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好女婿 !
    “原來是被關在家里了?!碧K木可以想象如朱厚照這種疑似多動癥患者被人關了這么多天,也不知道會憋成什么樣子。
    他忍住笑,看了看朱厚照手中的稿子,覺得眼熟,忍不住問:“朱大將軍,你在讀什么?”
    “就這么,據說是你寫的話本小說兒?!敝旌裾諏⒏遄臃畔拢骸白訂蹋床怀鰜?,你武功蓋世,卻也有如此才情,竟寫得如此好書,不錯,不錯啊!”
    原來,蘇木久去未歸,朱厚照等得不耐煩,就在蘇木這里一陣翻箱倒柜地亂翻,就把這本稿子給找出來了。
    相比起四書五經,《紅樓夢》有人物有故事情節,可看性高上許多,倒讓未來的正德皇帝消磨了不少時間。
    恭維話人人都喜歡聽,蘇木心情大好,笑吟吟地問:“還成吧,不過,這書不是你的菜,你還是別讀了?!?br/>
    說完,就搶過稿子,小心地收攏在一起。
    “確實,我是不喜歡看這種小說,那大觀院里都是小心眼的女人,一件雞毛蒜皮的小事,就會鬧得不亦樂乎,不爽利。那個寶玉,更是討厭,成天跟女人肆混,都變成娘娘腔了。”
    蘇木有些不快:“那你還看得入迷?”
    “不是啊,這里面的世俗人情,卻很值得人琢磨,比如買一個丫頭只需要三四兩銀子,比如一件上好靴子只需二兩銀子。像那種豪門大族,一等的丫鬟一個月才三兩月份,哎,夠什么用”正德嘆息一聲:“以前住在家里,我對外面的世界是一無所知,可看了你這本書,才知道原來是這樣的。不管什么人,都活得不容易?!?br/>
    作為大明朝的太子,生在深宮,長于婦人之手,對于民間的疾苦,朱厚照卻是一無所知。
    他嗜好武藝,經常逃出宮來,在城中游逛,逐漸地對自己將來的臣民的生計有了一定的了解,可也僅僅停留在浮光掠影的表面,并未曾深入。
    現在看了這本《紅樓夢》,雖然對里面的故事情節和人物異常反感,可對一個大家族日常如何維持,相干人等在家庭和社會中又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卻有了清晰的了解。
    這對他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嶄新的世界,一看之下,頓時大感新鮮:“啊,原來臣民們是這么過日子的啊,有意思,真有意思?!?br/>
    未來的正德皇帝一生下來就知道自己將來是要繼承這個國家的,從小又被大學士們教導:國家國家,國家是由一個個不同的家庭組成的。只要能夠治理好一個家,治國當不在話下,所謂修、齊、治、平是也。治家靠的是什么,除了德,還有經濟事物經濟基礎是決定一切的首務。
    一般人讀這本書,因為身份不同,感興趣的地方也不同。比如才子佳人看的是里面的情情愛愛,歷史學者看的是明清的社會風貌,而作為一個儲君,朱厚照看的卻是一個龐大家族的運作和管理。
    這也是一個儲君看問題的角度。
    蘇木自然不知道朱厚照的真實身份,見他留意這個方面,笑道:“朱壽你一個宗師遠親,吃穿用度都又國家供養,操這個心做什么……不過,估計你每月也沒多少俸祿,家里人多負擔重吧?”
    “有些多?!敝旌裾绽蠈嵒卮?,確實,紫禁城中有幾千太監和宮女,而這一部分開支可都是要皇帝自己掏腰包的,國庫每年只核定一個數字。問題是,這筆錢連維持皇宮的基本開支都還頗有不足。因此,弘治皇帝和張皇后平日都非常借鑒,身上袍服都很舊,吃得也簡單。
    “那就是了?!碧K木立即明白過來,實際上,朱家的人非常能生,一個宗室之家,有幾十口人也很尋常??梢驗槭腔视H,又不能經商、種地,只能苦巴巴地靠死工資過日子。親王、藩王還好些,手頭還有些田產。到鎮國將軍以下,日子就過得慘了。至于鎮國校尉一級,有的人甚至連鄉下地主都還不如。
    這個朱壽還年輕,將來還不知道有多長的路要走,讓他知道生活的艱難也是好事。
    他既然能夠主動同我談起經濟事務,說明他不是一個紈绔,至少懂得上進。
    蘇木就喝了一口水,潤潤嗓子,道:“我寫的這本《紅樓夢》本是虛構,說的是一個失勢國公的大家族逐漸衰落下去的過程。世上的事物,有榮必有衰,所謂月滿則虧。”
    “賈府其實就是個小社會,經濟問題始終貫穿全書。賈府人丁興旺、花團錦簇之時,就是經濟鼎盛之時。農田地租、放高利貸是賈府經濟的主要來源,從元妃省親到元宵開夜宴等等,無一不顯示著賈府的無限繁華和風光,顯示著賈府經濟運行良好、財大氣粗。不過,表面的繁華卻透露著經濟危機的陰影。”
    “賈府這個小社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來自皇室的敲詐勒索;來自王公貴族的威脅恐嚇;內部派系的傾軋爭斗。經濟好的時候,賈府人都只知道享受,沒人去考慮可持續性發展的問題,賈府的內閣首輔王熙鳳維持現狀,假權舞弊,賈府最終趨于沒落,陷入嚴重經濟危機,入不敷出。府中所有人都知道這么下去不成,是時候改變了。那么,該怎么改變呢?”
