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2進退兩難
“方位150,敵機2架繼續接近。”
少將在電臺里提醒道,他倒是比薩米著急得多,因為敵機依仗著速度和高度,如果發射R77導彈,可以比薩米多出2倍的射程。常識上,他應該將薩米撤回來,因為遠道而來的米格29停留不了多久一定會原路返航,屆時再行追擊比較保險,不過此刻舍姆西跑道上的殲轟7正準備起飛,戰術上很需要有人能在那里抵擋一陣子。
“蘇30機群在哪兒,我怎么看不到?”薩米追問道。
“暫時只獲得了焦耳布特機場有2個批次蘇30起飛的信息,屬于老鷹中隊,我們的雷達還沒有捕捉到。”
少將回應道,他說的都是事實。
失去了蘇萊曼山區的制高點后,巴基斯坦的遠程雷達失去了最好的立足點,查拉比的特種部隊在8、9月間成功破壞了中部地區的大量中巴遠程雷達,現在中巴聯軍只能通過一些非正常的手段,進行很原始的預警。例如派遣特工坐等在印度機場邊上,收集從機場的起飛信息,然后再經由海事電話傳遞信息到三軍情報部門,訓練有素的特工可以記錄下起飛飛機種類和架次等信息;對于短航程的戰機,參謀部人員可以根據這些信息用一把尺在地圖上分析出它們可能的去向,不過對于航程驚人的蘇30戰機則沒有什么效果。少將其實也沒有把握斷言蘇30會飛到那里,zdk-03的預警能力只能監視到納爾河以東不太遠的區域,而印軍對***堡的地面總攻已經于4個小時前展開,老鷹中隊的蘇30也很可能會飛向北面。
“不過你不能大意,老鷹中隊總是神出鬼沒的。他們可能會接著蘇萊曼山脈隱藏真正的動向。”
“老鷹中隊?”薩米冷笑了一聲,“但愿不會是那架302。”
一直沉默收聽的宋寧覺得很奇怪,薩米對近在咫尺的米格29倒是不怎么擔心,考慮的卻是千里之外的某個對手,他本人與老鷹也交手過幾次,除了勇猛敢于近戰之外,倒是并未發現這個中隊較之其他印度中隊有什么更特殊的地方。宋寧更怵的實際上是幾十公里外的S300導彈陣地。
宋寧其實并不知道上校的心思,那架蘇30MKI,確實有讓他耿耿于懷的道理。他們第一次遭遇時,老頭子的魔術導彈突發制冷故障,導致那架敵機從他手心里僥幸逃脫。第二次遭遇是中巴邊境的追擊戰中,當時這架蘇30穿越邊境,試圖射殺已經跳傘的薩米。時隔2個月,那時的老鷹302已經具備了駭人的作戰技巧,并且對方顯然也靠著直覺認出了上校(上校當時并沒有駕駛黑蜘蛛的101號戰機,而是另一批次的雷電),如果最終的命運一定會讓薩米與這個冤家有一個了解,他希望不是今天,因為今天他需要片刻的喘息。
“毒蛇,不用瞎猜了,讓跑道上的轟炸機起飛,這股敵人太危險,不能拖延。”薩米說道。他在這片區域飛過太多次,完全知道整個莫克蘭海岸的防御完全沒有形成,敵人的機械化部隊機會可以在行軍狀態下,輕易攻占瓜達爾港,下面的這股敵人只差了區區幾個鐘頭的路程而已。
“上校,敵情不明,我認為不如……”宋寧剛想加以制止,雷達告警設備開始嘀嘀作響,他發現自己稍一疏忽就被米格29鎖定了。他急忙改變姿態和航向,在10秒鐘內迅速擺脫了雷達,但是預警機看到了2架敵機已經急著射出了導彈。
“‘獅心’編隊,當心敵人泛射,注意保持速度。”少將在電臺里提醒道,有時候半主動導彈漫無目的射擊反倒是致命的,因為導彈接近時,雷達告警器不會發出警報。
