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9氣象偵察之謎
卡汗慢慢從噩夢中醒來后,看到一張模糊的大臉在眼前晃動,他知道那是辛格的臉,他希望國防部長能給自己帶來一些好消息。
“總理,您總算是醒了,醫生說您不會有大礙的,另外我帶來了好消息,”果然,辛格這么說道。
“哦?”卡汗在一名醫生的攙扶下,掙扎著爬了起來。
“是美國,美國人愿意幫助我們了。”
這句話猶如靈丹妙藥一般,使得可汗幾乎站了起來,他伸出手抓住辛格,等著他說下去;當然他不免有些奇怪,為什么不是外交部來傳達這樣的好消息。
“說說看?”
“他們愿意恢復與我們的秘密信息共享平臺,同步提供中共在阿富汗邊境的中國空軍信息。尤其是預警機的。而我們向他們提供其他的中共的情況。”
“是這樣?”
卡汗有些略感失望,美國利用印度來當炮灰,進而拼耗中國的初衷并沒有多少改變,他們甚至連公開的幫助都不愿意。出于對軍事的不了解,他對這些偷偷摸摸的幫助并不感興趣,如果美國能發表一紙聲明譴責中國,那才是他此刻最想要的。現在整個自由世界都在觀望,觀望和美國的態度,而美國似乎關心印度替她火中取栗,卻又死抱著自己那套舊的南亞地緣學說不放,在他們的邏輯里,印度只是大棋局中制衡中國的一部分,任何向西的擴張都是錯誤的。
“是的,軍事上意義重大。如果我們能擊落他們的預警機,他們的防空就會完蛋。這一點我保證。”
“但愿如此。”卡汗說道,他確實沒有聽出辛格話里的重大意義,辛格空口保證的勝利多了,如今兌現的只占一部分而已。很難說,這不是辛格為了安慰自己而故意夸大的,不過既然美國愿意恢復這個平臺,總比拖著好。他們一直在要求印度共享其在喜馬拉雅山東麓的電子監聽系統,CIA插手藏人組成的特種部隊也不是什么新鮮事了,他們甚至想染指安達曼群島的監聽站,出于主權獨立的考慮,卡汗一直對這些要求表態曖昧,但是現在,到了從長遠打算的時候了。
“他們的空軍一直緊貼著邊境行動,不光是預警機,還有他們的運輸機,是到了截斷這條走廊的時候了。”辛格仍然意猶未盡地說著。
“那你就放手去辦吧。”
“另外,美國人還愿意放松一部分的軍售,包括阿帕奇直升機和P8反潛機。當然要增加一些款項。還有一些飛機零件部分也要按新的匯率來支付。”
卡汗哼了一聲,他知道這些都是很多年前已經訂購,并且付清大部分款項的東西,好歹在外交層面上,印度仍然比中國吃得開,畢竟還能買到東西。
從總理的病房走出來后,辛格正好撞上情報局長查曼,查曼是知道總理病情的所有8個人中的一個,雖然總理的身體并無大礙,但是這樣的事情傳出去,顯然會大大鼓舞對手的士氣。畢竟整件事太具有戲劇性了——印度總理在聽聞軍隊覆滅后,當即暈倒不省人事,一旦傳揚出去,肯定會讓敵人大做文章。現在這件事必須當做絕密事件來對待。
“你那里又有什么消息?”辛格心不在焉地問道。
“恐怕正是你擔心的,我們的敵人正在散布‘謠言’,中國《全球時報》早上的文章,他們說可汗總理可能因為戰爭失敗而中風,已經不省人事了,他們這是在企圖混淆視聽,把這次挫折描繪成重大的轉折。”
“一派胡言,總理根本就沒有中風。我就知道高層里面有內鬼,他們什么都能在第一時間知道。”辛格看了看表,總理暈倒才4個小時,消息顯然已經傳了出去,并且被對手加以利用了。
“今天必須讓總理上電視臺講話,不然,他們在新德里的內線怕是要先發制人傳播謠言了,老百姓都愛信這些。”查曼說道。
“很有必要。我看最近國內的情況有些異常,潛伏著的敵人正在蠢蠢欲動。”
“如果你是指東南那些綁的分離主義游擊隊的話,最近倒是很安靜,據他們上次襲擊警察局差不多已經有3個月了。”
“這正是我擔心的,他們的行動似乎變得不可預料起來,是不是在策劃什么更大的陰謀?”
