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八,是安慶緒與張涵若成婚之日。
辰時未至,別苑內(nèi)已緊張忙碌起來。沈珍珠雖在后院也聽得見前苑奴仆侍婢走動、擺放桌椅等等諸種聲音,器樂演奏之音不絕于耳,當(dāng)真是熱鬧非凡。后院沈珍珠處本有八名兵衛(wèi),臨時又被抽調(diào)出四人到前院幫忙,沈珍珠見之暗暗欣喜,忙將安慶緒所治丸藥揣入懷中,只等木圍接應(yīng)時只身而逃便可。
眼瞅室內(nèi)漏壺,好不容易挨到巳時,猶覺今日時間過得太緩慢,何以遲遲不至午時。聽見外面動靜無任何異常,便知張涵若并無反常之舉,婚事按步就班進行之中,又不禁暗自替張涵若惋惜。
忽聽門簾響動,一抹紅霞掠入室來,滿室生輝,光彩炫目——竟是張涵若,一襲大紅嫁衣,錦繡燦爛,鮮明艷麗,映襯得那張臉兒更是美麗不可方物;發(fā)髻已經(jīng)高束,只未戴珠冠而已。
沈珍珠詫異起身:“涵若,今日是你大喜之日,怎么到這里來?”
張涵若盈盈笑道:“正因我要出閣,怕有一段時間不能見到姐姐,故特來向姐姐辭行。姐姐放心,我已囑咐侍衛(wèi)保你安全,我父兄另有居所,也不會來叨擾你,姐姐只管安心養(yǎng)病。”
沈珍珠見她鶯聲笑語,竟而全是新嫁娘的喜悅,全無前幾日的憤懣不甘,頗為驚異。只覺她若要回心轉(zhuǎn)意,也不該如此簡單,只怕她笑容之下,做出驚天動地之事來,心中十分不安。
張涵若卻若無其事的逗弄一番鸚鵡,道:“雀兒啊雀兒,我如今要走了,你須得陪好姐姐才是。”
那鸚鵡學(xué)嘴回道:“姐姐,姐姐!”
張涵若抿嘴笑笑,沈珍珠也笑起來。看她回身在幾案上慢慢倒了兩盞茶,一盞遞與沈珍珠,一盞自拿著,說道:“姐姐身體不適,涵若以茶代酒,與姐姐辭行。”說畢一飲而盡,沈珍珠只得也喝了,并說道:“吉時快至,妹妹還是快回閨房裝扮,以免誤了時辰。”
張涵若答應(yīng)一聲,卻并沒有走,眼光瞅著地面,似有話要說,又不抬頭與沈珍珠對視,那神情瞬時已變得極為復(fù)雜。
沈珍珠瞧在眼中,張口欲再喚聲“涵若”,忽覺舌頭發(fā)麻,簡簡單單兩個字已到喉間,竟然發(fā)不出聲來。她大驚失聲,直視張涵若,“你,你!”心中狂叫這兩個字,舌頭愈加僵直,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頓時心內(nèi)一片清明,知道茶水中被張涵若下了藥,竟不知她手法如此之快,自己留心注意也未發(fā)覺。
張涵若面現(xiàn)愧疚之色,微抬起左手小指指甲,甲蓋中仍殘留微細(xì)粉末。——她將藥物隱藏于指甲中,乘倒茶之機,抖落微量于沈珍珠茶盞中,立時奏效。她上前一步,扶住沈珍珠坐上軟塌,沈珍珠氣急之下,抬手狠力推她,眼瞅攘上她的衣裳,掌中卻是軟綿綿,竟不如替她撓癢,毫無力道,不得動她半分。沈珍珠這才發(fā)覺自己此時雖能抬手動腳,但四肢酥軟,只能任人擺布。不知這張涵若給她下的什么藥,竟能起到如此功效。
