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毛片免费看-欧美 日韩 人妻 高清 中文-一本色综合亚洲精品88-加勒比无码一二三区播放-亚洲欧美精品av在线观看-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日本三级日产三级国产三级-暴躁老外玩minecraft-日韩欧美亚洲一区二区四季

第6章 巨變

劉備擁有了荊南四郡,標志著他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站穩了腳跟,并正式結束了東奔西跑的流離生活。不過,對于心懷帝王之志的劉備來說,荊南四郡還不足以成就他的霸王之業。所以,劉備迫切地意識到,只有真正坐擁荊州,然后搶占整個益州,再以荊州和益州作為根據地兵分兩路北伐,最后才能逐步實現“隆中對”制訂的戰略目標。

借荊州的真相

劉備在赤壁之戰大勝后,向朝廷上表舉薦劉琦為荊州刺史。不久,劉琦因病一命嗚呼了。劉琦病死后,其下屬推舉劉備為荊州牧,這與之前曹操給劉備任命的豫州牧(虛職)不可同日而語。就任荊州牧的劉備可謂春風得意,創業幾十年來終于擁有了自己的地盤——荊南四郡。就這樣,劉備的事業開始走上正軌,再也不用看別人的眼色了。劉備把治所設在油江口,改名公安縣,大張旗鼓地招兵買馬、延攬人才,事業風生水起。

當然,此時劉備的眼界已經不是涿縣,也不是荊州,而是天下!

劉備逐漸擺脫了窮人的身份,但他的崛起讓孫權感到畏懼。作為劉備的鄰居,孫權知道劉備歷經數次沉浮,幾十年如一日地執著創業,其野心之大可想而知。為了讓雙方都能和平共處,孫權決定將自己的妹妹嫁給劉備,以鞏固雙方的聯盟關系。

劉備聽說孫權打算把妹妹嫁給他,欣喜之下便前往京口(今江蘇鎮江)拜見孫權。當然,劉備此行并不是單單去討論婚娶事宜,他還有更大的目的。

劉備來到京口見孫權,此時距離赤壁之戰差不多已過去兩年了。

此時,荊州的格局也發生了重要的變化,荊州七郡被曹、孫、劉三家瓜分。曹操雖然在赤壁之戰中吃了大敗仗,但還保存著荊州北面的地盤,占據著荊州北部最大的南陽郡和長江以北的江夏郡小部分地方。周瑜打敗曹仁后,孫權取得了南郡(今湖北荊州,漢末三國時治所在公安)的大部分地方和長江以南的江夏郡大部分地方。劉備在赤壁之戰后趁機擴張,占據了荊州南部四郡以及南郡在長江以南的一小部分地方。

此次劉備之所以千里迢迢到京口與孫權會面,奧秘就在于荊州的格局變化。劉備雖然有了一些荊州的地盤做創業基地,但他蒸蒸日上的創業需要與有限的地盤之間的矛盾還是非常突出,現有的地盤不能滿足需求,所以他迫切需要更多的地盤來開展宏圖霸業。

南郡資源豐富,交通便利,人口眾多,經濟發達,是一個適合發展事業的黃金地帶。但是,當時大部分南郡的地盤在孫權的手里,這對劉備來說非常不利。從另一個角度看,孫權無疑是劉備潛在的競爭對手。如果劉備以后想北伐實現“隆中對”的宏偉藍圖,就必須要占據南郡作為根據地,否則得向孫權借道才能通行。因此,對于劉備來說,南郡極具戰略價值,不管從眼前利益看,還是從長遠角度看,其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劉備無論如何都要盡最大的努力爭取到南郡來作為自己的創業基地。

但是,此時的劉備不能武力去奪取南郡,一則孫權的實力比他強,二則曹操還虎視眈眈地看著孫、劉兩家,巴不得他們撕破臉打得兩敗俱傷好坐收漁翁之利。所以,此時孫、劉兩家不僅不能動刀動槍,而且要團結一致才能保存得住赤壁之戰的勝利果實。

