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誘敵伏擊
常勇側面,2對3的雙方直升機機炮對戰已經開始,2架中國武直10的23毫米機炮在射程上擁有一定的優勢,對方則在射速上更占上風。雙動同樣使用頭盔瞄準,隨動于飛行員視線的機炮對著遠處的目標輪廓一頓亂掃,基本沒有準頭,只是壓住陣腳,但是雙方都在接觸和試探中,慢慢靠近,試著用導彈導引頭鎖定對手。
由于武裝直升機的接觸時間較之固定翼戰斗機交戰更長,導彈鎖定與脫鎖的較量,也變得格外考驗神經。
雙方都盡量避免暴露出側面,盡量以正面迎敵,盡管這些導彈都具備全向攻擊能力,但是鎖定正面仍然是需要非??拷判小_@種空戰中,導彈的過載毫無意義,唯一有價值的,是更加靈敏的導引頭。
武直10步步緊逼,利用機炮射程逼迫對手先行側轉規避,幾發炮彈擦著超級眼鏡蛇爾等旋翼飛過,飛行員被迫向一側轉,以求脫離,這使得經過充分冷卻的天燕導彈導引頭率先鎖定目標。
飛行員耳邊緩慢的掃描音頻,突然間轉換為高頻的鎖定提醒音。2枚天燕導彈彈,飛離掛架直射目標。一架超級眼鏡蛇在倉促間,也回敬了2枚響尾蛇導彈。于是雙方各自開始發射曳光彈,以破壞對方瞄準。4枚導彈在空中交錯而過,各自飛向前方。不過響尾蛇只是盲目地射出,根本沒有瞄準到什么,除了驚出中國飛行員一身冷汗,起不到太大作用。而中國直升機發射的天燕,是在咬住目標熱源后才發射,所以穿透了曳光彈彈幕后,仍然準確擊中其中一架。將一架超級眼鏡蛇的旋翼炸掉,直升機直接墜向地面。
常勇居中指揮,與大量的敵機周旋,他的毫米波雷達作為有效的偵察節點,可以將敵機位置通過數據鏈傳輸到后方。在地面指揮部與空中指揮機的協調下,附近的戰斗機正在趕來。他自己也一直在遠處的愛國者陣地的雷達監視下,從與對手搶占高度的那一刻開始,所有的武直10就一直被對手火控雷達跟蹤,但是距離太遠,對方導彈始終沒有動手。實際上,只要中國直升機降低一些高度,就足可以利用地球曲率和地面雜波,擺脫那部雷達。
艾希曼發現自己很難占到便宜,如果一擁而上,大概可以扳回一城,但是他不是那種死纏爛打的指揮官,他覺得是時候后撤一下,后方警戒雷達已經看到了敵人戰機在靠近。他很快想到了計策,或許可以把敵人攻擊直升機引誘到復仇者陣地,那樣比較簡單,他立即與后方指揮部聯絡,要求復仇者陣地不要開啟搜索雷達和敵我識別,以免驚動敵人。
15公里外,亞希尼準備實施他的計劃,他沒有足夠的通訊保障,只有車際通訊,但是對他來說,知道每一輛坦克的位置也足夠了。他預計剛才過去的那批直升機多半不會原路回來,
當時事情無絕對,他必須碰碰運氣。
計劃很簡單,他將自己最機靈的2個車組派去誘敵,隨后將主要火力部署在誘敵小分隊回撤路線的側面,他希望那群M1A2追擊時,能露出側面裝甲薄弱的區域。
如果敵人能夠提前掌握亞希尼的位置,也可以很簡單地想到這樣的計劃,不過偵察優勢卻不在他們一方。這片戰場上的中高空,完全被雙方雷達監視著,反而在低空留著不少漏洞,亞希尼靠著一架不起眼的小型無人機,竟然掌握到了非對稱的偵察優勢。這種無人機作為坦克指揮官視線的延伸,有時候可以起到很關鍵作用,但是并非每個車組都將其作為標準配置,很多車長對這種東西不以為然。
