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手可熱王家攀交,定瑜前程王爺大鬧
忠順親王忍不住皺眉說道:“人在你這里,你既沒有大夫又沒有好藥材,不是耽誤事兒嗎?”
柳湘蓮半步不讓,接口說道:“琪官兒當年為什么走的,大家口上不說,心里也明白幾分。他如今正是病入膏肓的時候,倘或睜開眼睛瞧見自己又回了王府,恐怕心里不舒坦。”
忠順親王不以為然的撇了撇嘴,到底也不再堅持。轉口嘆道:“不過是一段時日不見,竟混得這么凄慘。本王早就同他說了,沒有本王的庇佑,他一介小小戲子會過的很艱難。他就是不聽。如今受苦又受罪,究竟是活不下去難堪還是心里不舒坦緊要?”
不知怎么,看著忠順親王信誓旦旦的模樣,賴瑾三人不約而同的皺了皺眉,都有些明白蔣玉菡為何會執意離開王府
不論這忠順王爺究竟是不是真心疼愛蔣玉菡,單單這一份驕矜自傲,就沒幾個人能受得了。那蔣玉菡雖然平日扮的是生旦女兒,甚至于情、事上委身人下,但本質上也是個七尺男兒。是男兒總有男兒的自尊心,忠順親王倘或有事兒沒事兒就在他面前叨咕這樣的話
眾人紛紛搖頭,很不看好這位王爺和蔣玉菡的將來。
忠順親王察覺到了屋子里很詭異的寂靜,略不自在的干咳兩聲,開口問向柳湘蓮道:“敢問柳公子遇見琪官兒的時候,他究竟是個什么情形?”
柳湘蓮皺眉說道:“因到了年下,我同薛大呆子往城外莊子上辦事。路過土地廟的時候正好下了暴風雪,我們就想著暫去廟里避避風雪。豈料就瞧見了昏倒在土地廟中不省人事的蔣玉菡。”
忠順親王聽的濃眉緊鎖。遲疑半日,開口問道:“你覺得會不會有人欺負了琪官兒去?”
眾人面面相覷,柳湘蓮開口說道:“并未真眼見過,無法推斷。”
也就是說柳湘蓮等人也懷疑有人欺負了琪官兒嘍?
忠順親王有些惱怒的揚了揚眉,冷哼一聲。
不論怎么說,這琪官兒都是從忠順王府走出去的人。竟然有人敢背地里欺負他,分明就是不給忠順王府面子。
忠順親王眼中閃過一抹冷厲,周身肅殺。
一直在旁冷眼旁觀的賴瑾搖頭嘆息。不論嘴上說的怎么好聽,這忠順親王始終覺得琪官兒是他的所有物,就像平日里寵愛的波斯貓、貴嬪犬一般,只要老老實實在他身邊聽話就好。根本沒有意識到蔣玉菡也是個男人,也有自己的尊嚴和氣節。
怪不得蔣玉菡三番五次意欲脫離忠順親王的掌控。攤上這么一個主兒,只要稍有骨氣的,恐怕都受不了。
沉默間,派去王府區千年老參的小廝已經快馬回來了。忠順親王立刻吩咐韓御醫去廚房熬藥。自己則一屁股坐在蔣玉菡的窗邊,握著他枯瘦如柴的手默然不語。臉上神色一會兒擔憂一會兒惱怒的,跟變色龍似的。
賴瑾上前湊到柳湘蓮和薛蟠身邊,輕聲說道:“既然沒什么大事兒,我就先回去了。我弟弟還在榮國府上呢!”