京口會見是孫權和劉備第一次見面,二人交談甚歡,氣氛很融洽。于是,劉備打南郡這塊地盤的主意也就在這次會面時向孫權委婉地提了出來——“求都督荊州”。意思是,劉備請求孫權讓他去治理荊州。

與此同時,周瑜聽說劉備已經前往京口拜謁孫權,就知道劉備一定是無事不登三寶殿的。于是,周瑜急忙向孫權上奏:“劉備是一個梟雄,他的兄弟關羽、張飛都是熊虎般的猛將,所以他一定不會長久屈身為他人所用。依我愚見,現在最好的計策就是把劉備遷置到吳郡,為他修建豪華的宮室,給他一些美女及喜好的東西,以此讓他玩物喪志。然后,任命新職位給關羽、張飛,把他們二人分開安置在不同的地方,并派遣像我這樣的人挾制他們,迫使他們與我們一道作戰,倘若如此便可大事成功。如今,如果您遷就劉備給他更多的地盤,讓他們三個人整日聚在一起,又都安放在邊界疆場,恐怕是蛟龍得到云雨——終非池中所容納得了的!”

周瑜的計策即是要求孫權軟禁劉備,分化劉備內部,管理劉備陣營的軍隊,最后讓他們都為江東集團效命。

周瑜的這個建議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諸如江東集團的呂范就極力建議孫權軟禁劉備。但是,魯肅表示反對,對孫權說道:“這樣做萬萬不可!您固然神武蓋世,但曹操的勢力實在太大了,我們無法單獨對抗他。何況我們現在剛剛占據荊州,根基很淺,恩德信義尚未廣行于民眾。如果把荊州借給劉備,讓他去安撫百姓,這樣一來能使曹操多一個勁敵,而我們則多了一個朋友。如此,實為上策。”

魯肅認為,如果把南郡借給劉備讓其全權管轄荊州,等于為曹操樹立了一個敵人,也能分散江東集團在江淮間與曹操對峙的壓力。其實,魯肅還有一層考慮,從長遠角度來看,南郡必將成為南北爭奪的要地,與其握著這塊燙手山芋跟曹操對耗,不如順理成章給劉備讓其充當盾牌。否則,就算孫權不借地,劉備也照樣有辦法擴大地盤(奪取荊南四郡就是例證),這樣孫權在荊州的勢力就要被曹、劉壓縮在沿江這一條線上了。

孫權考慮到曹操在北方扎根多年,勢力實在太大,仍需分散牽制,而自己還遠遠不是曹操的對手,更應當廣招天下英雄發展壯大。孫權知道劉備是梟雄,并非一時制服得了,不如與他繼續為盟友,順水推舟地把南郡給其治理,兩家共同抗曹。同時,以劉備在荊州的人望和號召力,必定會給曹操很大的壓力,減輕江東集團的壓力。

就這樣,魯肅說服了孫權,孫劉聯盟遂得以鞏固。因此,孫權沒有采納周瑜的建議,而是同意了魯肅的主張。

曹操聽聞孫權將南郡的地盤“拱手相讓”給劉備的消息時,正在寫信的他震驚之下連筆都掉落在地了。因為,曹操明白這意味著什么——劉備一旦得到了南郡的全部地盤,自己就再也沒有能力制服劉備了!

劉備借荊州,只是借了大半個南郡而并非整個荊州,況且當時的孫權也并沒有擁有整個荊州。

于是,不久之后,劉備擁有了南郡的全部地盤,事業也由此騰飛起來。

當然,后來劉備還了兩個郡給孫權,即緣于五年之后孫、劉兩家重新訂立的盟約——湘水之盟。

天妒英才

周瑜在外聽說孫權采納了魯肅的建議把南郡借給劉備使用后大吃一驚,急忙趕到京口拜見孫權,并為其分析了當前的天下形勢。周瑜說道:“現在,曹操在赤壁吃了大敗仗,遭受了這么大的挫折,他最擔心的事情是自己內部發生變亂,所以此時他必然不能再次南下與您作戰。請您允許我同奮威將軍孫瑜一起,趁此良機進軍攻取蜀地。待攻取蜀地成功,我們就趁機滅掉漢中的張魯,然后留孫瑜在那里固守,搞好與馬超的關系,結援呼應。然后,我率軍回來與您一起攻占襄陽,事成之后聯合馬超攻打曹操,這樣謀取北方就有希望了。”