顯然敵人射出的是某種R27導彈,這種導彈理論上可以在雷達未跟蹤到目標的情況下射擊(需要保持照射),半主動的導引頭有時候也可以自行根據脈沖反射自行找到目標,靠這種粗糙的攻擊對付靈巧的戰斗機,幾乎還沒有成功的先例,不過也很難說敵機不是為了隨后的近戰而故意消耗掉一些沉重的彈藥。對于這種攻擊,主動干擾沒太大用處,不過被動干擾效果非常好。宋寧立即施放了幾組箔條,然后偷偷降低高度,盤旋一圈,他還不想落荒逃遠,因為沒看出有這個必要。
米格29也開始在35公里外施放箔條,顯然想從預警機雷達上消失,不過為了保持照射,雙機編隊并沒有做出相應的規避動作,這使得薩米和宋寧始終能從數據鏈上看到敵機。
4枚R27全部沿著直線飛出戰場,根本沒有威脅到2架殲10。現在敵機射程上的優勢已經消失,相對的殲10編隊在數據鏈上的優勢漸漸顯現出來了,海上一直有印度的船只為這些飛機提供語音指引,這一點殲10從機場起飛后就一直能察覺到,不過從米格29編隊笨拙的航線變化看,其指引效率遠遠不如預警機。
2架殲10戰機這才丟掉油箱,做出反擊的架勢,畢竟薩米和宋寧都是久經戰陣的老手,很少會有錯亂的處置。薩米提醒宋寧保持潛伏狀態,由他來使用雷達嚇唬一下對手,隨著他第一次開機,就捕捉到了高速接近的目標,而敵機則始終在吃著居高臨下的苦頭——雷達分辨不清山區中時隱時現的目標,或者干脆將低速目標濾除。
如同所有沒有經歷過大陣仗的飛行員一樣,印度戰機一經被鎖定,立即顯示出了慌亂,繼而做出了一連串錯誤的規避動作,這些動作和大片的箔條使得它們暫時避開了雷達跟蹤,不過也使得飛機最后的優勢——高度和速度,大大受損。
“我建議你轉到140航向,包抄到敵人后面,最好不要開機,由我來指示目標。”上校說道。
“明白了。”
宋寧立即領會了上校的意思,既然是2對2,他應該是沒想過要放跑敵機。只是敵機到了眼前,卻從顯示器上消失了,他還這么肯定自己的判斷?
“等我幾秒鐘,我一定能找到它們。”
薩米知道伊斯拉姆少將躲在伊朗邊境,這樣的距離,預警機不足以燒穿干擾,不過他的距離完全合適,只需要判斷出敵機可能的高度,就可以代替預警機雷達完成目標更新的工作,他最擔心的是敵人徐晃一槍,然后轉個180°從海上逃走。
雷達在沿山脈一線,捕捉到了一架正在轉彎的米格29,距離在15公里外,果然這些家伙突然間喪失了近戰的信心,薩米后悔自己開機有些早了。
“上校,我沒有看到另一架。”
“一定就在附近,他們在撤退時,可能解散了編隊,我猜高度更低。”他說完低頭看了一眼多共能顯示器,可以看到舍姆西起飛的轟炸機已經完成了編隊,向這里撲來了。
宋寧耐住性子抄近路緊追,他很想打開雷達搜索,不過他對上校判斷局面的能力并不懷疑。
地面上的幾股叛軍,看見中國飛機向南飛走,頓時士氣倍增。他們群聚一起可不是為了印度人打仗,印度一直是他們排第二號的敵人。不過暫時的,他們需要大方的印度人來為這場,志在驅逐巴基斯坦政府軍的叛亂付賬。
