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有才嘴里叨著根茅草,神色自若的站在一個山坡上。</br> 他身邊跟著一個日本武士,這人叫益田之助,是益田家的心腹家將,精通明語。</br> 德川家光第一次召集各大名藩主開會時,益田家和平戶藩一樣,都沒人去,他是打算和松蒲一起對抗幕府的。</br> 后來松蒲隆信派人送信,我可以不去,你們要去,假意支持他,到時可以背后捅一刀。</br> 益田家一想有道理啊,于是第二次德川征兵,益田男就領了一千騎兵去幫忙了。</br> 太田資宗當然也不信任他,大手一揮,讓他押運糧草。</br> 太田資宗敢這么做,是因為不知道明軍還有騎兵在他們國內藏著。</br> 原本明軍的騎兵是很難藏身的,必竟到處都是有日本國民,但有益田家幫他們藏著,所以太田資宗根本不知道。</br> 益田之助這時小聲道:“算算時間,他們今天中午應該到津山左右,然后要經垂水,新見--”</br> 說到這里,他笑了:“最好的伏擊地方,就是垂水。”</br> “垂水離這里有多遠?”袁有才笑問。</br> “咱們全是騎兵,過去大概半個時辰不到,但是。”益田之助又道:“路上可能會被庶民們發現,所以我建議,不要換裝。”</br> 袁有才低頭看看自己,啞然失笑。</br> 原來他現在外面套著日本的盔甲,頭上的帽子還是旅順的,另馬背上掛著一個日本的帽子。</br> 他不喜歡日軍的帽子,熟鐵做的,而且輕薄,防御力很差。</br> 他回頭一看,身后一千騎兵,正站在山坡下,有三百多穿的是日軍衣甲。</br> 穿日軍衣甲的都在外圍,從而擋住里面的明軍。</br> 有明軍以為要打仗了,正下馬準備脫衣服,脫掉日軍衣甲。</br> 袁有才大聲對后面道:“先不要脫,還要跑半個時辰。”</br> “準備了,全軍出發。”</br> 很快,一千精銳往東而去,中間全是明軍裝備,外圍則是日軍衣甲,看上去如同日軍騎兵一般。</br> 正如益田之助所說,路上不時遇到當地庶民。</br> 有庶民看到他們以為自己國家軍隊,還會揮手。</br> 也有人冷冷看著他們,目無表情。</br> 但這樣的好處就是,沒有人以為他們是明軍,那就不會有人去報信。</br> ------</br> 垂水以垂水河為名,一條長約六七里的河道經過當地,河道左側(南面)就是官道。</br> 這是柳生內必走之路,因為他們帶了火炮,不走這條路,很難運炮。</br> 官道的南面是一片田地,也是連綿好幾里,中間有個巨大的山坡,約一百多米長。</br> 從官道看過來,自然看不到山坡后面有什么。</br> 當天上午九點前,袁有才的騎兵就到了這山坡后面。</br> 他看了下地形,果然是個很好的伏擊所在。</br> 騎兵從山坡上沖下去,不到一百米,簡上就是轉眼就至。</br> 唯一麻煩的是,過來后發現很多庶民在田里。</br> 益田說都是是赤目盛和的庶民,這邊是赤目家的地盤了。</br> 赤目盛和是幕府親信,袁有才自然不客氣,統統抓了起來,防止走露風聲。</br> 接著袁有才開始安排,他和益田估算著日軍還有一小時左右會到。</br> 當下先等了半小時,這時,有哨兵回來報告,已經用望遠鏡看到日軍哨騎先到了。</br> 眾兵甲趕緊全軍安靜,并把所有馬嘴用布包扎起來。</br> 騎兵們紛紛安慰自己的馬,安靜,安靜。</br> 丁毅的騎兵實戰經驗不多,但是從第一天到旅順就開始訓練,已經幾年下來,所謂熟能生巧,現在大部份也能算半個精銳了。</br> 很快,趴在山坡上的袁有才看到日軍先鋒哨騎。</br> 但日軍這時都在國內,而且一路過來幾天沒有看到過明軍,所以眼下十分放松。</br> 那些哨騎根本不到處跑,到處看,就沿著官道走。</br> 袁有才看的暗暗搖頭,這要是他的騎兵哨騎,不管是在那,只要在外打仗,肯定要到處跑看,像這種山坡后面,必須是重點巡查的。</br> 十幾個哨騎分三批,很快經過袁有才他們視線,往更遠的地方去了。</br> 益田之助看了也笑:“這些哨騎,都是柳生家的人。”</br> 意外之意,咱們益田家不會這么沒用的。</br> 袁有才想了想,微笑道:“益田藩主深明大義,咱們丁大人說了,以后當與益田家,共享一切。”</br> 益田之助大喜:“還請袁將軍多多美言。”</br> “這是必須的。”兩人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br> 又過了片刻,哨騎回來報告,日軍前鋒騎兵快至。</br> 在寬廣的路上,日軍是把騎兵分護兩翼。</br> 現在這道官道北邊是河,南面是田,所以已紛在前后。</br> 前鋒有五百騎,距離這邊已經不遠。</br> 袁有才揮手叫來一名把總,囑附幾句,把總點頭,很快領了一百騎從左側饒下了山坡。</br> --------</br> 柳生內還和益田男走在一起,剛剛益田男提議造飯休息,已經接近中午。</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