孫權一聽,覺得周瑜的計劃可行性很強,是一個謀取天下的大棋盤。于是,孫權同意了周瑜的建議。隨后,周瑜便起程返回駐地江陵,準備部署軍事行動,著手完善征伐益州的事宜。

當周瑜告別孫權行至巴丘(今湖南岳陽)時,突然身患重病,病入膏肓。周瑜知道自己的時日不多了,急忙給孫權上了他人生的最后一道奏書:“當今天下,世道混亂,正值多事之秋,這正是我日夜擔憂的事。請您對天下形勢要多加考慮,然后才想到安逸享受。我們既然與曹操為敵,劉備又近在我們身邊,邊境的百姓尚未歸附我們,所以您應當用良將前往駐守鎮撫。魯肅的智謀才略足以勝任這項任務,請求您用他來接替我的位置。這樣,我死之后也就沒有什么可以牽掛了。”

周瑜病危寫信給孫權推薦魯肅,孫權見信悲慟不已。不久,周瑜病卒巴丘,年僅三十六歲。

孫權采納了周瑜的建議,任命魯肅為奮武校尉接替了周瑜的位置。就這樣,魯肅成了江東集團第二任大都督。

當周瑜病逝的消息傳來后,孫權痛哭流涕,身穿素服舉哀,江東集團眾將士也紛紛流下眼淚。當周瑜的靈柩運到吳郡安葬時,孫權又親往蕪湖迎接,為這位親如兄長的江東勛將送行。

真是天妒英才,周瑜的英年早逝讓人惋惜!

周瑜出生在一個官宦世家,家境殷實。他年紀輕輕就跟隨好友孫策平定江東,一起建立江東集團,并被任命為大都督。周瑜常年在外帶兵,戰功赫赫,赤壁之戰時更是居功至偉。

周瑜文韜武略,卓爾不群,在當時統帥之中屈指可數。其雅量高致,器量之大,贏得了后世無數文人墨客的贊嘆。

周瑜精通音律,興趣廣泛,較武論文不輸他人,以其才折服當時無數名流,說他是一代奇才也并不為過。周瑜是一個儒將,也是一個名將,豐功偉績,青史留名:輔佐孫策,平定江東;赤壁之戰,大破曹操;敗退曹仁,占據南郡;謀劃大業,推薦魯肅。

周瑜短暫的一生成績斐然,他是一個真正的王佐之才,可惜天妒英才。周瑜英年早逝,對江東集團產生了不可估量的損失,而孫權征伐益州的計劃也不得不流產了。

龐統

周瑜死了,最高興的人莫過于劉備了。

因為,劉備對周瑜從來都沒有什么好感:自從劉備與周瑜第一次見面后,周瑜就沒給過劉備好臉色;在之后的合作之中,周瑜又多次勸說孫權要提防劉備。所以,周瑜病逝對江東集團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損失,但對劉備來說卻是一個極大的利好消息——因為他可以放手干大事業了,“幫助”周瑜去實現征伐益州的夢想。

周瑜病逝后,劉備與江東集團的關系緩和了,并如愿以償地借到了南郡。同時,劉備與孫權的關系也更加親密了,至少表面上是這樣的。不久,孫權的妹妹嫁給了劉備,史稱孫夫人。就這樣,劉備和孫權成了親戚。——這個孫權的妹妹的真實名諱在正史以及野史中均未提到,《三國志》將其稱之為孫夫人,而在后世的小說和戲劇中則名為孫尚香。

