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在校園里一遍遍播放,聽著,唱著,跑著,學著去飛……
感謝我正在長大。學生發言陳述了自己是一只學飛的小鳥,“當我一跨進校園的大門,那兩片金葉子吸引了我所有的目光,我來不及向她打招呼,滿腦子里就都是爺爺給我講過的老爺爺譚冠三將軍,我還來不及膜拜譚老爺爺,《長大》就回繞在我耳朵里了,我奔向我的教室,紅旗在向我招手,我又還來不及敬禮,Y字形的閣樓就笑臉相迎了,我再次來不及登梯晃悠,就迎上了老師的微笑,老師領我進教室,讓我學習寫“人”字,一撇一捺,還是一撇一捺,工工整整,唯依唯靠,看著滿滿的一頁“人”字,我才領悟老師的用意,這一撇是老師,這一捺是我,我必須要靠著幫助者才能一步步往上爬。爬到同學們面前,繼續一起爬,相互勉勵,繼續一起爬,爬著爬著就快起來了;然后老師又讓我畫自己喜歡的房子,他說畫中的房子就是你會擁有的,所以一定要耐心認真的描繪好每一處,房子的大小,外墻的版型,室內布局,窗臺幾扇玻璃,喜歡擺設的沙發,喜歡的座椅,喜歡的墻隔等,一天畫不好,就用兩天,兩天畫不好,就用三天,直到畫出自己滿意的房子,再用幾天時間給房子上色,喜歡暖色系還是冷色系,自己就是調色板,刷出自己的藍天白云大海,老師說我們畫的房子就是代表部分的自己,從此我們可以用我們喜歡的房子去交識朋友,這是老師教育我們學飛的方式。在今天之前,我們一直在畫自己理想中的房子,感謝自己這段時間的成長,畫著畫著,我就體驗到時間在我手指間溜走了,畫著畫著,我就感受到老師的愛在我一筆一劃中流動,畫著畫著,我就長成了自己理想的樣子,畫著畫著,我就感覺到有一種力量能讓我安靜、專心致志、怡情別戀,只有爭脫一切束縛才能對付老師的期待,還好我沒有放棄,而是一往情深的對房子巧思妙想,起先,我想要的空間感,一定是寬敞明亮,悠悠我心,窗臺幾凈的玻璃窗透出簡雅大方的客廳,沙發橫置在中間,廚房就在對面,酒水格是亮片,電視屏立在墻隔,后面是一間書房及游戲室,左右兩邊就是臥室,有家的溫度和棱,最適合優享生活的人,不用羨慕奇曠,你的家就是一種闊達,你和你的家相互映襯,家給你寬大的胸襟。我想有個家,做成暖羊,在幸福中徜徉,活成理想中的強者。接下來,我知道我應該怎么做了,從每個字母開始,從每個數字開始,一筆一劃的寫,一點一滴的積累,感知老師的愛和期待,去擁抱美好的生活,去創造理想的世界,從今天起,我已破殼而出,是一只正正當當的雛鳥;從今天開始,我不再嘆為觀止,我會努力學習飛翔,俯瞰生而為人的藝術,去成就“人”,成全自己。
嘆為觀止,只是一個三年級的孩子,真情實感,肺腑之言贏得全場一片掌聲,好一只雛鳥,神鳥,你就是柘溪小學的希望和驕傲,夏花般的21世紀新人,會生存,會共同生活,會做事,會求知,只為延續生命的美麗。
“人”字的終極含義,是社會“人”,小時候是依靠由父母、老師等組合的團體,當你進入社會,開始建家立業,就開始了兩性相依相戀的人生,生命因真愛而美麗,生命因真情而高貴,生命的延續高于一切。
嗷嗷待哺是農村學校延續生命最基本的方式,親眼目睹過漆黑的長夜校長們為孩子打飯打菜的情景,長長的隊伍,風高夜黑,冬至未至,卻已是霜凍枯冷,幾百人的隊伍嗷嗷叫飯,因為今天停電,食堂師傅來不及在放學前做好一大盆飯菜,學校安排學生們一個小時后吃飯,師生共同感受知青時代的苦澀,會享樂的覺得這值得回味,不看好的就會抱怨農村生活的艱難,因為校長們體驗過生命渴望延續的韌忍,與困難斗,其樂無窮,是農村孩子首要任務,幫助孩子看到光和熱,也正是幫助自己看到生命之光,一瓢一瓢裝進碗里,美在心里,最成功的教育是點燃孩子們的希望,農村孩子最需鍛煉自己頑強的生命力,知道感恩,`我們不是獨行,總有人在為我們托底,頑強的生命終將綻放,把光和熱傳遞下去,最保守的我可以做個快樂的平凡人,如果說不為一個更高尚的目標的話。