來自澳大利亞查爾斯庫克,錯過了昨晚與韓國坦克部隊配合作戰的機會,他認為分散兵力可以搜索更大的區域,結果在錯誤的方向上白白浪費了夜間的觀察優勢,同時也將燃油耗盡,而他的一輛坦克坦克在更早的交戰中被打壞了發動機,好在調來了一輛M88型坦克修理車和幾輛油罐車,現在他又可以躊躇滿志地投入戰斗了,他希望盡快將附近的巴基斯坦部隊消滅,好投入到與中國軍隊惡較量中。
在山谷外放哨的一輛坦克的車長,正舉著望遠鏡四處張望。突然間就聽到一聲沉悶的撞擊聲,隨后此才是遠方的炮聲,顯然是一發動能炮彈擊中了炮塔。
車長趕緊鉆進坦克,但是鎢芯斷裂時迸發的碎屑,還是擦過了眉梢。車長來不及拖下頭盔包扎一下,趕緊通知后方的連長,這邊有情況。
鮮血模糊住了他的右眼,使得他無法很好地使用周視鏡觀察外部,但是他知道既然是一發動能彈,所以只可能來自于敵人的坦克。
遠處第二發動能彈飛過來,又是擊中了炮塔,但是一樣無法擊穿。這次被車長看到了炮彈的軌跡,他將周視鏡的倍數調整到最大,看能到了遠處的一輛坦克。
炮手進行了測距,數字停在了3500米,顯然對方昏了頭,想在這樣的距離擊穿M1A2,結果只是打破了車長的臉皮。根據這支部隊掌握的情報,即使距離只有3500米的一半,敵人坦克也無法擊穿M1A2的正面貧鈾裝甲。
“豪豬隊長,我看到了目標,是敵人兩種主戰坦克中的一種,在3.5公里外。只看到一輛?!?br/>
“收到。我們馬上到?!?br/>
電臺那頭庫克說道,語氣平靜,充滿了自信。在夜里,他的熱像儀可以贏得了大約500米的優勢,如果敵人以為到了白天就可以消除以上劣勢,可以主動求戰,他求之不得。M1A2的火力和防護雙重優勢,很可能具備在更遠的距離上先行摧毀對手的能力。
“全體注意,隊形不必展開,以免在嚇跑它們。一切聽從我的指揮?!?br/>
“連長,是否呼叫炮火?”
“沒有必要,不過那些蝰蛇離我們不遠?!?br/>
亞希尼站在7公里外的山頭上,看著遠處山口朦朧的青煙,那是坦克大規模行動前,發動機上蒸騰的廢氣,一般人無法在這么遠距離上觀察到這樣細微的痕跡,但是他可以。
他期待自己的誘敵小隊別玩脫了,畢竟要在敵人十幾門火炮前全身而退,還要掉頭,讓敵人按照預設路線跟上來,距離是很難拿捏的。
前方誘敵小組的一輛坦克開始釋放煙霧,另一輛則仍然潛伏,準備按照計劃交替掩護,分散敵人注意力。
庫克看到了前方的煙霧,知道敵人要跑,他下令全部坦克快速追擊。除了裝甲和火力,他自信M1A2在機動上的優勢,也足夠敵人后悔主動招惹自己的。
“敵人一定不止一輛,我們呈雙列縱隊,不要展開。”
他繼續強調自己剛才的命令,如果隊形展開,敵人容易看到他的數量,也許會躲起來,而他希望誘使更多的敵人坦克出現。
如果不是昨天下雨,他的12輛坦克一出動,九會揚起漫天的煙塵,但是現在他覺得不用擔心這樣的情況,敵人很難在遠距上察覺到自己有多少。
很快這群坦克就將速度提升到了55公里每小時,幾乎是在曠野上狂奔。履帶里面的負重輪在坑洼不平的地面上飛快地彈跳,火炮則穩穩指向前方。
