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葵兒在一家回春堂的藥鋪,向這里的坐館大夫推薦自己家的藥材,她這幾天走訪了縣里的藥材鋪子,醫(yī)館,打聽了不少事,這是她選擇的第三家鋪子了,前面兩家都已經拒絕了她。她打算都來看看,試試運氣。
這家鋪子的生意來看診的人也不少,且周圍百姓評價都不錯,大夫水平不錯,價格公道,人也厚道。
“都是些尋常藥材,不過你這半夏和胎菊還不錯。”老大夫仔細翻看著。這兩個都是葵兒用靈泉澆灌出來的,其余的藥材野生的也有品質好的,但是更多的是品質參差不齊。
“處理手法也還行,看樣子之前也有送賣的渠道吧?”
葵兒真心實意地回答道:“是,廉大夫您眼光獨到,什么都瞞不了您,之前確實有過,我們生意做得小,對別家藥鋪來說也沒有什么要緊的……”
她有些難為情,想怎么講好一些,老大夫卻好似沒什么心情聽她講八卦,慢慢地打斷了她:
“藥材的品質如果都是這樣,那我就收,可我這價格不會很高,都是給附近街坊鄰居看病,就收個本錢。”
葵兒的思路和出口的話都被打斷,可她卻只覺得高興:“廉大夫你說的是真的?您請放心,這些都是我們家精心挑選的,如果有差的,那真是對不起您這份信任,品質上我們會好好做的。”
她沒有冒然地問價錢,而是先說出這些話來。
“說這些還為時尚早,我還沒說價格呢,你聽了以后覺得合適再談。”
廉大夫也不是拖泥帶水的人,他就直接就幾樣藥材報了價。
比陶家的要低一些,這也是在葵兒的預估之內,可比她之前問價的那些要高,她也仔細核算過成本,廉大夫給的價格,她們家里也是能夠賺到的。
這個就不錯了,他們家不能老是靠著陶家和錢氏花鋪生活,只要他們家的東西質量好,總會有人買。
藥材的事情解決了,葵兒心里總算定了一些。
花的事情,她回去好好想想,總會有辦法。早知如此,還不如不費心機去種那些綠菊呢,全種成普通菊花做胎菊就好了。她甚至笑了一下,發(fā)愁的心思一下子少了許多。
她高興地和廉大夫約定了送貨時間,就告辭出門了。
葵兒的身影走遠了后,從藥鋪后堂出來了一個人,正是陶景行。
廉大夫嗤笑一聲,“這下子放心了吧,這姑娘家藥材以前是賣給你們吧?是你得罪她了?還是她得罪你了?”
他看著陶景行,“嘿,我可得和老陶說下,這肯定不是她得罪你了,她得罪了你你還能這樣鞍前馬后?你們這些小子啊,這個年紀了不成親……對那姑娘有意思吧?要我是老陶,早給你們把事情辦了,他還是那個樣兒,看著好好的,其實磨磨唧唧的,這人不痛快了一輩子了!”
“多謝廉叔了,爺爺在家等著呢,等您空了,我們再來拜訪您。”陶景行安靜地聽完,做揖。
“行了行了,去吧去吧。”
陶景行家開醫(yī)館,有相熟的大夫,他其實也不止拜托了一家藥鋪照顧葵兒家的生意,今天是正好了,回春堂是家可靠的鋪子,他也算放心了,至于付出的那些人情,他也不在乎。
待葵兒回了有進家,說了今天的事情,兩兄妹都很是高興。
“能保住這個進賬就好,今年家里已經有余錢修整屋子了,那天你拒絕……陶家以后,爹他們就放棄了,說要留著銀子,下次我回去,告訴他們這個好消息,還是把屋子修起來。”有進就算了起來。
杜玉英若有所思,一直沒說話。
有進沒注意到,葵兒卻看到了,“二嫂,怎么了?有什么問題嗎?”
杜玉英一擺手,想了想,還是開口:“這回春堂的大夫,因為我爹的原因,我們也是相熟的。陶大夫,還是回春堂的廉大夫介紹給我們的,小妹,你這……”
二嫂的話沒說完,可葵兒卻有些明白她的意思了,“陶大夫與廉大夫他們很熟?”
杜玉英點頭,試探著問:“我想著,會不會是陶大夫他們?”
葵兒心中一動,微微愣了愣,她有些悵惘,有些隱秘的期盼,她自己也沒注意到,會是他嗎?
“其實,那天過后,我心里也想過,無論我承不承認,我們家都受了人家照顧,早晚得還,再多一些,那就再多還一些就是了。如果真是,那我就多一些感激,總有一天,不靠著人家,我也能做好自己的事情。”
葵兒這樣坦然。
杜玉英有些不解,她家里沒有兒子,養(yǎng)成了她凡事都想靠自己的性子。
所以她才會點出來這件事情,她以為葵兒和她會差不多,畢竟她前面已經拒絕了陶家的事情,藥材又重新找了銷路。
“可你還是受了人家的情,還不如你不折騰呢!”杜玉英不明白葵兒怎么想的了。
“我重新找銷路,是不會停的,如果大哥他們以后種的藥材多了,我們——早晚都要踏出這一步,我相信任何事情,如果自己不強大,只靠人情,是不能長久的,后面的日子長著呢。”
有進聽了,很受觸動,他點頭:“這些也不都是你的事情,還有我們呢,咱們家總是會好的。”
“對了,錢嬸那邊,眼見著是銷不出去那么多品質好的菊花了,葵兒,你打算怎么辦?”
葵兒抿了抿嘴唇,眼神堅定了起來,“我們,去府城,怎么樣?”
有進:“我也就是陪著沈琦考秀才去了一次……”
他現(xiàn)在日子過得還好,從前的時候去過一次府城的記憶又蘇醒了。
“那這次咱們自己去……”葵兒接話。
有進尷尬笑了笑,“我還以為你是為了沈琦,他已經去了府城讀書。”
他想,是不是以前沈琦常來家里的原因,葵兒看不上別人了,直接說出來,也是試探。
葵兒表情沒有什么變化,隨意說道:“他是銀子嗎?我為了他做什么?府城的有錢人多,況且,我還從未去過府城呢。”
過了好一會兒,沒人說話,葵兒有些期盼地說道:“我不是一時心血來潮,這幾天在縣城,也算跑了不少地方了,聽到不少消息。縣里的教諭要帶著縣學的先生們去府城參加品菊大會。”
“哦哦,原來是為了這個啊。”有進又失望了一下,這丫頭怎么就是不開竅。
“我決定去參加這個,就當是見見世面也行。”葵兒很有信心。
“這次品菊大會,要選出上好的菊花,給全府城的才子做詩呢,如果能被選上,以后咱們家的花兒也不愁了。知府大人言明,與民同樂,民間好品盡可參賽。那縣里酒樓,說書先生都說遍了呢,若是咱們大石縣也有人去得了名頭,也算是揚名了。”
有進有些擔心:“我怎么沒聽過?那去府城,咱們能行嗎?”
葵兒理所當然地回答道:“你這幾天又沒有出去跑,當然不知道了。”
“這才是我認識的葵兒嘛,當初就敢從村里上門來推銷,府城又有什么不敢去的?”杜玉英倒是贊成,她看了一眼有進,眼里都是笑意,似乎又想到了當初兩人相識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