孫夫人全無江南少女的溫柔性格,她有著與傳統女性截然不同的桀驁不馴的個性。據說她性格剛強勇猛,豢養了一百多名彪悍的侍婢,個個都會舞刀弄槍且唯命是從,并每日執刀守衛在她身邊。孫夫人雖然是女流之輩,但巾幗不讓須眉,頗有男子漢的氣概,有時候甚至比男人更男人,以至于劉備每次進入內房看見孫夫人及她身旁那群侍婢們就內心恐懼。

孫夫人倚仗自己是孫權的妹妹,驕橫跋扈,刁蠻無禮,從不把劉備的部將們放在眼里,而她的侍婢們也跟著違法亂紀。劉備見此很是生氣,便讓趙云去管理孫夫人的侍婢們。趙云法不徇情,經過一番整頓之后,孫夫人的侍婢們終于有所收斂,不敢在荊州撒野了。

此時,劉備在荊州扎穩了根,得到了很多人才,而這些人才將在他之后的創業歲月中給予很多幫助。其中,有一個佼佼者的名字叫作龐統。

龐統,生于公元179年,字士元,號鳳雛,荊州襄陽郡人。龐統小時候為人純樸,戇頭戇腦,表面看上去并不聰明的樣子。

潁川籍大名士司馬徽,人品高雅且有知人之明,在社會上有很大的名聲。龐統自小就聽過司馬徽的名氣,便在二十歲的時候特意去拜訪司馬徽,想見識一下名士的風采。

當時,司馬徽正在桑樹上采摘桑葉,看見龐統過來便讓他坐于桑樹下。這樣,司馬徽一邊摘桑葉,一邊與龐統交談,兩不耽誤。

這是一個奇特的交談方式。司馬徽在桑樹上居高臨下地與晚輩龐統侃侃而談,他們一老一少交談了一整天,從白天一直到天黑(“共語自晝至夜”)。

一番交談下來,龐統的學識折服了司馬徽。司馬徽十分驚異于龐統的才識,認為龐統是世間少有的奇才,連夸龐統是南州士子的翹楚,沒人可與之相提并論。得到大名士贊賞的龐統,名聲漸漸顯揚開來,不久被任命為功曹。

龐統秉性注重人倫道德,尤其看重贍養老人、撫育子女。龐統喜歡評價人物,培養別人的名聲,但往往又言過其實,被他評價的人往往超過本人的實際才能。對此,人們感到非常奇怪,便問龐統何故。

龐統答道:“如今天下大亂,正義之道逐漸衰退,道德規范衰微不振,好人少而壞人多。要想淳化社會風俗,增強人們的道德觀念和社會同情心,不把值得贊譽的人夸獎得更為完美,他們的名聲就不足以讓人們去仰慕仿效。所以,要宣揚好的榜樣才能改善世風,如果不這樣做,社會上做好事的好人會越來越少。現在拔舉十人,有五人因不合乎條件被刷掉,但還可得到一半。通過這一半向社會推廣教化而達到教育世人的目的,使有志做善事、做好人的人自我勉勵,這樣做難道不可以嗎?”可見,龐統這樣做并不是耍滑頭,而是用過度講人家的好話來間接得到教化世人的目的。

赤壁之戰后,龐統為周瑜屬下功曹。不久,周瑜病逝,龐統負責送喪至江東,完成后便要去職回老家。江東集團很多人都聽說過龐統的名聲,等到龐統準備西歸荊州時,一起歡送龐統到昌門,其中包括江東集團的后起之秀陸績、顧劭、全琮等人。