    “還能怎么樣,既然內閣干得不好,就換相?!苯Y合著書中的內容,蘇木剛才這一席話讓朱厚照聽得入迷,忍不住回答道。
    實際上,如果將賈府比做一個國家,國家出了問題,那就是內閣的問題。作為一個君王,第一時間就會概率換相。
    “沒錯,換相。后來,就換探春來管這個大家族。探春非常能干,有的地方甚至超過王熙鳳。她雖只代替了鳳姐幾個月,但許多興利除弊的措施,已使人們對她有很好的印象,她不僅關注節流,更是積極開源。但是,她的新政和改革最后還是失敗了?!?br/>
    朱厚照不解了:“既然探春的新政干得比王熙鳳還好,怎么就不能解決問題呢?開源節流可是好事啊,任何一朝一代,遇到麻煩時,不都這么干的?”
    蘇木:“那是因為她沒有抓到固有矛盾,目光依舊局限在達官院里。賈府最大的問題是家里沒有人入仕,沒有政治地位。探春的興利除弊沒有克服賈府的危機,反倒引發了一些新的矛盾和問題。譬如,賈二偷娶尤二姐,鳳姐大鬧寧國府,鬧得寧榮兩府雞飛狗跳、人仰馬翻?!?br/>
    蘇木一邊說著話,未來的正德皇帝一邊翻著書,良久才嘆息一聲:“確實如子喬你所說的,賈府的人格局有限,也沒有什么出色的人才,衰敗那是難以避免的?!?br/>
    二人在里面說著話,卻不知道在院子外面立著兩個書生打扮的人,恰恰將蘇木和朱厚照的對話聽得一清二楚。
    這兩人,一個大約三十來歲,身材瘦削,一臉病容。另外一人則四十多歲,看起來非常英俊帥氣,身上散發出一種蓬勃的精力。
    三十來歲那人低笑一聲,耳語道:“原來太子天天跑這里胡鬧來了,聽這個叫什么子喬的話,朕倒是對他寫的那本書有寫興趣了,聽他的話,倒是有幾分見識?!?br/>
    四十歲那人冷哼一聲:“話本演義,小道而已,玩物喪志。”
    如果朱厚照看到定然會驚叫一聲。
    原來,這三十來歲那人正是當今圣上弘治皇帝。
    弘治一笑:“楊廷和,你可是想起你家小兒楊慎了?”
    一聽皇帝提起自己兒子,楊廷和就有些尷尬。
    他兒子楊慎今年二十一歲,乃是四川有名的才子,早在六年前就得了舉人功名。他自幼聰穎,十一歲即能作詩。十二歲,寫成《古戰場文》,眾人皆驚。后來,楊廷和中了進士,點了翰林之后,楊慎隨父進京。
    大學時李東陽一見,奇之,立即收入門下,說此子才情高絕不遜永樂第一才子解縉,將來必是狀元之才。
    可惜,楊慎這人專注于雜學,詩詞歌賦樣樣精通,又絲毫戲曲,對于八股文張卻一點也不放在心上。
    上一次會試竟然名落孫山,讓楊廷和大為惱怒。
    本打算讓他參加明年春闈,可惜這小子竟然說要當隱士,偷偷逃回成都府去了。
    “陛下,不過是一個不得志的酸秀才而已。這種人物臣最是清楚,道德文章一竅不通,卻喜歡以大言欺人。否則,怎么會去寫話本小說。哼,竟然敢鼓惑儲君,當立即捉拿下獄問罪?!币豢吹教K木,楊廷和就想起不爭氣的兒子,恨屋及烏,看蘇木越發地不順眼起來。
    弘治見楊廷和心情抑郁,將話題岔開:“再聽聽,這個叫什么子喬的秀才的話倒有些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