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王夫人與元春母女兩個說話許久, 瞧瞧到了出宮的時辰, 元春便命抱琴送王夫人出去。
王夫人看看寢殿中并無外人,從袖子中掏出一只精巧的錦盒遞給元春,低聲道:“這里頭的銀票, 是上回娘娘要的。因要打點用,沒敢存了太大, 都是百兩或五十兩一張。宮里頭不必咱們自家,該花的都不能省了。娘娘你只管用著, 若是不夠, 只叫人帶個話兒出去,我下回再帶過來。”
元春點點頭,兩道畫的很是漂亮的娥眉稍稍蹙起, 道:“如今我在這個位分上, 看著是威風(fēng)的,其實連皇上身邊兒稍有些臉面的內(nèi)侍宮女都不敢去惹的。 ”
“我都是知道的。”王夫人忙道, “娘娘且不必憂心這些個, 只管安享尊榮就是了。宮里頭統(tǒng)共就只有兩位貴妃,娘娘也別自苦了,該拿出款兒來的時候,自然也該拿出款兒來。”
聽著這般話語,元春只垂了垂眼皮, 輕聲道:“宜人這話在這里說說就算了,我也只當(dāng)沒聽見。唯有太上皇太后皇上和皇后才當(dāng)?shù)闷鹬髯佣郑宜闶悄膫€名牌兒上的呢?”
雖是如此說著, 后邊卻也帶著幾分幽怨之意。
王夫人張了張嘴,又不知道該怎么勸勸看,只得先告退了出來。到得鳳藻宮外,又細(xì)細(xì)地囑咐了抱琴回去勸著些。
抱琴送走了王夫人,回到寢殿的時候,便看見元春懶懶地倚在貴妃榻上,杏眼微閉,容色疲憊。
“娘娘,娘娘?”抱琴上前輕聲叫道。
元春睜開眼,“嗯?”
“娘娘真要去皇上那里參奏?”抱琴乃是跟著元春一起長大的,又隨著她進(jìn)宮多年,是元春在宮里最可信任之人。因此元春但凡有何心事或是猶疑不決之時,倒是會與她商量著。
元春眼里閃過一絲狠厲,“自然要說與皇上知道。只是,這說的的門道,倒是要找準(zhǔn)了。”
抱琴看她神色,知道不好勸。心里猶豫了又猶豫,終究沒有將話說出口。
“抱琴,你去瞧瞧方才母親送來的銀子有多少。”
抱琴打開了旁邊小幾上的錦盒,看里頭乃是兩層,上頭一層是裝的滿滿的金玉釵環(huán)鐲子墜子等物,樣式都還新巧,做工也算精致,只是與宮中嬪妃所用的比起來,便差得遠(yuǎn)了。下邊一層卻是整整齊齊地碼著一疊子銀票。想來那些個首飾是預(yù)備著讓元春賞給小宮女之流收買人心的,銀票卻是用來打點那些個有品級的太監(jiān)嬤嬤大宮女的。
拿起銀票來數(shù)了數(shù),抱琴輕聲回道:“娘娘,這里頭千兩的銀票共有兩張,另有百兩的三十張,五十兩的二十張。總共是六千兩銀子。”
元春聽了皺眉,“這些銀子夠做什么的?”
抱琴賠笑道:“怕是如今府里預(yù)備著娘娘省親的事情,一時有些……”
“罷了。”元春嘆道,“橫豎這錢也用不到我身上。你拿出一千兩的一張,待人少時候往大明宮去一趟,找戴權(quán)去打聽打聽,看皇上這兩日有沒有過去給太上皇請安。”
眼瞅著進(jìn)了五月,天氣越發(fā)熱了起來。
司徒峻司徒峻心情著實不錯。這兩年太上皇許是想開了,前朝的事情輕易不會過問。司徒峻威信日重,不同于初登大寶那兩年的戰(zhàn)戰(zhàn)兢兢。今年半年已過,并沒有什么大的天災(zāi)報上來,眼看著又是風(fēng)調(diào)雨順的一年。況且,如今他與另一個心意也算相同,二人正是情洽意甜之際,再對比著仍是一臉苦樣子的司徒嵐,心里當(dāng)真是說不出的暢快。
卻說這天已經(jīng)到了五月初三,司徒嵐明里暗里跟林琰提了幾次了,端午那日晚間要林琰單獨(dú)替他過生日,林琰只不肯吐口。司徒嵐這里心里微有不滿,又不敢擺在臉上叫林琰看出來。
恰逢和安樂侯云寧一同進(jìn)宮去給太上皇和太后請安,先是被太上皇趁著機(jī)會教訓(xùn)了一通,又被司徒峻拉了壯丁要去幫著看折子。眼看云寧卻被太上皇賜了坐,又被太上皇滿面慈愛地問這問那,當(dāng)即心里生了十分的委屈,只陰沉著臉坐在一邊兒不說話。
司徒峻看他面上表情,知道他是憋屈的,只忍著笑起身與太上皇告罪,帶著司徒嵐離開了。
此時正是初夏,御花園各處芳草未歇,繁花猶綻,景致明麗之中帶著皇家所特有的大氣。
兄弟兩個一前一后地走著,司徒峻回頭瞧瞧司徒嵐,搖頭笑道:“瞧你那點子出息。”
司徒嵐登時覺得臉上掛不住了,氣哼哼道:“我心里有火氣,若是氣壞了可是什么都看不下去的。皇兄大概得親力親為了。只是若看不完折子,我這里是沒什么的,橫豎也沒人等著給我過節(jié)。”
司徒峻挑眉笑道:“就那么幾本折子,原本也就是各處外放的官兒例行請安的。就是看不完,又有什么打緊?”