頭中暈眩恍惚之感愈來愈烈,只見張涵若“撲”的聲,直直跪至沈珍珠面前,嗑了個頭,眼中瑩瑩有淚:“涵若對不住姐姐。但涵若別無他法,當(dāng)日我與安慶緒定下約定,我保姐姐平安,他設(shè)法取消婚事,但他背信食言,涵若只好請姐姐代嫁于他。姐姐一直是他心中所愛,唯有姐姐代嫁,待大禮既成,就算發(fā)覺新娘并非我,他求仁得仁,只會更加欣喜,必可求得陛下不遷怒我張氏。現(xiàn)時全天下都以為沈妃娘娘已死,姐姐安心嫁給他,以晉王妃全新身份生活,安慶緒定會百般呵護于你。姐姐所中之*,十二個時辰內(nèi)必解,對身體無損,不必?fù)?dān)心。”
沈珍珠此時心中尚明白清醒,只恨恨瞧著她,急悔交加,萬不料今日得此結(jié)果。
張涵若不敢與她對視,又嗑個頭,起身擊掌三下,幾名喜娘打扮的捧著珠冠、大紅蓋頭等嫁娶之物入內(nèi)。
張涵若脫下大紅嫁衣,露出內(nèi)里一身湖藍色精干短裝。幾名喜娘手腳利索,三下五除二的為沈珍珠換上嫁衣,挽好發(fā)髻,戴以珠冠。沈珍珠頭腦更加恍惚迷離,似是所遭一切與自己毫不相干,迷迷糊糊任她們?yōu)樗麨椤Kc張涵若身形高矮本就相近,這身嫁衣穿至其身,竟是十分合體。
張涵若厲聲吩咐幾名喜娘道:“余下之事,你等便按我前日所教處置。”
喜娘均喏喏應(yīng)是,對張涵若探很有幾分害怕恐懼,張涵若點頭道:“好,若是拜堂前出任何差錯,你們性命難保,可知道了?”
喜娘均齊聲應(yīng)是,一名年紀(jì)較大的上前便將大紅蓋頭覆在沈珍珠頭上,另一名也忙上前,二人一左一右,強自扶起沈珍珠往室外走。沈珍珠身不由已,明知她們是扶自己去張涵若的閨閣,等候娶親之花轎上門,也只能亦步亦趨向前走去。院外眾人都是看著張涵若穿嫁衣入內(nèi)的,此時見新嫁娘盛裝蓋頭出來,直以為沈珍珠便是張涵若,不疑有詐。
進得張涵若閨閣,那些喜娘自扶沈珍珠坐于床塌上,在旁人看來,新嫁娘已準(zhǔn)備妥當(dāng),羞澀等候花轎。
“我看看張姐姐今日漂亮不!”薛鴻現(xiàn)的聲音在室內(nèi)響起,沈珍珠的大紅蓋頭微微一動,薛鴻現(xiàn)正要揭開蓋頭,喜娘在旁斷聲呼道:“薛小姐,千萬不能!”
薛鴻現(xiàn)指蓋頭的手停滯,俏臉帶著不解,偏頭問喜娘:“為什么?”
喜娘哎呀呀的一笑,將薛鴻現(xiàn)的手拉開,笑道:“新嫁娘的紅蓋頭,必須得新郎官來揭,薛小姐若是掀了,最不吉利!”薛鴻現(xiàn)一吐舌頭,又道:“張姐姐和我說說話總行吧,張姐姐你怎么一聲不響的坐著,不理鴻現(xiàn)?”
喜娘忙道:“新嫁娘累了,薛小姐別驚擾她。薛小姐今日是伴娘,也須好好打扮一番。”
薛鴻現(xiàn)笑逐顏開:“我也要打扮嗎?”見喜娘認(rèn)真點頭,叫道:“好,好,好,快幫我打扮漂亮一些。”
喜娘道:“薛小姐人生得好,怎么打扮都美,請小姐隨奴婢去別室梳妝。”已然輕輕巧巧支開薛鴻現(xiàn)。
“吉時已至!”隨著室外司儀高喝,兩名喜娘一左一右將沈珍珠攙起便往外走,一名喜娘還對薛鴻現(xiàn)道:“薛小姐,快些跟上啊,別誤了時辰!”