漫山遍野的游擊隊從四面向林淮生的車隊靠攏過來,從他們漫無目的的射擊上看,訓練水平不是很好,不過敵人對四周地形的熟悉倒是令人擔心,這群人硬是靠著雙腳追趕戰車,其先頭部隊始終在就在幾十米的外的山上,就是擺脫不了。林淮生的車隊一直在山谷中后撤,顯得有些亂,掉在后面的2輛甚至沒有掉頭的機會。他通過車際電臺提醒所有駕駛員不要冒險停下,一旦敵人擊中行走部分或者發動機,致使戰車失去行動能力,就會掉進敵人的汪洋大海中。這些步兵戰車有過優化城市戰的設計,30毫米火炮以及并列機槍的仰角很大,不過在搖晃的戰車內進行觀察和瞄準是一個難題,另外外面這群烏合之眾的火力太過散亂,很難找到主要威脅并迅速地作出反應。
林淮生坐鎮指揮車內,很快接獲了連串不利的信息,一輛戰車的車長觀察鏡就被流彈打壞了,而另一輛戰車的主炮供彈系統出現。
這些戰車在杰布里面對大量的阿瓊坦克時也不曾如此地狼狽,但是此時此刻,面對非專業的對手時,竟然陷入了被動。
最壞的情況終于發生,車隊最后的一輛戰車,被一枚火箭彈擊毀了履帶,生生停在了路上。對于急于趕到機場復命的林淮生而言,是一個要命的節骨眼。對于應該如何取舍?林淮生確實猶豫了片刻,不過隨即,他還是下令全隊停車,原地還擊,同時通知受損戰車上的成員,迅速轉移至其余車輛上。
隨即其余幾輛戰車以及林的指揮車,都以間隔幾十米的距離停下,先是通過機關炮以及射擊孔的一陣猛烈射擊,隨即士兵們魚貫從后方艙門內鉆出,以準確火力對占據上方的敵人展開對射,士兵們離開戰車后,視野和射界都大大改善,其訓練則更是遠遠超過對手,一時間將囂張的敵人火力完全壓制住了。不過林淮生知道,敵人的后續部隊正在趕來的路上,很快,如果自己動作太慢,就會陷入數千人的重重包圍之中。他不知道自己停下拯救戰友的的決定是不是對的,計算每一個失當的指令可能導致的損失,是指揮員必須具備的素質,但是他也知道,在戰場上放棄戰友是不能接受的。
眼看著前方一輛戰車被擊毀,后續的叛軍頓時信心百倍,他們扛著重武器爭先恐后地向著冒煙的目標沖鋒,生怕錯過了送死的機會。如果他們仔細考慮過,停穩后的中國戰車的火力,要遠比后退時要致命的話,本不該這么沖動才對。
緊追而至的大群人馬急于靠近受損戰車,抓幾個活口,完全沒有先停下來觀察戰場,一大群人就這么直挺挺地圍攏過來,就像在大街上圍觀一輛拋錨的卡車一樣,完全暴露在中國戰車的火力下。30毫米主炮轉向那里,火舌下一片血肉橫飛的場面,幾乎不可能留下完整的尸首。
363致命的失誤
地面上被分割成了數個戰場,互相無法支援,戰局漸漸滑向了撲朔迷離的狀況。在軍事指揮上,分散兵力并不意味著失誤,而是需要依賴更高的技巧;有經驗的指揮員總是會分散手上的力量,在這一點上與自以為是的指揮官并沒有太大的區別,唯一的不同在于誰能在混亂的事情中奪取主動。
與大部分的中國軍人一樣,不久之前,林淮生還是一名不具備實戰指揮經驗的參謀人員,甚至缺乏指揮營級以上單位的理論學習。此刻,他正在短兵相接中,迅速地成長起來;他并不缺乏頭腦,所欠缺的或許只是幾次挫折。
空中,宋寧正在按照薩米的建議,迅速地包抄敵人的側面。但是數據鏈上敵機位置的更新突然停止了,顯然是薩米關掉了雷達,轉而使用光電雷達進行跟蹤;在這種無法測距的方式下,單打獨斗成為了宋寧唯一的選項。有時候薩米在空中缺乏紀律的出爾反爾,讓宋寧十分的厭惡,他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上校心底里的你那些潛藏的私心雜念。他有時候甚至覺得,老頭子關心自己的戰績比關心他自己祖國的命運更多一些。