二人私下里相處,原就比別人少了一份君臣的拘謹(jǐn),司徒峻也并不總是高高在上的。能有司徒嵐這么個兄弟,往日里在朝上也就罷了,若是相處之時一直那么謹(jǐn)守君臣之禮,也實在無趣。
這里兩個人邊走邊斗嘴,冷不防那邊便聽得一陣琴聲悠揚(yáng),叮叮咚咚地傳了過來。
停下腳步略聽了聽,琴聲間帶著幾分纏綿。
司徒峻臉色便有些不好。司徒嵐卻頗有些幸災(zāi)樂禍,笑道:“這又是哪位小嫂子在這里候著皇兄呢?聽著這個音兒,比之水溶雖是差了些,也勉強(qiáng)可以入耳了。”
司徒峻沉著臉,抬腳便順著琴聲踏上了一條卵石鋪就的小徑。順著石徑轉(zhuǎn)過了一座假山,眼前一大片的石榴花樹。正是石榴花期,滿樹翠綠生煙,猩紅斗秀,油亮碧綠的葉子襯著鮮紅的花兒,真也當(dāng)?shù)闷鹨凵x了。
花樹過去便是鳳藻宮,琴聲便是從那里頭傳了出來的。
司徒峻眼睛瞇了瞇,冷冷地笑了。當(dāng)下也不說話,只直接往鳳藻宮走去。
司徒嵐這個時候便也斂了笑容,跟在司徒峻身后不發(fā)一言。一直不遠(yuǎn)不近地在這二人身后伺候的大太監(jiān)高守敬暗中呲著牙,心里暗罵那不省事的賢德妃——好容易伺候的皇上高興了幾日,轉(zhuǎn)眼間便給惹毛了。
一時到了鳳藻宮外,高守敬早就小跑著往前頭去了,里邊兒琴聲戛然而止,跟著便是一陣慌亂的腳步聲。
“臣妾參見皇上。”元春帶著宮人匆匆出來,盈盈拜倒在地。一身兒水紅色褙子,鵝黃長裙,俱是輕紗質(zhì)地,行動間衣角處稍稍擺動。她正值芳華,一張生的極為嫵媚的面龐白皙如玉,頭上挽著的彎月髻,上邊兒一支八股鳳釵華貴精美,隨著她的動作微微顫動著。
司徒峻瞧著眼前堪比花嬌的妃子,冷聲道:“起來罷。方才是你在撫琴?”
元春才站起身來,慌忙又要跪下,“是臣妾。臣妾不知皇上經(jīng)過,擾了皇上。請皇上降罪。”
“行了行了,快過節(jié)了,也沒那么多規(guī)矩。只是不要一再為之便可。你是貴妃,底下多少人看著,別自己失了禮數(shù)。”
“是!皇上的話,臣妾謹(jǐn)記于心。”元春含笑起身,抬頭間這才算看見了后邊的司徒嵐。因是外男,元春沒敢多看,只一眼便趕緊低了頭。
司徒嵐也不覺得尷尬,這宮里本就是她長大的地方,那邊兒不遠(yuǎn)處就是他太上皇老爹的大明宮。當(dāng)年他在這里頭當(dāng)主子的時候,賈元春還不知道做什么呢。更何況她是榮國府出來的,只這一點就叫司徒嵐無論如何不想拜見了。
元春撫琴本就是有意為之。她原是想著能借此引得皇上注意,沒成想皇上竟聽了后親自過來了,怎么不叫她大喜過望?誰知道這還站在宮門口呢,皇上身后倒是又轉(zhuǎn)過了一個王爺來,這要如何開口邀了皇帝去寢宮坐?
