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在朝為官者, 沒有誰能做到寧遠侯此般權勢鼎盛。
身居高位,手握重權,真正打動人心的便也不再是什么昂貴奢華的東西了。
江恕深覺此生有愛妻阿念相知相伴, 有兒子,已是莫大的榮幸, 因而只要是她們,哪怕只一句簡簡單單的話, 他心中就歡喜至極,遑論今日, 他看到了許多許多的心意。
阿念從來都是大大方方的,愛就是要“夫君”每天都掛在嘴邊,對一個人好便是豁出命的好。不似他, 口是心非, 落在舉止行動的永遠比說出口的要多。
常念也知曉,聽江恕親口道一句“喜歡”不容易。
畢竟這么多年,他的喜好鮮少袒露于語言。
在南院看過禮物, 江祈便拉著父親要回去, 興奮道:“爹, 娘還給您煮了長壽面,不過面條是我揉的!”
江恕無奈笑笑,小屁孩除了添亂, 還能揉面條?常念推推他,他才道:“好, 去嘗嘗。”
十多年了,常念的廚藝也就止步于一碗長壽面, 算是勉強拿得出手。
江恕吃完, 連湯汁也喝干凈了。
江祈是個小話嘮, 許是今日父親難得和顏悅色,話頭比往常多。不到一會兒就問:“如何如何?”
“爹爹喜歡不喜歡?”
“明兒我要給曾祖母也煮一碗!”
“到時還要爹爹幫忙……”
江恕百般無奈地拎起他后領子,將人放到一邊,只覺聒噪極了。
常念在身后輕輕咳嗽一聲。
江恕耐著性子道:“晏清,今日的晚練可免,早些回青松院歇息罷。”
“可我還想和爹娘說說話呀。”江祈委屈皺眉,神態(tài)簡直和常念是一個模子里印出來似的。
常念過來握住他肩膀,聲音柔柔:“咱們不聽你爹的。”
江祈瞬間展露笑臉:“好!”他心里明鏡兒似的,別看父親兇巴巴的,可家里母親說話最管用!
也果然,江恕蹙了蹙眉,最后只微不可查地嘆息一聲,沒有再說半句不行。
一家三口敘話,其樂融融。
到了酉時,江祈困得打了個哈切,趴在母親懷里闔上眼。
常念抱起孩子,竟覺有些抱不動了。
江恕從她手里接過來,卻是輕而易舉,拎個小包子一般,低聲道:“我送他回去。”
常念點點頭,與他一同去青松院,給兒子擦了臉蓋好被子,才緩步回來。
這時候,江恕也終于可以好好和夫人說會話了。
“下回莫要忙活了,我情愿你在我懷里多待會。”
于是常念乖乖地靠到江恕懷里,開解道:“此前敘清的腿一直不見好,如今調理過來,能行走無異,從前的自責歉疚也該放下了。哪有人不愛過生辰的呢?我想讓你開心些嘛。”
“嗯。”江恕親親她柔軟的臉頰,又親親嘴角。
常念倏而想起來:“再過兩年,侯爺真的要蓄須了。”
江恕眉心微一蹙,卻道:“不蓄又如何?”
常念不禁莞爾一笑,從他身上起來,去拿竹筒里的畫卷,展開,笑道:“不蓄的話,自是可以省些墨水了。”
畫卷上,是江恕正襟危坐于書房,垂眸批閱軍報,英姿俊朗,氣質剛硬。
小書房里還有一沓裝裱精美的畫卷。
每年,常念都會親自給他畫一副。
江恕笑了笑,拉她坐在腿上,夸贊:“阿念的畫技愈發(fā)精湛。”
常念嘴甜:“不敵侯爺一半英姿。”
江恕笑意漸深,拿走她手里的畫卷放下,親吻而上。
-
秋末將要入冬的時候,京城里再度傳來太上皇病重的消息。
虞太后寫給女兒的信,也提過幾回。
自上次一別,已是數年未見,江祈出生,她們也都未曾回過京。此番趕在入冬大雪封路前,必要回京探望了。
江祈對繁華的京城向往已久,也十分想見見皇宮里的舅舅舅母、外祖父外祖母。
從一封封寄過來的書信來看,舅舅是個儒雅隨和的帝王,舅母賢惠溫和,多次提起表姐和表弟們,外祖母更是想念他,日日要看著畫像才好,至于外祖父嘛,有些捉摸不定,不過言辭間幽默風趣便是了。
這日書院下學,江祈和時佑一同向宇文老先生告假回京。
先生應允,二人便收拾書本準備回府了。
門口傳來一聲含著哭腔的“晏清哥哥。”
江祈眉心微皺,當時便放下課本回身,拉住比自己矮半個頭的小女孩:“誰欺負你了?”
時佑也急忙跑過來:“等會我跟阿祈去教訓他!”
“不是。”敘予晴抹著眼淚搖頭,眼眶紅紅的,哽咽道:“我聽祖父說你們要去京城了,那就剩我一個人了……”
時佑:“我們去看看皇外祖父,要不了兩個月就回來了,到時候給你帶好玩的。”
敘予晴嘴邊一癟:“兩個月,好久。”
江祈從胸口掏出錦帕給她擦了擦眼淚,問道:“帶你一起去,成不成?”
聞言,敘予晴哭聲戛然而止,抽泣問:“我也可以去嗎?”