有三種人是值得我尊敬的,一是出世的智者,二是入世的強者,三是快樂的平凡人。
我既沒有諸葛亮的神機妙算,也沒有***的驍勇善戰,我沒本事,我就做一個快樂的平凡人。有運氣,就把握好機運,好好合作;沒貴人助,就努力把鐵杵磨成針,過份的說,若是你有一針見血的才能,誰都不能為難你了,你可盡情享受生命的歡愉,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公民。誠然,個別智力超群或是情商超群的雛鳥,你是上帝的寵兒,我們該為你讓路,協助你成就自己,生命的精彩因你而起,生命之光由你源傳。
做自己。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葉子,你是這個世上的唯一。總有一個角落讓你發光發熱。這最重要的是發現自己的小喜好,微幸福,心生靈動,自我實現。雛鳥要伸展羽翼,健美先生更容易聽從內心的聲音,不輕易隨波逐流,堅持自己的主宰;雛鳥要合作交流,博取人性之美,以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在不斷實現自我的過程中延續生命的希望。
看你整整花了三天時間寫“人”字,你會和同桌交流“人”字為什么要這樣寫呢,在我成長過程中,那個和我相依為命的究竟是誰,不同階段有不同的人生主題,能讓我的人生有轉折的一定是我生命中的貴人,思維方式的獨特是最“殺傷”人的武器,你點燃了別人內心的希望,延續了別人的生命,你就是出世的圣人,你的生命就是為了一個更高的理想而活,誰的命都沒有你值錢。懂得感恩的人是幸運的,因為他的人生有貴人相助,助人者自助,正是人性之美的體現,助你做個快樂的平凡人。
最美的事情是能用眼神和內心純真的人交流,課堂給了我最大的藝術。這個舞臺無條件的給了你成為圣人的理由,實現你的人生之思考,和一群有思想的人交流,是在一起創造未來。我如愿走入課堂,第一天上課,和孩子們一樣,興奮無比,看著一群陌生的面孔,情不自禁的笑臉相迎,隨后,某個同學發現了搞笑的秘密,或是看到了茅塞頓開的模型,一下子就哄堂大笑起來,使壞的同學笑得賊猙獰,他大概美其名曰:愛的藝術。課堂是死的,人是活的,搞點氣氛,能娛樂大家,甚至娛弄老師,我還真能舍命陪“君子”。正式上課了,他們還是坐得端端正正,有選擇性的占座,以便自在的與我交流。
課堂像個大森林,類似熊出沒,狐假虎威,逗趣智斗時有發生,今天上六年級數學,突然我被孩子們愚弄了,本來我生一計,想設陷井讓孩子們犯錯成功認知,結果就順著一位男同學的意思說3/4不能與3/4m 比較,突然被一女生銳利的眼神怔住了,我意識到自己被愛抖料的羅柯同學測試了,我再仔細看題目,是一根繩子分成兩段,一段是4/7,另一段是4/7m,當然是4/7的長啊,認真的數學習慣保全了我高師的形象。當我不足夠幸運時,就要不斷完善自身的專業技能,當今的教師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學會生存。沒等我下結論,眼神銳利的那位女同學就條理性的說出了個所以然,我立馬笑著附和,高度贊揚了她,羅柯同學垂下頭去,一臉不知所措,為自己甕中捉鱉的游戲失足而懊惱,課堂立馬又在我的掌控之中,他當然為自己的不取寵在和我較勁,認真對待課堂是對這一事件的深刻總結,美麗源于對追求的認真。