當(dāng)下臉上雖是笑著,卻也不免帶了兩分勉強(qiáng)出來。
司徒峻見了,好整以暇地問道:“愛妃這是怎么了?朕瞧著,臉色倒不大好?”
“回皇上,臣妾沒什么。許是因著這兩日天熱,竟有些個疲疲懶懶的。”
“果真的?若是不舒服,傳太醫(yī)看看罷。”
元春聽著皇帝的話,是根本就不打算進(jìn)鳳藻宮去的。雖然榮府里都是以她這個貴妃為尊榮的,只是她卻清楚,自己并不入了皇帝的眼。位分雖高,寵愛卻無。否則,也不會住這么個偏僻的寢宮。
皇帝于女色享樂上并不熱衷,每月里頭往妃嬪處去的時候很少。但逢初一十五還要例行歇在中宮,剩下的妃嬪貴人們竟是一共也就只三四天的機(jī)會。元春是很少能夠見到皇帝的,更別提臨幸了。
見皇帝有了去意,元春眼圈兒一紅,貝齒輕咬朱唇,福身道“臣妾謝皇上關(guān)心。只是,只是臣妾素日里臣妾保養(yǎng)還好,應(yīng)是無礙的。”
司徒峻眼睛瞇了瞇,司徒嵐后邊輕咳了一聲,心里暗暗好笑——瞧瞧這個做派,這個神色,明明是個貴妃,卻偏生做出揚(yáng)州瘦馬的姿態(tài)來。只是須知人家那也得是婀娜纖巧些的才行,這位賢德妃卻是生了一副珠圓玉潤的樣貌。若是往端莊尊貴上行還不走了大褶兒 ,現(xiàn)下這個姿態(tài),真真是個東施效顰了。
司徒峻微感尷尬,“身上無事,難道是心里有事?”
他往日在后宮中一向也是冷面,因此元春竟未聽出他話中的冷意。略遲疑地看了一眼司徒嵐,方才帶了三分悲聲,道:“回皇上。昨日榮府王宜人進(jìn)宮請安,與臣妾說及老太君如今正病著。臣妾從小跟在老太君身邊長大,聽了這話心里便有些著急……”
司徒嵐眉角一動,斜眼掃了一下元春,心里冷笑一聲——怕是這賢德妃,為的不是說那史氏罷?
司徒峻看了一眼司徒嵐,嘴角微勾,“哦?可是熱著了?”
元春緩緩搖頭,眼中含了三分薄怒七分憂愁,鳳仙花汁摻了金粉染過的指甲勾了勾鬢邊碎發(fā),撿那斟酌了幾日的話說了。
司徒峻好笑地看著元春,“你林家的姑父?林如海?他的兒子氣著了榮府的老太君?”
元春聽著皇帝說話分明帶著笑意,抬起眼睛卻看見了他臉上瞬間冷厲下來的神色,還有身后忠順王爺看著自己幾欲噴火的雙眼。
————————我是情節(jié)的分隔線————————
林琰別別扭扭地給司徒嵐挑了許久禮物。因是二人明了心意后的頭一個生日,林琰其實還是很看重的。一時選了這個嫌棄俗了,選了那個又嫌不夠?qū)皟骸?br/>
眼看著進(jìn)了五月了,林琰算是徹底沒了準(zhǔn)主意。想來想去,索性就想著順了司徒嵐的意,找個地方單替他做生日去。
端午節(jié)里頭頭一個講究就是吃粽子。各地粽子所用的米餡兒不同,味兒也是差別極大。因粽子涼吃,故而到了五月初四這一天,尤其是講究些的人家都要開始裹起了粽子,預(yù)備著晚間煮了,次日便可趕在節(jié)日里頭應(yīng)景吃了。
林府雖然不往各處送節(jié)禮,自己家里卻也要吃的。黛玉命陳升家的早早地按例準(zhǔn)備了賞錢提前散出去,又叫人去瞧了那預(yù)備著的菖蒲艾草等物。林琰一旁坐著看黛玉分派,身后的兩個教養(yǎng)嬤嬤雖是不多嘴,卻是在黛玉說話之時聽得極為認(rèn)真,想來是回去要再為黛玉解說一番的。心里正感到好笑,外頭管家遣人進(jìn)來說:“有安樂侯府的人奉命過來送禮。”
林琰大為驚訝,先不說自己這里和安樂侯那里守不守孝的事情,只說他和云寧之間并不太熟絡(luò),怎么趕在這個時候來送禮?
瞧瞧黛玉,見她也正驚訝地望著自己,心里一動,笑著起身道:“妹妹這里忙著,我先出去瞧瞧。”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