龐統知道他們的來意,又對他們進行了一番品評。他們認為龐統的話很有道理,便與龐統親近起來并結下了友誼。

在劉備占據荊州任荊州牧后,龐統以州從事的身份代理耒陽縣令。

交州形勢

周瑜的病逝讓孫權的宏偉藍圖流產,但這一年孫權還是得到了其他收獲,其中最大的收獲莫過于交州土皇帝士燮率領眾兄弟歸附江東集團。

士燮,字威彥,蒼梧郡廣信縣(今廣西蒼梧縣)人。他的先祖本是魯國汶陽人,西漢末年王莽篡位作亂,士氏家族為躲避新莽末年之亂而移居交州。士家歷經六世繁衍生息后,士燮的父親士賜在東漢桓帝時任日南郡太守,士氏逐漸成為當地豪族。士燮喜歡研究儒學,年輕時曾游學京師,追隨學者劉陶學習《左氏春秋》,研析簡練精微,對大義理解得十分詳備。士燮學問優博,又通曉治政,受到很多人的稱贊。父親士賜去世后,士燮因才學被舉薦為茂才出任巫縣縣令,兢兢業業,頗有政績。

中平四年(公元187年),士燮被朝廷任命為交趾太守。當時,交州刺史朱符因向各地征收重稅引起民眾反抗,朱符在一次沖突中被殺,后交州秩序逐漸混亂。于是,士燮趁機上表,任命自己的三個弟弟分別擔任三個郡的郡守,把交州完全控制在了士氏家族的手中。

朱符死后,朝廷任命張津為新任刺史,希望他能整治交州。但張津根本沒有能力有效統轄管理交州,民眾不滿之情溢于言表。不久,張津的部將區景對他不滿,遂將張津殺了。其時,劉表見有利可圖遂趁機插手,派遣親信賴恭出任交州刺史,吳巨擔任蒼梧太守,一同進駐交州。曹操為了避免劉表的勢力過于強大,以漢獻帝劉協的名義下詔任命士燮為綏南中郎將,總督交州七郡,兼任交趾太守。此后,吳巨與賴恭發生利益沖突,吳巨武力驅逐賴恭出境。至此,士燮的勢力在交州是最大的,他的家族成為交州第一豪族。

就這樣,士燮靠著一紙詔書名正言順地割據交州,逐漸成長為一個土皇帝。

交州,舊稱交趾刺史部,地分七郡,就是今廣東、廣西以及越南北部和中部,面積超過五十萬平方公里。

士燮集交州軍政大權于一身,交州大部分郡縣的所有事務基本上是由他說了算。交州坐享地理優勢,在風云變幻、紛爭不斷的時代成了當時的“世外桃源”。由于交州在當時太過于偏僻遙遠,中央政府根本管轄不了此地的事務,所以士燮也就山高皇帝遠地把交州發展成了一個獨立小王國,而他則變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土皇帝。

士燮和他的三個兄弟一起控制了交州四郡,占據了嶺南過半地盤。在嶺南地區,士燮威望極高,士氏的親族在交州又多出任要職,所以士氏家族在交州便占有了絕對的話語權。士燮在交州成了土皇帝,士氏家族的日子也過得很滋潤:士氏家族的成員出門有專人開道,出入鳴鐘響磬,極具威儀,笳簫鼓吹,車騎滿道,家仆們前呼后擁,極盡排場之能事;士家妻妾出門都乘坐配有蓋、帷的豪華小車,士家子弟逛街時都有專職衛兵騎馬跟在身后。在交州這個山高皇帝遠的地方,士氏家族出門的陣勢震懾了當地民眾,甚至有人看見士家的車隊過來就在道旁焚香叩拜。因此,士氏家族威震交州,儼然比諸侯王還要氣派,就算從前的南越王趙佗也不能超過他們。據《資治通鑒·漢紀》史料記載:“燮體器寬厚,中國人士多往依之。雄長一州,偏在萬里,威尊無上,出入儀衛甚盛,震服百蠻。”可見,士氏家族的尊貴顯赫,震服了邊遠地區的各少數民族。

士燮在交州四郡公然稱孤道寡、僭越禮制,而朝廷也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鞭長莫及啊!這一點從朝廷賜給士燮的一封詔書就可以看出其中的無奈——“上恩不宣,下義壅隔”,當時朝廷已經完全無力控制交州了,士燮不公然稱帝就算是給了朝廷臉面。