“北京不會不打這張牌的,畢竟我們打達蘭薩拉的牌已經很多年了。不過,我們一直在嚴密監視孟加拉國的港口,還沒有發現有可疑的,可能轉載著武器的船只。”
“從阿薩姆方向上……”
“絕無可能,內務部的控制嚴密而有效率,完全可以排出這種可能性。”查曼搶著說道,他的這種急切表態的神態,讓辛格覺得這其實還是有可能的。
“我正打算將洛桑扎西的一部分特別部隊劃歸內務部。”辛格慢慢說道。查曼不知道辛格是不是在試探他的野心,所以決定不談為妙。
“洛桑扎西的人還是很有戰斗力的,也許可以擴充為一個旅。”辛格自顧自說道。軍方對藏人素有戒心,所以并不希望這些部隊有較大的編制,所以洛桑扎西之流最高的軍銜也就是上尉,實際上,僅僅洛桑扎西的藏人部隊就已經小有規模了。眼下戰局緊迫,辛格正有破除成見的打算。
“說的沒錯。”查曼謹慎回應道,他不想摻乎這樣的事情。
“對了,你的那條……內線怎么樣了?”
查曼環顧四周,此刻走廊里只有他們兩個。
“他們制定了強硬的南方作戰計劃,可能會調集新的重型戰斗機部隊進駐白沙瓦,另外他們在整個西藏進駐了6個團的空軍兵力,二線的機場有更多的部隊,已經制定了幾套襲擊斯利那加的計劃,但是最后的決策仍然在最高層,也可能什么都不會發生。”
“他們就沒有……制定……對新德里的空襲計劃?”辛格猶豫著問道。
“沒有這方面的情報,不過情理上說,總會有一些空襲計劃是針對新德里的,不過執行與否,肯定會考慮政治上的因素。”
“這個國家真是太可怕了。”辛格由衷地感嘆道,他第一次清醒地意識到,如果脫離政治限制,中國可以運用的手段是多于印度的,無論從戰爭潛力、工業化的程度,亦或者地理上,優勢都不在印度這邊。他不免開始有些后怕起來,如果中國軍隊像1962年那樣,從居高臨下的北方,突然來一次攻擊。
“部長閣下,梅內亞姆中將一直在監視阿克賽欽的敵人地面部隊,暫時他們還是老樣子,并沒有超過一個旅的規模。不過物資一直在源源不斷地囤積。”
“這么說起來,反而只有阿薩姆方向是安靜的。”辛格說道。
“哦對了,今天早上,阿薩姆前沿的高炮部隊擊落了一架中共的無人機,最近它們一直在布拉馬普特拉河上游的山頭旁轉悠,似乎在拍照也可能是在測繪地形。至今為止,我們已經擊落了6架同一型號的無人機,他們仍然源源不斷地派來。”
“見鬼,能搞清他們真正的目的嗎?”
“很難,這些飛機使用加密方式傳輸圖像信號,并且有自毀裝置,很難搞清狀況。早上擊落的那架無人飛機還攜帶了探空儀,似乎還在執行某種氣象觀測的任務。”
“氣象觀測?”
“是的,具體地說,是進行云霧狀況的物理觀測,但是我還沒有想明白他們為什么關注這些?”
辛格若有所思地想了一會兒,一樣沒有頭緒,如果對方只是要進行空襲,顯然不必觀測河流上的云霧。
“另外,我們在緬甸的小組,打聽到,最近中共直升機一直在緬甸邊境的高黎貢山東北活動。早晚都出動,主要是米17型運輸機。”
“搞的什么鬼?”