現在宋寧只能自行靠肉眼搜索山區,這需要冒極大的風險,如果對手是一架雙座機,那么先發現自己的概率會高得多,他知道薩米很善于將追擊演變成一場貓捉老鼠般的把戲,關掉雷達肯定是因為他覺得有必要這么做,負面的后果是讓依賴數據鏈觀察戰場的僚機同時失去必要的信息,當然這一點上校是不會考慮的,他就是那種以追逐個人榮譽為首要目的的職業軍人;他可以越境追殺預警機,完成九死一生的任務,如果有必要,他也可以毫不猶豫地犧牲戰友。
戰場遠端的敵人地面雷達始終是宋寧心中的另一個大忌,那部雷達一直在試著跟蹤這架飛機,這使得宋寧無法拉升高度,因為那樣就會被它抓住。宋寧仔細地搜索著自己右側1點至5點的廣闊區域,他估計目標會在這一帶出現。他知道印度的海軍型米格29總是涂成淺藍色,這樣它們在山區比起灰色的殲10更容易暴露。他低下頭,從顯示器上觀察米格29最后消失的位置,研判他們可能從哪里鉆出來,如果它們急于回到海上的話,應該會變化航向到孟買方向,他抬起頭時,看到下方一條弧形的尾跡正繞向自己。
“真他媽該死!”他暗暗叫苦。
這一次預警機和他自己的雷達告警器都沒有起作用,顯然這是一枚從低處通過頭盔瞄準發射的R73導彈。他來不及搜索第二枚的位置,立即垂直拉起,同時發射曳光彈。擺脫這一類先發射后瞄準的武器,這是一個有效的訣竅。R73導彈本身的視野只有幾度,在它靠著40G的過載掉過頭來之前,應該盡量遠離原來的航線;格斗導彈的爬升能力一般不如它們的轉彎能力,選擇爬升比選擇轉彎更適當一些。雖然敵人多半會同時發射2枚導彈,互為補充,不過它們的線路和搜索區域不會有大的區別。
毫無懸念,他看到了第二條導彈的尾跡,也正在盤旋上升,對比霹靂8而言,這些導彈的蒸汽尾跡要稍微隱蔽一些,不過宋寧的眼睛很善于搜索在山區閃光的物體,除了那架至今不明的米格29,它應該就在3點鐘區域才對?
2枚導彈隱入了殲10發射的曳光彈白煙中,看不見了。東部的S300導彈立即捕捉到了從群山中突然拉起的殲10戰斗機。此刻殲10的距離在70公里外,有些遠,高度與速度則很理想。印度指揮官不敢怠慢,立即下令發射導彈,隨即2枚巨大的導彈從垂直發射筒內騰空而起,直刺天空,使用高拋彈道,是射擊遠距離目標時唯一的選擇,這使得導彈在爬升階段就被遠處的預警機看見。宋寧在雷達告警尖叫了一段時間以后,得到了預警機明確的語音警告:敵人已經發射了導彈。
他選擇在筋斗的末端橫滾改變姿態。HUD上的人工地平線隨著機艙外的山川迅速地翻滾了180度,他立即分辨清方位,在盤旋中尋找2枚可能尾隨而來的R73導彈。S300此刻并不是心腹大患,在山區對付半主動雷達制導的武器,比平原地帶來得容易些,尤其敵人的發射陣地如此之遠,留給她應變的時間還很充裕。驚慌失措撞到山上,可不是他的風格。
宋寧沒有看到R73導彈飛向自己,如果它們“看到”自己飛過來,倒是無解的,不過他自己很多次發射過R73導彈,很清楚頭盔瞄準的攻擊方式并不是那么的成熟。在他集中目力的搜索中,看到有一個灰色的影子正在自己下方的9點鐘偷偷通過,企圖悄無聲息地占據自己的后方。他突然意識到,自己認為敵人會永遠一成不變地,使用不利于它們隱蔽的涂裝顏色,這種想法是多么一廂情愿。他壓下機頭強勢轉彎,以破壞敵人的企圖。
