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人在當地打擊敢與反抗的原住民部落(有生番和熟番之分),和其順從的原住民部落訂定協約,確立荷蘭人為領主、原住民和移民明人為封臣的封建關系。</br> 他們把當地所有的田地收為已有,向當地百姓收取高額的地租,每甲田(約合十一畝)年收租為上田十八石,中田十五石六斗,下田十二石二斗。</br> 說到這里,丁毅示意他停下,然后緩緩道:“我們在濟州島,每畝田收三成,已經算是高稅。”</br> “大員十一畝田,要交稅十八石,稅比我們還要多。”</br> “而且產量在畝產三石到四石之間,產量非常高,約等于我們東江鎮兩倍。”</br> 眾將神色興奮。</br> 趙大山馬上嚷嚷起來:“特娘的,這么好的地方,怎么能讓夷番占著,當搶過來。”、</br> “搶過來。”會議室里頓時鬧哄哄的大叫起來。</br> 等他們交過之后,阮思青又繼續道:“他們的基層軍官和軍士待遇非常之差,沒什么戰斗意志。”</br> “百姓交的租挺高,民心不穩。”</br> “如果我們能攻下來,馬上可以得到一個巨大的制糖基地,且擁有非常好的優質貿易港口,更關鍵是,他就在鄭芝龍的對面,我們強大的步營,不用一天就能到達福建沿海。”</br> 最后這段話才是關鍵。</br> 糧食什么都是假的,丁毅現在要考慮兩年后,鄭芝龍翻臉,要是想在海上打擊他,他怎么辦。</br> 丁毅現在一年海上貿易兩百萬出頭,全年開支又要一百多萬。</br> 幾乎九成的收入來自海上。</br> 如果鄭芝龍在海上把他打敗,丁毅立馬要破產。</br> 當然,丁毅也不想和鄭芝龍打,不到萬不得已,他不想自己人打自己人。</br> 此時丁毅長嘆道:“鄭大哥對我恩重如山,在我們最困難的時候,也是幫過我們的。”</br> “但世事如棋,變化莫測,誰也想不到會發生這種事。”</br> “虎爺死了,什么也不能挽回,我實在是不想和鄭大哥兵戈相見啊。”</br> “我的想法是,占了大員后,咱們的步兵可以朝發而夕至,任何一個岸口都能登陸到福建大陸,鄭大哥到時一定會好好考慮,要不要和我們翻臉。”</br> 拿下大員就等于在鄭芝龍身邊扎了個釘子,到時,你不打我,我也不打你,你若打我,我也打你,只要能把兵馬運到福州泉州,鄭芝龍只有往海上逃的份。</br> 鄭芝龍這人很念鄉的,老家房子都造好了,你讓他再到海上當海盜,這能肯嗎?</br> 丁毅說到這里,就等決定要拿下大員。</br> 在場文武全都支持。</br> 這些年他們占登州,打日本,打朝鮮,占濟州,每次的決定,都會給旅順帶來極大的好處,讓他們發展越來越快,兵馬越來越多,銀子越來越多。</br> 所以所有人都知道,大員對他們同樣重要。</br> 此時丁毅臉色凝重起來,大聲道:“鑒于大員的重要性,我要成立專門的駐大員部隊。”</br> “趙大山。”</br> “到。”趙大山馬上反應過來。</br> “你以后,要給我好好守著大員。”原來丁毅要把趙大山派到大員去。</br> 趙大山愣了下,他一直想出來帶兵的,但這次有點突然:“那情報司?”</br> “情報司交給路超,你已經干了好幾年,要換換位置了。”丁毅不動聲色道。</br> “諾。”趙大山咧嘴一笑:“老路,以后交給你啦。”</br> 路超滿臉喜色:“要向你好好討教,好好討教。”</br> 接著阮文龍匯報了東江鎮的現壯。</br> 經過六年多的發展,東江鎮丁毅地盤內,目前人口人,其中18-35歲青壯多人,18歲以下多人,35-45歲男子多人,45歲以上男女多人,18-45歲女子人。</br> 會上還說,從去年開始,還統計每年新出生嬰兒。</br> 大伙聽到這么多精壯,都是眼睛大亮,在武將們的眼里,這些可都是兵源啊。</br> 這些年為了提高東江鎮的人口,宣傳司每年都組織男女聯誼,組成了諸多家庭,并鼓勵多生子女,僅去年新生并存活的嬰兒就達到4890人。</br> 今年新建北溝城,明年要把白云城建好,這兩個城建立起來,后金就不可能大規模進入復州和金州一帶,建設司和后勤司還準備開始在黃骨島堡邊上新建金骨城。</br> 金骨城位置與永平在一條水平線上,正在守住東線。</br> 以后后金兵想入復州和金州,要么從北溝,要么走白云山,現在這兩地方都被筑了城,他們只能繞遠路,從東線黃骨島海邊過來。</br> 黃骨城建好后,后金三條能進復州金州腹地的線都被封了,除非盡起大軍,小股兵馬肯定不能深入,一入就容易被圍死。</br> 這樣丁毅在金復兩州中間的大量空地,不但可以囤田,還能住人,所以今年后勤司會加大引入災民,爭取到年底,人口突破45萬,明年年底要突破到50萬。</br> 人口多了,需要的糧食多,壓力大,但也同時代表著兵源多,勞力多,只要丁毅能養的起,對東江鎮來說,自然人越多越好。</br> 阮文龍接著又道。</br> 眼下旅順南關口以南是旅順最早的囤田,也是目前最安全的,就算后金打進金州復州也影響不到那邊。</br> 那邊目前16萬畝,另皮島上目前囤了2萬畝(之前丁毅目標囤5萬畝的,后來發現上面的地實在不行,地里全是沙石,難怪當初毛文龍也囤的不好,只能勉強囤到2萬畝),但他們占據鐵山之后,從鐵山往南一線,又囤了2萬畝。</br> 另外金州和復州以南原后金地盤,囤了18萬畝,然后還有長生島等大島,豬島等各小島,七七八八加起來,有1萬畝左右。</br> 整個東江鎮現在的良田共有39萬畝。</br> 去年冬天天氣嚴寒,凍死好多麥子,夏收不算理想,才收了5萬石不到,但今年秋收長勢不錯,雖然后金兵剛剛打進來,損失了一些,但估計50萬石能收到,全年可以收到55萬石,另借朝鮮提供的20萬石糧中的10萬,全年實收65萬,加上東江豐富的魚類,養活東江40萬人勉強夠。</br> 而且丁毅保持著幾十萬石的儲存糧,實在不夠,還能用儲存糧。所以東江鎮現在不用朝廷也能自我輸血養活。</br> 明年夏收能保證產量的話,可以不用朝鮮的糧食(那邊的糧食,盡量要用在濟州島上)。</br> 眾將聽的大喜,很多人都喜笑顏開。()明末之席卷天下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網最快。</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