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牢記本站域名“”,或者在百度搜索:三聯文學網】翠云下去端點心去了。
瑞雪再次將頭花取了下來,再次仔細的觀賞著。她真的很喜歡這朵頭花,做工這么的精致。
“奶奶,織錦是什么?”
她從溶月她們口里聽到過不少小子,像綢、綾、紗她都聽過也見過,可是卻不知道這個織錦是什么。
東家奶奶笑道:“這也不是織錦,叫庫錦,是專門供奉皇宮的。”東家奶奶見瑞雪對這個感興趣,也有興致為她解釋,她說的很詳細,“金線勾邊,銀線飾花紋,所以才有你說的金碧輝煌。”
東家奶奶起身走到里間取了一見長身立領褙子出來:“你瞧這個。”
遠遠的瞧過去,只覺得衣裳的色彩格外的顯眼,氣勢、明快。等東家奶奶拿近給瑞雪瞧,瑞雪只覺得整件衣裳異常的華麗,碩大的花形,深色配色,不知道用的是什么手法,深色地上更出了重彩花,使得配色越發的莊重、典麗。
衣服上的圖案優美,色彩強烈立即將東家奶奶身上的素色綾衣比了下去。那件織錦衣服周圍居然閃著一圈金光,衣服立即顯得金彩交輝、富麗輝煌、絢麗奪目,這就是金線的作用吧!
瑞雪驚訝地看著這個頭次見到的料子,稀奇不已。
“這個綠色好漂亮。怎么會有這么翠綠的顏色?”
“是拿孔雀毛捻的。”
孔雀毛?什么是孔雀,瑞雪被衣服上的纏枝蓮紋所吸引,根本就來來不及細問孔雀到底是什么。
細瞧的瑞雪立馬發現一個很奇怪的地方:“東家奶奶,這都是用得艷色,可是為何為顯得濃而不重,艷而不俗呢?”
瑞雪光是想到寶藍陪墨綠、大紅配翠綠就覺得俗氣不已,可是這里的顏色都是艷色對艷色,為何沒有一絲的俗氣呢?
東家奶奶將衣裳擺在桌上,指著一處圖案叫瑞雪看:“你看。這是用深淺不同的色調,幾重織出的。從大紅、銀紅再到水紅;這里是玉白然后是藍。逐淺逐深才會好些。”
原來是這樣。天哪!這件衣裳到底會有多少彩線?
“這是大紅;這是水紅;這是粉紅;這是銀紅……”
瑞雪專注的認著自己知道的紅色,可是她也就認出四五種來,有的雖然瞧著差不多,可是當瑞雪將兩種紅色一對比立馬就發現其中的不同。
東家奶奶挨著她,點出瑞雪忍不住的紅色:“這是朱紅;這是緋紅,比粉色鮮潤些;這是石榴紅……”
東家太太居然說出了十幾種紅色,到最后瑞雪也弄不清什么是什么,有很多顏色實在是太像了,她根本就瞧不出來,到底是哪里的不一樣。
這位東家奶奶實在是太厲害了,她居然認識這么多種紅色,實在是太厲害了。
瑞雪崇拜地看著東家奶奶。她看了又看,還是覺得這位東家奶奶很平常,更不瞧不出有什么比別人厲害的地方。
比如說劉平的妻子邱氏,一看上去就是那種跟農婦不一樣的感覺;趙二太太……很厲害,厲害的讓自己在她面前不敢說話,感到害怕;龔氏,就是很一般的人。
可是為何這么厲害的東家奶奶一點也瞧不出來呢?
東家奶奶見瑞雪一直在看自己,雙眼都有些迷離了,奇了:“怎么了?我臉上真的有什么么?”
“好厲害!”
這句發自肺腑的話沒能引來東家奶奶任何變化,她已經聽過了太多人這么說她,此時就算是個小姑娘這么說,她也不覺得有任何欣喜。
見東家奶奶一副榮辱不驚的樣子,瑞雪更是佩服她。以往她所見到的人,在別人說他好的時候,不是自謙的害羞要不就是驕傲的自滿,她還從未見過這么淡然的人。
這就是那個“心有波瀾而面如平靜”么?
“怎么會拿藍灰色跟紫灰色繡蓮花?蓮花不是粉色就是紫色,東家奶奶,這世上還有這兩種顏色的蓮花?”
瑞雪看了一會兒東家奶奶很快又轉移到衣裳上。她看的很細,她發現衣服上的蓮花眼色跟自己所見的一點都不一樣,心里又有了疑惑。
“你不覺得藍灰跟紫灰顯得寧靜莊嚴?更能彰顯身份?”
是了!藍灰跟紫灰要比粉色厚重許多。
這么講究啊!
隨后在東家奶奶的解釋下,瑞雪又知道,原來這織錦的織法不是一種,而是包括了綾、絹、綢等數種織法。
“織一塊這樣的料子肯定要很久吧!”瑞雪想到龔氏曾今說過,如果一塊料子上正反兩面的花樣不一樣,一定會很值錢,這個織錦雖然不是兩面不同的花樣,但是有這么多種不同的織法,也一樣值錢而且還耗費力氣。
“一定很貴吧!只有官太太才能穿。”這么華麗的衣服只有那些大官的太太才能穿,穿上后肯定會顯得更加貴氣,
東家奶奶坐下來,微微一笑:“有價無貨。”
有錢還買不到!這……
“東家奶奶,可是這樣會有人買么?就像爹賣肉燕一樣,如果是二十文錢一碗,就算是再好吃也不會有人來買。我們賣五文錢一碗,就算是有些貴,可是還是有人買。如果要是賣的跟豆腐腦的價錢一樣,吃的人就會更多了。”
瑞雪有些想不明白了,這世上的東西不是賣的越便宜買的人越多么?
