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曹軍傷亡慘重。當曹操帶著殘兵敗將逃到江陵后,他怕孫劉聯軍沿漢江而上直取襄陽,便留下大將曹仁、徐晃等人留守南郡(治所江陵),委派樂進鎮守襄陽,以阻止周瑜和劉備的追擊。同時,曹操擔心自己赤壁失利后孫權會攻取合肥,策動北方各郡縣脫離自己的統治,于是指示大將張遼率軍增援合肥。曹操在做完這些部署后,為了鞏固后方的政權,親率大軍北還安撫人心。
周瑜和劉備一路追擊曹軍到江陵城下時,知道曹操留下曹仁、徐晃等人鎮守南郡,便決定暫時不能強攻而與曹軍隔江對峙。劉備見曹軍已經有了準備,便對周瑜說道:“曹仁鎮守江陵,城內糧食充足,一時難以拿下,不如讓張飛帶領一千人馬跟隨你繼續作戰,而你撥兩千人馬給我,再相約從夏水兩面攻擊曹仁。曹仁如果聽說我斷了他的后路,他在我們的兩面夾攻下必然會棄城逃走的。”
周瑜聽劉備說得有道理,便撥了兩千人馬給他,并按照既定計劃行事。
南郡之戰
不過,劉備制訂的計劃并不是為周瑜考慮的,最后周瑜還是吃了年齡上的虧。當然,此時的周瑜還蒙在鼓里,不明白劉備的用意。
就這樣,劉備帶著兩千精兵離開江陵,留下周瑜與曹仁隔江對壘。雙方兵未交鋒之時,甘寧向周瑜獻計,不如讓他先攻下江陵城附近的夷陵城以剪斷曹仁的側翼,從而孤立曹仁。周瑜同意,立刻派遣甘寧帶著江東軍所部人馬前去攻占夷陵。
甘寧不負眾望,拿下了夷陵這座城池。曹仁看見夷陵落到江東集團的手里,立即派出一支五六千人的精兵部隊趕赴夷陵圍攻甘寧,企圖奪回夷陵。當時,甘寧只不過是帶著一支數百人的部隊襲擊夷陵,在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情況下拿下夷陵的,其麾下即使加上剛投降過來的人也就一千人而已。
敵眾我寡,如何守住夷陵城?
面對這種兵力懸殊的情況,甘寧以頑強的意志堅守夷陵,多次打退了曹軍的進攻。
曹軍自然不甘心夷陵就這樣白白地丟失了,又看見城內的守軍并不多,他們在城墻外架起攻城高樓居高臨下地往城內射箭。這種密集型的箭雨般的攻城方式非常具有威懾力,甘寧的兵士們根本無還手之力。
就這樣,夷陵城被曹軍圍攻了好幾天,甘寧的部隊傷亡慘重,情勢非常危急,若再不請求支援就只能等著當曹軍的俘虜了。無奈之下,甘寧只得寫了一封求救信,派人將實際情況向周瑜報告。
周瑜接到甘寧的求救信并告知了眾將,但他們紛紛認為當下兵力不足,不能再分兵去援救甘寧。言外之意,就是讓甘寧待在夷陵城自生自滅,不能分兵前往支援。
當然,江東集團眾將內心里是把甘寧當外人看的,其中的重要原因是他曾經射殺了凌統的父親凌操。
此時,甘寧實在難以堅守城池了,兵力也幾乎快被曹軍吃盡了。其實,甘寧能憑借絕對劣勢兵力堅守多日,已經實屬不易了。
就在周瑜猶豫的時候,呂蒙對周瑜說:“留下凌公績(凌統)固守江陵,我與您一道前去夷陵救急解圍。按情勢看,我們不會要太多的時間,我保證凌公績能固守十天等我們回來。”
周瑜想想,覺得呂蒙說得有道理,便采納了他的計策,留下凌統鎮守后方,而自己與呂蒙前去解救甘寧。
呂蒙又建議周瑜分派三百人先用木柴堵斷險要路口,防止曹軍被打敗后騎馬逃跑,而堵斷道路就可以得到那些逃兵的馬匹。周瑜聽從了呂蒙的計謀,按照他所說的行事。
于是,周瑜與呂蒙帶領輕裝部隊立即趕到夷陵增援甘寧。
當天,周瑜的援軍就趕到了夷陵。甘寧看見援軍到來,馬上帶兵出來與周瑜兩面夾擊圍城的曹軍。一番激戰下來,曹軍死傷過半。
曹軍見情勢不妙,連夜逃跑。周瑜見曹軍逃走,急忙在后面緊追。當曹軍逃到木柴阻塞的山道時,騎兵不能通過,只得棄馬步行逃走。