薛蟠聽聞這話,也立刻想起來自己是從詩會上把人拽出來的。他雖然不喜歡榮國府的行事,但世家子弟該有的禮數也都明白。當即笑道:“那你快些回去。順道兒替我向老太太和各位太太姑娘們陪個不是,倒掃了他們的興致了。”
賴瑾微微一笑,隨口說道:“人命關天,自然是這邊的事兒更緊要。只要說明白了,想必府上的太太和姑娘們也能理解。你放心就是。”
薛蟠點了點頭,想了想,又囑咐道:“那個琪官兒的事兒,暫且別告訴給寶玉知道。我想琪官兒如今的情形,即便是醒過來,也未必想看見他。”
畢竟究其緣由,也是賈寶玉性子綿軟扛不住壓力吐露了蔣玉菡的藏身之地,才害的蔣玉菡心灰意冷,執意出走的。何況如今還摻和著一位渾不記的王爺,他們可不想事情越弄越復雜。就讓寶玉以為琪官兒再也找不到了,是最好的。
賴瑾沉吟片刻,開口說道:“我說不說都不要緊。關鍵是琪官兒回來的事兒,也未必就咱們幾個知道。京城里最是人多眼雜,消息靈通。倘或寶玉從別人的嘴里知道蔣玉菡的消息”
“他不會知道。”坐在床上的忠順親王突然開口說道:“榮國府那個娘兒們似的寶二公子,永遠都不會知道琪官兒回來了。”
賴瑾三人聞言,又是一陣嘆息。賴瑾上前又是一陣告辭,忠順親王不耐煩的擺了擺手,沉聲囑咐道:“小賴大人圣眷隆寵,自然是個最聰明不過的人。本王相信小賴大人能明白,什么話該說,什么話不該說。”
賴瑾聽著忠順親王隱隱帶著威脅的話語,垂眸淺笑。
忠順親王也覺察出自己的話太過生硬。他雖然身為親王自覺貴重,但也不會真傻到得罪乾元帝跟前兒最受看中的心腹臣子。當即生硬的勾了勾嘴角,態度和軟的說道:“本王是個粗人,不太會你們文官那樣九曲十八彎的說話方式。本王的意思是說小賴大人既然救了人,就應該明白如何做才能對他最好”
說到這里,終究有些說不下去。想來他這輩子也沒說過什么和軟的話。
賴瑾貴為圣上心腹,雖然不太在乎忠順親王這個整日里聽戲吃酒的閑散王爺,但也犯不著得罪他。當即含笑說道:“王爺的心思子瑜明白。請王爺放心,此事微臣一定守口如瓶。無論京中他日會有什么風聲,微臣自信,一定不是從微臣口中傳出去的。”
言下之意,倘或別人有心說閑話,他管不了也不會去管。
忠順親王甚為滿意的點了點頭,沉聲說道:“只要小賴大人能守口如瓶,其余的人本王自會解決。”
雖然他未必有能力讓全京城的人都不說話,但以一介親王的身份,禁止大家向某個人傳話,忠順親王自信的認為這點小事他還是辦得到的。
既然雙方已經取得共鳴,賴瑾也不想多說。當即躬身告辭。柳湘蓮和薛蟠身為主人家,將賴瑾一直送到了門外。天上又飄起了小清雪,西北風呼呼的刮著,賴瑾攏了攏身上的狐皮大氅,向柳湘蓮二人笑道:“天兒這么冷,你們身上穿的太少了。快回去吧。別讓忠順王爺和蔣玉菡單獨呆著,指不定出什么事兒呢!”
