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 高適
嗟君此別意何如,駐馬銜杯問謫居[1]。
巫峽啼猿數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2]。
青楓江上秋帆遠[3],白帝城邊古木疏[4]。
圣代即今多雨露[5],暫時分手莫躊躇。
【注釋】
[1]銜杯:飲酒。謫居:貶往的地方。[2]衡陽歸雁:古人認為大雁南飛至衡陽而止。[3]青楓江:在湖南長沙。[4]白帝城:在四川奉節。[5]雨露:喻朝廷的恩澤。
【賞析】
詩人的兩位朋友分別被貶往四川東部(峽中)和湖南長沙,詩人為他們送行,并由此而設想旅途上的辛酸和分別后的景況,所以寫下此詩寄托對友人的叮囑和勸慰。中間四句用“丫叉句法”,二人各得兩句,交錯呼應。“巫峽”句寫李少府之往峽中,以“白帝”句應,揣想峽中環境的凄清幽古;“青楓”句寫王少府之往長沙,以“衡陽”句應,表達多通書信的期待。末聯勸慰友人不必太過灰心失意,說不用多久便可承恩而返,朋友分別只是暫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