當風向不定時,前排的坦克手們可以看到從煙霧中時隱時現的中國99式坦克,雖然不及跟蹤開火,但是可以測定距離和相對速度,然后通過火炮伺服,協調火炮耳軸傾斜度,使得炮口始終指向對方。一路追擊,距離從3500米降低到了2000米,炮手們從容裝訂了藥溫、氣溫、橫風,只等著目標有一次長時間的暴露。
庫克鉆出炮塔,他注意到南方的地勢略高,有可能潛伏敵人坦克。正有些猶豫,就從那個方向,斜里飛來一枚炮彈,炮彈打偏,擊中了爛泥地面,揚起一片泥漿。
那輛潛伏的坦克發現沒有擊中,開始發煙并逃走,看來敵人就算有什么貓膩,也不過如此。
亞希尼此時已經回到了自己的坦克,等待著輕敵的敵人縱隊從自己眼前過去。誘敵小隊釋放的煙霧,也會阻礙他瞄準,他預計等煙霧從眼前散去的時候,差不多敵人也到了跟前了。那支步兵仍然緊跟著他的坦克行動,他們的反坦克導彈基本打光,只能跟著看了,不過還剩下幾枚前衛導彈,可以起到一些防空作用。
急著一口吞掉目標的12輛敵人坦克迅速開進視野。亞希尼的2個連開始自由跟蹤目標,等待一個齊射的指令。
亞希尼觀察到對手對激光測距沒有特別的反應,他決定不急著開火,再等一下,等到更好的時機。為首的那輛坦克從正前方不到1100米的疾馳過去。塔西姆緊盯著目標,雙手握住炮控臺握把,穩定跟蹤目標。亞希尼長并沒有多余的話,他完全放手讓塔西姆射擊,盡管他也在車長視野內跟蹤同一輛很可能是連指揮車的坦克,但是他不準備超越射擊。在這樣的距離上,他信任自己的炮長不會有任何的差池。
準星上方的一個三角形開始閃爍,角速度傳感器已經穩定跟蹤了足夠長時間,計算提前量的采樣已經完成。
“開火。”
亞希尼大喊一聲,不僅僅是對自己的炮長,而是對全體下令。
十幾門火炮,一起開火,噴射出高速動能彈。這些彈藥出膛后立即分離閉氣的彈托,僅僅靠著一根次口徑的鎢彈芯,帶著四片尾翼飛向目標,脫殼穿甲彈沒有任何的裝藥,只靠本身的動能和尖銳的風帽來透敵人裝甲。
庫克的坦克較之其他坦克提前了大約0.5秒先挨到了炮彈,亞希尼幾乎是憑借直覺就猜到了這是一輛指揮車。中彈時,他正指揮若定地站在了火炮一側,這個位置使得他沒有第一時間被穿透側面裝甲的穿甲彈殺死,穿甲彈被火炮高低機擋住了。但是緊接著第二發穿甲彈擊中了坦克尾艙,引爆了彈藥。
其余的雇傭軍坦克也差不多在同一時間被側翼的火力攻擊,它們突然間,就處于了一個極為不利的環境中,敵人的火力不但近,而且直接打擊他們的側面。
第一輪射擊過后,超過一半的M1A2坦克停車并燃燒。剩下那些沒有被摧毀的,開始掉過頭來,這些外籍雇傭軍畢竟是訓練有素的坦克手,與那些一旦被襲擊,立即抓瞎,完全找不到北的印度坦克兵不一樣。但是他們將要面對,是遠比他們多得多的敵軍坦克,且大部分99式坦克將底盤藏得很好。幸存的M1A2只能保持機動,進行穩像瞄準,而巴基斯坦坦克則可以在裝彈機工作時,繼續進行更有把握的擾動瞄準,停車射擊可以確?;鹋谄脚_本身的絕對穩定,將命中率提高一個數量級。
亞希尼可以看到塔西姆瞄準了一輛正面沖過來的坦克炮塔正中,幾乎對準了那門火炮的炮口。他就是故意要挑戰一下對方神乎其神的正面裝甲。