但是敵機正以極高的盤旋速度從側面移動到后方,趨勢變得不妙起來;宋寧此刻仍然攜帶者6枚導彈,而敵機上也許只有2枚R73導彈,這導致了其機動性達到了最佳,當然這一優勢也限制了印度飛行員開火的沖動。實際上,他早已進入了頭盔瞄準可以開火的范圍,但是遲遲不敢再次使用這種不靠譜的方式。、
雙方隔著1.5公里,都已經進入了對方的視線,一輪決死的纏斗在所難免。依照各自的經驗,兩架飛機各自通過交換的高度和速度的辦法,以期獲得轉彎速率上的優勢。
宋寧的劣勢似乎難以逆轉,他始終在敵機火控雷達掃描的邊緣掙扎,同時還得留心心附近的崇山峻嶺。他很清楚自己距離R73導彈的不可逃逸區并不遙遠。
漸漸占據優勢的米格29并不急于指向目標,轉而開始積累高度上的優勢,這使得他可以在下一輪剪刀追逐中從容應對對手的各種變化,印度飛行員也面臨著艱難的選擇,他手上只有最后2枚R73導彈,所以絕不可以草率,他需要的是一次真正的瞄準,和一次萬無一失的攻擊。
云層中,一枚失去目標茫然飛向海面的S300導彈,突然得到了新的無線電修正指令,它借助下滑中的巨大速度,奮力轉向新的目標。
印度飛行員看到了這枚導彈當頭落下時,已經來不及打開IFF應答器,也來及做出其他有效的躲閃動作了。最后一刻,他覺得絕望而又氣憤,實際上他從海岸飛向戰場是就知道陸軍的這座導彈陣地的存在,編隊從海上飛向戰區時,接收到過這部雷達詢問器的識別信號。隨后的飛行中,該陣地的IFF天線不再發出脈沖編碼,按照一般的經驗導彈陣地已經記錄了友機編隊的航線。雙機在進入山區后暫時關閉了應答機,以免被地面的地方陣地測量到自生的存在。但是當這架米格29從山谷中重新升起時,顯然忘記了將應答器打開。另一方面,出于各軍種間配合的混亂,這名海軍飛行員并不知道附近的S300已經發射了導彈,否則的話他絕不敢貿然升高高度,暴露在導彈攻擊范圍內。
宋寧一直在群山中冒險回頭查看敵人的位置,他早已將S300導彈拋到了腦后,直到看到了那架米格29被擊中的一幕,這才想起。
“這也太不小心了。”他難免暗自慶幸。
20公里外,薩米正在施展渾身解數追擊另加一架米格29,他也看到了遠處的爆炸,難免有一絲擔心,他然后低頭從數據鏈信息中找到了宋寧的位置,他暫時有些摸不到頭腦,不知道誰打中了誰,不過管他呢,現在他還得趕緊干掉眼前的那架敵機。
與宋寧面臨的難題一樣,他面對的是一架只掛載格斗彈且靈敏性極好的戰機,他不舍得將2枚昂貴的中距彈貿然射出,這使得戰斗頗費周折。這種新式的米格29,他倒不是第一次碰上,纏斗中比蘇30MKI更難對付,與殲10相較,爬升也更占優勢。敵機在追逐中總是在IRST搜索孔徑周圍逃竄,顯然已經看到了自己,這迫使他放棄了不切實際的偷襲戰術,再次使用雷達垂直掃描,這樣他就可以用改變飛機姿態的方式,來適應對手在各個方向上的靈活性。這一招果然見效,雷達迅速捕捉到了目標。敵機飛行員再次顯現出了經驗不足,開始拉起戰機躲閃,而這正中了薩米的下懷,他改平飛機以適應敵人的移動,目標始終在幾度寬的搜索范圍內無法脫身,同時他迅速選擇了SD-10導彈準備進行攻擊。從之前的過招看,這應該是編隊中掉在后面的一架僚機,其應變能力較之另一架及時逃走的長機要低一些,所以老頭子不打算抬頭急追,他還故意將敵機放遠了一些,免得中距彈的主動雷達來不及開機。
