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鼎說,在你們建鎮的起始階段,肯定是做了不少難,吃了不少苦。
    溫鎮長說,一開始,開拓者們就面臨著難以想象的困境。
    港區建設領導小組的辦公室是借用江對面鰲江鎮第四碼頭臨時辦公。一個多月后,為了方便工作,才搬到沿江漁業隊三間破舊屋里。開始時,辦公室里連電燈都沒有,照明都要用蠟燭。由于辦公室的窗戶沒有玻璃,風大時就一片漆黑。甚至連到工地上喝的水也要從對岸鰲江鎮帶過來,晚上下班后又要過渡回鰲江鎮休息。
    事實上當時新設的蒼南縣經濟也十分困難,盡管勉強頒發了一個“建立沿江港區領導小組”的通知,但這個文件僅僅是個任命通知,甚至連通知對象不來報到也不了了之。工作人員的工作生活什么都不管,沒有獨立的財務,活動經費也要回原單位報銷。由于各自的原單位本身也都是新建立的,多數單位說沒有經費,不同意報銷,那么什么工地補貼、星期日加班都無從談起了。自己去借來的辦公室十分破爛也無錢修理。
    困難面前,當時確實有人出現埋怨情緒,說不應選址在灘涂上。所以在建設初期,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一是資金,二是住房,三是人口,還有是人們思想認識還不統一的問題。
    兩個公社劃進來的五個村8788人中居民供應戶口只有110人。如果按照原來戶藉政策,港口城鎮永遠達不到應有規模。歷史上的小城鎮產生都是民間經濟發展逐步形成的,靠的是是社會上主要是農村富人,善于經營的能人慢慢集聚起來,自然形成城鎮、發展、壯大。
    1958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實行城鄉二元體制之后,城市和鄉村的勞動力就不能自由流動。如當時平陽城關鎮只有11000多居民,嚴重影響了工業生產和市場繁榮。
    王國鼎說,龍港鎮的建設是白手起家,城鎮的人口眾哪里來呢?
    溫鎮長說,我們用戶籍制度改革來吸引群眾自發地到鎮上居住、發展。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江南的農民率先走上了工業化、市場化的致富之路。當萬元戶在全國還很罕見的時候,在蒼南縣已涌現出6500家萬元戶。富裕起來的農民迫切需要不斷擴大生產規模,迫切需要有一個交通便利、信息靈通、金融靈活、勞動力充沛的市場環境,更希望要改變自己長期落后的生活環境。他們迫切渴望享受城市文明,體驗城市生活。
    而龍江港區作為正在建設的現代化城鎮,正需要人才和資金。如果能把這些萬元戶、專業戶、重點戶和會經營、懂技術的能工巧匠請進來,到港區來集資辦廠、開商店、經商、辦服務業,港區建設和繁榮就有希望了。
    在解決人口聚集上,蒼南縣專門出臺了相關的政策,允許務工、經商、辦服務業的農民、自理口糧到龍港落戶建房。一是有利地發展商品生產,二是有利加快縣城和港區的建設,三是必須依靠國家、集體、個人等各方面的力量,采取多渠道集資方法,而讓一部分務工經商辦服務業的農民自理口糧到兩鎮落戶。
    這一政策的出臺,蒼南縣群眾紛紛發動起來掀起進城熱,4月中旬就有1900戶農民申請到龍港落戶。
    但在具體辦理申報手續過程中,由于有關國家規章制度的規定,尚留有舊制度的影響。在申報一戶進城手續,就要蓋8個公章。有時經辦人碰不到,還要走第二次或第三次,蓋8個公章就要幾十次來回跑路,實在是繁瑣。農民辦完手續就要很多月時間。
    蒼南縣委根據港區建設領導小組反映,決定簡化審批手續,采取了從捆印、減印到放權三項措施。同時,決定每月兩次在港區召開縣長辦公會議,8顆大印集中一次蓋印,使進城農民一次性辦完全部手續。后來,捆印又變成了減印。縣委決定,凡申請進城辦廠經商的農民,只要蓋縣計委一顆大印即可。減去社隊企業局等等七顆大印,有關部門根據縣計委文件,為農民進城開放綠燈,進一步適應大規模農民進城熱潮。
    王國鼎說,不錯不錯,你們是想盡了辦法。另外一個難題是,建鎮的資金從哪里來呢?縣城也在建設,我估計縣里是拿不出更多的錢了。
    溫鎮長說,在解決建設資金上,我們采用的是有償使用土地,讓群眾自己來建。
    港區根據“人民城鎮民建”的精神,參考集資建設道路的經驗,第一任鎮委書記陳定模面對未來龍港發展之路提出了土地有償使用的設想,通過媒體布告天下:誰愿意拿出3萬元人民幣,誰就可以進龍港鎮建新屋,就可有一個龍港鎮戶口。短短10天就有2700多個農民專業戶涌入龍港,在龍港鎮簡陋的“歡迎農民進城辦公室”辦理了落戶手續,龍港鎮一下子收入現金1.2億元。
    之后,農民發現憑借自己的本事和財富,可以改變身份實現做城里人的夢想,便一發而不可收,開始了一場引人注目、轟轟烈烈的農民造城運動。一些當時自理口糧進城,自建住宅落戶的龍港群眾回憶當時的熱鬧場景感慨萬千:“歡迎農民進城辦公室”門前每天熙熙攘攘,通往龍港的新建公路上,一輛輛滿載建筑材料的汽車在穿梭飛馳,新建的樓房天天在升高。
    龍港鎮在全國率先推出三大改革:一是實行戶籍管理制度改革,解決了農民進城問題;二是實行土地有償使用制度改革,解決了建城資金問題;三是實行民營經濟改革,解決小城鎮的發展問題。通過這三大改革,現在,我們龍港鎮已經具備相當規模了。
    王國鼎說,溫鎮長,非常感謝你的熱情款待和介紹,讓我們這些內地人見識了什么叫真正的改革,什么叫群眾的力量。
    溫鎮長笑笑說,我們這也是在摸著石頭過河。王書記,走,咱們到鎮上轉轉吧。
    王國鼎說,好,好,同志們好好看看。
    參觀罷龍港鎮,王國鼎就把大家召集起來開了一個座談會。因為這里就是考察的最后一站了,他想聽聽大家的想法。原定的到普陀山游覽,王國鼎自己反而不想去了。這次外出,走了不少地方,他的思想上同樣受到了極大的震動。原來在西山,在十八寨,他認為自己毫無疑問是改革派,但和沿海發達地區相比,他原來搞的那些,簡直不值一提。
    當然,大家想去普陀山,那直管去。王國鼎決定把自己關在賓館里,好好梳理一下這次外出考察的感受。
    王國鼎覺得,這次到江浙地區考察,自己真的是受到了一次極大的沖擊。
    王國鼎就在想,像華西村、龍港鎮這些地方,起步時也都是一窮二白,但他們卻能無中生有。而在西山縣,人們卻習慣于坐吃山空。這中間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ωωω.Χしεωē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