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宮。</br> 朱元璋的眉頭深鎖,下邊的宦官們戰戰兢兢。</br> 便是劉和也是屏住呼吸,不敢發出任何的聲響。</br> 所謂是伴君如伴虎,劉和跟蔣瓛雖然是一直的伺候在朱元璋身邊,但從來不敢有任何的逾越,也不敢說仗著跟陛下朝夕相處,而覺得自己在陛下的心中有些份量。</br> 或許別的朝代君王有這種可能,可這絕對不會出現在朱元璋的身上,凡是有這樣想法的,目前墳頭草已經是三尺有余了。</br> 莫說是宮廷里的宦官了,哪怕是那些立下汗馬功勞的開國功臣們,又有幾個能好過的,不都是已經埋進了土里嗎。</br> 曾經跟著陛下最初的那一批人,自東甌王湯和去世后,也就一個不剩了。</br> 這是因為大明皇長孫的回歸,讓朱元璋曾經暴躁的殺心收斂了許多,不若是當今的宮廷里,朝廷上,不知有多少人已經是被砍了頭。</br> 且今日的朱元璋,心情是非常不好。</br> 外邊已經是寒風呼嘯,華蓋殿內也有炭火取暖,但朱元璋的神情給人感覺依舊是那么冷。</br> “這群孽子,從前出了這京師,就感覺是無法無天,肆無忌憚,現在覺得自己跑到海外去了,就完全不將咱放在眼里了嗎。”</br> “吃了熊心豹子膽的玩意,現在連咱的東西都敢于截留了。”</br> 朱元璋勃然大怒,狠狠的將奏本摔在了地面之上。</br> 殿內的宦官侍衛,立即匍匐跪倒在地。</br> 朱元璋氣急起身,內中怒氣無法宣泄,狠狠一腳踢翻旁邊的立柜。</br> 上邊裝載著的極品青花瓷,就這么應聲而碎。</br> 飛濺的碎片四處都是,但依舊讓朱元璋怒火無法削減半分。</br> 此時大門打開,寒風隨之涌了進來。</br> 敢不稟告直接開門的,也就只有朱英了。</br> 朱英看了下里邊的情況,吩咐道:“都出去吧。”</br> 殿內的眾人如釋重負,連忙躬身低頭離開,尤其是劉和蔣瓛二人,更是心中慶幸太孫來救場了。</br> 門關上后,朱元璋還在生氣。</br> 朱英走上前從地上撿起散落的奏報,快速的瀏覽起來。</br> 其實他大概已經是知道了是什么事情讓老爺子這么生氣了。</br> 在這奏報中,講述的就是秦王,晉王,燕王,齊王私自截留礦藏的事情。</br> 按照現在大明定下的律法,這些在倭國九州島上的礦藏,當是有三成要繳納到國庫來,作為是海外藩王的賦稅。</br> 財帛動人心,些許錢財諸藩王當然不會在乎,可這動輒數十萬兩的白銀,可不是什么小數目。</br> 一個月的開采,其中所蘊含的財富可能就超過某個小國的總和了。</br> 其實能夠有這么大的開采量,跟大明的鼎力支持是分不開。</br> 大明這邊提供了大量的火藥進行炸山,還有大量有勘探經驗的匠人運送過去。</br> 幾乎所有的加工廠建立,前期所產生的費用都是由大明國庫支撐的。</br> 否則僅僅只是幾個藩王抓一些倭國百姓充作奴隸,效率極為低下,哪里能有這么高。</br> 現在倭國的高產作物還沒有普及,大明這邊還有大量糧食輸出補給,這才是眾多藩王能夠穩穩駐扎倭國還能搞事的原因。</br> 其實就現在的白銀開采雖然很大,但實際上運送到大明來的白銀,暫且根本沒有抵上先前的支出費用。</br> 畢竟不管是大軍駐扎,還是各方面的支持,都是一筆巨大的費用產生。</br> 其中海運雖然說廉價,但一樣有巨大消耗。</br> 航運的船只磨損,人工開支,官員俸祿這些,加起來可不是個小數目。</br> 也就是倭國現在的白銀值錢,不然駐扎倭國完全就可能將大明的財政拖入到泥沼之中。</br> 歷來很多王朝不想著去開疆擴土,多數都是這么個原因。</br> 戰爭本來就對國庫沖擊很大,這還要扶持當地建設,偶爾再來個什么起義啥的,誰遇到了不腦袋疼。</br> 歷史上,很少沒有皇帝不想著開疆擴土,封狼居胥啥的。