敵機的雷達告警設備顯然一直在起作用,所以他很清楚自己始終沒有擺脫雷達的跟蹤,如同大部分驚慌的新手一樣,他迅速推翻了之前的想法,轉而俯沖,其錯失的時間足夠殲10的火控雷達完成截獲。上校在6公里外開火,2枚導彈一前一后穩穩追向敵機,山區地形限制了敵機左右機動的幅度,大量的箔條也檔不住殲10大功率雷達在如此近的距離上的照射。
薩米再次看到了印度飛行員放棄了最后抵抗,提前彈射跳傘。導彈將飛機炸成碎片時,印度飛行員的降落傘剛剛打開,此處已經可以看到南方藍色的海面,如果他掉在海上,也許會被印度海軍的潛艇救起,不過掉在山里,其命運就很難說了。薩米迅速將敵人落下的位置通知了預警機,希望岸防部隊能趕在叛軍之前抓住印度飛行員。
總的來說,印度空軍飛行員水準參差不齊,平均水準遠低于其海軍的,不過薩米見過的最好的印度飛行員都來自于空軍。
364再次打擊
4架殲轟7戰斗轟炸機,從機場起飛,魚貫進入山區地帶;印度在海上與東部都部署有遠程雷達,這些飛機全程必須保持低空飛行,這次攻擊很可能沒有地面上的目標指示,必須依靠飛行員自身的判斷。由于前方的2架殲10戰斗機發回的報告表明,雙方的部隊靠得很近,且裝備樣式混雜(特別是林淮生手里的T90S),這樣的情況顯然會給飛行員的目標確認帶來極大的困擾。
隨后起飛的幾架雷電戰斗機只能從海上沿海岸與轟炸機編隊并排飛行,該批次戰斗機無法攜帶低空導航吊艙,飛行員水平也不足以勝任全程的低空突襲,所以它們無法緊隨飛豹編隊行動,若在高空護航反而容易引起敵人雷達注意,只能隔著100公里在海上佯動。而至今方位不明的老鷹編隊,一直是伊斯拉姆少將最擔心的大患。負責北方空域防御的中國預警機一直沒有發現該批次戰機飛向***堡的跡象,少將心里也很清楚,如果要空襲***堡,完全可以利用印度境內的航線,根本不必進入狹長的巴基斯坦中部,大費周折轉向蘇萊曼山區,這些敵機最后一定會突然出現在南部戰線的各個區域,蘇萊曼山脈的制高點曾經是巴基斯坦部署雷達部隊最佳位置,而現在這座山脈則成為了遮擋雷達視線的巨大障礙。無論如何,幾分鐘內,這群敵人的去向就會有結論了。
宋寧掉頭返回公路上方,他故意升高了高度,探測對手雷達的反應,在這樣的距離上他可以百分之百地甩掉雷達,即使遠處的S300陣地再次發射導彈,必然會在高拋彈道的中段就被預警機看到,而且飛到近前也需要至少一分鐘時間,他有足夠時間加以應對。
ZDK-03上的一名中國聯絡員提醒他,殲轟七編隊已經起飛,現在需要特別注意東北方向。這名聯絡員顯得頗有經驗,印度空軍同樣忌憚部署在海岸縱身地區的紅旗9型導彈,所以他們不至于大咧咧地翻越蘇萊曼山區再折向南,如果他們真的想偷襲,應該會在吉爾吉特山區轉彎。宋寧此刻還剩下2枚中距彈和2枚格斗彈油料剛剛過半,他特意詢問了一下薩米那邊的情形,老頭子得意地告訴他,自己在纏斗中用中距彈打下了一架米格29。這倒是讓宋寧吃了一驚,這個老頭子行事總是那么出人預料。他猜想老頭子大概是覺得山區戰斗中中距彈礙手礙腳,所以先行發射掉了。這一帶處于雙方遠程地對空導彈包線的重合區,各方面的飛機都不愿意飛得太高而變成一個顯眼的靶子,格斗彈自然更有用一些,上校這么精打細算好像也有一些道理。
宋寧已經習慣了上校在戰斗中總是如同一個雞賊一樣精于算計,不過他對此頗也有些不以為然,在他看來上校時常顯得過于輕敵,這大概就是老頭子曾經被擊落的一個原因。
“獅心2號,請報告你的武器彈藥狀況怎么樣了?”