一聲巨響,炮彈飛向800米外的目標,擊中炮盾下方,一時間看不到炮彈擊穿有否,也沒看到目標起火,但是他的炮管卻失去控制高高仰起,看來是穿甲彈破壞了耳軸和高低機,但是仍然在行駛。既然目標已經沒有了還手之力,塔西姆第二發裝填了榴彈,直接轟擊抬起的炮管下方,比剛才略低了一些,他知道炮彈會在駕駛員頭上幾寸的地方爆炸。
榴彈在坦克窩彈區爆炸,炮塔向一側被掀起,座圈縫隙處開始冒出火光,亞希尼想立即轉向下一輛,但是一時間找不到可以射擊的目標了,在18輛坦克連續射擊了2到3次后,所有的敵人坦克都已經被擊中了至少一次。庫克連在山谷里等了近40分鐘,只是為了更換一臺發動機,但是在不到一分鐘時間,所有的坦克都被摧毀了。
亞希尼來不及玩味勝利,激光告警器突然響起,照射是從側后的某個位置,激光壓制開始起作用,他沒有發射煙霧,而是第一時間轉動周視儀,但是沒有發現。
他意識到這可能是最壞的一種情況,激光來自于空中的直升機。為了證實設想,他立即鉆出坦克,果然看到了西面天空中2個懸停的黑點如果他們剛才無聲無息地發射陶氏導彈,自己這會兒可能已經完蛋了,不過看起來不是陶氏,是某種半主動激光制導導彈。
他下令全體發射煙霧,并向后倒車。命令還未執行,一枚地獄火導彈擦著它的頭皮飛過去了,擊中了身后一片空地。他趕緊鉆回坦克,以免干擾到炮塔上那個激光對抗設備的范圍。目前只有兩件事能做,一是趕緊躲到煙霧里。二是呼叫步兵連,他們還有幾枚前衛導彈,希望能保護自己。
721閱兵式
坦克群發射煙霧,擋住了激光照射。
2架攻擊直升機開始照著煙霧發射70毫米火箭彈,坦完處于完全被動,毫無還手之力的狀態。
亞希尼完全無法收集周圍的情況,有多少架敵人直升機?距離多遠?他都無法知道。即使隔著厚重的裝甲,他也能聽到火箭彈飛近時可怕的尖叫聲,以及忽近忽遠的爆炸。他只能將自己的命運交給上天,希望不會有一發火箭彈砸中自己的坦克。他從爆炸聲中判斷出,敵人直升機仍然較遠,所以彈藥散布比較大。當然他還是搞不清,這些直升機哪兒來。
艾希曼的退卻,并不是無謀亂跑,他將自己的直升機分成幾隊。準備在誘敵深入,等待機會,他發現了對方直升機在空戰中的一些優勢,似乎其導彈的鎖定距離和機關炮的射程,都稍微遠了一些。這批曾經屬于海軍陸戰隊,后來被封存的超級眼鏡蛇確實不是什么最佳的選擇,只是綜合了包括成本在內的很多因素的考慮后,最終出現在戰場上的。依靠這些升級的武器,對抗對手新銳的裝備,確實有些勉強。
所以他時刻都在考慮,如何發揮數量優勢包抄對手,總的來說,繞到對手側面和后面,意味著導彈更容易鎖定對方熱源,這一點類似于固定翼飛機空戰,響尾蛇導彈在射程上并不吃虧,就看從什么角度切入了。很明顯,對方的核心是一架頂著毫米波雷達的武裝直升機,所以迂回的圈子必須大過10公里,以免被他們察覺。
一分隊在執行這項迂回中國直升機的指令時,趕巧不巧,撞上了亞希尼的伏擊。轉眼間,一陣火箭亂射就有了收獲,3輛來不及躲進煙霧的坦克被火箭彈火力覆蓋到,至少摧毀了2輛,另一輛被打斷了履帶無法行動了。
