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洞庭湖贈張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1],涵虛混太清[2]。氣蒸云夢澤[3],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4],端居恥圣明[5]。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6]。
【注釋】
[1]湖水平:湖水漲得飽滿。[2]涵虛:水氣浩淼的樣子。太清:天空。[3]云夢澤:古大澤名,包括今湖南湖北兩省的部分。[4]濟:渡。舟楫:船只。[5]端居:閑居。恥圣明:有愧于此圣朝明世。[6]坐觀兩句:這兩句是作者將“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的古語另翻新意。
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張九齡為相,孟浩然西游長安,作此詩相贈,意在求得張九齡的引薦。
前兩聯寫秋天的洞庭湖:八月的洞庭湖水漲得與岸齊平,它煙波浩淼,遠遠望去,水光天色難以分清。它的水氣蒸騰,滋養哺育了廣大的云夢澤,波浪澎湃鼓蕩,撼動了坐落在湖邊的岳陽城。后兩聯向張丞相委婉抒發胸臆:我想渡過湖去,卻苦于找不到舟楫;空守安閑,又感到有愧于圣明的朝代。我坐在一邊觀看專心致志的漁翁,心中徒然有跟隨他臨水垂釣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