課堂是一名深刻的藝術,主題要清楚,圍繞這個主題有條理,有邏輯,有方法的展開,藝術性要體現三個方面的享受,視覺效果、諷刺、生命的力與熱。當對六年級探究分數計算時,引導學生探究分數乘法時,為了更好的體驗計算模型的直觀藝術,支架式教學給了我很多靈感,最直接的就是分數的幾何意義,均分的思想直觀再現,數理邏輯體現在圖上,所以我意識到了數學和美術有異曲同工之妙,這不僅僅是體現在形上,本質上的邏輯美是一致的,如果能把數學的邏輯轉化在幾何圖案中,嚴謹的數學就在創造條理分明的圖案,表達的藝術,能讓溝通順暢,溫情人性。人生若只如初見,藝術的表達,入木三分,何事秋風悲畫扇。藝術是至高無上的力量,課堂是我的舞臺,我們老師是大藝術家。這是我經歷過慘痛的教訓才明白的道理。被我實習學校的校長痛斥我的課堂主題不明確,對待課堂沒有德高為師的風范時,我慘痛的反思自己,師者,所以答疑解惑也,但我覺得自己對待課堂的態度有失嚴謹,都說治學從嚴,師者帶動學子進入圣神的課堂,在藝術的殿堂里感知未知的世界,讓我們內心世界里的那片凈土純靜美好,每個師者都有各自的個性化教學,個性魅力是學生喜歡你的課堂的唯一理由,在日積月累中的學習中,能讓教育變得高級一些,這是我的使命感,課堂的本質,吾將上下而求索,研究者是也。分數的乘除法應用題,計算分率時,我用扇形統計圖作模型,直觀感受比的意義,分率就是一張扇形統計圖,求分率就是用除法,感知藝術,升華主題,我們在認知,內心在交流,思想在進步,純數學能直觀再現,線段圖是我研究的另一個主題,如何找到有效的圖形建模給了我數學研究的方向,數學必定是邏輯的,條理的,清清楚楚的,如果說語言是感性的美,那么數學就是理性的美,思路是數學學習的第一原則,其次才是邏輯的訓練,在我以往的教學中,過于強調邏輯的訓練,而忽視了最本質的條理性的訓練,事后才發現學生們在計算模塊丟分嚴重,計算的訓練就要嚴于步驟,忠于條理,個別的計算類型還要借助直觀模型畫龍點睛。分數計算比小數的計算簡單多了,當我講過分數的簡便運算后,羅柯等幾位同學牛鼻子了,吹噓說分數的計算簡直小菜一碟,確實在思考方式上進步了一大截。
課堂的藝術性還在于學生索愛方式的獨特性,當他們端端正正坐好,睜大眼睛看著你時,其實在期待你回應同等的愛。沒有疑問,頓悟知識的生成,聽到有共鳴的解釋,感知他們茅塞頓開的愉悅。整個探知的過程,在愛和光中,圍繞一個主題分階段進行,每天達成一個小目標,昨天學習了分數的乘法,感知其直觀模型,今天學習分數的乘加、乘減混合運算,借助這個模型進一步加工,得到簡便運算模型,在此基礎上再創造,感悟建構新知,在數學的海洋里徜徉,復雜的分數運算就能融會貫通,當觸及到相似的運算時,調用記憶模型就能順利作答,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點燃孩子們的希望,老師有責任為了這個更高的理想而奮斗。
自覺是樂學最高形式的體現。這才是我真正體驗進入了教師這個行業,尊師重教成全了我的教師幸福感。或許是我因材施教的方案吸引了他們,支架式的教學具有強烈的視覺效果,把課堂主題明確了,從知識的初衷引發學生的躍躍欲試,尊重我的教學安排,積極配合課堂,例如,課后的十分鐘測試,孩子們爭先恐后,只聽見筆的沙沙作響聲,如此自覺地要檢驗學習成果,如此珍惜我的教學成果,雙贏是最理想的合作方式,課堂是需要默契的,一半自成,一半釀成,做得快的,果然效果不錯,他們的樂于表現帶給了我莫大的快樂,有時或許只是為了掩耳盜鈴,滿滿的一頁答案,天花亂墜,盡管是嘗試著寫完了,我依然認可他們的態度,在這里真正體驗到了教師的社會地位。
孩子愿意和你做朋友是樂學的又一大表現形式。美麗始于人性的羞澀,終于人性的默契。漸漸的,師生之間形成了某種默契,不盡大問于廣庭之下,因此有了特色班級,只要是真、善、美,最終都會相識,相知,相惜,你與誰有默契就會被誰溫柔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