飛行員決心,順手將這群送到眼前的坦克收拾干凈,對付對方直升機他們沒有把握,掃滅這些坦克簡直手到擒來。但是對方反應很快,徐蘇釋放熱煙霧,遮擋住了視線和激光,超級眼鏡蛇決定靠近些。與導彈不同,火箭彈無需太精確的測距就可以覆蓋到目標頭上,距離越近散布越小,威力越大。
3架直升機一邊向上級請示,一邊向前逼近,他們出發前已經知道了,有一股鉆到后方的坦克,這是最優先等級的目標,并且越往東,距離中國武裝直升機越遠,距離愛國者陣則越近,作為雇傭軍,他們確實是來用命換錢的,但是并不是來白白送死的。
飛行員從煙霧移動的速度看,那些坦克還在后撤,每當有一些坦克漏出煙霧,直升機實施激光測距時,總會遭到坦克炮塔上的一部對抗設備的干擾,最終測距數字總是變得偏大,這部***非但360°起作用,仰角還很大,完全可以夠到直升機,不過直升機不為所動,繼續逼近,沒有什么設備可以干擾機炮和火箭。
焦頭爛額的亞希尼一直試圖在與制高點上步兵聯絡,但是通訊很不通暢,情急之下,他只能爬出炮塔,向著大致方向發射信了幾顆紅色號彈。他和步兵簡單約定了幾種聯絡方式,紅色信號彈代表求援,他希望那幫貨沒有撇下自己先跑了。
同一時間,步兵正在手忙腳亂地準備發射前衛導彈,這是一種傻瓜式的武器,但是對從來沒有摸過的新手而言,仍然有一些考驗,主要難點是測距和預測目標的運動路線。
這種輕巧的導彈點火后,需要通過拋物線投射到目標附近,射擊窗口十分有限。有經驗的射手會先預測目標路線,然后選擇目標行動方向的側面靜候時機,這樣既容易捕捉到目標側面的熱源,又可以節省射程,并且從側后發射,大部分的對手被擊中前,都不會發現。
有人手忙腳亂地從越野車里找出了一根和導彈差不多大的合像測距儀,這是某種十分適合地面小組偷襲直升機的測距工具,盡管技術停留在一戰時代,這種區區一米來長的炮兵測距儀,幾乎沒有精度可言,但是它并不發射電磁波,不容易引起對手警覺。
輻射手將這根東西橫在眼前,調節左右眼睛的視野,使之合并,然后每十秒鐘一次,從數字盤上讀到目標最新的距離數字。盡管眼看著敵人直升機不斷逼近,但是副射手不停更新的數字,確是忽大忽小,顯然十分沒譜。
射手決定不再根據讀數作出反應,他在2.5倍瞄準鏡內瞄準渺小的目標,風聲帶來直升機爾等旋翼聲,看來夠近了,射手自行冷卻導引頭。耳邊響起了每秒1次的音頻提醒,這意味著導彈尚未捕捉到目標。
眼看冷卻時間就要過去,耳畔響聲漸漸急促起來,射手等不及扣動扳機,一道青煙直飛空中。他看著那道青煙在很接近目標的位置,動力不支開始下墜,看來距離遠了,好在目標好像沒有察覺。
射手趕緊抓起攤在地上的第二枚導彈,剛交了一次學費,他突然感覺自己有了一些長進。瞄準時手也不抖了,捕捉目標也順利得多。
第二枚導彈飛向目標,那架直升機正懸停下來,調整掛架角度,準備向500米外的坦克開火,這樣的開火距離十分合適,火力差不多覆蓋住可能藏著目標的整片煙霧,也不至于太分散。
直升機的告警系統,始終沒有察覺威脅靠近,直到導彈在發動機后部爆炸,飛機開始凌空旋轉起來。
附近的另一架直升機立即轉向,旋轉炮塔開跟著轉動,機炮的四面亂轉,暴露出了飛行員頭盔的瞄準角度游移不定,顯然還沒有發現目標。
第三枚導彈升空飛向目標,這是這個連隊攜帶的最后一枚導彈了,能不能鎮住敵人就看這一擊了。