當時,交州地處偏僻,南面依江面海,基本與中原隔絕,而中原的戰火也并沒有蔓延到交州大地上。此時,天下已經開始大亂了,交州又處在偏遠地方,朝廷根本就不想管轄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何況中央政府赤字嚴重,朝廷對交州基本是處于“三不管”狀態(不管糧、不管兵、不管錢),所以交州基本處在自力更生的狀態。士燮自從擔任交趾太守這一刻起,他就知道交州只能自給自足,有困難是指望不上中央政府的,而東漢政府早已經是一個爛攤子了。

不過,朝廷可以不管交州,士燮作為交趾太守卻不能不管交州。但現實是很殘酷的,交州少數民族眾多,民風彪悍,生產落后,是一個不好管的地方。在這種情況下,無論誰擔任交趾太守都是很頭疼的事兒,而且為政舉措稍有不當就很容易激起民變(朱符被殺就是例證)。

因此,擺在士燮眼前的雖然不能說是一個爛攤子,但絕對不是一個好的局勢。

士燮作為本土出身的太守,非常清楚交州的這些大小問題,所以他決定改變這種狀況。士燮動用社會關系從中原地區購買了一批農具,引進了新的耕作模式,很快就讓當地的生產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使得交州的經濟也快速發展起來,人們開始安居樂業。同時,他還出臺了一系列民族政策,讓當地的百越人和遷徙到交州的漢族人和睦相處。如此,人們吃飽了肚子,鬧事的流氓地痞也逐漸少了,社會狀況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士燮是一個學者,他看見當地人的文化水平實在太低,十有八九目不識丁,便開始在交州大力提倡教育,積極推行儒家文化。

由于士燮為政開明,交州在他的統治下物產豐饒,一派安定祥和的氣氛,成了當時的“世外桃源”。反觀中原地區,地方軍閥勢力并起,烽火連天,民不聊生。

當士燮開始延攬人才后,中原許多士人便紛紛南下交州避難。這樣,數以百計的中原名士南下投奔士燮,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經學文化,極大地促進了當地文化的繁榮發展。劉巴、許靖等人就是這批南下的學者和名士,他們無一不受到士燮的優待。在士燮的努力下,更多的儒學者來到了交州,士燮與他們一起交流儒家學術。他們著書立傳,使得儒學在交州地區的傳播得到了一次歷史性的飛躍,造就了嶺南文化史上的黃金時代。

士燮不僅將儒學引進交州,而且對越南文化也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對越南來說,士燮的貢獻不僅在于將儒學教育引進該地,而且他還假借漢字形聲將漢字音韻譯作越聲,演為越字,為越南人創立了文字(喃字)。為此,越南人對士燮感激備至,他在越南民眾心中的地位很高。在越南陳朝時期,士燮被追贈為“善感嘉應靈武大王”,也被越南統治者和學者尊奉為“士王”“南交學祖”,至今越南人仍然懷念和歌頌他的功績。

當赤壁之戰塵埃落定后,大敗的曹操無力南下,交州遂成為孫權的“后花園”。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孫權任命步騭為交州刺史,派遣他去接管交州。士燮在失去曹操這個靠山后,交州和朝廷之間的平衡就被打破了。當孫權派步騭來接管交州時,士燮自覺沒有足夠的膽量和實力對抗,便審時度勢地率交州部眾歸降了孫權。對此,蒼梧太守吳巨不服,但他還沒來得及反抗就被步騭誘殺了。

士燮的識時務舉動讓孫權十分滿意,為了籠絡士氏家族,孫權不僅讓士燮兄弟留任原職,還特別加封士燮為左將軍。

其實,交州在士燮的統治之下安享四十余年太平日子,度過了四十余年的和平時光,百姓們基本上沒有戰亂與饑荒,這是非常難得的。從這個角度說,士燮是一個優秀的地方統治者。

我在明朝當國公 湯家七個O 萬人迷被強取豪奪的日常 星爆 女護士不斷向前沖 水煮大神 歡歡喜喜婚介所 召喚圣劍 我用學習系統搞科技 危險關系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