薛鴻現(xiàn)“啊”的答應(yīng)著,半懂不懂跟在沈珍珠身后。
別苑正門,安慶緒紅袍高馬,薛嵩為迎親副使,策馬立于安慶緒旁,身后花轎錦簇繁美,鞭炮聲和喜樂聲喧天而作,隨行人員孔武精神,綿延逾坊,陣勢極為壯觀盛大。眼見張涵若的父親張成明、兄長張保越邁步在前,新嫁娘被扶攙著在后,均由府門而出,安慶緒目中神色依舊清泠,一言不發(fā)的坐于馬上,那淡然神情與今日的喜慶氣氛十分不符。
張保越長相粗魯,年過三旬,渾沒有張涵若一絲半點氣質(zhì),上前大大咧咧打了個哈哈,對安慶緒道:“老弟,咱們現(xiàn)在真成一家了!”安慶緒瞟他一眼,嘴角微微上翹,算是勉強擠出一絲笑容,并不答話。
張保越討個沒趣,頓時火氣上沖。張守珪鎮(zhèn)守幽州多年,平定過契丹可突干及其余黨叛亂,昔日任監(jiān)察御史佐哥舒翰守潼關(guān)的當(dāng)朝大詩人高適所作詩云“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即是極言張守珪當(dāng)年的功勛。張守珪雖故去多年,但張氏在幽州根基深厚,向來為所欲為、姿意行事,無人敢有仵逆,故而氣焰囂張。張保越極是火大,被安慶緒所為嗆著面子下不來,滿面絡(luò)腮胡子一翹一翹,臉漲得通紅,眼珠瞪得快掉下,隨手朝身側(cè)石獅獅身重重一拍,力道奇大,所拍之處石料碎斷,竦竦的墜落粉屑,似是朝石獅喝罵道:“他娘的,小畜生妄自尊大,我還奈何不了你?”
安慶緒目光一凜,扔鞭下馬,趨近喝問張越:“你罵誰?”
張保越滿不在乎的雙目向天一翻,叉腰答道:“小畜生問誰?”張保越之父張成明在旁聽著,他手握重兵,慣常飛揚跋扈,別說安慶緒,連安祿山也并未全然放在眼里,象這樣的爭吵斗嘴,往日他只會推波助瀾,隨張越去鬧。但今天日子不同,此番鬧得實在不象話,急喝道:“越兒住口!——”
“口”字還沒落地,聽張保越“啊”的一聲,聲音短促而凌厲,尚未反應(yīng)過來,面上猛的一激,有膻腥之物濺得他滿面皆是,他隨手朝面上一拂——滿掌鮮血!胡亂拭開眼簾血跡,霍然見安慶緒長劍浴血,收劍蔑然一笑,手指輕彈劍身,發(fā)出“錚錚”之響。張保越胸前破了個大洞,血如泉涌,雙目圓瞪,臉上渾是不可置信,“蹬蹬蹬”連退三步,慢慢癱軟在臺階前,一動不動。
“你——”張成明怒視安慶緒,這一驚非同小可,提袖就拔腰間劍,一摸之下,卻輪了個空——原來今日是大喜之日,他并未佩劍!電光火石之間,聽得安慶緒一聲冷笑,他驀的喉間一緊,一句話再不能說,昂天便倒于府門正中,“撲楞”掙扎兩下,立時氣絕身亡。
一枚精小細(xì)致白羽箭翎猶在他喉間瑟瑟晃動。
十步開外,薛嵩搭箭引弓,又一箭其勢如電,直指身著新嫁娘衣裳的沈珍珠。那弓,那箭,均是精工巧制,正宜藏于袍裳之下。然而,再細(xì)致小巧的弓箭,亦可是殺人的利器,陰謀的權(quán)柄。就好似再小再隱匿的欲望,亦可進則改天換地,退則傷人于無形。
這一箭,薛嵩對準(zhǔn)沈珍珠咽喉而發(fā),必要置她于死地。沈珍珠此際頭腦已全然迷亂,渾渾噩噩,毫不知周遭發(fā)生何事,只因兩名喜娘攙著呆呆佇立。
在所有人眼中,這大紅蓋頭之后,便是張涵若——幽州張氏世上僅存的傳人,殺了她,一切都可名正言順。哪怕,她只是區(qū)區(qū)女子。
薛嵩百步穿揚,威震三軍。這一箭,當(dāng)例無虛發(fā)。
此時變起猝然,安慶緒與薛嵩連殺張氏父子二人,均在瞬息之間,毫無征兆,令人屏息。
“小姐小心!”幾名反應(yīng)快捷的張氏兵衛(wèi)、屬將高聲呼喝示警,一名忠心兵衛(wèi)合身撲向薛嵩。
失以毫厘,謬以千里,這一箭已脫弦而出,誰可相救?