江祈道:“夜里我問問父親和母親,再與敘伯伯商議一番,倘若可以,必然帶你一同。”
“晏清哥哥真好。”敘予晴抱住他胳膊,頓時轉哭為笑,眼睫上淚珠都還沒干呢。江祈給她擦干凈。
時佑立在一側,悶悶轉過身。
分明是差不多的年紀,江祈總比他老沉會說話,予晴妹妹有什么事也總找江祈。
唉。
時佑有些郁悶,不過想到他們興許可以一起去京城,這點煩惱轉頭就忘了。
當夜里,江祈做完功課便把事情和父母親說了。
常念自是沒意見,幾個孩子經常一起玩,感情深。
江恕臉上沒什么表情,只是道:“此事我會與你敘伯伯商議,但你要知曉,人是你提出來要一起前往京城,行程途中乃至在京城這段時日,你都要保護好人,不得出什么差錯。”
江祈認真道:“兒子知曉,必會保證予晴妹妹安好無恙。”
如此,江恕便不再多言。
常念明白他的良苦用心,雖有長輩在,隨行侍衛(wèi)和仆婦也不少,自然能照料好一個孩子,但是她們的照料,與晏清的照料并不一樣。
責任與擔當,是一個男人最基本也是最要緊的品德,言出必行,是自幼養(yǎng)成的。
另一邊,敘清和明珠自是放心將女兒交給好友,她們夫婦則不去了,只想讓孩子跟著去見見繁華的京城。
-
兩日后,一行人啟程出發(fā)。
深秋時節(jié),氣候干燥,風沙漫天,到了京城邊界,卻依稀可見些許尚未敗落的青蔥綠意。
馬車駛進城門,三個孩子好奇地探出腦袋四處張望。
街巷人潮擁擠,還有身著異域服飾的碧眼男女,街頭巷尾都是攤主貨郎的吆喝聲。
“晏清哥哥你快看!不過節(jié)也有雜耍耶!”敘予晴指著街邊自火圈穿跳而過的小猴子,驚喜極了。
江祈點點頭:“那頭還有賣風車的。”
時佑不禁問道:“白日都此般盛況,夜里豈非更熱鬧了?”
常念笑笑,溫聲答道:“是呀,不過今日天色晚了,要先進宮,等改日得了空便帶你們出來玩。”
三個孩子齊聲應道:“好!”
其實從城關到皇宮也穿過了大半個京城,馬車行得緩慢,幾人已將京城繁華盛景盡收眼底,到了巍峨聳立的皇城,更為壯闊。
常遠和宋婉親自出到宮門迎接,身邊跟著三個衣著華貴的孩子,分別是時已十一歲的長女常歡,嫡子常瑾,次子常晟。
闊別已久的親人相見,常念眼眶微濕,啟唇哽咽,又福了福身,話未出口,常遠先一步握住她的手,道:“阿念,一路辛苦了。”
常念含淚搖頭:“哥哥,嫂嫂……”
宋婉拉過她的手,也濕了眼,低聲道:“多年未見,嫂嫂可想你想得緊。”說罷,也看了看身旁的朝華,露出笑容。
一旁,江恕時越躬身,帶孩子拱手見禮道:“微臣參見皇上,皇后。”
江祈與時佑異口同聲道:“見過皇帝舅舅,舅母。”言罷,也向常歡三姐弟問候:“見過表姐表哥們。”
常歡也帶弟弟們見禮:“表弟們安好。”
常遠笑著過來:“這便是阿祈和阿佑?”
宋婉細細看過兩個孩子,歡喜道:“果真長得俊,日后長大了不知要迷倒多少姑娘。”
江祈臉頰微紅,靦腆道:“謝舅母夸贊,不及表哥們英姿俊朗。”
“喲!”宋婉扭頭看向常遠,打趣道:“小嘴真甜。”
常遠回身點點常念額頭:“跟他娘一模一樣。”
常念抿了抿唇,也紅了臉。
不好意思了。
宋婉不舍打趣她,道:“快別站在門口說話了,母親可是盼星星盼月亮地盼你們回來。”
一行人這才進了宮,老皇帝喝了藥睡下,還沒有醒。虞太后卻是等久了,想念外孫更想念女兒。
兩個孩子見過外祖母,問候敘話個把時辰,便由常歡帶著去宮里玩耍了。
先才和皇帝舅舅、舅母見面時,江祈曉得予晴怕羞,遂沒有把她帶在身邊,如今是和表姐表哥們,便自在許多,幾人互相識,又介紹新的玩伴,很快玩在一起。
聽著孩子們的嬉鬧歡聲,虞太后感慨萬千:“一轉眼,阿念也當娘了。”
常念看著母親鬢間的白發(fā),心頭發(fā)堵。
歲月催人老,此見后,又不知何時才能相見了。
晨陽宮里,老皇帝醒來,正是迷迷糊糊聽著有人喚他外祖父,那聲音,朝氣蓬勃,別提多討人歡喜。
“您醒了?”常遠在他身旁,端來清茶,一面道:“阿念她們才到不久,兩個孩子都嚷嚷著要見您呢。”
老皇帝喝了口茶,揮手道:“快叫他們過來。”
他等這兩個外孫,等許久了。
欸,既進了京,不如封個郡王,往后就留下吧。
京城繁華地,皇宮富貴窩,還回那苦寒的西北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