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 沈佺期
聞道黃龍戍[1],頻年不解兵[2]。可憐閨里月,長在漢家營。
少婦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誰能將旗鼓,一為取龍城[3]。
【注釋】
[1]黃龍戍:即黃龍岡,今遼寧開原縣北,唐時邊防要地。[2]不解兵:戰事不斷。[3]一為:一舉。
本篇為沈佺期的代表作之一,寫因邊事長年不息而導致的夫婦離別的相思之苦。丈夫戍守邊關,妻子獨守空閨,這是唐詩描寫的夫妻生活常見的一幕,詩中說“頻年不解兵”,更可以想見他們分離時間之長和相見之日的遙遙無期。于是每逢月明之時,便有萬千妻子征人對月傷懷,因為只有這懸掛于中天的月兒,見證了夫妻往昔生活的和諧美滿,見證著望月之人的苦苦相思。
少婦又是一春的刻骨思念,猶如丈夫夜夜不斷的無限深情,而情到濃時,則化為一句由衷的祝愿:愿朝廷早日派遣良將蕩平胡虜,使我大唐能得長治久安,使我夫婦終能團圓。全詩借寫思婦的內心感受而道出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巨大痛苦,寄托出人們對于戰爭早日結束的深切期望,以小而言大,可謂別具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