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紅樓之鴻鵠 !
秦夫人如今成天盯著那一撥被抄家的官員家的家當,良田店鋪什么的也就算了,盯著的人家太多,而且,這些東西也不是越多越好的,太多了,就會招了別人的眼,引起忌諱。秦夫人盯上的是一些位置比較好的宅子別業,無論是自家消暑貓冬,還是租給別人住,都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另外,秦夫人更看重一些會被拿出來發賣的古玩擺設字畫什么的,真正珍貴的,自然會成為皇帝內庫中的收藏,但是,即便是差一些的,也是可以買回來傳家的。尤其,秦夫人迫切地希望在自己小女兒的嫁妝里面,增加幾件有分量的珍寶,總不能叫小女兒在一干宗室的親戚里面抬不起頭來。當然,既然要給小女兒加碼,對于自己的長女,也不能太過偏頗了,長女剛剛生下了鄭榮的嫡長子沒多久,鄭家書香人家,金銀什么的,實在太俗氣了,因此,弄些孤本字畫什么的,也讓人家瞧瞧,史家的底氣。
這些被抄沒的家產是由戶部與內務府共同處理的,今上是個極精明的人,其實按照以往的慣例,這些東西最終都是以兩三成的價格,被一幫子權貴瓜分了的,但是,今上當年還是皇子的時候,就管過戶部,親自參與過戶部的運作,對底下的手段非常了解,雖說因為即位之初,為了穩定,不曾對戶部乃至內務府大刀闊斧地下手,但是,這么多年來,潛移默化之下,戶部與內務府也被換了大半的血,省了不少開支。因此,這一次,圣上即便不能將抄沒的那些良田店鋪宅子之類的東西原價賣出,起碼也要賣個七八成左右,因此,便直接下令,隔一段時間,針對不同的類型,進行競拍。
不說史鼎,史鴻在戶部,自然是有內部消息的,很快拿到了清單,帶回去給秦夫人挑,秦夫人在后面標注好了她認為合適的價位,直接交給下人去競拍就行了,如此就簡單得多。
一開始放出的,不過是些相對尋常的東西,好東西,自然要放在后頭,而且,圣上也是要拖時間,將風聲放出去,這樣才能得到最大的利益,畢竟,這次抄沒的幾家,多半是江南之人,他們的家宅還有田畝也多半是在南方。因此,很多人對此就頗有些顧忌。南方雖說是魚米之鄉,土地肥沃,出產眾多,但是若是距離太遠,就不好管理。沒辦法,這年頭交通不便,不說平民百姓,便是官宦人家,也多有一輩子待在家鄉,從未外出過的。若是在本地沒有根基,天高皇帝遠之下,不說當地的那些地頭蛇是何等反應,但說派出去的那些下人管事,也會因此產生一些心思,偷奸耍滑,中飽私囊也是正常的,再遇上幾個膽大包天的,仗著主家的勢,做出些魚肉鄉里的事情,那就得不償失了。因此,若是有江南人過來購買,自然更容易賣得出價。
史鴻在幾次拍賣中淘了不少東西,多半是些書籍,這年頭,雖說有了活字印刷術,但是,知識在這年頭依舊是被壟斷的,很多老童生或許一輩子除了四書五經之外,壓根沒讀到過別的書,因此,書籍無論是印刷制作成本,還是別的緣故,依舊屬于奢侈品的范疇。但是這次不一樣,相比較于那些昂貴的古玩珍寶,書畫擺件等,書籍數量很多,多數也都是些大路貨,大家也沒有那么多精力和時間清點辨識造冊,而且負責這一塊的,多半是小吏,他們雖然也識字,但是對書籍的判別能力卻實在不怎么樣。因此,干脆全部裝箱,一箱一箱地賣,價錢就跟市面上舊書的價格差不多。因此,這些書都讓聽到消息的一些文官給一箱一箱給買走了,史鴻也買了好幾箱,雖說里面不少書比較常見,但是版本也不怎么一樣,另外,史鴻也算撿了幾個漏,里面還有一些比較少見的,連林家的藏書里面也沒有,這讓林黛玉很是歡喜了一番。
就在史家的人興致盎然地掏錢給自家增加一點收藏的時候,賈家那邊再次出事了。
出事的不是榮國府,是寧國府,多年沒有露過面的賈敬在清虛觀一命嗚呼了。
賈敬這人的存在感實在有些薄弱,好歹也勉強算得上是親戚,兩家住的也不遠,但是史鴻這么多年了,還真沒見過賈敬究竟長什么樣,是高是矮,是圓是扁。結果報喪的人到史家來的時候,說是寧國府大老爺沒了,史鴻一開始還以為是賈珍死了,回頭細問的時候,才知道,死的居然是賈敬。
