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森這家伙,我是應該說他心態好?還是說他沒心沒肺?”以翔笑言。
“是‘犯二’!我當時哭笑不得地說:這不太好吧?如果一有壓力就降期望,那,咱還談什么目標設定呢?其實,有點期望和壓力是好的,這樣才有更多努力的動力!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并非努力,就能實現所有的期望。所以我一向認為‘有志者,事竟成’是偽命題。當然,該做的努力還得做,可實在求而不得,沒必要苛求自己,問心無愧就好!”
“你說的對!但身處名利場的他們,未必能輕易想通吧?他們應該會覺得自己對片子、對臺里的貢獻都很大,憑什么連個一年一次的榮譽、肯定,都得不到呢?憑什么同為努力,彼此之間還會有那么多身價的差距、地位的差別呢?”以翔投入地和敏兒探討著,完全忘了最初要問敏兒問題的是覃小姐。
“Jerry,你真的是才來臺里工作么?你太了解他們了!”敏兒驚呼。
“我的確比你進臺晚,但是,從小在這圈子里長大,若這點都不了解,那你太小看我的觀察力了吧?”
“不敢!你的觀察力、洞察力,那真真是極好的。”敏兒誠心稱贊,這是她認識以翔短暫的時間里深刻感受到的。
“這么短的時間你就看出來了?那看來你的觀察力、洞察力也真真是極好的。”
“你倆觀察力都強!敏兒,后來呢?就像Jerry說的,他們不可能那么容易被說服的。”覃小姐見他倆這廂岔開了話題,趕緊插問。
“后來,的確有人說,‘老師,你說的那是自我安慰的方法!可我們不僅努力了,還有實際成績,不敢說對臺里的貢獻居功至偉,但也是可圈可點,總不能只讓我們自己去想辦法平衡期望,而不讓我們期待現狀也有所改變吧?’此話一出,有人附議,就連阿峰也抬起頭,用詢問的眼光看著我。”
“這話可是個挑戰,你怎么作答?”
“我略作思考,回答如下:‘沒錯,你們都是有付出有功勞有戰績的,但不知道大家是否都客觀地想過,究竟自己的貢獻有多少?’接著,我帶他們做了一個實驗,希望通過實驗的結果讓他們明白,就像剛才老師說的,人往往把自己看的太重!”
“哦?有意思,你怎么做的?”以翔越發感興趣了,他放下茶杯,身子前傾,雙手合十交叉,肘支在膝蓋上,一副認真聆聽樣兒。
“我請大家拿出一張白紙,先做一個無記名小測試。我說:‘把全班同學為臺里做出的演藝貢獻總值,定為100分,大家思考一下,你貢獻的,占多少分?寫下來,交給我。’”
“什么?你……”覃小姐驚呼。
敏兒還未作答,以翔便了然地笑了:“你想測試他們對自己的評估是否準確?史玉柱曾在他企業里做過類似實驗,想必你得到的結果,與他一致吧?”
敏兒眼睛瞬間亮了,不過還沒來得及感嘆以翔說對了,Mark教授就先感慨道:“Jerry,以前覺得你自己經營公司,更多是靠著技術、創意、熱血和沖動,沒想到你對心理學、管理學也頗有研究,真是長江后浪推前浪,看來你Dad的確可以考慮環游的事了。”
“uncle你過獎了,我不過略懂皮毛,您和敏兒,才是專家。”
“別,老師是專家,我撐死就是個專家助理。”敏兒趕緊搖手推脫。
“你們又打岔!敏兒,快說后來怎樣?”覃小姐最是著急。
“大家交上紙條后,我請阿峰幫我一起統計分數總和,所以他第一個看到結果。他相當驚訝,眼神從震驚到暗淡,再到釋然。我想,他已經明白了我做實驗的意圖。看著期待實驗結果的學員們,我先問:‘諸位,如果全班同學都能準確把握自己的貢獻值,那你們寫的分數加起來,應該是100分,對不對?’大家紛紛點頭認同。接著我便公布了答案:‘可是,大家自評的貢獻分值總和是……’我將數字寫在白板上——97分。”
“哇!接近00%的夸大。”覃小姐驚呼,以翔對此結果卻并不意外。
“當時,他們大多先露出驚訝的表情,然后若有所思,不再多言。于是我總結:出現這一結果并不意外,大家都是努力、付出之人,而努力之人往往更加期望,能得到自認為合理的結果。然而這種‘自認為合理’的‘度’很難掌握,便難免產生壓力過大或者情緒不佳。所以,在我們無力改變外界的時候,不妨試試改變自己,改變自我認知。有一句話,我想送給大家,那就是‘別把自己看得太重,把自己看得太重,會容易失重;別把自己看得太高,把自己看得太高,會容易失落。’好了,下課吧,有什么想法,可以繼續寫在你們的學習本上,不一定告訴我,重要的是告訴你們自己,告訴自己的內心。”
“學習本?”以翔疑惑。
“開班時,我給每個學員準備的,可以記筆記,記心得,hatever。我對他們講過,記錄所學很重要,但更重要是,記錄自己的所思、所感,然后核查自己是否在所學所思所感后,有所改變。這個學習本,可以給我或他人看,然后交流探討,也可以只給自己看,一切取決于他們自己。”敏兒耐心地回答。
“恩,這種學習方式不錯。一來增加自己的體悟,二來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有的時候想法一閃而過,不如拿筆記下來,來得更恒久。”以翔直接說中了敏兒內心的想法。
“是的!畢竟是成人,早過了灌輸學習的時代了。”
聽完,大家都安靜下來,各有所思。最后,覃小姐率先開口。(未完待續)