一切皆在意料之中!江東軍急追直攆,把殘余的曹軍追趕得落荒而逃,并繳獲了他們三百匹戰馬。
周瑜用連并起來的船只把這些戰馬通過水路運回了江東,江東軍見此士氣倍增,紛紛迫切建功立業。于是,江東軍渡江建立據點包圍南郡,爭先恐后地進擊曹軍。
周瑜率領幾萬人馬來攻城,數千人的先鋒部隊先行到了江陵城下陳兵。曹仁登城遠望察看情勢,組織了三百人的敢死隊,派部將牛金帶領其出城應戰,想在敵軍立腳不穩之際挫傷江東軍的士氣。牛金率領敢死隊出城迎戰江東軍前鋒,由于江東軍人多勢眾,牛金兵少不敵,一番激戰下來他的部隊被江東軍團團圍住了。當時,曹仁與長史陳矯等人都在城墻上觀戰,見牛金的敢死隊寡不敵眾、岌岌可危,左右之眾皆驚恐失色,唯有曹仁奮袂而起并呼叫左右牽過自己的坐騎。陳矯等人知道曹仁想親自出城解救牛金欲阻攔,陳矯說道:“賊兵強盛,其勢不可當啊!不如舍棄這幾百名士兵,您何必以身赴難呢?”
其實,陳矯等人的擔憂也不是沒有道理,曹仁作為一個主將親自出城救人,萬一有個三長兩短,對曹軍的打擊可想而知。為了大局著想,不如放棄這數百名士兵,畢竟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曹仁不理睬陳矯等人的勸阻,執意出城援救牛金率領的被圍士兵。曹仁披堅執銳上馬出城,帶領其麾下幾十名精銳騎兵沖出城門。在距離江東軍百步之遙時,曹仁迫近城溝,觀察戰況的變化。就在陳矯等人以為曹仁會在溝旁停住,與江東軍形成對峙之勢,為牛金作勢加油助威時,誰想到曹仁竟然率眾越溝往前并身先士卒地沖入了江東軍的包圍圈。在曹仁的精銳騎兵的沖擊下,牛金殺出了一條血路,沖出了包圍圈。牛金雖然得救了,但包圍圈中還有一些曹軍被困在敵陣里。曹仁再次組織沖鋒,奮不顧身地率領騎兵再次沖入敵陣,利用騎兵強大的沖擊力撕破了江東軍的防線,進入重圍之中解救了那些被圍困的士兵。曹仁左沖右突,斬殺數名江東軍。曹軍在此鼓勵之下,無不以一敵十,于是江東軍開始擋不住了,紛紛向后退。
就這樣,曹仁把江東軍的先鋒部隊擊退了,從重圍之中解救出了牛金等人。
陳矯等人看見曹仁得勝歸來,驚嘆地說道:“將軍,您真是天神下凡啊!”三軍眾將士也佩服曹仁的英武勇敢和身先士卒。
江東軍的先鋒部隊原本包圍了前來迎戰的曹軍敢死隊,眼見就可以活捉牛金之時,卻想不到被曹仁出其不意的兩次突入重圍解救了。
周瑜看見先鋒部隊進攻受挫,親率大軍渡江駐扎在北岸,約定日期與曹仁決戰。
曹仁看見周瑜打上門來,答應了周瑜的決戰請求。
周瑜親自指揮作戰,在騎馬掠陣督戰之時,被一支飛箭射中右脅且傷勢嚴重,只得鳴金收兵回營。
曹仁看見周瑜中箭,便派出大量情報人員去探聽周瑜的傷勢。曹仁得到探子回報,周瑜傷重臥床未起,估計離死不遠了。于是,曹仁率兵上門叫陣,大喊周瑜出來迎戰,想以此刺激周瑜。
周瑜看見曹仁上門叫陣,便強行下床帶傷巡視軍營,以激勵眾將士英勇殺敵。江東軍看見主帥傷成這樣還堅持去各營各寨慰勞,非常感動,勇氣倍增,遂奮力砍殺曹軍。
曹仁萬萬想不到,自己上門叫陣反而激勵了對方的士氣,看見苗頭不好便下令撤軍了。
曹軍自從赤壁之戰慘敗后,又接二連三地吃敗仗,士氣極其低落,根本就沒有多大的斗志去作戰。
曹仁看見情勢不妙,主動避開江東軍鋒芒,率軍棄城而走了。
就這樣,江東集團占據了南郡,并采取安撫政策平定了荊州。
經過一年的交戰,周瑜大破曹仁,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戰功赫赫。
孫權大喜過望,任命周瑜為偏將軍,任南郡太守。為了獎勵周瑜,孫權把幾個縣送給周瑜作為奉邑。程普因功被任命為裨將軍,兼任江夏太守。呂蒙也因功被提升為偏將軍,任尋陽縣令。