</br> 只是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當了皇帝后才明白國家的爛攤子有多么大,跟先前做太子的時候完全不一樣。</br> 就是在這樣對倭國藩王們的支持下,幾個藩王暗中聯合起來,隱瞞開采的數目,大量私吞白銀。</br> 不僅是如此,包括是其他的礦藏,也同樣進行私吞。</br> 然后再販賣給其他的商人,獲取巨額利潤。</br> 況且還避開了三成的賦稅繳納。</br> “大孫吶,你先前說的對,你的這些叔叔們,不適合長期待在一個地方。”</br> “等他們把地盤給搞熟了,就是跟現在這樣變成了禍害。”</br> “那么多的礦藏,咱也沒有要他們多的,只要了三成罷了,前邊搭建工廠這些,前前后后已經是墊進去了上萬萬貫寶鈔。”</br> “人心不足蛇吞象吶,咱都這樣對他們了,他們暗地里還要搞這些小動作。”</br> “這是仗著自己在海外,翅膀硬了,咱管不到了。”</br> 朱元璋真是給氣笑了,只是語氣中又透露出一絲無奈。</br> 說到底都是自己的種,海外距離遙遠,本來就管轄困難,最主要的是這倭國駐守也不能說換人。</br> 終歸是自己的兒子,肉算是爛在了鍋里。</br> 如若是其他將領的話,現在朱元璋就得是拿人九族了。</br> 朱英越過地上碎裂的瓷片走了過去。</br> 能夠擺在華蓋殿內的瓷瓶,當然是最好的青花瓷,而這被踢碎的跟旁邊的可是一對。</br> 放在當今的市面上,少說都是上萬貫寶鈔起步,若是在海外,更是價值連城的寶貝,甚至能引發國戰,就這么給碎了。</br> 當然,剩下的獨苗瓷瓶在朱元璋這一腳下,價值就更高了。</br> “爺爺莫生氣了,這等事情多少都是有些的,錢財在面前嘩啦啦的流著,誰能忍住不伸一手,誰也不是圣人,七情六欲在所難免。”</br> 朱英輕輕的給朱元璋捏著肩膀,同時安慰著說道。</br> 其實現在的朱元璋,也就是需要個臺階下。</br> “他們這般,實在是太不像話了,這次必須要好生的懲治一番才行,不然這再過幾年,豈不是要更加變本加厲,是不是要把所有開采的礦藏都給私吞了。”</br> “這個風氣長不得,咱現在國庫里可是對倭國有巨大支出,現在可一直虧損的。”</br> “前邊動了五十萬大軍,還有現在十五萬大軍的駐扎費用,對將士們的獎賞,可是一筆不小數目。”</br> “也就是大孫你近幾年給國庫這錢袋子填飽了,否則咱大明豈不是要給拖死。”</br> “如今不治,往后更加不能治,這往后咱大明要吃大虧的。”</br> “大孫,你得好生想個法子,狠狠的將他們懲治一番。”</br> “咱最狠的就是貪官,沒成想這些不成器的家伙,都貪墨到自家身上來了。”</br> 朱元璋有些不解氣的說道。</br> 朱英聽到這里啞然失笑。</br> 其實他已經是聽出來了,老爺子這是怕他走后,自己出手去對付這些皇叔們,所以才會這么說。</br> 要是按照先前的脾氣,直接就是下諭旨,把四大藩王給召回京師訓斥了,但現在說著讓朱英來懲治。</br> 就是怕朱英在繼承皇位后,心里對這些海外就藩的叔叔們憋著氣。</br> 朱元璋其實很了解朱英的性格,這大孫平日里看著和氣,實則一旦有什么不順著心意的事情,下起手來從沒有含糊過。</br> 況且是失去了記憶,從小也沒在宮里長大,和這些叔叔們的感覺,跟陌生人沒有什么區別。</br> 真要下狠手,朱元璋其實也不想的。</br> 他還是想著子嗣們能夠和諧相處,不搞叔侄相殘窩里斗。</br> “先整個巡查隊,從戶部調些懂算術的,好生給查一查,看看這些孽子們到底是貪墨了多少錢財。”朱元璋冷哼一聲補充道。</br> 朱英卻道:“倒也不用這么麻煩,最近倭國那些使臣,天天是想著法子在抗議,說是各位皇叔們虐待了倭國百姓,不當人用,青壯都拉去當勞役了。”</br> “依孫兒看,現在倭國對于各皇叔很是忌憚,相互間的矛盾較為尖銳,指不定什么時候又得是打起來。”