說時遲,那時快,突見沈珍珠身前紅影一晃,一只纖纖小手順手一攬,聽見“錚”的風(fēng)響,那枚箭正被夾在食指、中指之間。女子紅妝嬌美,笑靨如花,回眸處雙髻彩色緞帶隨風(fēng)飛舞,——正是薛鴻現(xiàn)。
薛嵩回劍劈翻襲來的張氏兵衛(wèi),沖薛鴻現(xiàn)喝道:“鴻現(xiàn),還不快到爹爹這邊來!”
薛鴻現(xiàn)卻笑著搖頭護在沈珍珠身前:“爹爹,我決不能讓你們傷了張家姐姐!”
她這句話不啻于提醒,在場的張氏兵衛(wèi)和將屬如夢初醒,一中等身材著長袍男子高喝“保護小姐”,當(dāng)先護于沈珍珠身前,在場張氏兵衛(wèi)紛紛亮刃。
安慶緒退后一步,朝身后猛一揮手,忽聽得兵甲之聲大作,身后隨從扔下手中器具旌旗,嘩啦啦由紅色喜袍下拔出亮锃锃的兵刃,動作麻利干脆,堪的是訓(xùn)練有素。
此時已是正午,雙方兵刃鋒利之氣映著日頭,泛起一片寒光閃爍,別苑前原本鑼鼓暄天,喜慶無比,轉(zhuǎn)眼竟是劍拔弩張,滿天滿地肅殺之氣。
“殺人了,打仗了!”原本不多的圍觀百姓見勢不對,狂呼狂奔,頃刻散得干干凈凈。那兩名喜娘早被嚇得臉色青白,“啊”的聲撇下沈珍珠,沖下臺階,欲與百姓一同逃跑,沈珍珠無人扶攜,身子發(fā)軟,薛鴻現(xiàn)忙上前一把攙住她,心里嘀咕張家姐姐定是遭逢大變,心中傷痛,無法站穩(wěn)。婚禮明明已不能成,“張涵若”何以還不自行取下紅色蓋頭?莫非象喜娘所說,仍有忌諱,當(dāng)下她亦不敢去取“張涵若”的紅蓋頭,隨口高聲問奔下臺階的喜娘道:“哎,現(xiàn)在可以取下蓋頭了嗎,不會不吉利吧?”
話音剛落,聽見兩名喜娘“啊”的先后兩聲慘叫,已被安慶緒手下兵衛(wèi)刺死。
“奉皇上手諭,張成明父子驕縱妄為,蓄謀反叛,著即格殺勿論,張氏兵卒如有不降服歸順者,立斬不赦!”
安慶緒一聲令下,手下兵衛(wèi)齊擁而上。張氏兵丁均駐于長安城郊,此時在太子別苑人馬不過二三百人,安慶緒所帶人馬逾千人,頓時將別苑門前張氏人馬團團包圍。
薛嵩又急又氣,高聲對薛鴻現(xiàn)喊道:“乖女兒,快過來,小心刀劍無眼。”
薛鴻現(xiàn)仍是搖頭,道:“張姐姐一家對爹爹有救命之恩,爹爹恩將仇報,鴻現(xiàn)不屑!”
安慶緒冷冷一笑,側(cè)頭對薛嵩道:“你這女兒年紀(jì)雖小,倒有幾分俠骨。……皇上已下詔令,若平定張氏之亂,許你靖國大將軍之職。薛將軍,此時此刻,你須早下決斷,是要大將軍之印,還是要女兒。”
薛嵩訕訕一笑,又聽安慶緒說道:“她又不是你親生女兒,既執(zhí)意要護張涵若,就是要與你決裂,你這虛報的義父,何必做這樣兒女情長之念。”
薛嵩冷汗沁出,心道鴻現(xiàn)雖不是自己親生女兒,且來歷不明,行為古怪,但幾年來朝夕相處,怎不有幾分親情?女兒和官職,他兩樣都想要,若能兩全其美最好,一時腦中暈亂,不知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