普遍在網上抄的。
我們都知道這種月考水分很足,所以看破不說破,線上學習比的是誰自律,而不是注重眼前。
后來全校上課改為了各班老師自己上課,班會每周都有一節。
記得小姚講全校的課時,被學生嘲諷了,當時我在聽,立馬懟了過去。
那女學生說:“感覺這個老師講課沒有我們班老師好。”
我立馬懟了過去:“那請您家那位老師來給我們上節課,我想上一上高端的英語課~”
那女生立馬不說話,后來又來了個男的,可能是她男朋友,為她解圍,我立馬把班上男生全喊來了。
她男朋友講:“是講的不好,新老師么,能諒解。”
我們在底下瘋狂懟他,當時可能我們班有十幾個男生在評論區噴他,后來小姚被我們逗樂了,讓我們不要擾亂課堂秩序,我們又繼續去打游戲了。
“可以不聽,但是你不能罵我家老師。你罵了,我們就罵你,回學校還要真實你。”
我在分班前,也曾說隔壁班余文哲講課好,當初不想來(6)班,想去(7)班,大部分都是因為余文哲,小部分是因為王噓噓。
我開玩笑似的同小姚講過,不過小姚對這件事有些敏感,讓我以后少講,當時的我不懂事,小姚也不說我。
我經常想請余文哲來我們班上課,小姚說:“咋啦?你們班自己沒有英語老師嗎?還要請別人班的英語老師來上課?你個負心漢你對得起我嗎?”
小姚給我臺階下,我不懂,寒了小姚的心。
老師都不希望自己的班的學生認為自己沒有別人班老師好,就好比你的父母不希望你說他們比別人差,起碼我們的父母能保我們吃飽穿暖。
什么都不學,什么都不聽,這就是我們當初的學習狀態。
小姚上英語課點我念單詞,一個單元四十幾個單詞,我擠牙膏似的念了半個小時,小姚也耐心的糾正我每一個讀音。
小姚說:“知道用網易詞典查單詞是好事情啊,可以積累很多你不知道讀音與意思的單詞,不學習的同學要好好向愛學習的同學學習哦~”
每天早上,小姚都會在英語群里發送“今天不學習,明天變垃圾”的表情包,以此來警醒不學習的我們。
下午4點醒,凌晨5點睡,我就是倒時差的“American”。
上課被點名不開攝像頭,因為沒洗頭,有可能連衣服都沒穿躺在床上。
看見自己的好朋友被點名,信息轟炸是必須的,打電話問候是必須的,題目是一個不會的。
但即便是這樣,我們依舊過的快樂,除了少了大半年的課。
我在疫情時榮登溫興院的數學課代表,溫總原來是想讓李先仁來當的,便給了我們個契機,讓我們用電腦幫他騰成績。
李先仁玩電腦玩的少,曾湛比我會,但他懶,于是就輪到我了。
我幫溫總填完成績表后,就同溫總提出了想當數學課代表。這個想法在我高一時就產生了,我與溫總關系不錯,彼此都能開的起玩笑。
他罵我,我一笑而過,我罵他,他動手打我!
溫總這個名號,不是我取的,而是鄭杰的同桌,胡靜同學取的。
一次上網課回答問題,“溫總”這個名號胡靜脫口而出,從此,溫總在(6)班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