</br> “趁著這次,孫兒的意思是將各皇叔現下的兵將們,均抽調一萬回來,此番算是給個警告,想來叔叔們也應當是知曉其中原因,往后這手也不敢伸得太過。”</br> “倭國那邊也算是給了他們一個交代,讓足利義滿少了些忌憚。”</br> 朱英這一招,算是打蛇在七寸。</br> 兵馬是海外藩王們的依仗所在,這些兵馬目前首要聽從的,當然是大明朝廷的調遣。</br> 況且就現在而言,他們也沒有能夠違抗諭旨的能力。</br> “行,就按大孫說的辦。”</br> 朱元璋其實沒那么在乎藩王們貪墨錢財,只是擔心這種行為會讓叔侄間產生不可調和的矛盾罷了。</br> 這就像是曾經朱英還沒出現的時候,朱元璋去問朱允炆會怎么對這些叔叔們一樣。</br> “今日還有一事要跟爺爺稟告,是關于帖木兒那邊的。”</br> 聊完此事后,朱英轉而說道。</br> 朱元璋不由問道:“難道是草原聯合,給帖木兒這家伙刺激到了?”</br> 朱英微微感慨:“也算是吧,不僅是草原上的動兵,還有咱們的遠洋艦隊,讓帖木兒反倒是變得更加兇殘。”</br> “根據最新收到的情報,帖木兒已經是集結了三十萬大軍去直接攻打德里蘇丹國,想來這一次他要一舉拿下德里蘇丹,從而給草原還有咱們大明形成威懾。”</br> “打不了東察合臺汗國,就拿德里蘇丹國泄憤,這倒是比較符合帖木兒不肯吃虧的脾性。”</br> 德里蘇丹國接壤吐蕃,臨近大明,并非是某個王朝的名稱,而是類似于中原的稱呼。</br> 現如今的德里蘇丹為圖格魯克王朝。</br> 圖格魯克王朝在蘇丹穆罕默德·本·圖格魯克時期達到鼎盛。</br> 他在位期間發動了四次南征﹐并占領了差不多整個南印度地區。</br> 然而由于地方權力過大,再加上行政上的失當,圖格魯克王朝在穆罕默德后亦開始步入衰落。</br> 如今的圖格魯克王朝蘇丹是納希爾丁·馬赫穆德·沙。</br> 其實蘇丹沙也算是有些能力,只是圖格魯克王朝的遺留問題過于巨大,地方長官已經是形成了藩鎮割據的狀態,內憂外患下,自然是國力式微。</br> 且即便是穆罕默德時代,圖格魯克王朝的鼎盛時期,也比不上現在的帖木兒帝國。</br> “現在的圖格魯克想來是敗得很慘吧。”朱元璋聞言問道。</br> 朱英點點頭:“確實很慘,帖木兒這次想要示威,直接對沿路的山民進行清掃,逼迫大量百姓進入山中生活,村鎮要塞都被充當成補給驛站使用。”</br> “這次來的消息,帖木兒的軍隊已沖過開博爾山口,沿著亞歷山大與成吉思汗的步伐前進。”</br> “曾經的白沙瓦城,在兩百年前就已經被蒙古人摧毀淪為廢墟,現在帖木兒大軍正在急行軍,想要打下補給充分的印度河流域,不然入了深冬,三十萬大軍的后勤就是個麻煩事。”</br> “雖說印度河附近的地方長官已經是臣服了圖格魯克王朝,但就孫兒看來,估計都不會做出什么像樣的抵抗就會繳械投降。”</br> “德里蘇丹已經不是歷史上那個敢于硬抗蒙古人的王朝了,估摸著這次大致是抗不過去,到了改朝換代的時候。”</br> 朱元璋笑著道:“大孫都已經是了解得這么清楚了,想必早就有了安排,打定主意要去德里蘇丹分一杯羹吧。”</br> 朱英也沒藏著,微笑道:“果然還是瞞不過爺爺,現在圖格魯克王朝的覆滅,已經成為定局,但帖木兒想要快速拿下,也沒這么容易。”</br> “年前來說對于帖木兒,就是占據印度河區域進行短暫的歇息,渡過這個寒冷的冬季,進攻圖格魯克王朝的王都肯定要到明年開春去了。”</br> “這段時間,孫兒是準備以咱們大明的名義,召集一些吐蕃的精銳騎兵,還有雇傭一定數目的蒙古人,從烏斯藏指揮司那邊出人,去對圖格魯克王朝進行支援。”</br> “怎得也不能是讓帖木兒進行得這么順利,這也算是咱們大明跟帖木兒的一次交鋒吧。”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