柳湘蓮和薛蟠兩個點了點頭,不忘拉著賴瑾的手說道:“這次的事兒真要多謝瑾弟弟了。”
賴瑾不以為然的莞爾一笑,隨口說道:“畢竟大家相識一場,我不過是做了我能力范圍內能做到的事情。總歸我問心無愧,也就好了。”
薛蟠冷哼一聲,意有所指的說道:“是啊!七尺男兒活過一回,也不過是一句頂天立地,無愧于心。要對得起自己站著撒尿的身份才是。”
眾人都曉得他是隱隱指責寶玉,一時間倒也不好接話。賴瑾頷首笑道:“你們快回去吧,我也要回去了。”
說著,扳鞍上馬,徑自回了大觀園。
賴瑾回來的時候,眾位姑娘們已經對過詩詞,賞過梅花,正陪著賈母等人在蘆雪庵外頭賞雪說話。薛姨媽正說笑著改日也做東請老太太過去賞雪。瞧見賴瑾回來,不等賈母開口,徑自問道:“你大哥哥找你什么事兒?他整日里跑野馬似的沒個蹤影,如今好容易回來一趟,不說進來給老太太和太太們請安,反而把你給拽出去了。整日里也沒個正形的。”
賴瑾聞言,開口笑道:“是西海沿子那邊開鋪子的事兒。因朝廷明年要有大舉措,我當日先和薛大哥哥通了氣。如今薛大哥哥就是問我這件事情。”
賈母等人心中本來還有些怨懟,如今聽賴瑾說明是外間爺兒們的大事情,竟然還牽扯出朝政私密來,遂了然釋懷。倒也不便問細節,只開口笑道:“櫳翠庵的妙玉師傅因知道眾位姑娘小爺們來園子里賞雪作詩,特特給每人送了一枝梅花來。我們才說著你沒福氣欣賞,豈料你就回去了。快快拿了你的梅花,也同寶玉他們玩去罷。”
說著,示意鴛鴦挑一枝開的含苞欲放的玉蕊檀心梅遞給賴瑾。賴瑾湊到鼻端輕聞,直覺一陣淡香縈繞,沁人心脾。不覺開口笑道:“托老太太的福,大冬日里的我也沾沾香氣。”
說的眾人都笑了。賈母呆在家中久未走動,如今伴著一群細小吵嚷的姑娘小爺們玩鬧,也起了兩分興致。尤氏湊趣說道:“既然老太太喜歡,不如讓他們寫些燈謎來猜。一來我們這些不懂作詩的也湊湊熱鬧,二來正月里猜花燈也有了現成的典。”
賈母興致正濃,自然點頭應了。于是眾小輩又陪著賈母玩過一回,一直鬧到吃罷晚飯,方才各自散了歸家不提。
至次日五鼓,賴瑾冠帶朝服烏紗,進宮朝賀。領宴回來,與家中長輩晚輩一起入祠堂拜過列祖列宗,方才換了家常衣裳出來熱鬧。
因沈軒父母雙亡,并無親友,又從小和賴家是那樣的關系,如今過年自然也是和賴瑾一起。又因賴家同榮寧二府的關系,上元之內少不得又是一陣走動來往。如此熱熱鬧鬧直過了正月十五,至十七日起便是薛家請吃年酒,十八十九兩日賴家在府中請榮寧二府各位太太爺兒們過來玩耍。二十日拜會了林如海家,二十一日拜會了陸子明家,二十二日拜會了秦子野家如此禮尚往來,展眼間正月已過。
且說去歲年終之時王子騰回京敘職,賈府為表親近便讓寶玉登門拜訪。豈料寶玉歸來之后,竟說王子騰在家中提起了賴家父子,并言語中多有結交之意。
賈母聞言,思忖片刻就尋了賴嬤嬤說話。于是賴瑾不得不在迎來送往的百忙之中又去王家拜訪。貴為二品大員的王子騰屈尊降貴,親自迎出正廳外,態度熱切,言語和煦,親近之意溢于言表。
賴瑾秉持著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的心理里小心翼翼地周旋寒暄著。言談間王子騰著重給賴瑾介紹了他的獨子王仁。賴瑾對于這個紅樓夢中狠心賣了侄女兒的王仁也有些好奇。只見他長得一臉清秀,氣質剛正,風度翩翩,言談舉止很有儒家君子的風范。一點都不像是內心狡詐,心狠手辣之人。要不是從原著中知道了王仁后日的作為,連賴瑾都忍不住心生好感。
果然,這年頭是忠是奸都無法從表面上看出來。就如當□迫沈軒給戴權當孌童的前吏部尚書里磨成,外表看去照樣是溫文爾雅,一派賢良。
賴瑾越發嘆息一聲,心中警惕越深。
王子騰果然是個老奸巨猾的人物,和賴瑾云山霧繞的說了約有兩個時辰也沒表明目的。中午還客客氣氣的請賴瑾吃一頓便飯,雖說是便飯,卻是水陸八珍應有盡有。飯后的茶水竟然是武夷山大紅袍母樹上摘下的最鮮嫩的茶葉。這樣的好東西因為產量不定,連宮中也只有上皇的乾陽宮和太后的壽康宮以及皇上的大明宮才有些許藏貨。賴瑾這么受皇帝恩寵,也未曾喝過。如今見王子騰這般神情自若的用來待客,對于王家的富貴,賴瑾越發有了深刻認識,心下暗暗咋舌。
欣然飯畢,賴瑾起身告退。王子騰依舊什么都沒說,含笑將人送出廳外。賴瑾揣著滿肚子的疑問歸家不提。
只等賴瑾的身影完全消失在王家之后,王仁方才的儒雅溫潤驟然消失,滿面矜傲的問道:“那賴子瑜不過是榮府的奴才罷了,饒是僥幸中舉入朝,也不過是區區的五品閑官兒。像他這樣的人在京中比比皆是,父親緣何對他另眼相看,甚至還如此慎重?”
