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跳猛地加快,握著書的手都下意識地緊了許多,本能地我又抬頭看了一眼屋中坐著的那雕像。</br> 雖是木雕,但我有種感覺,它的雙眼好似在注視著我。</br> 深吸了一口氣,我定下神來繼續往下翻閱。</br> 這明顯是丘處道所寫下的雜記,字體雖小,卻隱約透著一股滂沱大氣,和外頭的丘處道觀星宅牌匾極為相似。</br> “茲入山野無數,見奇尸百具,當世之兇尸最甚者,唯有眷陽陰尸。”</br> “葬者,之乘生氣也,喪者當生氣斷絕,葬入生氣之穴眼,尸不腐。”</br> “活尸不亡,怨念之氣藏于胸中,如行尸走肉,逐漸腐化,或是怨氣更甚,化作白黑血青,往往兇厲一時,成一方之禍。”</br> “眷陽陰尸乃為帝王之骸,生者求方四處,圖求長生。”</br> 看到這里的時候,我整個人更為震驚。</br> 古往今來的確不少帝王,都想要長生不死,真的如同百官朝拜一樣,活至萬歲。</br> 千古一帝病死于東巡求藥之路,太宗皇帝吞服丹藥而亡,徽宗則自稱道教道君皇帝……</br> 我萬萬沒想到,眷陽陰尸竟然是帝王遺骸,這豈不是說明丘處道曾進過一個皇陵?</br> 強忍著呼吸的急促,我繼續往下看去。</br> 再下方,便是關于眷陽陰尸的詳細描述了。</br> “其為求長生,命方士煉丹,或以奇尸老尸之油,骨,肉,甚至濕尸之血,善尸之丹。”</br> “食丹,吞肉,更甚者殺子取心佐藥而食,卻往往適得其反,方士不通風水術。”</br> “天下風水,陰陽相輔相成,尸之大陰,常年攝取以陰身便至陰,胸中求生,心中眷陽。死時痛苦萬分,氣難咽下,故食以活人陽精,一日缺則兇殘盡露。”</br> “吾見其尸,頓生念想,此尸若是成守墳之尸,可使吾之墳塋無人可破,墳塋不破,便庇佑羌族千年,必有更甚者,研透羌族之風水術,強過葬影觀山。”</br> “眷陽之尸以生氣為食,胸中余氣不散,我倒是成全其當年求長生之念想,倒也算是了卻帝王之念,于心快哉。”</br> 這雜記前兩頁便是記載這些內容,我再往后翻,就是其他尸體的記載了。</br> 本來我心情不錯,第一本書就找到關于眷養陰尸的記載,可現在看完了,我心里卻感到很壓抑。</br> 眷陽陰尸的來歷,他的兇殘之處,基本上雜記中寫得清楚明白。</br> 可關于怎么對付它,丘處道卻沒寫……</br> 轉念一想,他不寫也正常,他用眷陽陰尸守墓,又用自己的墳塋風水庇護羌族,若是他寫出來了,那羌族之中有叛徒,豈不是直接破了他的墳?</br> 更何況,羌族之中當真有叛徒,便是如今的楊下元……</br> 要是他記載寫出來,恐怕就沒有今天我再來讀這典籍的可能,楊下元早就拿到善尸丹,同樣得到丘處道的葬影觀山了。</br> 當然,雖說我能想得通,但是心中還是略有失望。</br> 放下這本書之后,過了許久,我才整理好了思緒,開始翻閱其他的書籍。</br> 此時我念頭已經很簡單,沒有法子,那就只能硬破其尸,不曉得我和陳瞎子,加上柳家道士夠不夠看,如今多看一些丘處道的書,說不定能找到一些方法,至少讓我對陰術風水了解得更為透徹,這必定也會讓我的陰陽術強橫不少。</br> 時間過得飛速,當我看得眼倦口干,甚至感覺腹中空空的時候,我才回過神來。</br> 此時我身邊已經放著一摞打開過的書了。</br> 這些書都是古籍,和現在的書不一樣的就是,古籍薄了很多,并且單頁內容其實不多,加上風水術我大部分了解,看起來反倒是比想象中更快。</br> 這會兒我才發現,屋門不知道什么時候開了一條縫,那里夾著一個老式的飯屜子。</br> 柳昱咒來過了?我竟然沒有絲毫察覺……</br> 我去門口取飯屜子時才發現外面天已經亮了,不知不覺間竟是已經過了一整個通宵……</br> 柳昱咒應該是放下飯屜子就離開了,也不曉得楊興和顧若琳被弄來了沒有。</br> 我多想無益,畢竟有整個柳家道士的人來兜底,應該出不了岔子。</br> 饑腸轆轆的打開飯屜子,里頭的吃食倒是豐盛,清炒的菌類,甚至還有松茸,一些我說不出名字的肉,總歸不是雞鴨魚豬,也不是牛羊肉。</br> 飽餐一頓之后,我出了屋子,緩神的同時,將這宅院走了一圈,除卻了藏書所在,客房堂屋,休息的臥房,獨立在外的茅房,院中水潭旁的六角書亭,這里的一切,才真的是古色古香。</br> 解決了三急,我腦袋昏昏沉沉,困頓得不行,就去臥房躺下,睡了一覺。</br> 這一覺我睡得格外舒暢,當我醒來的時候,更是覺得精氣神飽滿,走出房間,不知不覺間,又已經快到日暮西山了。</br> 這一次我沒有待在那屋子里一直看書了,而是抱出來了一大堆書,走到了那水潭旁邊的書亭坐下。</br> 這完全是我下意識的行為,同樣我還有所念想,因為昨夜看過的書中,不僅僅有正常的一些風水術搜集,還有關于一些星象的描述,不光是一些偏門古籍,也有丘處道的手札。</br> 當然,這要配合葬影觀山才可以看得明白。</br> 如果沒有葬影觀山,那看了手札就是云里霧里。</br> 同樣,我心頭還有一個猜測和疑惑。</br> 我曉得楊下元入山的兩個目的,一個是善尸丹,他求不死,另一個就是葬影觀山。</br> 丘處道死了,卻將葬影觀山帶入墳塋之中,不留在羌族,這本身就是一個不對勁的地方。</br> 那這樣一來,羌族的葬影觀山不就早已斷絕了么?</br> 可這也不可能,丘處道那么在意羌族,死后墳塋都是要庇護羌族千年,他絕不可能讓自己辛苦鉆研的葬影觀山就此斷掉傳承。</br> 我心中有兩個猜測……</br> 一來,這個葬影觀山的傳承和髻娘有關……</br> 二來,便是柳昱咒能夠自由出入這丘處道觀星宅,說不定丘處道在披髪鬼中的墳塋,也有出入之法!</br> 每一代,應該只有一個人能知道怎么進去,那就是當代羌族風水先師。</br> 楊下元當初背叛,或許他還不知曉怎么進入其內。</br> 這兩個猜測,都有極大的可能!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