眼看宋寧并沒有請教他為什么使用中距彈而非格斗彈,上校一本正經地詢問起宋寧來,他剛才也聽到了宋寧向預警機報,擊落了一架米格29。
“我還沒有消耗過彈藥。”
宋寧坦然答道。
“什么?那架米格29真的被擊落了?”上校吃驚道。
“千真萬確,而且是一架長機,你可以向‘毒蛇’核實一下。”
雙方在甚高頻電臺里的對話同時被預警機上的少將聽見了,他隨即證實了預警機看到了那架米格29墜毀在山區,是被一枚S300導彈擊中的。薩米那邊隨即不再說話。
地面上,林淮生再次收到短波發來的命令,要求他用紅色煙霧彈指示目標的位置,以免誤傷。指揮部顯然也收到了他發出的報告戰況的信息,這么看來雙向的通訊問題已經解決了,奎達基地附近必須有一部功率很大的電臺和尺寸很大的天線,才可能隔著百十公里恢復與他的聯絡,至少他離開時那里還沒有專用的短波通訊車輛。他不敢耽誤,立即命令已經下車的步兵發射煙霧彈指示敵方,然后迅速后撤尋找掩護。
很快步兵就將紅色煙霧彈射向了敵人的陣地。本地武裝分子從未見識過這些煙霧,他們以為是對手支持不住,要借助煙霧逃走,盲目的前線指揮官立即將預備隊派上,企圖進行最后的沖鋒。只有遠處的印度特種部隊指揮官查拉比發現了情況不妙,他最先意識到這是一次空襲的前兆,他拿起對講機想提醒前方的指揮官,但是耳畔隆隆的航空發動機轟鳴聲,已經迫近,聲音低沉而又平穩,從背后而來,顯然不是剛才飛向南方的那兩架輕巧的戰斗機。
隔著十幾公里,2架殲轟7已經提前拉起,飛行員一眼看到了前方的紅色煙霧,戰機稍稍轉向,撲向那里。后座飛行員操縱吊艙發射出激光束,大致指向煙霧附近人群最密集的區域,飛機靠近后,幾枚250公斤炸彈從機翼下落下,它們緊跟著光斑,滑翔著飛向密集的人群。
數枚炸彈在光禿禿的山坡上炸開了花,轉瞬間將布滿亢奮人群的硬質地面削下去幾尺。巨大的氣浪中破損的武器零件四處飛濺,斷肢殘臂被高高拋起,隨后落下。
殲轟七從山坡上的巨大彈坑上飛過,飛行員心里也有些忐忑,因為他們也來不及看清地面的具體態勢,只是從密集而又散亂的沖鋒隊形判斷這不是自己人。飛行員試圖盤旋一圈確認地面的情形。電臺里突然有人提醒他們,要當心地面有防空導彈。宋寧為這些飛機護航過不止一次,所以轟炸機飛行員都很熟悉他的聲音,飛機隨即拔高并橫滾,果然在頭朝下的瞬間看到下方的一道閃光正尾隨而至。
飛行員迅猛推動油門桿至加力,同時發射曳光彈。這架飛機動力并不出色,但是對付單兵便攜式導彈并不吃力,這些小小的紅外制導的導彈之所以能夠常常得手的一個主要原因,就在于目標很難預先發現它而做出反制措施。
轟炸機沒有試圖用轉彎來晃過導彈,它在爬升過程中不斷地使用曳光彈來干擾導彈導引頭,對于冷卻不足的老式薩姆7型導彈,這樣的措施已經足夠了。不過隨著高度的增加,這架飛機還是被遠方的印度地面雷達發現了,隨后飛機再次釋放了箔條并配合一次轉彎,終于擺脫了雷達的跟蹤。
2架攜帶末敏彈的殲轟7此刻也已經飛臨戰場,他們面臨的任務更加艱巨,因為末敏彈敏感器搜索范圍很大,且有很強的自主攻擊能力,對于混亂的戰場遠比激光制導炸彈來的難以駕馭,這也是任務沒有使用防區外布撒器的一個主要原因。最后的一切,只能交給飛行員臨機處置了。
飛行員按照任務規劃,冒險降低速度,盤旋一圈以觀察戰場。從事先得到的有限情報看,敵軍的裝甲部隊都擠在公路上與己方坦克交戰,而己方不光車輛與對手難以區別,而且位置也不詳。