王子騰瞥了王仁一眼,有些恨鐵不成鋼的說道:“京都人貴,五品官員自然比比皆是。但有能耐入大明宮伺候筆墨與圣上整日相對言傳身教的五品閑官兒你見過多少?十六歲就官居五品的人你又見過多少?雖然官居五品但能左右一品、二品大員升遷的官員你又見過多少?能結交京都泰半人物,無論是功勛世家還是寒門清流都能交口稱贊的五品閑官兒你又見過多少?”
王仁被父親一句又一句的“見過多少”問的頭昏眼花,最終討饒似的說道:“那父親的意思,這小子還算厲害,值得我們收攬嘍?”
王子騰越發失望的看了王仁一眼。“金麟豈是池中物。我們王家的池塘太小,容不下這條小龍的。況且有圣上這位真龍天子庇佑,你想收攬他,恐怕也不容易。”
以乾元帝表面寬厚,實則睚眥必報無比記仇的心性,倘或覺察到王家竟敢把心思動到他看中的人身上,只怕收攬不成反生禍患啊!
王仁聞言,越發狐疑的問道:“既然不能收攬,父親又何必花這么大力氣去討好他?”
王子騰有些無力的輕嘆一聲,搖頭說道:“不能收攬,好生結交也是有用的。如今圣上對朝廷的控制每愈增加,我們王家在圣上心中的地位恐怕大不如前。你爹爹我又總在外省巡邊,不能陪伴圣上左右,也怕有人會借此機會在圣上跟前兒讒言。倘或我們此次能結交下來賴子瑜,有他在圣上跟前兒時不時叨咕兩句,今后我們的日子也好過許多。”
大凡做到頂峰的官員,每到任上能不能做出成績來已經不是最重要的。關鍵在乎圣心。摸爬滾打到了一定地位的人,其實論自身素質大家都已經差不多。可為何有人能順風順水的步步高升,而有人卻只能止步不前甚至步步倒退。究其原因也不過是失了圣心而已。
雖然文武百官都每每吹噓圣上萬歲,不是凡人。但到底帝王也是肉體凡胎,眼睛就那么大,心也就那么大。他只能看見他想看見的,只會留意他能留意到的。對于太多紛繁雜亂,他看不見了也就慢慢忘了。而被圣上遺忘的
王子騰憂心忡忡的搖了搖頭。自他被圣上恩典九省統制奉旨巡邊,次后又生了九省都檢點,如今輾轉已過了五六年。五六年的時間沒在圣上跟前兒請安,說說梯己話,訴訴衷腸,果然情分越發淡了。
只舉個例子,年前他在大明宮謁見的時候,圣上抬手他都不太明白圣上想要什么了。這對于自視天子近臣,左膀右臂的王子騰來說,是個十分不好的訊號。且他隱隱覺得,乾元帝對他雖然和煦依舊,但也不像當年那般重視他,認為有些事情非他不可。
想到這里,王子騰不免惆悵的嘆了口氣。
所謂此一時彼一時,當年他離開京都的時候,正是圣上剛剛即位,帝位不穩的時候。皇帝威嚴還沒能確立,明有上皇忠臣的不屑一顧,暗有義忠親王一脈的虎視眈眈。乾元帝手中無人,不得不倚重從潛凵自西北大戰以后,帝王威懾遠播四野。馮唐一脈功勛世家趁勢依附在帝翼之下,寒門子弟沈軒憑功封侯又籠絡不少底層、中層的將士將領。圣上一舉將大業朝泰半兵馬牢牢握在手中,立時就不必將全部希望寄托在王子騰身上。