“也許不是針對我們的,”查曼聳聳肩說道,“想偷運武器到阿薩姆的話,飛躍緬甸是一個很笨的辦法。”
“加派人手盯著看看吧?”辛格無奈道,他的心里已經透支了,是在無法多思考戰爭以外的事情了。
據上一次空襲剛剛過去幾個小時,斯利那加一直籠罩在中國空軍的防區外電子干擾機的陰影之下,在大部分舊型號的雷達屏幕上,總是出現角度很大的噪聲干擾扇面,這使得地面很難掌握敵人空軍的動向。甚至巴基斯坦空軍的F16也趁著干擾,進行了一次反擊,幾枚炸彈掉在了第7山地師炮兵團的指揮部附近。克什米爾上空巴基斯坦空軍差不多已經絕跡一個月了。
“他們又在進行電子干擾了,也許會用鉆地彈打擊這里?”中將胡思亂想道。
“43中隊已經從新德里起飛了4架光輝戰斗機,馬上就到了。希望它們的雷達能看到一些情況。”
“辛格這個傻瓜把所有的飛機都留在了新德里,天知道光輝飛到這里能停留多久。總有一天,他會發現趕走帕斯阿德是多么愚蠢的一件事。”
梅內亞姆中將只能在地下指揮室內不停滴發牢騷。他要求的先進戰斗機中隊和S300導彈部隊都沒有給他,只給了他一個中隊的光輝MKI戰斗機,這種戰斗機降落時需要很長的跑道,所以無法進駐列城的前線機場。
國防部一直在策劃新的空軍調動計劃,在計劃中,原屬于南方的一些三代機中隊,將被調到北方,主要是一些由于航程問題無法繼續在南方發揮作用的米格29,它們將擔負起北方的防御任務。但是這些飛機最后都調集到了新德里周圍,這難免讓中將怒火中燒。
拔出地面雷達的作戰仍然在進行,中國空軍的戰斗轟炸機部隊,在強大的電子干擾掩護下,再次出擊。這一次的目標是大量的固定據點和炮兵陣地,其中重中之重的是FH77榴彈炮陣地。由于這些牽引榴彈炮具有一定的機動能力,所以衛星制導炸彈就顯得力不從心,這次攻擊必須使用激光制導炸彈進行。而這樣的攻擊不可能在敵人的防區外展開,所以區域外的電子干擾,和隨隊的電子干擾就變得異常重要。
300無人之境
在控制線以北,一架大型電子戰飛機不停地施加著噪聲干擾,而在攻擊編隊中,還有另一架外形酷似雙座殲10的電子干擾機擔任隨隊干擾任務,由于中國空軍缺乏電子戰經驗,并且這次打擊的目標不但深遠,還擁有完備的防空陣地保護,所以這樣的配備是必須的。
電子戰飛機時刻警惕著四周可能出現的新的輻射源,那些機動的雷達陣地很可能會突然出現壞事。當然,得益于這些年的偵察,印度在這一帶部署的全部雷達的參數,完全在掌握之中,即便是其中一些擁有頻率捷變能力,其捷變頻帶寬度,仍然比這架飛機攜帶的干擾吊艙能夠發射的干擾帶窄得多,2部干擾吊艙可以在已經掌握的所有調頻點上,對這些法制、俄制的雷達施加足夠功率的壓制。會不會出現變數?指揮部的答案模棱兩可,只是提醒飛行員格外當心那些,能夠有機動的,寥寥幾種的相掃雷達。其中以斯利那加附近的S300陣地為最大威脅,目前上級還在對其位置進行偵察,希望24小時內,用防區外武器將其摧毀。
當然,另一方面如果敵人有預警機出現的話,情況會變得很復雜,編隊中有2架攜帶R77M導彈的護航的蘇27SK,這些經過升級的老舊飛機現在也可以發射主動雷達制導導彈,在編隊中專門負責對可能出現的Embraer預警機進行硬打擊,當然它們在編隊中的地位有些尷尬,因為它們并沒有特殊的優勢。在這個由6架飛機組成的編隊中,由四鐘不同的飛機各司其職,包括一架核心的殲16和一架電子戰飛機,另外有2架單座的蘇27SK和2架雙座的殲11BS戰斗機,這在以往是非常少見的情況。