賈敬死的有點突然,而且還有些丟臉,雖說賈家的人為了臉面做出了美化,恨不得直接說賈敬這是被仙人接引,直接升天成仙了。但是,只要仔細一打聽便知道,這家伙居然是吃丹藥吃死的,雖說吃丹藥吃掉性命的人不止他一個,好些皇帝都是因為服食丹藥,導致重金屬中毒的,只是人家是皇帝,自然有人去美化,人家那叫龍馭賓天,賈敬呢,那就叫不知死活。為了遮掩這件事情,不讓別人知道了笑話,寧國府的人本來一開始還將清虛觀的道士羈押了,后來為了臉面,最終也不得不將人給放了,讓清虛觀那些擔驚受怕了許久的道士們長松了一口氣。
以史鴻的想法,賈敬在賈家的人里面,算是一個難得能夠善終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作為一個官二代,賈敬這輩子是生得富貴,死的哀榮,他出生的時候,乃是真正意義上的國公之子,那會兒賈家正值鼎盛的時候,放到后世,那就是頂尖的那一撮太子黨了。雖說后來辭了官職,將爵位也丟給了兒子,自己直接住進了道觀,按道理,也就是一般的貴族子弟了,也就比平民百姓強上一些,結果死了,圣上還賞賜了一個五品的官職,讓他不至于因為無官無職,導致喪禮不夠體面。
賈敬年輕的時候,他也是典型的人生贏家,他是賈家這么多年來,真正意義上金榜題名的一個人,只是因為他本人的原因,還有就是賈代化的早逝,讓賈敬辛辛苦苦的科舉生涯最終白費掉了。
但是,賈敬不得不說是個極聰明的人,如賈赦這樣的,襲了爵,沒有正經的官職,在家花天酒地自然算不上什么錯誤,賈敬更是更進一步,人家連爵位,世俗的富貴也不要了,直接出家做了黃冠,追求升仙了道去了。不得不說,寧國府惡名昭著,要不然人家也不會說,寧國府除了門口那對石獅子是干凈的之外,就沒一個干凈的人。但是對于賈敬,很多知道他的人,對他印象都還不錯。很多人對賈敬的評價就是,還算是個不錯的人,就是生了個混賬兒子,一些以前跟賈敬有過交情的更是有些遺憾,覺得賈敬實在可惜了,要是當年他在翰林院再多熬兩年,如今說不得也能進內閣中樞了,結果后來大概是因為失意,直接放下紅塵,連妻子兒女都不顧了。
因此,史鴻心里想著,賈敬雖然死得有些烏龍,但是,他死的的確很是時候,要是過上幾年,賈家獲罪抄家,賈敬老大一把年紀了,還要被不孝兒孫連累,落得個鋃鐺入獄,沒準還得被流放邊境,受盡屈辱,倒不如現在早死早超生,不必看到子孫不孝,家業凋零,曾經的榮華,盡數化作塵土。
當然這是對賈敬,但是對賈珍與賈蓉這對父子剛剛起步的仕途來說,這并不是什么好消息。就在前一段時間,賈珍與賈蓉才走通了上面的門路,跑到外地赴任去了,雖說官職不高,但也是有實權的位置,他們費了老大的力氣,花了許多錢財打通了關節,這才得以補上那兩個缺,這下子全泡湯了。
賈珍和賈蓉新官上任還沒來得及放上三把火呢,之前想要魚肉鄉里,大撈特撈的想法也還沒來得及實行,甚至,為了跟同僚下屬聯系感情,先行投資的那一部分錢還沒來得及撈回來,這下子,一切努力都白費了。無論是作為獨子還是嫡長孫,兩人都是要守孝三年的,若是別人,或許還能得了恩典,奪情什么的,但是賈珍和賈蓉算什么東西,也值得圣上專門下旨恩典?因此,父子兩個不得不跑回來給賈敬守孝。
或許也因為賈敬死得實在不是時候,賈珍和賈蓉在賈敬的喪禮上也實在表現不出什么悲痛來,倒是讓礙著臉面,過來吊唁的人,看了不少笑話。
要不是有榮國府的存在,史家跟寧國府也搭不上什么關系,因此,史家不過是史鴻出面吊唁了一下,在賈敬出殯的時候又出了一次面,之間雖說賈珍跟賈蓉一個親熱地叫史鴻兄弟,一個叫叔叔,想要攀關系,但是,史鴻一直保持著不冷不熱的關系,讓賈珍他們失望不已。
作者有話要說:一大早部門經理就一頓奪命連環call,喊人去公司加班,折騰到天黑了才回來,還是無償的,還好沒吃公司的工作餐,要不然的話,沒個*點別指望下班了,真是受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