此后查抄江南官場,又收攏了林如海,扶持了賴尚榮,順道安插無數心腹之臣。自此文官一脈也掌握泰半。王子騰的作用又些許減少,此消彼長之下,也難怪王子騰憂心惶恐。
因此這番屈尊降貴拉攏賴瑾,倒并不是王子騰生性就禮賢下士,謙和溫潤。也不過是形勢逼迫,不得不為之罷了。
只是這種心思,王子騰也不能跟王仁明說。自家這個兒子表面看來還好,實則心氣浮躁,心胸狹隘,難登大雅之堂。王子騰生怕自己將王家如今的形式說給王仁后,這個愣頭青似的兒子會做出什么荒唐失控的舉動來。
所謂伴君如伴虎,做到他們這個位子的人,哪怕渾身沒有一點兒把柄,還架不住旁人栽贓陷害。如果自己一旦把持不住露出什么不滿端倪,只怕還不用圣上動手,自然會有那些虎視眈眈許久的人替圣上效勞。
想到此處,王子騰忍不住的又是一陣的唉聲嘆氣。其子王仁看在眼中,不以為然的撇了撇嘴。
展眼元月已過。且說圣上以孝治天下,目下宮中有一位太妃欠安,故宮中所有妃嬪均得侍疾于床前。不獨不能省親,亦且將宴樂全免。在此等大環境下,秦牧和林黛玉的婚事也不得不就此拖延下來,賴瑾這位迎親老爺想要旅行職責恐怕還得耐心等待。
天入二月,春寒料峭。每年一度的童試如約而至。因今年家中有賴瑜要下場,賴府上下又忙活開來。只是先前有賴尚榮和賴瑾的經驗,如今雖然忙亂倒也不至于慌張。該準備的特制考箱早已準備妥當,退了里子的大毛衣裳也都用玉色綢里的哆羅呢包袱包好。只等時日一到,立刻駕著馬車送賴瑜入場。
賴瑜雖然年歲尚小,但身體素質還算可以。連考五場下來,出考場的時候依舊活蹦亂跳,精神奕奕的。引來周圍眾人側目而視。待探得賴瑜便是一門雙探花的賴家幼子,不免又嘆了幾聲家學淵源。
兩個月后,初次下場卻蓄勢待發的賴瑜很順利的通過縣試,接下來的府試和院試也都順利通過。雖然名次并沒有如賴尚榮和賴瑾那樣非常靠前,但也領了第一等的“稟生”,說出去也是吃公家糧食的秀才老爺了。
對于這樣的成績,賴家上下很是欣喜。消息傳到榮寧二府的時候,賈母和諸位太太老爺也都送了慶賀的表禮過來。眾人都是一團和樂,唯有賴瑜有些郁郁不安。這小子雖然平日不怎么顯露,但向來眼高于頂,把師傅、父親和哥哥作為自己的榜樣。整日里想著的都是要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如今一朝下成憐。
賴瑾嘆息一聲,開口說道:“王爺既然喜歡蔣玉菡,就該讓他選擇他自己想過的日子。再者王爺家中妻妾無數,也并不缺蔣玉菡這么一個唱戲的況且他如今也不能唱戲了。王爺何不行行好事,將人放了?”
忠順親王搖了搖頭,目光一直盯在蔣玉菡的身上,喃喃說道:“那怎么能一樣。琪官兒和那些妻妾是不一樣的。”
卻也說不出如何不一樣來。最終有些惱羞成怒的說道:“反正他離了我也活不了。還不如跟我回王府呢!”
又擰巴回來了。
賴瑾翻了翻白眼,覺得自己連說話的力氣都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