這次攻擊的目標依次為炮兵陣地、炮兵指揮所、周圍的防空火力點。按照幾十年來炮戰的經驗,印度的榴彈炮陣地總是設立在反斜面上,在以往的很多次炮戰中,神出鬼沒的榴彈炮單位都讓西面的巴基斯坦步兵大吃苦頭,炮兵也很難對其進行反制。即使是戰術空軍也因為大山的遮蔽,很難在遠距離上進行瞄準,大部分反擊計劃最后都不了了之。不過這些針對***堡的陣地的缺點,就是很難防范來自北面的打擊,從中國方向突破的戰機可以在很遠處就看清這些陣地。這次打擊是在掃清了敵人部署在錫亞琴冰川上的雷達后的第二個步驟,被分拆開的印度集團軍屬炮兵旅中的FH77榴彈炮營首當其沖,相比其他FH77單位,這個營的位置相對突出(對中國而言),大約有2個連。雖然這一系列空襲的戰術目的,實際上是牽制印度在南方的行動,不過軍方還是決心將這個突出的FH77營(欠一個連)用最快的辦法解決掉,免得上級突然變化決心,失去機會。這個營的優先程度,甚至排在了幾個靠近阿克賽欽的師團一級的指揮部前面。對于那些監視、研究印度軍隊很多年的參謀軍官來說,這顯然是與龍卷風火箭炮部隊等價值的,必須除之而后快的高價值目標,尤其是那些堅固的地下指揮所不會自己跑掉,但是這些牽引火炮可是長了腳的。
根據指揮機提示,擁有強大下視能力的殲16戰斗轟炸機開機搜索,她的下視模式,可以在遠距離上偵察到炮兵陣地,如果牽引火炮在崎嶇的山路上轉移,雷達也不難將其分辨出來。
這次進攻首選的武器仍然是衛星制導的滑翔炸彈,這是中國對于印度,少數幾樣占據跨時代優勢的武器。如果敵人轉移,編隊中的2架殲11BS戰斗機將使用激光制導炸彈進行攻擊。這架殲16是編隊中唯一使用雷達的,根據新的指令,她一般只執行教遠距離的攻擊任務。
雷達搜索的結果不是很好,敵人的表面陣地上空空如也,設施俱在,但是火炮和卡車已經不見了。至少在2個小時前,一架殲10戰斗機飛過偵察時,它們還在那里。夜里在山區偷偷調動部隊,這是印度人從來未曾有過的情況,他們大概是被空中打擊打怕了。
事情再次出現變化,西面山區一部單脈沖跟蹤雷達試圖對干擾源進行跟蹤,由于屏幕上巨大干擾扇面的作用,它無法看清其余的飛機,但是在屏幕上,那架擔任隨隊干擾的殲10戰斗機還是時隱時現的。180公里后方的指揮機,提醒編隊務必先行打擊這個目標,所有開機的雷達都屬于優先目標。電子戰飛機灑下箔條后,轉向這部G/H波段雷達,準備在測距后,用反輻射導彈進行硬殺傷。電子戰術顯示器上,暫時無法給出完整的信息;長期以來,確實有幾種印度自制雷達的信號特征,還沒有收集到,不過從該雷達可以機動部署和掃描能量分配的特征看,很可能是屬于天空導彈的拉賈德拉雷達,一種機動相控陣雷達。此間,后方指揮機探測到,敵人已經搶先發射了導彈,從遠離雷達的山谷下(具體位置仍未探測到,應該在山谷的平坦地區)。這些導彈似乎具備一定的跟蹤有源擾源的能力,因為它正朝著電子戰飛機過來,不過它的主動雷達沒有開機,顯然在中段仍然休要地面指令修正。干擾機從容施加了強大反擊,一邊對雷達進行有源欺騙干擾破壞其測角跟蹤,同時對導彈通訊信道內的指令進行大功率壓制干擾;隨著導彈漸漸遠離陣地,雙方施加的能量此消彼長,無線電指令編碼漸漸淹沒在電子噪聲中。2枚導彈在主動雷達開機前,就失去控制,它們越飛越遠。飛行員轉頭可以看到,它們在大約一公里外,飛向了東面。
與此同時在電子戰飛機掩護下的2架殲11BS戰斗機,偷偷靠近地方陣地,它們將代替電子戰飛機實施打擊。其中一架在很近的距離向目標發射了2枚反輻射導彈。由于距離太近,使得印度雷達察覺到攻擊后難以實施機動,在雷達突然關機數秒后,按照捷聯慣性導航制導的導彈,仍然準確擊中了距離雷達很近的地方,使得雷達癱瘓。