直升機發現了導彈來襲,及時發射曳光彈并轉向,眼看導彈錯過了目標掉向地面,但是直升機突然凌空爆炸。戰場上所有人正吃驚,一架殲10戰斗機呼嘯著,從空中飛過,它冒險突入了愛國者包線,必須立即做一次俯沖,利用地球曲率,避開阿格拉的制導雷達。
飛機從亞希尼頭頂飛過的時候,他的通訊突然恢復了,應該是一架中繼無人機地空靠近。亞希尼接到了最新的命令,立即開赴北方29公里外指定區域待命兵進行補給。
他先鉆出炮塔,確認了敵人直升機威脅解除了,然后看了一眼同步發送到車上的,最新的敵我態勢圖,他吃驚地發現,城里的敵人已經和外線的援兵互相打通了,但是敵人控制的區域仍然有限,后方也缺乏必要的保護,指揮部沒有讓他直接與敵人主力交戰,而是向北機動,看樣子并不急著補救防線,似乎有圍殲敵人的意圖,雖然上級不可能向他交代真實想法,但是中國指揮部顯得有恃無恐,也許還憋著要合圍?亞希尼大部分時候,對戰役的理解,要超過他的幾個死腦筋的上級,尤其是林淮生的計劃,總是強調機動,而不是硬拼,比較對他的路子。
亞希尼將失去坦克的坦克車組以及傷員交給步兵,然后率領剩下的17輛坦克向指定區域行駛,在北方他可以得到直升機補給,然后迎來新的任務。
于此同時,賀凡也坐著一架通用型直升機,急匆匆地往回趕,他必須比他的部隊先行趕到戰場進行必要的觀察,然后制定反擊計劃。
看來對指揮部隊阿格拉基地的敵人的實力和決心,都有些低估,賀凡的后路已經被切斷了6個小時,敵人的裝甲部隊正在集結,隨時有可能反噬他,不過他對敵人的火力已經摸底。帕斯阿德軍隊的一舉一動,都在監視之下,他們調動遠程火力比較困難,而阿格拉的敵軍經過友軍在敵后的一通攪和,后勤壓力大增,并且M270火箭炮的射程也十分有限。所以不難得出結論,敵人擴大勝利的能力有限,自己贏面更大。
林淮生給賀凡打氣的情報很簡短,務虛的部分提到了上級的決心已下,不準備給敵人留面子了。務實的部分,他對空軍和陸航的出擊作出了保證,保證投入的戰斗機數量會進一步的增加。
賀凡一路飛過自己的部隊上空,看到坦克正沿著之前留下的履帶印,不顧疲勞掉頭往回走。
某種程度上,他擔心的并不是敵人暫時切斷了補給線,他擔心的是敵人的士氣可能恢復,原本新德里城內的敵人的作戰意志已經接近垮掉了,現在一下子勁頭又起來了。
印度軍隊打仗頗有些人來瘋,當初在入侵巴基斯坦初期,打得順手時,也十分強勁,所以必須盡快將敵人氣焰打下去,讓城里的敵人重新陷入絕望。
事情正如賀凡擔心的那樣,中國軍隊后路被切斷的消息,已經在城里穿的沸沸揚揚,在深諳政治操弄的卡汗總理的一再要求下,一支外籍部隊將穿過印度軍隊防區,來到克什米爾拱門附近參加幾經延期的共和日閱兵式。卡汗期待這支部隊的亮相,能夠激發起軍隊誓死抵抗的決心。
前敵指揮葉林斯基,一度覺得,派出一支軍隊,去走這樣過場,毫無軍事價值;但是總指揮弗林斯還是看出了其中的政治意義,這種支持正是卡汗政府最需要的,他需要西方的某種表態。于是他下令從緊張的兵力中抽調出一支精兵,度過亞穆納河大橋,作為西方援兵的象征,進入新德里內城。必須讓印度人親眼看到外籍軍團的部隊出現,他們才會相信敵人的包圍被瓦解了。