周瑜在江陵屯兵,防御曹軍的反撲。
第一次合肥之戰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十二月,合肥。
合肥是漢末三國時期的一個軍事重鎮,是連接南北方的一個紐帶,極具戰略意義。
赤壁之戰曹操大敗后,曹操的主力尚存,曹軍仍然駐扎在荊州北部,虎視眈眈地盯著江東集團。當時,周瑜正在極力攻打鎮守江陵的曹仁,但為了掌握以后戰略上的主動權,孫權就有必要趁此機會拿下合肥。
孫權希望借助戰勝之余威,將自己的勢力范圍擴大到合肥之北,而這個戰略在當時看來是正確的。
這樣,第一次合肥之戰就打起來了。
孫權認為,赤壁之戰的失利肯定會影響到曹軍的斗志,自己拿下合肥應該沒有太大的難度。于是,孫權親自帶兵進攻合肥,想一鼓作氣拿下這個似乎唾手可得的城池。當然,這只不過是孫權的想法而已,實際情況卻并沒有孫權想象之中的那么容易。
當時,合肥的守軍確實不多,但是合肥的守軍對這一天的到來早已有了準備,而這一切還要歸功于剛去世不久的合肥太守劉馥。
劉馥,字元穎,沛國相縣人。曹操在官渡之戰時任命劉馥為揚州刺史治理東南地區,其時江淮地區局勢混亂,各郡縣大都因戰亂而殘破荒廢。
劉馥臨危受命,單槍匹馬去上任。當時,合肥多次遭受戰火的洗劫,差不多變成了空城。劉馥知道合肥在軍事上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便決心重振合肥。在劉馥上任的那幾年里,他大力發展生產,興修水利,修復城池,推行教育事業,安撫地方武裝勢力。通過一系列的措施,合肥這座城池在短短幾年時間里人口增長了,經濟發展了,與往昔完全不可同日而語,曾經的空城變成了一座頗為繁榮的城鎮。劉馥知道曹操與江東集團的關系頗為微妙,說不定以后會產生大矛盾打起來,便在任期內就有意識地加強城池的守備。在用石頭加固城池的同時,劉馥還以草和棕櫚葉編織了大量的草苫,積聚了大量的木石,以及儲存了幾千斛油膏。
不過,不幸的是劉馥在赤壁之戰前夕就去世了。但是,劉馥留下來的東西將在不久之后產生巨大的威力,并保全了他灌注了無數心血的合肥。
當孫權率軍來到合肥城下時,他就發現了事情并不如他想象之中那么簡單,但既然這么辛苦地率軍前來了,也不能空手而歸。
因此,孫權雖然知道合肥守軍有了準備,但他還是決定攻城,畢竟自己在兵力上還是占有優勢的。
孫權的部隊猛烈攻城,合肥守軍拼命死守,一時之間誰也奈何不了誰。
就這樣,雙方經過數月的實戰,始終僵持不下:孫權攻不下合肥,曹軍也打不退孫權。
孫權見江東軍的攻擊效果并不好,正在苦惱之時,老天爺卻幫了他的忙。
正在江東軍攻城最激烈的時候,天空突然下雨了,陰雨連綿數日,而城墻在雨水的侵襲之下將會慢慢崩塌。對于孫權來講,這一點卻非常有利,絕對是一個極好的攻城機會。
就在孫權下令猛攻之際,他發現合肥守軍早已經把大量草苫鋪蓋在城墻上,很好地保護了城墻免受雨水的沖刷。可見,老天爺雖然給了這個便宜,但孫權也沒有機會去撿了。
孫權一計不成又生一計,打算晚上去偷襲。但孫權想不到的是,合肥守軍用油膏點燃火把,徹夜通明地照亮城外,密切觀察著江東軍的一舉一動。因此,孫權的偷襲計劃也流產了。
合肥城久攻不下,孫權氣極了,于是他組建了一支輕騎部隊想親自率軍前去突擊。
長史張纮勸諫道:“打仗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現在您依恃旺盛雄壯的氣勢,輕視強大兇暴的敵人,三軍將士無不寒心。雖然說斬將奪旗可以震懾敵軍,但這只是偏將的責任,而不是主帥所干的事情。我希望您不要沖動,抑制住魯莽的念頭,想成就霸王大業的人做事要三思啊。”意思是,一座合肥城比起孫權的安危來,孰重孰輕自然不言而喻。倘若孫權冒險去攻城突擊,萬一有個三長兩短,就是攻下十座合肥城也是得不償失的。