不過從空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地面上的一列坦克使用著明顯有異于中巴聯軍的偏綠色迷彩,這倒是和起飛后臨時增補的情報吻合,從坑坑洼洼的路面看,這支部隊好像已經已經被集束炸彈炸過一次了。從行軍規模看,這是一支加強營一級的機械化部隊,沒有自行防空火力和卡車隨行,這一點與情報吻合。此刻,飛行員仍然不敢怠慢,因為地面并沒有發射紅色煙霧進行指示,他想這可能是通訊溝通不良導致的。
整整一分鐘2架飛機在遠處敵方雷達的虎視眈眈下,平穩飛過公路上空,武器制導員埋頭觀察著下方的這些車輛,他們知道己方的T90S型坦克在炮塔頂部應該有特殊的白色星月標志,但是整列車隊里沒有找到。盤旋到第二圈,看到了在最東面,有幾輛分明是99式的坦克正在于中段的車隊交火,現在態勢大致明朗了,他們向預警機核實了2遍,預警機又向地面請示了決心。漫長的等待后,2架飛機最后得到了投彈的命令。下面的印度裝甲部隊指揮官羅塔布眼看著空中的敵機滿載彈藥飛來飛去,顯然是在做最后的目標核實,但是他卻無能為力。今天對他而言真是太糟糕了,集結時防空連沒有足夠器材渡河被落在了納爾河以東,上級告訴他沒有防空部隊也不打緊,因為制空權完全在握,結果已進入公路后就被幾架輕型飛機攻擊,隨后從焦特布爾飛來的幾架神志不清的米格27又是不分青紅皂白地一通亂炸,現在他知道自己的部隊就要面臨新的一次空中攻擊,從敵機小心翼翼的樣子看,絕對是來者不善。
轟炸機水平通過公路,在盡量遠離99坦克后,投下了布撒器。布撒器在滑行過程中,不斷地向兩側拋出子彈頭,這些彈藥立即打開一個個小型降落傘,向著下面的敵人飄去。
亞希尼也注意到了空中有異動,他的電臺無法接受到加密的指揮部信息,一直也不知道即將空襲擊的事,而且躲在車體內他也無法對空警戒,林淮生那邊也差不多已經把他忘記了,不過他仍然靠著戰場直覺,嗅到了一絲異樣。從車長觀察設備里可以看到,遠處的印度士兵開始丟下車輛四處逃散。他奮力推開頂蓋,冒著被狙擊手干掉的威脅伸出頭來,一架巨大的飛機從頭上飛過,隨后是云層中伴隨著隆隆聲響的陣陣閃光,就如同暴雨前的情形。
他并不是第一次見識這種要命的彈藥,所以很清楚這是什么鬼東西。他用盡全力大聲呼喊三輛坦克趕緊倒車。這期間,天空中播灑開了一排白色的散花,它們隔開一定的距離,慢吞吞地向下墜落,看上去輕柔而又無害。眼看著這些東西飄向了印度車隊,不過亞希尼可敢掉以輕心,他很清楚這種東西不分敵我,嗅到坦克就會自己鉆過來,可以覆蓋的區域真的不小。眼看著從來時的路拐過彎就躲開了,天上的成片的彈頭已經開始劇烈晃動起來,這是它們要發作的前兆;天空中炸成一片,自鍛破片以極高的加速度飛向地面上的坦克和裝甲車。幾個月前,亞希尼見識過一場由F16發起的末敏彈攻擊,看上去更壯觀得多,就如同從天而降的無數道霹靂,瞬間摧毀了印度第50裝甲團的所有T55坦克,當然那種如天神震怒般的駭人的閃電是因為夜暮的關系。而這一次攻擊則顯得平淡的多,只能看到巨大的白煙開始籠罩公路,幾秒鐘后煙霧中火光熊熊而起。這些刁鉆的破片專揀發動機艙鉆,這個部位幾乎沒有裝甲,一旦中彈坦克必然半毀。
本書首發來自,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