第二架殲11BS轉而搜索導彈發射陣地,之前的發射已經使得這個陣地的大致位置被后方指揮機發現,通過夜間吊艙的觀察,很快在山谷中找到了正在進行緊急撤離的敵人陣地,但是修的極為糟糕的山間公路使得它們擠在了一起,殲11BS上的飛行員立即的對陣地周圍的導彈發射架進行了激光照射,雙座戰斗機的優勢在這次偵察/發現/打擊的作戰模式中展現無遺,單座戰斗機在夜間的對地攻擊任務中,往往會顯得手忙腳亂。
幾枚激光制導炸彈從天而降,將沒有來得及離開陣地的敵人發射車大部摧毀,只有一輛指揮車和一輛發射車僥幸逃脫。飛行員對其進行了一次攻擊,但是激光制導炸彈沒有跟上快速機動中的敵人發射車,眼看著炸彈爆炸后的巨大煙塵落下,敵人的車輛瘋狂地拐過山腳,消失了。
“我從來沒有看到過有人在夜里這么開車的。”后座飛行員說道。
“也許拐過彎就會撞上山崖。為什么,這條公路一直不在地圖上。”飛行員難言喜悅的說道,這是他第一次開火,收獲不小,地空導彈是最能引發飛行員仇恨的東西,干掉半個陣地也是值得炫耀的戰果。
“他們的路修得很糟,副作用是衛門衛星有時候很難發現。”
“動幺動,立即回到編隊。主要目標正在逃離。”指揮機上有人說道。所謂的主要目標顯然是指逃脫中的榴彈炮部隊,殲16的雷達,已經在群山中準確地找到了它們,不過對于機動目標,她攜帶的衛星制導炸彈無能為力,必須呼叫殲11BS故伎重演,實施激光制導炸彈攻擊。
“我提醒你們,不要太毛躁,務必先攻擊第一輛。”指揮機說道。
“明白。”
通過數據鏈,殲11BS很快找到了在山間緩緩開動的印度軍車位置,他們加速撲過去,從晝夜瞄準吊艙傳回的4X圖像可以看見,那是一個由大約70輛車輛組成的車隊,其間還有不少吉普車,可能包含了了一個指揮部。那些外形夸張的榴彈炮全部都掛在卡車后面,車距大約40至50米。整列車隊都在山腰上行進,公路下面是無盡的黑暗。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名士兵站在山邊上揮舞照明物體,以免卡車翻下山崖,夜間在山區的轉移實在太可怕了。
“記住,攻擊第一輛。”
“明白。”
印度車隊突然出現了混亂,一些開始加速,另一些停了下來,也許他們已經聽到了有飛機靠近也許只是協調出現了問題。攻擊編隊沒有飛得不算太高,因為他們沒有看到防空火力,所以毫無顧忌。
“11點鐘,4架LCA戰斗機,正編隊飛來。準備攔截。”
飛行員低頭看了看敵機的位置,還在100公里外,這里每一架飛機都掛載了中距彈,不過按照指揮機的指令,將有蘇和R27導彈進行第一輪反擊。上級似乎有意將所有的裝備都拉出來溜溜,也可能是在鄭輝擊落4架敵機后,想在求戰心切的各部隊中搞搞平衡,以至于參與攻擊的飛機多達了四種,雖然這些飛機都來自于一個新的,旅一級編制,不過飛行員們都知道,這個旅的成立只是一個為了適應新的戰爭樣式而進行的臨時性舉措,所有的戰績將來還是要帶回各自部隊的。
這個部隊匯集了各部隊的尖子,也帶來了各種不同的戰斗機。起初認為后勤保障將會是最大的麻煩,現在看起來,擺平各山頭的情緒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鄭輝的僥幸一擊可以算是一石激起了千層浪,很多飛行員都開始躍躍欲試起來,希望能撿到下一個軟柿子,狠狠捏一下。
本書首發來自,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