孫權明白了張纮的意思,便取消了這個打算。
此時,曹操的別駕蔣濟向揚州刺史獻計,對外詐稱張喜的四萬援軍已到雩婁,即將增援合肥。為了讓孫權相信,揚州刺史讓主簿張燈結彩,假扮迎接張喜,同時派出三個信使帶信出城。他們三人,一人成功潛入合肥城,兩人被江東軍擒獲。合肥守軍看到蔣濟的所謂“增援信”后,大喜過望,士氣倍增。
孫權得信后,看見合肥守軍一夜之間就士氣暴漲,也相信四萬援軍即將開到合肥。同時,孫權已經打了三個多月,在曹軍沒有援軍的情況下尚且攻不下合肥,這時一下子就來了四萬曹軍就更沒法打了。于是,孫權泄氣了,燒掉攻城守備,率軍撤退了。
其實,張喜的援軍不過是一兩千而已,況且此時仍未到達合肥。
孫權中計退兵,第一次合肥之戰結束。
在后來的幾十年里,合肥將作為一個香餑餑發生多次爭奪戰。合肥,是江東集團始終難以啃下的硬骨頭。
劉備的收獲
赤壁之戰之前,劉備猶如一條咸魚無人問津,顛沛流離,寄人籬下。赤壁之戰后,曹操大敗而逃,曹軍許多掉隊人馬都被劉備擒獲了,繳獲的軍資輜重也數不勝數。劉備事業的起步從這一刻開始了。
劉備作為這場大戰役的勝利者,不僅擺脫了被別人滅掉的命運,而且事業開始騰飛。這個久違的大勝,一掃之前郁悶的心情,創業的激情又在劉備的心中重燃了。
劉備靠著周瑜在南郡牽制了曹軍在荊州地區的兵力,趁機率軍征討了荊州南部四郡。當時,正是曹操焦頭爛額之際,曹仁又被周瑜死死纏住,所以曹操根本不可能另行派軍去救援這些剛歸降不久的城池。荊南四郡的守將見劉備帶著大軍前來感覺情勢不妙,不敢抵抗,全部舉起白旗獻城投降了。廬江郡豪強雷緒見劉備大有前途,便率領幾萬兵卒投奔了劉備,并被任命為偏將軍。
就這樣,荊南四郡武陵、長沙、桂陽、零陵全部歸入劉備的事業版圖。但是,這些土地和歸降的數萬人馬并不是劉備最大的收獲,他最大的收獲是一個人——這個人就是老將黃忠。
黃忠,字漢升,南陽郡人。史書中沒有記載黃忠的出生年份,綜合各種資料判斷此時的他應不比劉備年齡小,至少已五十歲了。
黃忠本是荊州牧劉表部下的中郎將,輔佐劉表的侄子劉磐鎮守長沙郡攸縣。按理說,如果不出意外,用不了多久黃忠就應該告老還鄉了,但上天是不會舍得讓這樣一個武藝高超的人過早退出歷史舞臺的,而這個改變則是因為曹操南征帶來的。結果,劉表病死了,曹操順利占據了荊州。
曹操占據荊州后大肆獎賞荊州部將,黃忠便代理了裨將軍。當然,黃忠雖然代理裨將軍,但并沒有像荊州集團其他有功之人一樣被委以重任,仍然留在長沙郡。
不久之后,曹操兵敗赤壁逃回北方,劉備趁機開始擴張之路。
劉備征討荊州南部四郡,長沙太守韓玄自忖不是劉備對手,便獻城投降了。這樣,黃忠也就成了劉備的麾下部將。十年之后,黃忠在定軍山之戰刀劈曹營名將夏侯淵,建立了輝煌的戰績。
劉備占領荊南四郡后,任命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委派他督守零陵、桂陽、長沙三郡,并征調這三個大郡的賦稅補充軍隊需求。因此,劉備部隊得到了大量的糧草物資補充,軍勢一下子就壯大起來了。
在赤壁之戰后,劉備開始咸魚翻身,短短幾個月就賺得盆滿缽滿,今非昔比。經過二十多年的奮斗,劉備大業初成。劉備拿下荊州南部四郡,這只不過是創立萬里基業的第一步。不久之后,劉備在文臣武將的幫助下開疆拓土,打下了他的“千里江山”。其實,劉備的宏圖霸業也是從這一年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