“肉燕,你父親是賣肉燕的。”
瑞雪沒想到東家奶奶居然會知道肉燕,爹說過肉燕是福州的小吃,方才東家奶奶也說了她是揚州人,她怎么會知道呢?
“奶奶,你知道肉燕?”
東家奶奶微微一笑:“我去過福州,等你爹回來了,要請他做碗給我吃。”
“福州那是什么地方?有南京大么?”
“你一下子問那么多,我怎么同你說?福州還在南邊,也沒南京大,這世上除了京城比南京大,再也沒地方比南京大了。”
“京城比南京還大。南京都那么繁華了,京城會怎么樣?奶奶去過很多地方么?”瑞雪越發地佩服這位東家奶奶,她居然去過那么多的地方。
如果這次不是……她有可能一輩子都會在全椒住下;如果不是劉平的妻子請她們去神山寺上香,估計她現在連趙家的門都沒出去過。
現在看來還是出門的好,她見識了許多許多,也懂了許多,再也不覺得每天跟趙希筠玩,幫趙希厚寫幾張大字便覺得很充足。
如果可以,她真想像東家奶奶一樣,去許多的地方,見識更多的東西。
“做生意的當然要跑很多地方。每個地方都不一樣,還是江南好,繁花似錦,不像北邊,天氣嚴寒……”
“奶奶先吃些東西再說吧。”翠云端了一碗面進來,“我見奶奶昨日吃的香,叫廚子又下了。”
東家奶奶拿了筷子才吃了一口,就忍不住吐了,她擦著嘴叫翠云把面端走:“一股子怪味道。”
“怎么會,奶奶昨天吃的不是很好?”翠云不相信的聞了聞。
“就你話多!今天的湯有股鴨騷味兒!”
翠云好脾氣地道:“知道。我去給您換,奶奶想吃什么?”懷孕的人味覺就是靈敏些。翠云想到以前的事笑道,“奶奶頭次有身子的時候,連陳米跟新米都吃的出來。”
東家奶奶微微一笑,只是那笑有些牽強。瑞雪本來還想問為什么,可是看到翠云一副懊惱的樣子,她敏感的意識到,先前翠云說過,東家奶奶已經掉過兩回胎了。
她此時又覺得東家奶奶很可憐。這么厲害能干的人,卻保不住自己的孩子。
東家奶奶比翠云好的快,她清了嗓音,磚頭對瑞雪道:“你可會做肉燕?我有些想吃那個了。”
翠云有意轉移自己方才犯的錯,也跟著慫恿:“你若是會做,就給我們奶奶做一次。肉燕是什么?叫我也嘗嘗。”
她在東家奶奶身邊伺候了有幾年了,跟著也吃了許多佳肴,聽到肉燕這個陌生的東西有些好奇,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東西,叫奶奶這么念念不忘。
瑞雪為難地道:“我不會。”
東家奶奶有些失望,隨即釋然道:“也是。你一個小姑娘怎么會打肉呢?是我思量不足。”
“我做別的點心給您吃吧!烏梅糕怎么樣?”瑞雪卻是很想親自做點心,上次王九指做了次烏梅糕給她吃,她一直想自己試試。現在有這么好的機會,她一點也不想放過。
東家奶奶捂住腮幫,倒吸口涼氣:“你一提烏梅,我嘴巴直冒口水,牙都酸酸的。”
瑞雪見東家奶奶有興致,一鼓作氣道:“我前日聽人說,奶奶喜歡吃酸的,這個點心也有點酸酸的味道,一定對奶奶的胃口。”
“不用了。這些天一直吃酸的牙都倒了。我就想吃些清淡的。”她自打診出有身子后,為了讓自己能吃下東西,廚子都是做些酸酸的東西送上來。
瑞雪想了想道:“那就熬些白粥,再炒個青菜就著吃?我出痘的時候,爹就是做這個給我吃的。”
東家奶奶一點也沒興趣,她突然對瑞雪道:“吃過南京的鴨子么?”
瑞雪遺憾的搖頭:“沒。爹也說南京的鴨子做的最好,原本龔嫂子今天要帶我去貢院,要去買鹽水鴨的……只能過些日子再去了。”
“你想不想吃?”東家奶奶誘惑著瑞雪。
“當然想吃了。爹說八月月桂飄香正是吃鹽水鴨的好時節。”
東家奶奶聽瑞雪這么說,掩口笑了起來;“正是。南京城還有一首童謠,叫古書院,琉璃截,玄色段子,鹽水鴨。說的就是南京最有名的四件東西。”
翠云忙道:“奶奶若是想吃,我立馬打發人買回來。”
東家奶奶沒有應她,而是探了身子對瑞雪道:“你想不想去貢院逛逛?我帶你到酒樓去吃現做的鹽水鴨可好?”
瑞雪連連點頭,可是……
“奶奶,您有身子。”翠云將瑞雪的顧忌說了出來。她都掉過兩個孩子了,可不能因為自己的貪吃再出事了,這自己可承擔不起。
“備車!”
*
桂花鴨鹽水鴨:南京特產,又稱鹽水鴨,距今一千多年的歷史。童謠中的古書院是指南京國子監;琉璃截是指南京報恩寺的琉璃塔;玄色緞子是南京特產玄色錦緞。因為在中秋節前后,桂花盛開的時節制作,稱桂花鹽水鴨。白門食譜》記載:“金陵八月時期,鹽水鴨最著名,人人以為肉內有桂花香也。”
【……第六十六章桂花鹽水鴨(上)--綠@色#小¥說&網--網文字更新最快……】@!!【快速查找本站請百度搜索:三聯文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