共和日閱兵是印度政府的建國以來的一項傳統。因為戰爭的慘敗,今年的閱兵式原本已經取消,但是卡汗突發奇想,要在圍成之后重新進行一次閱兵,以提升士氣,同時也為了吸引國際關注,他的想法總是來的很突然,但是兵員倒是現成,拉過來走一圈就行,帕斯阿德元帥對這項建議并不橫加阻攔。
在新德里電臺的鼓動下,成千上萬,仍然堅信印度會打贏的人民黨支持者走上街頭,高呼各種口號,夾道等待著這次規模比往年縮水的閱兵式。
安全起見,近衛聯隊和憲兵控制著閱兵主要地段和街道,外圍由陸軍和人民自衛軍負責,時刻提防著恐怖襲擊和可能的空襲。當然由于城內實質已經被對手滲透得千瘡百孔,各國通訊社,紛紛預測,政府高官不會出席閱兵式。但是當吵鬧的軍樂隊入場時,眼尖的記者,仍然看到了觀禮臺防彈玻璃后面,站著的國防部長。
國歌響起時,辛格筆直站在觀禮臺上,右手捂著自己心臟,一面死氣沉沉的國旗迅速升起。
新德里的每一寸都在敵人遠程火力射程之內,站在這里需要冒相當的風險,但是辛格依然站在了這里,完全不懼怕可能從天而降的導彈。
辛格的講話,簡短而有力。他并不忌諱之前的挫折,和目前的困境,但是他強調了印度人民比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時期更加的團結,而敵人在世界上變得越來越孤立。他提及了剛剛獲得的大勝,敵人顯然沒有看起來的厲害,他們在西方軍隊面前不堪一擊。
他侃侃而談的時候,憲兵控制的外圍街道——謝爾沙阿蘇里路上響起了爆炸聲和槍聲,有破壞分子企圖靠近起義紀念碑到克什米爾拱門之間的閱兵路段,但是槍聲沒有打斷辛格的講話。人民自衛軍和警察部隊,迅速挫敗了陰謀分子的進攻,打死了二十名武裝分子。
當卡汗總理終于出現在了一塊巨大的屏幕上時,人民歡呼起來。
卡汗看上去老了很多,他仰起頭,一字一頓地說道:“他們本月又在造謠,說我已經死亡,所以我必須讓人民看到?!?br/>
現場的一些民眾感動地留下了眼淚。
“我無法親自參加紀念我們獨立的盛大閱兵,不是因為害怕,只是是因為敵人對我的刺殺無所不用其極,一旦他們的導彈落下,必定會傷及無辜。我向你們保證,我和你們在一起,我就在新德里?!?br/>
音響里發出的聲音,立即被現場的歡呼聲遮蔽掉。
“西方的盟軍正在加入我們的戰斗,敵人的恐懼與日俱增,我們將一起聯手從這里展開反擊,敵人注定一敗涂地。”
軍樂再次響起,分列式開始。
與往年不同,不再有裝飾考究的花車,也沒有衣著花哨的民族部隊的方陣——那些部隊差不多都已經被打光了。
摩托車部隊的表演平平無奇,他們只是疾馳而過,走走過場。隨后坦克方陣的行進速度很快,這些坦克來自陸軍第二軍的一個裝甲營,他們必須立即趕到城外,盡管中國軍隊不大可能如同卡汗蠱惑的那樣,用導彈攻擊這樣大量平民的地區,但是他們未必不會利用衛星跟蹤坦克的行蹤。
最后的出現的一個方陣,是這是一支乘坐悍馬的輕裝部隊,幾個鐘頭前,他們還在城外激戰當中。印度民眾很快注意到,這些人都穿著美國軍服。
本書首發來自,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