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乳喂養故事
初乳不是陳奶,是“黃金”
老公的老家在農村,而我和老公都在市里上班。自從我懷孕后,婆婆為了方便照顧我就搬過來和我們一起住。自古道,婆媳是“敵人”,其實我和婆婆之間相處的還算和睦。可婆婆骨子里的老思想卻讓我受不了,并且她還最喜歡用她的老思想來壓制我。當然,為了家庭的和諧,我也忍過去了。可兒子出生后發生的一件事,讓我實在忍無可忍。
我是一位婦產科醫生,母乳尤其是初乳對嬰兒的重要性我是再清楚不過了。可我那婆婆硬是說產婦剛分泌出來的奶水是陳奶,孩子吃了會害病的。聽了婆婆說這樣的話,真是讓我既可氣又可笑。
婆婆這個人非常執拗,如果我堅持不聽她的話,她就會一直堅持自己的看法。而如果我聽了她的話,那豈不是讓孩子錯過了營養價值最高的母乳嗎?無奈之下,我開始向婆婆講起有關母乳的專業知識,希望以此能說服婆婆。
產婦的乳汁是隨寶寶的成長而變化,根據乳汁出現的時間不同,又可以將其分為初乳、過渡乳和成熟乳。這三者雖然都是母乳,但它們對嬰兒的營養價值則大不相同。其中,初乳是營養價值最高的母乳。
媽媽產后7天內分泌的乳汁被稱為初乳,其主要特征為:顏色為黃白色,這是由于初乳富含β-胡蘿卜素之故;較稠,因為初乳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為什么說初乳是營養價值最高的母乳呢?這還需要從初乳所具備的功能說起。
初乳能有效預防黃疸
有60%的足月嬰兒,80%的早產兒在出生后的一周內可能出現皮膚黃染,這是由于體內膽紅素沉積在皮膚表面所致,醫學上稱之為新生兒黃膽。初乳中含有幫助代謝膽紅素的成分。因此,通過喂養初乳就可以有效預防黃疸。
提供寶寶成長的第一份營養
初乳中含有大量白細胞和抗體,它可以幫助免疫力尚未成熟的新生兒抵抗各種襲擊他的病原體。其中的TFG-β不僅可以讓軟、硬骨組織持續形成、促進細胞增殖,還能有效預防皮膚過敏;IGF是初乳中含有的腦細胞成分,可以促進新生兒大腦發育,促進細胞成長和分化。EFG則是表皮細胞的生長因子,可以促進皮膚表皮細胞再生,治愈傷口。
提高寶寶的免疫能力
母親的初乳——人生的第一次免疫,不管在今后的人生中需要打多少免疫的針劑,吃多少次免疫的藥丸,初乳的免疫是最甜蜜的。初乳中含有能增進免疫力、促進細胞分裂等多種營養成分,最重要的是含有能對抗各種病原性細菌的免疫球蛋白,讓新生兒能依靠初乳來獲得免疫功能。
關于初乳的營養價值,還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日本科學家費勁千辛萬苦收集到一只熊貓媽媽的初乳,因為他想研究初乳的成分,然后仿制生產。但事實證明,無論他怎樣分析和仿制也無法達到那滴乳汁的全部成分,也無法替代熊貓媽媽的初乳。那初乳稀稀的,像綠色的菜汁,包含了人工無法合成的豐富的抗體。而熊貓寶寶只有吃了媽媽的初乳才能有存活的希望。
分娩7天后,初乳逐漸變為過渡乳。這時,媽媽可能有乳房脹滿的感覺。和初乳相比,過渡乳稀而白,是初乳和成熟乳的混合物。
2~3周后,過渡乳開始變為成熟乳。約30天左右,乳汁的成分就會穩定,蛋白質含量減少卻比例適當,而且保持在一個恒定的水平,脂肪含量增多,碳水化合物以及維生素、礦物質豐富,鈣磷比例更適于這個時期的寶寶。
成熟乳又分為前乳和后乳。前乳是每次喂奶開始時產生的,較稀薄。它含有較少的熱量和脂肪,可以在寶寶剛開始吃奶時用來解渴,是寶寶的“餐前湯”。隨著寶寶繼續吸吮,泌乳反射使后乳排出。后乳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和維生素,量比前乳少,卻富含更多寶寶生長所需要的能量,是寶寶的“正餐”。
新媽媽喂養經
孩子出生后,新媽媽很快就會分泌乳汁,然而很多新媽媽對母乳并不了解,她們往往認為初乳又稀又少,孩子吃不吃無所謂,有的甚至故意不讓孩子吃初乳。這些做法浪費了珍貴的初乳,實在太可惜。了解了以上內容,相信每一位新媽媽都不會讓我們的寶寶錯過了如黃金般珍貴的母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